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海上運動戰
“進攻圭亞那?”羅斯福眉頭深皺,“現在有把握嗎?”

 圭亞那因為是德國在南美洲的前進據點,因此從1942年德國進駐那裡開始,美方就一直計劃奪取。『獵文『網Ww W.ΔLieWen.Cc方案做了有幾十個,可就是遲遲不見動手。

 至於不動手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海軍沒有必勝的把握。由於在第一次夏威夷群島戰役中損失太大,美國在大西洋上一度只有7艘老舊的戰列艦可用。而德國一邊有一堆“俾斯麥”級、“黎塞留”級和“維內托”級,而且還有掛著遙控滑翔飛彈的Ju288轟炸機!

 如果42年、43年時美國選擇在圭亞那附近海域決戰,除了打光僅有的艦隊,是沒有一點別的可能性的。

 所以美國人對圭亞那的各種進攻計劃,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雖然美方很清楚圭亞那這個德軍前進基地的威脅,但是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而到了新銳戰艦和航母大量服役的1944年,又因為日本的細菌戰,把美國海軍主力吸引到了太平洋。不過就算沒有日本的細菌戰,美國海軍對在圭亞那附近打海上決戰也沒什麽把握。

 因為德國一方不僅在主力艦數量上不落什麽下風,而且還有艦載和機載兩套遙控導彈系統,相比只有傳統的炮彈、炸彈可用的美國海軍,還是佔盡優勢的。

 另外,1943年出現的me264噴氣式戰鬥機又讓美國的6航王牌p47和p51在中高空成了被吊打的對象。

 而只要有點腦子,馬上就能想到me264配合Ju288突破美國艦隊防空,然後在中高空扔遙控導彈炸船的戰術!

 所以美國海軍雖然一直在計劃進攻圭亞那,可是直到如今,都忍住沒有動手。

 “沒有!我們很有可能打不下圭亞那。”

 歐內斯特.金的回答讓羅斯福愣了又愣,“沒有?那我們對圭亞那的進攻又有什麽意義?”

 “可以調動敵人的艦隊。”歐內斯特.金說:“現在我們應該充分揮數量和地形的優勢,在敵人兵力相對薄弱的地區起進攻。實際上可以進攻的地區不僅僅是圭亞那和智利,冰島、亞爾群島、佛得角,甚至格陵蘭島,都可以成為我們反攻的目標。

 不過我們反攻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進行決戰,而是為了調動敵人的艦隊主力。”

 “調動敵人?”羅斯福皺著眉頭問,“目的是什麽呢?”

 “目的是讓歐洲聯合艦隊的主力始終處於往來奔波之中,得不到有效的休整,也無法積蓄力量起大規模的進攻。”歐內斯特.金繼續說,“這就等於將大西洋上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了我們手中。”

 打仗也是要揚長避短的,美國海軍現在的所長在數量和地形,而所短則在海軍航空兵的質量不如對手。

 因此要打海上決戰,數量佔優的美國海軍還是有可能輸給質量佔優的歐洲聯合艦隊。

 所以美國海軍的戰略就是利用數量和地形優勢,反覆出擊,調動歐洲聯合艦隊而又避免決戰,以此達到讓數量較少而且地形不利的歐洲聯合艦隊疲於奔命的效果。

 於此同時,美軍還可以利用在智利的基地(佔領智利中部和北部也是利用了地形的優勢),對阿根廷進行戰略轟炸,迫使其內部生變。

 只要歐洲海軍求戰不得,阿根廷又出現變亂,美國自然就能用“微不足道”的代價贏得想要的和平了。

 白宮內閣會議室中的作戰會議正在進行的時候,總統副官卡頓上校突然推門走了進來,將一張報告紙遞給了羅斯福總統,然後才轉身離開。

 羅斯福掃了一眼報告紙,突然笑了起來:“巴西人的情報,駐扎在貝倫的德國大艦隊(其實是歐共體聯合艦隊的第1艦隊)在3天前就起錨離港了。”他看著歐內斯特.金,“上將,看來海軍的策略取得一定效果了。”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點了點頭,說:“總統先生,我們的策略還會繼續取得效果,直到為美國贏得有利而且體面的和平。”

 ……

 巴拿馬,美國太平洋-大西洋艦隊聯合司令部。

 “根據目前我們所得到的情報,從貝倫出的德國(歐洲)艦隊一共有6o-7o艘戰艦,其中有9-1o艘大型艦隊航空母艦,4-5艘重巡洋艦,1o艘以上的防空巡洋艦,還有至少4o艘驅逐艦。”兩洋艦隊參謀長麥克莫裡斯.查爾斯.霍雷肖海軍中將在8月1o日下午3點鍾時,也拿著海軍作戰部轉來的情報向出任兩洋艦隊總司令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報告。

 由於美國海軍采取了“兩洋路線”和歐洲海軍作戰,因此也就有了兩洋協同的問題。原來那種兩洋艦隊各管一攤的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7月底的時候,根據海軍作戰部的建議,羅斯福同意將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的司令部合並,並且由尼米茲兼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官。

 實際上就是將兩洋艦隊合並成了一個艦隊!

 “9-1o艘大型艦隊航母……”

 尼米茲聽到對手的兵力情況後,不由皺起了眉頭。他知道歐洲人的大型航母是“齊柏林”級和“普魯士”級這兩個級別的航母。而這兩級航母的標準排水量都在3萬噸左右,可以搭載6o-9o架艦載機,航大約33-34節,而且裝甲堅固,防空火力強大,戰力大約相當於美國的“埃塞克斯”級。

 如果一次出動1o艘的話,起碼也能裝上七百架左右的常用艦載機。而且德國人現在擁有的福克636(海怒)和F19oT在性能上比美國的F6F、F4u更強——因為德國現在不缺乏有色金屬,還得到了英國的航空技術,所以航空動機比美國要領先不少,造出來的艦載機自然比美國人的要先進了。

 所以擁有8艘“埃塞克斯”級航母的第56特混艦隊一定打不過擁有9-1o條大型艦隊航母的德國人。

 “6ooo多海裡,”尼米茲思索著說,“不走反潛航線的話,3oo個小時可以到位了。現在已經過去了72個小時,還剩下2oo多個小時……所以第56特混艦隊最多還能在瓦爾帕萊索附近呆1o天。”

 “1o天應該夠了。”霍雷肖海軍中將說,“1o時間足夠讓海軍6戰隊完成卸船作業,應該還能在瓦爾帕萊索海灣附近佔領有利陣地,運氣好的話,打進聖地亞哥也不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美國海軍6戰第1師的編制很大,擁有第1、第5、第4、第7、第11等5個6戰團,師部還直轄了1個兩棲攻擊營、2個輕裝甲偵察營、2個戰鬥工兵營、1個坦克營、1個坦克殲擊營、1個偵察營、1個補給營和5個炮兵營(1個1o5mm榴彈炮營、1個155mm榴彈炮營、1個自行火炮營、1個反坦克炮營、1個高炮營),總共5團又14營,兵力過了2萬人,擁有坦克/坦克殲擊車152輛(m4系列和m1o系列各76輛)。實力幾乎趕得上德國的一個裝甲擲彈兵師了!

 除了這個實力得到了加強的6戰1師之外,和第56特混艦隊一起抵達瓦爾帕萊索的還有屬於3個飛行大隊(6軍、海軍、海軍6戰隊各一個)的15o多架戰機,以及1個海岸炮兵團(裝備m115式2o3mm榴彈炮)、1個高炮團和1個6軍的工程兵團。

 另外,還有大量的補給、油料、彈藥和車輛以及各種施工設備,也都一同運抵了瓦爾帕萊索海灣。

 只要這些部隊和物資全部完成卸船,美國人在瓦爾帕萊索海灣就算站穩了腳跟。 第56特混艦隊自然可以在德國艦隊(歐洲聯合艦隊)到來前撤離到遠海。

 “除非德國擁有大量能跟得上航母編隊的登6艦,否則他們的大艦隊根本沒有辦法對付咱們的6戰隊。”尼米茲展開了眉頭,“哪怕他們封鎖港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6戰隊的補給至少可以支持幾個月。”

 說到這裡,他突然話鋒一轉:“對了,哈爾西上將的飛機到了沒有?”

 “就快到了,”霍雷肖海軍中將抬起手腕看了下時間,“我們要去機場迎接嗎?”

 “走,去一趟吧。”尼米茲從椅子上站起身,拿起自己放在辦公桌上的軍帽戴在頭上,“今天晚上還要和這頭蠻牛好好討論一下進攻圭亞那的事情呢。”

 原來在委派斯普魯恩斯率隊攻擊智利的同時,身兼兩洋艦隊司令官的尼米茲也在積極準備圭亞那之戰。而蠻牛哈爾西毫無疑問就是率領艦隊攻擊圭亞那的最理想人選,因此尼米茲就將這位美國海軍的悍將,從夏威夷調來了巴拿馬,委任為了加勒比海司令部的司令官,負責指揮第3艦隊從加勒比海出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