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七百九十八章 丘吉爾之死 5
在倫敦當然是有投降派的,他們的活動中心是白金漢宮。在《開羅宣言》發布後,一度被丘吉爾所壓製的和平運動,立即就有了活躍起來的苗頭。被勒令停止政治活動的工黨和法西斯聯盟的頭頭,這幾天都聚集到了白金漢宮,和溫莎公爵日夜謀劃倒閣事宜。

 當然還是合法鬥爭——白左工黨和不愛江山的公爵都不是心狠手辣的主兒,什麽喋血白金漢,什麽血洗唐寧街這樣的事情他們是做不出來的。

 而且他們這些人也覺得合法鬥爭已經足夠了,因為工黨本身就是議會下院的大黨,只要再聯絡上部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議員,事情就能成功。

 至於丘吉爾有可能禁止議會開會的問題,工黨領袖艾德禮也有辦法,就是發動群眾上街遊行。在《開羅宣言》公布後,工黨完全有能力發動幾十萬上百萬人上街。

 只要上街遊行的人夠多,丘胖子就會倒台。因為他既沒有議會支持,又沒有人民擁護,單靠一個《帝國國防法》和遠在加拿大的喬治六世的支持是不可能繼續控制軍隊的。而且《帝國國防法》的基礎也不是喬治六世的權威,而是《權利法案》。該法案第6條規定: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英國軍隊(皇家衛隊是例外)是“議會軍隊”,而不是所謂的皇家軍隊!

 僅有十三個條款的《權利法案》在英國早就深入人心,是國家政治生活的基礎,哪怕是丘吉爾這樣的強勢首相也不可能和《權利法案》對著乾。

 幾個投降派正商量著要在議會投票廢除《帝國國防法》,同時組織群眾上街和平請願的時候。劈劈啪啪的槍聲突然從白金漢宮外傳來了。

 這下可把正在開會商量合法造反的人們給嚇壞了!

 “這是怎麽回事兒?哪兒在打槍?”還是當過國王的溫莎公爵比較鎮定,連忙給負責保衛白金漢宮的皇家衛隊第一近衛團團長打去了電話。

 “公爵,倫敦城內仿佛有人造反,東區那裡有人在打槍!”那位團長的語氣也有點慌亂,“還有很多市民走上了街頭……”

 “什麽?市民上街了?”溫莎公爵看著一臉驚詫莫名的工黨領袖艾德禮。

 “不是我們工黨,”艾德禮搖搖頭,“我沒有下過發動群眾的命令。”

 “那是誰?保守黨和自由黨?”

 公爵的問題一出口,整個會議室裡的氣氛就瞬間降到了冰點。

 現在倫敦城裡面就是主戰和主和兩派,主和派的主力是工黨。這個時代的工黨還在走工人路線,所以控制著英國大部分的工會組織,工黨領袖一聲令下就發動幾十萬人上街散步。

 而主戰派的主力則是中上階級,不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不是真心要和德國打到底,他們都是有產有業的人,把國家打成焦土也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他們只是以戰謀和,想要更好的條件而已——在《開羅宣言》裡面隻說了大的原則,還有諸如戰爭賠償,英國本土是否駐扎德軍,英國是否要追隨德國對美蘇作戰等問題沒有談判呢。

 如果能在不列顛島上打出一場勝利,那麽英國手中就能有點和談籌碼了。

 所以這些“資產階級主戰派”也不大可能在倫敦製造動蕩來自亂陣腳。

 “公爵,現在必須要保衛白金漢宮,”英國法西斯聯盟的頭頭莫斯利是所有反賊中最“野”的,想的也比較多。“他們很可能是衝著您和公主殿下來的!”

 “衝著我和公主?”溫莎公爵一怔,也覺得有道理。自己這個前國王還沒有什麽要緊,伊麗莎白長公主可是張大牌——她是可以帶著大英帝國嫁人的!

 丘吉爾只要把她捏在手裡,可就又多一個談判的大籌碼了。

 “我馬上去見公主,請她給皇家衛隊下令!”溫莎公爵說。

 英國皇家衛隊是效忠王室的,喬治六世在離開倫敦前,就將皇家衛隊總司令的職務移交給了伊麗莎白長公主。所以這位只有17歲的公主殿下,理論上掌握了人數多達1.2萬,而且裝備相當精良的皇家衛隊。

 雖然伊麗莎白公主不一定能指揮皇家衛隊發動政變去推翻丘吉爾當局,但是讓他們保衛白金漢宮還是有可能的。

 “等等,”法西斯聯盟的莫斯利看到溫莎公爵準備離開,連忙開口叫住了公爵,“公爵,我們的人也要發動起來,不能讓主戰派的人佔領街頭。”

 英國法西斯雖然溫和,但是也知道街頭政治的關鍵是佔領街頭——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所以一旦讓政敵佔領街頭,製造出人心所向的聲勢,那麽原本中立或是傾向己方的群眾就有可能發生轉變。

 溫莎公爵馬上把目光投向工黨領袖艾德禮。

 “我明白!”工黨領袖艾德禮知道現在是火燒眉毛的時候,如果工黨不能發動足夠多的人上街,那麽眼下這場政治變故之後,工黨在英國政壇上就沒有一點地位了——工黨本來就是靠人多勢眾混跡政壇的,要是在街頭抗議上輸了場子,以後還怎麽混?要玩紳士政治,他們玩得過保守黨和自由黨?

 “我馬上去發動100萬人上街!”艾德禮咬咬牙,“倫敦的街頭,絕不會被反對我們的人控制!”

 ……

 1月10日上午發生在倫敦街頭的遊行和武裝騷亂,其實是英國布爾什維克黨發動的。

 丘吉爾派兵衝擊蘇聯大使館的行動沒有取得成功,蘇聯大使麥斯基和英國布爾什維克黨領袖波利特從地道逃脫——這個地道是麥斯基讓人秘密挖掘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英國無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時候,讓革命領導機關可以從大使館安全轉移。

 在1月9日的時候,這條秘密挖掘的地道還真的派上了用場。地道的出口是第三國際的一個偽裝成貿易公司的秘密據點,麥斯基和波利特等人在那裡偽裝成商人離開,去了一處位於東倫敦工人聚居區中,專門為領導武裝起義而準備的據點。

 武裝起義當然也是英國特色的,是從工人(支持布爾什維克黨的工人)武裝遊行開始的。

 因為倫敦處於戒嚴之中,而且布爾什維克黨的行動又有點倉促,所以被發動起來的群眾並不是很多。在東倫敦的工人區裡面只有不到一萬人上了街,其中約有2000人屬於倫敦義勇隊,是擁有武器的。

 不過他們還沒有走出倫敦東區,丘吉爾派出的軍隊就開到了。但是血腥鎮壓並沒有馬上開始,終於政府的軍隊只是設置了路障,同時鳴槍示警,想要驅散群眾。

 白金漢宮裡的人們聽見的,就是軍隊示警的槍聲。

 可是軍隊的示警卻沒有起到作用,聚集起來的群眾沒有散去,反而開始高唱《國際歌》,呼喊起了“要麵包,要牛奶”和“打倒丘吉爾D裁政權”的口號。

 原來通過埋伏在戰時內閣指揮部的國際主義戰士,麥斯基和波利特已經知道丘吉爾並沒有被推翻,衝擊蘇聯大使館的軍隊是他派出來的。

 這仿佛說明丘吉爾已經對人民群眾舉起了屠刀,應該還準備投降軸心國了。

 所以他們當機立斷調整了策略,把麵包和牛奶以及打倒丘吉爾D裁政權當成了口號,同時還讓拿著武器準備造反的“赤衛隊”員把武器藏在了大衣下面。

 而“麵包、牛奶和打倒丘吉爾”的口號迷惑了許多工黨的支持者,這正是他們想要的!

 因此遊行的人數迅速增加,很快達到了10萬之多,整個倫敦東區都仿佛沸騰起來了。

 這下被丘胖子派來鎮壓的軍人們都傻眼了,誰也不敢亂開槍——這事兒要怪布魯克子爵不好,被他派來鎮壓的是倫敦郡師的兵,許多人的原本就住在東區啊!

 而且這些首都城市兵都是很會打聽消息的,他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大部分美國援兵都是飯桶步槍兵,也知道德國人已經在英格蘭中部的哈特爾浦和米德爾斯堡登陸了!

 這下可真是軍心動搖了,不列顛島都被敵人登陸了,這戰爭還能打得下去?而戰打成這副模樣,堂堂的大英帝國淪落至此,誰的責任?

 還不是丘吉爾這個老頑固的錯?

 要是在法國淪陷後就同德國議和了, 現在麵包也有,牛奶也有,大英帝國也有,德國納粹也不會來!

 所以倫敦郡師的官兵實際上是同情遊行群眾的。

 而街頭政治的特點就是星火燎原!一旦不能在初期用雷霆手段鎮壓,那麽事情就會越鬧越大。到了接近中午的時候,工黨控制的工會也開始發動群眾了,這下可不得了啦,工黨本來就是英國勞動人民的黨,群眾基礎根本不是布爾什維克黨內比的。艾德禮說煽動百萬人上街的話,根本不是海口。

 但是工黨也有不能和布爾什維克黨相比的地方,就是組織松散,更像個政治俱樂部,而不是一個團結緊密的黨。

 說穿了,工黨就是個玩選舉的黨,而不是鬧街頭革命的黨。他們可以把群眾煽動上街,卻沒有有效控制他們的能力,至少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干擾下,他們沒有控制群眾的辦法。

 因此,倫敦正在滑向失控的深淵!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