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開辟加勒比戰場
標準化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往往適用於如美國、蘇聯這樣的大市場,對小國林立的歐洲不大適用——光是制定統一的標準就是個可以沒完沒了扯皮的事情。

 不過現在歐洲統一市場正在形成,德國也成為了領袖群倫的國家,因此已經有了推行“歐洲標準化”的條件。

 實際上在德國國內,從軍備總局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不遺余力推進標準化。現在德國大部分的武器裝備都是標準化的產物,零部件可以在同一個型號的武器之間互相調換。

 不過在民用產品上,統一的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在德國之外的歐共體各國,標準化生產做得更差。

 因此赫斯曼希望能和法國一起,將歐洲標準化這個難題一步步解決掉。

 與此同時,拉上法國(將來還有英國)一起開發E-50和Me-262的改進型,當然也存著廢掉英法等國獨立研發坦克、飛機等大型武器系統的心思。

 在未來的歐洲共同體內,有一個國家擁有獨立研發大型武器系統的能力就足夠了。

 而赫斯曼的這個盤算,達爾朗就是明白也無法拒絕。畢竟在坦克和噴氣式飛機這兩個領域,法國落後太多,已經無法追趕上德國了。追隨德國一起開發,是法國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一個捷徑,而且法國的公司肯定也會從中獲益良多。

 所以法德之間關於軍工合作的商談很容易就達成了高層的共識。當然了,具體的談判是不會那麽快就完成的,各方面怎麽都得扯上幾個月的皮。

 和法國總理達成的合作開發生產先進武器裝備的這個口頭協議雖然影響深遠,但是對開羅會議而言,只是個副產品。開羅會議主要討論的問題只有兩個,一是如何贏得戰爭;二是如何構建戰後秩序。

 1月5日,在法德兩國的首腦進行會晤的第二天,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海軍大臣山本五十六和外交大臣谷正之在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茂的陪同下,抵達了充滿歷史滄桑感的薩拉丁堡。

 舉行會談的地點是城堡內雄偉壯觀的“雪花膏清真寺”,這座清真寺正式的名稱是穆罕默德.阿裡清真寺,因為有個仿佛雪花膏一樣的乳白色大圓頂而得了個“雪花膏清真寺”的雅號。

 “那裡就是穆罕默德.阿裡的墳墓,”赫斯曼站在清真寺三樓一個向西敞開的窗口,指著外面一處莊嚴肅穆的墓地,用英語對東條英機、山本五十六和谷正之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和你們的明治諸傑類似。他在埃及進行了真正有效的改革,建立了歐洲化的海軍和陸軍,發展了工業和教育,在1831年-1841年期間兩度出兵西亞,打敗了由毛奇伯爵訓練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攻佔了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還強迫奧斯曼帝國蘇丹承認他擁有阿拉伯半島和克裡特島的統治權。但是最後,他卻成為了失敗者,在憂憤和悔恨中死去。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因為英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的聯合干涉。”山本五十六回答,他當然知道穆罕默德.阿裡是什麽人物,日本海軍的精英都是非常了解世界歷史的人。

 “不,”赫斯曼搖了搖頭,“他的失敗是因為他的過分貪心所致。他想要攫取的利益超過了自身實力所能擁有的程度,所以才招致了歐洲列強的一致干涉。如果他止步於黎巴嫩和敘利亞,並且和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蘇丹和睦相處,那麽埃及將會贏得寶貴的歷史機遇,這個國家現在會是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就和現在日本一樣。如果你們在1895年決意進攻北京,要取代韃靼王朝入主中國,那麽你們的國家現在就和埃及一樣。”

 赫斯曼隨後又把自己的話用德語複述了一遍,東條英機和大島茂都能說一口德語——陸軍的大馬鹿和不知恥的海軍當然不能學同一種外語了。

 四個日本鬼子都是人精,怎麽不明白赫斯曼的話是什麽意思——日本帝國現在也別太貪,太貪了是很難收場的。

 “日本帝國的擴張是有節製的,”東條英機微笑著回答,“我們不會像穆罕默德.阿裡那樣,目前我們的國策只是維持絕對國防圈的安全。”

 在今天的會晤之前,赫斯曼和希特勒已經收到了裡賓特洛甫的報告——這位德國外交部長參加了在穆罕默德.阿裡宮舉行的宴會,還和日本外交大臣谷正之進行了單獨會面,所以知道日本方面對夏威夷群島的立場,也知道他們想要襲擊巴拿馬運河以爭取布防的時間。

 所以赫斯曼和希特勒都知道,所謂的“絕對國防圈”是以夏威夷群島為核心的。不過他們也知道美國同樣不會放棄收復夏威夷群島的努力——夏威夷群島現在雖然還不是美國本土,但無疑是和本土各州同樣重要的地盤,是不可能放棄的!

 赫斯曼點了點頭,雖然日本不放棄夏威夷群島就不可能和美國議和,但是美國現在同樣沒有準備放過日本的意思。那就只能讓日美兩國在夏威夷擦出點火花了!

 “首先,我們不支持貴國對夏威夷群島和新西蘭的任何領土要求!”赫斯曼開始闡述德國的立場,“但是鑒於目前對美作戰的需要,我們將會支持貴國在夏威夷群島布防。”

 赫斯曼說話的時候,眾人已經參觀好了埃及偉人的陵墓,回到了清真風格的會議室內,分賓主落座了。

 一張早就準備好的清單被擺到了東條、山本和谷正之面前。清單上面羅列的都是德國可以向日本提供的武器裝備名錄(以易貨貿易模式提供)。

 名錄中有Fw-190的A(中高空戰鬥型)、G(遠程戰鬥轟炸型)、T(艦載型)等型號的戰機;4號H型坦克、犀牛坦克殲擊車;弗裡茨-X遙控滑翔炸彈系統、Hs293遙控滑翔炸彈系統、V3遙控飛彈系統;BMW801系列(不包括T、F、TS和TF等四個尖端系列)發動機、BMW802系列發動機(不包括擁有渦輪增壓器的T系列)、BMW300系列發動機(不包括任何安裝有增壓器和MW50系統的系列)。

 “名錄中列出的武器裝備,都是可以馬上提供現貨的。”赫斯曼補充說,“所有的武器都可以馬上提供300-1000台/件,交貨地點可以是新加坡。”

 山本五十六和東條英機低聲用日語交換了一下意見。德國人提供的東西有些是急需的,有些則是不需要的。

 “帝國元帥閣下,”東條英機說,“我們不需要Fw-190系列的飛機,BMW801和BMW300系列的發動機也不需要。遙控滑翔炸彈和遙控滑翔飛彈是我們急需的,希望貴國能立即各提供500枚。4號H型坦克有100輛就足夠了。BMW802發動機我們需要400台。”

 “就這些?”赫斯曼微微皺眉,清單上列出的裝備都是經過總參謀部和海軍司令部仔細研究的,對夏威夷群島防禦應該很有用。所以他本以為日本人會來個大采購,沒想到對方並不是很感興趣。

 “我們還需要貴國提供技術,以便加快幾種太平洋決戰飛機的研發進程。”山本五十六說,“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2000馬力以上18缸空冷發動機技術。”

 “2000馬力的18缸空冷?”赫斯曼皺起眉頭,這個東西德國還真沒有,BMW802量產型號的功率現在都直奔3000馬力而去了。

 “是特殊設計的小18缸嗎?”赫斯曼又問。

 “是的。”山本五十六點點頭。

 日本的武器開發標準和德國是不一樣的, 他們追求的是小而輕,而且還要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和維護。而德國現在追求的大而重,而且還非常複雜。

 以18缸空冷為例,德國雖然擁有成熟的產品,但是卻因為超重和超大只能安裝在轟炸機和重型戰鬥機之上,而日本戰機的開發思路卻是延續零式神話,追求優異的纏鬥性能。他們連Fw-190都看不上,更不會考慮製造安裝BMW802的重戰了,所以在“十七試艦戰”的合作開發上,雙方一開始就出現了嚴重分歧。

 福克公司想要製造一款實用BMW802發動機的“奶瓶機”,而日本方面則要求一款具有完美氣動性能的格鬥式戰鬥機,為此需要實用輕而小的18缸氣冷發動機——實際上他們已經有了這種發動機,只是尚不完善。

 “好吧,”赫斯曼回答,“我會命令BMW公司的技術部門盡可能協助你們完善小18缸的空冷發動機。”

 “萬分感謝,”山本五十六笑著點頭,然後又說,“另外,我們還希望歐洲聯合艦隊在今年春季在開辟加勒比戰場。”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