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廣告戰 3
馬歇爾提出的用B-17轟炸意大利的辦法,其實也是一種“廣告戰”。炸死多少意大利人並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殺雞儆猴,警告那些企圖追隨德國的歐洲國家。

 英國和美國或許拿德國暫時沒有辦法,但是卻能使用B-17這樣的高空重型轟炸機摧毀任何一個德國附庸國的首都!

 而這款被馬歇爾當成殺手鐧的B-17轟炸機也的確有它的過人之處,可以從英國本土起飛,飛越法國領空,長途奔襲近1500公裡去轟炸意大利首都羅馬!

 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是因為B-17(目前最新的型號是B-17C)擁有超大的航程(空載5471公裡,載彈1.8噸可以飛3862公裡)。而且還因為B-17的萊特R-1820-65“旋風”星型發動機安裝有渦輪增壓系統,可以讓B-17轟炸機在空氣稀薄的高空仍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B-17轟炸機的實用升限可達11278米!

 這是一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戰鬥機都很難達到的高度,即便可以達到,飛機的發動機出力也會因為高空的空氣太過稀薄而大幅下降。比如現在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BF-109F型的發動機能夠發揮最高效率的高度是6000米(使用機械增壓器的飛機發動機,只能在一個比較小的高度范圍內發揮最佳性能)。

 雖然BF-109F也能飛到12000米的高空,但是在這樣的高度上,飛機性能下降得厲害,對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適應的高度范圍非常大),而且還有強大自衛火力的B-17的威脅也大為下降。

 至於大航程的福克零式,因為一開始就定位於中低空,因此根本飛不到11000米以上去。

 由於兩種德國的主力戰鬥機都很難對付這種B-17,因此B-17對於德國本土的威脅也比較大。但是因為德國擁有的戰鬥機很多,還非常集中——現在的德國沒有佔領法國、挪威和荷蘭,因此需要德國空軍防禦的地盤也比較小,戰鬥機和防空火炮的密度也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在B-17和“蘭開斯特”這樣的重型轟炸機達到一定數量前,丘吉爾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略轟炸。

 而且,丘吉爾也擔心遭到德國高空轟炸機的報復。因為德國空軍現在正用一種可以飛到13000米高空雙發飛機(是使用柴油發動機的Ju86P在英國上空飛來飛去進行偵察。

 另外,英國情報部門還探聽到不少福克飛機公司聯合BMW公司開發渦輪增壓技術的消息。因此就推斷出德國在渦輪增壓技術方面不落後於美國,一定有了可以實用的渦輪增壓器。

 綜合種種原因,英國政府在挑起轟炸大戰的問題上一直是非常謹慎的。

 不過現在英國人被赫斯曼的“廣告戰”逼到了牆角,也就顧不得那麽多了,而且現在被拿來開刀的對象也不是德國。

 ……

 “北非作戰和直布羅陀作戰同時進行,兵力配置上不會有什麽問題吧?”

 就在美國人張羅著給英國送B-17準備用來從空中謀殺意大利人民的時候,赫斯曼則帶著三個作戰計劃——克裡特作戰計劃、北非作戰計劃和直布羅陀作戰計劃,回到了德國首都柏林參加統帥部會議。

 攻佔克裡特島的計劃代號是“水星”行動,赫斯曼計劃動用意大利海軍主力艦隊、德國海軍陸戰隊、空降兵第7師、山地步兵第5師、意大利第185“閃電”師和德國空軍第8軍(配屬部分海軍航空兵),以及意大利空軍主力等龐大兵力,對克裡特島實行兩棲登陸作戰。

 而在實行克裡特島登陸作戰的同時,赫斯曼還計劃對增援克裡特島的英國地中海艦隊進行海空打擊,力爭將之殲滅於東地中海。

 在完成了“水星”行動後,德意聯軍的非洲軍團就將實行“奧古斯都”行動,計劃投入2個裝甲師和1個輕裝師,再配合意大利北非軍集群在地中海艦隊的配合下,對盤踞北非的英軍展開攻勢作戰,爭取一舉將戰線從非洲推進到亞洲!如果土耳其倒向德國,那麽非洲軍團就將和從巴爾乾經小亞細亞南下的德軍一起,控制整個中東。

 而在“奧古斯塔”行動進行的同時,赫斯曼還計劃發起旨在佔領直布羅陀的“海角”行動。該行動計劃準備借道西班牙,從陸上進攻直布羅陀半島。為此,赫斯曼準備調用800mm口徑的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同時還將使用Ju88和Ju87投放1000公斤以上的穿甲炸彈。

 另外,“海角”行動並不止步於直布羅陀,在攻佔直布羅陀的同時,還將使用空降兵控制加那利群島和亞速爾群島以及北非的摩洛哥。以防止英國、美國乘機進入。

 “領袖,兵力運用上絕對不會有什麽問題。”赫斯曼非常肯定地回答,“我們有足夠的兵力去實行這些計劃。”

 在赫斯曼看來,德國只要不實行“巴巴羅薩”計劃,德國根本沒有兵力不足的問題。

 “元帥,”希特勒似乎有些不放心,“我的意思是,如果蘇聯出兵中東,我們還有足夠的兵力可以運用於直布羅陀和北非嗎?”

 蘇聯出兵?

 赫斯曼的眉頭微皺起來,這是很有可能的!一旦英國在克裡特島大海戰中兵敗,它就沒有了阻擋蘇聯南下中東的力量和必要。英國甚至可能主動引蘇聯南下和德國分庭抗禮。

 “如果蘇聯南下,”赫斯曼想了想,說,“目標隻可能是伊朗。”

 伊朗是比較好欺負的。土耳其經過凱末爾改革,現在已經是一個歐化的民族國家。而且在擊敗希臘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後,土耳其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非常高漲,人民也願意為國捐軀。如果蘇聯硬要攻打土耳其,肯定會死傷慘重。

 而且以蘇聯紅軍的戰鬥力,也沒有可能在德國出手干涉前拿下土耳其。

 “如果蘇聯不碰伊朗南部的油田,”赫斯曼斟酌著說,“我們可以容忍他們佔領大部分伊朗土地。”

 伊朗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南部胡齊斯坦省屬於英伊石油公司的油田,只要胡齊斯坦省能拿下,伊朗的其他地盤給蘇聯控制暫時也能接受。

 “如果……蘇聯佔領了伊朗的油田呢?”阿道夫.希特勒問。

 “那就把他們趕走!”赫斯曼毫不猶豫地說,“波斯灣的石油是我們的核心利益,決不能讓步!”

 “要全面開戰?”希特勒追問。

 “不需要全面開戰,”赫斯曼說,“只需要在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中給予參戰的蘇聯紅軍以毀滅性打擊即可。”

 對於斯大林的脾氣,赫斯曼自認為是非常了解的。這位紅色沙皇乘火打劫入侵伊朗是肯定的。問題只是吃多少……赫斯曼估計斯大林多半不會拿胡齊斯坦,他的蘇聯又不缺石油,犯不著為了石油和德國搏命。

 如果斯大林的紅軍進入胡齊斯坦,那一定是在試探水溫。德國在這個時候決不能軟,必須狠狠打擊對方。不過也不必擴大戰爭,打一場讓蘇聯知道厲害就可以了。

 希特勒點點頭,沒有說話,而是望著國防部長施萊徹爾元帥。

 “必須要對和蘇聯發生全面戰爭有所準備,”施萊徹爾思索著問,“如果蘇聯要擴大戰爭,你有什麽建議?”

 赫斯曼說:“那就拿下整個烏克蘭同時轟炸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的石油設施……總參謀部早有預案,完全可以應付。”

 對蘇作戰是《終結者計劃》的一部分,雖然赫斯曼不主張實行,也不認為斯大林會糊塗到這種地步,但準備還是要做的。

 ……

 “庫茲涅佐夫同志。”蘇聯慈父領袖斯大林此刻正在黑海之濱的度假勝地索契的別墅內召見海軍人民委員兼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

 斯大林吸著煙鬥,看上去心情不錯,笑著對庫茲涅佐夫說:“你知道多少‘東地中海大海戰’的情況?”

 “斯大林同志,”蘇聯海軍總司令回答,“我了解的並不多,只知道德國和意大利的飛機在這場海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很顯然,水面艦隊現在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來自空中的威脅。”

 “你想不想在比較近的距離觀察一下德國和意大利人是怎麽打海戰的?”斯大林吸了口煙,然後笑著說,“意大利人給我們發了邀請函,請我們派一個軍事觀察團去看他們把英國海軍趕出地中海。”

 “竟然有這樣的事情?”庫茲涅佐夫一怔,心想:蘇聯和德國、意大利的關系好到這種地步了?難道蘇聯馬上要加入解放全人類的壯麗事業中去了?

 “是的,”斯大林點點頭,笑著說,“他們不止邀請了我們,還請了法國、西班牙、日本、土耳其、荷蘭、瑞典、巴西、阿根廷、葡萄牙、智利和委內瑞拉等國的海軍觀察團都去看戲……真是非常熱鬧的一場戰役啊!”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