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行》第435章 自立為王
就在崇禎和中國心懷各異的文武百官對龐剛持續關注的時候,在龐剛的老巢,青州將軍府裡,龐剛也正在召開一場重大的會議。m

 這場會議由龐剛親自主持,除了極少數因為客觀原因不能來的人之外,所有龐系的重要人物都來了,這些人裡包括了龐剛的嶽父魏同年、孔文,還有王志、大壯、李源、賓世乾、董國、水師統領屠海之外,華嚴、孟卿、聞人君以及新投靠龐剛的原河南巡撫李仙風也參加了。

 召開這麽大的一個會議原因很簡單,龐剛那份抨擊老朱家的剿文一發,龐剛和大明朝廷只見的關系已經宣告完全破裂,再也沒有調和的可能,那麽將來的路何去何從就得從新考慮了。

 這一天是崇禎十一年八月一日

 青州將軍府外,龐剛麾下的兩千名親兵在親兵隊長史博文的帶領下降將軍府外圍成了一個鐵桶,無數軍士將這裡看守的嚴嚴實實。將軍府的門口則是數百名軍士嚴陣以待,他們手持米尼步槍,槍離肩,彈上膛,一個個嚴密的注視著外面的一切。

 而在將軍府的大廳裡,全副武裝的龐剛坐在大堂的上首,在他的下面則是上百名文武官員齊聚一堂,眾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龐剛,等待著他的訓話。

 感受著眾人的眼光,要說龐剛心裡不激動那是假的,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三年多了,經過艱苦的努力,自己在這裡也算是有了一塊地盤、一票忠心的下屬和一乾深愛著自己的妻妾和兒女,他們的命運已經和自己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如果自己失敗的話他們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

 龐剛站了起來,炯炯有神的雙目環視了眾人一眼,沉聲道:“眾位,今天本官將你們召集在一起齊聚一堂,想必你們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是的。從即日起,咱們與大明朝廷正式脫了從屬關系,也就是說,咱們和大明朝廷正式分道揚鑣,要自立門戶了!”

 龐剛的聲音不大,但聽在眾人的耳朵裡卻讓人心心情澎湃,從今天起他們將正式脫離大明朝廷自立門戶了,雖然有可能他們或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但要是做得好的話他們日後就會成為從龍之功臣,日後封侯拜將也不是沒有可能,想想就讓人興奮啊。

 龐剛的便宜嶽父,山東巡撫魏同年也神色複雜的看著站在大堂上首的毛腳女婿,想當初自己剛見到龐剛時,他還只是個小小的軍戶,連個小旗都不是,但一晃三年過去,他已經變成一個擁有三省之地。治下百姓上千萬,擁兵十萬,可以和當今朝廷叫板的一方諸侯。日後說不定還有可能身登大寶,改朝換代成為青史留名的人物,而這一切在魏同年看來卻是那麽的突然和震撼。

 大堂上一片寂靜,隨即眾人都齊齊跨出一步,齊聲叫道:“願為大人效死!”

 不帶眾人說話,李源就搶先一步站了出來大聲道:“大人,您早就該和那個鳥朝廷分道揚鑣了,您看看,朝廷這些年乾的都是些什麽鳥事啊。苛捐雜稅橫征暴斂,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早就該反了他了!”

 龐剛搖頭笑了笑,無奈的對李源道:“你啊,看事情還是如此片面。這裡面的問題可不單單是橫征暴斂這麽簡單,算了這個問題日後再和你們說吧。”說完,龐剛又看向眾人道:“諸位,雖然咱們已經決定和朝廷分道揚鑣,但咱們總不能再繼續用大明的旗號吧。諸位想想,咱們改用什麽旗號啊?”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下面的眾人尤其是那些文官頓時興奮起來,為自個確定名號啊,說不定這個名號日後就是開國的用的旗號,要是自己的意見被采納了,那自己可就太露臉了。

 華嚴想了想,道:“大人,您現在已經脫離了大明朝廷,原本朝廷冊封的官職自然是不能再用了,山東素有“膏壤千裡”的美譽,昔日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輔佐有功的薑太公於齊,而武王之弟周公則封於魯,依下官淺見,您不如自封周王如如何?”

 “周王?”龐剛眉頭皺了皺,對著下手的眾位官員道:“諸位以為華嚴的提議如何?”

 這時,孟卿站出來反駁道:“不好,眼下龐大人只是雖然佔據三省之地,但周圍依然群狼環視,如若貿然稱王,咱們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不妥不妥!”

 “嗯!”龐剛微微點頭道:“還有哪位有話要說麽?”

 聞人君也站了出來躬身道:“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正則事不成,咱們既然已經不歸大明管轄,那麽取一個名號自然是應該的,這有何不妥,至於會否成為眾矢之地嘛,咱們難道還怕他們不成?”說到這裡,聞人君臉上卻是呈現出一種傲然之色,近些年青州軍連戰連勝,就連聞人君這樣的文官也養成了一股傲氣。

 魏同年也捋須說道,“唔,聞大人所言極是,《詩.魯頌.宮》有雲:“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山東秉承周朝禮樂典儀,尊尚仁義、倫理、人和,乃“禮儀之邦”,取名一個“周”字確實很好,至於聞讚畫所憂之事確實不是什麽大問題。”

 看到連老板的嶽父也投了讚同票,聞人君也就沒人說什麽了,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立了也就立了,難道還有什麽不好的嗎?

 “周王?哥們以後要做周王?”龐剛一下就傻了眼,貌似明朝已經有過周王這個稱號了吧?

 當龐剛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時,魏同年就搖頭道:“大人所憂實屬不必,大明確實有過周王稱號,但那不過是周懿王、周惠王等藩王稱號而已,此時此周非彼周,大人不必擔心。”

 “呃,還有這麽一說的。”龐剛一陣無語,難道自己這個周王是當定了嗎?貌似周朝的下場不是很好吧。

 想到這裡,龐剛正想反對,不過當他看到下面這麽多文武官員都在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時,龐剛心中一動。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重要的不是取什麽名號,而是眾人現在只是求一個心理安慰而已。

 自古以來,造反歷來就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業,雖然勝利了封公封侯都沒問題,但失敗了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掉腦袋,大家提著腦袋跟著自己乾。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日後的榮華富貴嗎,現在只是為了求一個心理安慰和一個名號而已,叫什麽真的很重要麽?叫周王就周王唄,大不了以後咱們的地盤就叫大周了。

 “好!大周就大周!”就這樣,龐剛就把自己的名號定了下來。

 崇禎十一年八月一日,龐剛在山東青州正式自立為周王,統領山東、河南、湖北三地,並對軍隊和官員重新進行了整編和冊封。

 龐剛將麾下十萬大軍重新進行整編。這十萬大軍龐剛將其編為五個軍團,每個軍團兩萬人,軍團下設四個營。每個營五千人,每個營下設五個千戶,每個千戶下設十個百戶,每個百戶下設兩個總旗每個總旗五十人,總旗下又設立五個小旗,每個小旗十個人,因此小旗也是大周軍最小的單位。

 這五大軍團的編號分別是第一軍團到第五軍團。只是龐剛的這種懶人式的編號卻著實為眾人所反對,眾人紛紛進言,你看人家的軍隊都叫什麽飛龍軍、玄武軍。怎麽到了咱們這裡就只剩下了一二三四五了呢?

 最後還是龐剛惱了,瞪眼道:“要那些虛名有什麽用,難道起一個威武的名字這支軍隊就會變成一支強軍不成?”

 呃,好吧,您是老板。您說怎樣就怎樣,最終眾人還是被龐剛拋出的那五個大餅給引誘過去了,最後龐剛大手一會,五大軍團從第一軍團到第五軍團的統領將軍分別為王志、黃春生(大壯)、李源、程凱和賓世乾、五人擔任。這五個人都是最早跟著龐剛的老人了,這個任命也在眾人的意料之中。也沒有什麽人表示反對,只是當最後龐剛準備任命治下三省的巡撫時,下面的官員們雖然面上裝成滿不在乎的樣子,但眼裡那期待的眼神早就出賣了他們。

 龐剛想了想,自己麾下三個省,山東是根本,巡撫的人選自然是非魏同年這個便宜老丈人莫屬,剩下的河南和湖北兩個地方的巡撫人選卻是要好好考慮才行。

 過了半晌,龐剛才到:“諸位,本官……龐剛還沒說完,魏同年就站了出來正色道:“殿下,既然您已自立為王,已不是大明朝廷的官員,那您就應自稱為孤王或本王才是,切記不可如同以往般自稱本官了。”

 “靠,還有這麽一說嗎?”龐剛很是無奈的點了點頭:“那好吧,本......本王決定,山東巡撫由魏同年繼續擔任,河南巡撫由華嚴擔任,湖北巡撫嘛……說到這裡,龐剛的話語頓了頓才繼續道:“湖北巡撫就由李仙風擔任吧!”

 “臣等謝過王爺恩典!”

 龐剛的話一出口,魏同年、李仙風和華嚴立刻跪拜在了地上,向龐剛行了個大禮。

 看到眼前這個景象,龐剛也很無奈,自己不過是剛剛自封為王,眼前這些家夥就成了磕頭蟲,連魏同年這個嶽父也不例外,最後龐剛隻好說道:“都起來吧,咱們這個......大周不講究這個。”

 “謝王爺恩典!”魏同年三人欣然起身,站了起來,顯然對龐剛的任命很是滿意。

 眾人對龐剛的這番話倒也沒什麽抵觸情緒,明朝的君主關系還不像歷史上的滿清入關後那麽糟糕,大明時期的讀書人講究的是君王與大臣共治天下,從這點來說,,明朝的讀書人是將自己看成了和君王一樣,可以共同治理國家的人,而不像滿清那樣把臣子們當成奴才看待。

 尤其是李仙風,他以一個明朝投誠過來的臣子能被龐剛委以重任還是很滿意的,雖然他也知道龐剛之所以把他任命為湖北巡撫也是因為目前手底下沒有多少可供使用的官員,但從這點來看龐剛這個人胸懷還是很寬廣的,不會因為他曾經當過明朝的官就會有猜忌之心。

 分封完了幾省的巡撫後,龐剛又將目光投到了聞人君身上,笑道:“聞卿,本王今日就封你為青州知府,往你能好好辦事。不要辜負了本王的信任!”

 “謝王爺!”

 聞人君衝著龐剛深深的一鞠,他也知道,以他一個剛投靠龐剛的人來說,龐剛能把他放到青州知府這麽一個位子上已是實屬難得,他也不敢要求更多了……龐剛自封為周王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天下不禁大嘩,龐剛的此番行為卻是遭到了無數讀書人的唾罵,有罵他狼子野心的、也有罵他罪該萬死的。更有甚至罵他是亂臣賊子要求朝廷出兵討伐的等等。但令人驚訝的是,身為當事人之一的大明朝廷卻是一反常態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只是表示了沉默,這卻是讓大明許多讀書人大跌眼鏡。

 盛京皇宮禦花園裡

 身材肥胖,穿著一身明黃色常服,沒有戴帽子,露出了一根金錢鼠尾巴的皇太極漫步在禦花園中,在他的旁邊是他的寵妃大玉兒,即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與歷史上不同。這個時空的滿清遭到了龐剛幾次無情的打擊,兵力損耗嚴重,再也不能如同歷史上那樣肆無忌憚的攻擊大明邊境了。身為大清皇帝的皇太極也為此也操碎了心,此時的他看起來比起一年前蒼老了許多,還不到五十歲的他已經兩鬢斑白,老人斑也悄悄的爬上了他的臉龐。

 緩緩的走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皇太極緩緩說道:“愛妃,朕得到線報,那龐剛已然在青州自立為王,正式脫離了大明的管轄,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大玉兒想了想道:“皇上。這不是很好嗎?那龐剛脫離了明國,那就意味著大明的實力又被削弱了幾分,且山東於我大清的疆土隔著湖北、山海關一帶,何況,龐剛既然敢自立為王。首先那明國皇帝就容不下他,兩邊勢必要發生衝突,這樣一來那龐剛就再也不能對我大清構成威脅了呀。”

 皇太極苦笑道:“你呀,你的看法怎麽和代善他們如出一轍呢。”

 大玉兒轉動著滴溜溜的眼珠,好奇的問道:“臣妾這話有何不妥之處嗎?”

 “你們的眼皮子終究是淺了些。”皇太極歎氣道:“從近處看。確實是如此,但你們可別忘了,那龐剛上次侵犯我大清領土難道是從陸地上進來的嗎?他可是還有一支頗為強大的水師,且皮島又在他的手裡,他隨時可以從皮島侵犯大清!即便是龐剛要和明國開戰,一時無力兼顧我大清,若是他被大明滅了還好,可要是他一統中原坐了天下,坐擁整個中原天下的他會放過咱們大清嗎!”

 大玉兒沉默了半晌,才輕聲道:“皇上,以後的事又有誰能說清楚呢,想咱們大清自太祖皇帝以十三副鎧甲起兵以來,經歷了無數磨難方使走到今日,這豈是僥幸?那龐剛再厲害也是人,臣妾就不信沒有法子對付他了。皇上,要不咱們和明國聯手滅了那龐剛,您看如何?”

 “呵呵呵呵……皇太極被逗笑了,看了看依偎在自己身邊的大玉兒。

 今年二十六歲的大玉兒正處於人生中的黃金年齡,烏黑的秀發下一雙鳳眼透著一股子聰慧和自信,挺拔高聳的鼻梁顯示了其主人的是個極有主見的人。

 皇太極笑道:“愛妃啊,你雖然為人聰穎,但對於國家大事卻有些想當然啊。且不說明國願不願意於我大清聯手對付龐剛, 即便是他願意,難道他們會放開邊關任憑咱們大清勇士入關嗎?若是明國不願意放開邊關,咱們大清和那龐剛可是隔著上千裡啊。”

 大玉兒不服氣的說道:“咱們也不必親自出兵啊,據臣妾所知,明國在關寧和山海關那邊可是囤積著十數萬重兵,咱們可以和明國約定,允許他們調集山海關和關寧兵馬攻打龐剛,在此期間咱們大清絕不會攻擊他們的邊關,這樣不就行了嗎。”

 “哈哈哈……皇太極再也忍不住大笑起來,指著大玉兒道:“大玉兒,你呀,你真是太天真了。你以為明國的大臣們都是吃乾飯的,咱們說什麽他們就會乖乖早做嗎?”

 大玉兒也知道自己這個法子有些一廂情願,但出於女人的天性,她還是嬌嗔的摟著皇太極的胳膊不依的撒嬌這,“臣妾知道自己笨,比不上您,那您就說說看,您有什麽辦法對付那大明和龐剛。”

 皇太極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道:“你還真說對了,朕當然有辦法對付他們!”

 以皇太極老辣的經驗,自然不會出此昏招,不過他卻是想出另一條毒計……未完待續)RQ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