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第一少》第1311章:燒了
  “是。”臨安應聲。

  緊接著,兩個內侍托著木盤,木盤上放的,則是李承乾昨天晚上給跪在宣政殿外的那七個大臣看到。

  “諸位愛卿,知道這是什麽嗎?”李承乾說道:“當初查錢莊的案子的時候,在封後大典上的時候,朕曾經給你們看過關於錢莊案的種種帳本和證據,但是還有一些東西,朕沒有說,當然,朕也沒有看,但是朕知道這是什麽東西,是朝中大臣,與鄭家、與王家、與涉案勳貴官員之間的來往信件帳本。”

  “以為地方上的官員跟長安城之中的人沒有聯系嗎?那就錯了,若是沒有人在長安城給他們疏通關系,給他們通風報信,他們哪兒來的這麽大的膽子去做這些事兒?”李承乾隨意拿起一封書信說道:“但是朕並沒有追究,因為朕知道,一旦追究起來,一個都跑不了,朕是想給你們機會,在封後大典那天,朕就說了,在宣政殿裡等著你們,但是去宣政殿的,好像並沒有多少人,當然,私底下去了的,朕也不打算追究了,加上今天這些,涉案的人,朕要查辦,但是這些東西涉及到的人,朕今天就給你們一個,朕的態度。”

  李承乾說完之後,朝著臨安使了個眼色。

  臨安招手,讓身後的兩個內侍跟上,兩人抬著那些東西,直接就到了殿中的火盆中央。

  “燒了吧。”臨安說道。

  兩個內侍聞言,開始將托盤上的信件和帳本一一的放入火盆之中。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李承乾將這些證據,全都付之一炬了。

  “諸位愛卿,大家一起看著。”李承乾說道。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紛紛低頭,私底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那些東西,陛下當真沒有看過嗎?

  他們不知道,但是他們也不敢問呐。

  約莫一刻鍾的功夫,那些東西,全都被火光所吞噬了,殿中的內侍拿來水,將火徹底澆滅,待火盆稍作冷卻之後,給抬了出去。

  “諸位愛卿,可有話要說?”李承乾問道。

  “這......”

  群臣紛紛搖頭。

  他們的確沒有什麽可說的了,證據沒了,心裡固然可以放輕松幾分,但是誰都不能確定,陛下是否已經看過那些證據,不管是看過還是沒看過,還不是只聽陛下自己空口說?

  若是看過了,陛下定然已經了解了朝臣們誰與錢莊案有關系,誰與涉案的人有來往,那往後......

  朝中一部分人,心中仍舊是心驚膽戰。

  “既然無話可說,那就退朝吧。”李承乾說道。

  說完之後,看了朝中群臣一眼,隨後帶著臨安離開了,留下了一臉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文武百官。

  走出含元殿,李承乾停下了腳步,對著臨安說道:“去,讓狄仁傑來宣政殿見朕。”

  李承乾想起來,昨天晚上讓宮中的侍衛吧人送到大理寺,還沒給狄仁傑捎話過去呢,不過現在也就不用這麽麻煩了,直接把人叫過來交代一番就是了。”

  “是。”臨安應聲,趕緊往含元殿前頭走,去的晚了的話,怕是攔不住狄仁傑了。

  李承乾回了宣政殿之中,思來想去,還是打算讓玄世璟來長安城一趟。

  現在李承乾心中鬱結解,放眼滿朝文武,能夠好好說說話的,也就只有他妹夫,齊國公玄世璟了。

  封後大典也已經過去一個來月了,現在玄世璟在長安露面,也不會引起什麽震動了,所以李承乾也能放心的讓玄世璟來長安了。

  總不能好好的一個官員,一直讓他在莊子上,待在家裡歇著吧?難不成還要躲一輩子不成?

  李承乾前腳到了宣政殿,後腳狄仁傑就急匆匆的從含元殿前跟著臨安來了宣政殿。

  “臣狄仁傑,見過陛下。”狄仁傑行至殿中行禮。

  “狄愛卿無需多禮。”李承乾說道:“昨日晚上的事兒,朕還沒來得及讓人帶話給你,今日朕想起來,既然早朝結束,朕直接與你說,也是一樣的。”

  “是。”狄仁傑應聲道。

  “那七個人,朕讓公眾的侍衛送到大理寺去,而不是送到來俊臣那邊,愛卿應當明白朕的意思,他們的事兒,由大理寺來查,別讓來俊臣插手。”李承乾說道:“雖然他們跪在宣政殿外想要逼迫於朕,但是,朕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若是讓來俊臣插手此事的話,那七人,怕是性命難保了。”

  “是,臣遵旨。”狄仁傑拱手應聲道。

  其實狄仁傑心裡也有點兒不明白,既然陛下知道來俊臣會弄出人命來,為什麽還這麽看重來俊臣?

  狄仁傑還想不到,來俊臣是個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這一點。

  “查清楚之後,該怎麽辦怎麽辦,也無需姑息。”李承乾說道:“這場亂子已經夠大了,朕也不希望繼續波及下去,朕信得過愛卿,所以,此事非愛卿莫屬。”

  “陛下放心, 臣明白了。”狄仁傑說道:“陛下讓臣查的事兒,除卻這七人之外,不會再將其它朝臣牽扯進去了。

  今年死在錢莊案上的人已經太多了,包括每天都能站在含元殿之中的大臣,李承乾說這話的心思,狄仁傑多多少少能理解一二。

  “如此甚好,去忙吧。”李承乾說道。

  “是,臣告退。”

  僅僅不過一天的時間,禦史台諸多大臣在宣政殿外跪殿的事兒就已經傳遍了長安城,成了不少百姓口中津津樂道的事兒。

  來俊臣的事兒,跟百姓的利益沒有什麽關系,百姓們只知道,來俊臣查辦鄭家,鄭家不是什麽好東西,而那些禦史台的人跪殿請求皇帝罷免來俊臣,在百姓的認知當中,就相當於是在為鄭家說話了,因此,那些禦史被送進了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百姓們是一點兒都不可憐他們。

  為壞人說話的人,有什麽好值得可憐的?

  長孫無忌現如今不在朝堂上了,但是出了事兒,想要找長孫無忌的人,卻是不少。

  尤其是在來俊臣出現之後,朝堂上更是有不少人希望長孫無忌能出面勸說李承乾。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