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第一少》第1001章:捷報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這會兒信使已經跪在了他的面前。

 “啟奏殿下,河西捷報,晉陽郡公玄世璟率領三萬大軍自安北都護府出發前往河西,解了劉審禮將軍之圍,而後,與黑齒常之將軍前後夾擊吐蕃論欽陵大軍,一戰大捷。”

 “呈上來。”李承乾說道。

 信使起身,捧著捷報上前幾步,李承乾身邊的太監臨安走上前,接過了奏報,而後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信使報捷只是簡略的說一說,至於事情的具體描述,都在奏報之中。

 論欽陵被玄世璟和劉審禮故意放跑了,目的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此事李靖也是同意了的,所以在奏報之中有描述,唐軍的損失也上報了上來,只是這點兒損失在大捷面前,也就算不得什麽了。

 至於俘虜,一個沒有,吐蕃軍隊全都死在了戰場上,奏報上也有寫明,這是玄世璟下的命令。

 劉審禮和黑齒常之是不敢這麽寫的,好歹玄世璟對於他們來說,可是恩人,這是玄世璟特意囑咐劉審禮寫上去的。

 這鍋他自己主動來背。

 不過,戰場上的事情,不算殺俘。這鍋背著也不重,還能擋子彈呢,戰場上的事兒,能叫殺俘嗎?那叫殺敵。

 奏報上說,如今玄世璟已經帶領那三萬人回安北都護府了,河西那邊,需要重新派遣或者是任命一個主將過去。

 “好!”李承乾看過了奏報上面的敘述之後,拍案叫好。

 大唐的兩線作戰,始終都是塊大石頭,壓在李承乾的心頭上,讓他一直覺得提心吊膽的,雖然大軍臨行之際,都是豪氣乾雲,但是那也是為了鼓勵士氣,至於他心裡又沒有底,是不是擔心,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即便是擔心,他也不能表露出來,他可是坐朝理政的太子。

 他一個人慫了,那整個大唐也就跟著慫了,他可不能那樣。

 現在河西的捷報傳來,吐蕃的論欽陵大軍幾乎被全滅,還一直被困在隴西的地界兒內,被李靖跟圈兔子一樣攆著打,攆你,打你,就是不打死你。

 這讓吐蕃得多難受。

 “擬旨,河西一戰中,黑齒常之率軍夜襲論欽陵大營,配合玄世璟與劉審禮前後夾擊,大破論欽陵有功,著他頂替李敬玄的位子,統帥河西大軍,與李靖將軍一起,共對吐蕃。”李承乾說道。

 “是。”臨安應聲。

 他記下了李承乾的話,一會兒就要親自到三省跑一趟,這詔書還得從三省往外發。

 仗打贏了,李承乾想怎麽決定河西那邊的人事調動,旁人也沒有借口反駁他,所以李承乾直接下詔,三省就擬定詔書發放出去就是了,不用再來議這件事兒了。

 這一場戰爭,李承乾也是從中受益無窮的,可以說,這場戰爭之中最大的贏家,就是李承幹了。

 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這樣。

 次日清晨早朝之前,三省便將昨天李承乾的詔書下發下去了,由信使四百裡加急送到了河西那邊,送到了黑齒常之的軍營之中。

 而早朝的時候,東面又為李承乾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報~~~~~!熊津六百裡加急戰報!”信使一路跑進了含元殿之中,無人敢阻攔。

 “啟奏殿下,熊津六百裡加急戰報,劉仁軌將軍於白江口大破倭國水師,倭國水師十不存八九,如今,倭國的兵力已經退回了倭國本土,薛仁貴將軍在熊津全滅高句麗與百濟余孽,程處默將軍與吳王殿下,已經率兵打到了新羅本土,直逼新羅王都金城,現如今,新羅與倭國已經開始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好!”在昨天接到河西的捷報之後,今天熊津那邊又給了他這樣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看來劉仁軌到了卑沙城之後也沒閑著,帶著水師直接去懟倭國去了,這一懟,倒是把倭國給懟慫了。

 倭國的水師在白江口損失慘重,現在連家門都不敢出,還談何在三韓半島搞事情,好好的打一打他們也是好事,讓他們知道疼。

 原本倭國與大唐之間擬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和氣氣的做好鄰居,偏偏這個倭國,彈丸之地放不下他那天大的野心,非要來調戲大唐,插手新羅和高句麗還有百濟余孽的事兒,三韓半島和倭國之間還隔著一片海域呢,爪子伸的也太長了一些。

 倭國的野心,徹底的暴漏在了大唐的眼中。

 “臣為大唐賀,為殿下賀!”長孫無忌帶頭拱手行禮。

 長孫無忌這一開頭,含元殿之中的朝臣都開始齊刷刷的拍馬屁。

 這下好了,東西兩線作戰,還打贏了,太子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了。

 一些見過李二陛下,知道李二陛下打算的老臣子,心中也滿是欣慰,至少這樣的太子,他們是十分認可的。

 “天佑大唐!”李承乾朗聲說道。

 “天佑大唐!”底下的朝臣也跟著重複了一句,聲音喊的震天響,傳出了含元殿,回蕩在大明宮之中。

 “如此的話,本宮就繼續在長安,等待東面和西面繼續傳來好消息了, 或者,等著見他們的使節了。”胸中的激情冷卻過後,李承乾淡漠的聲音傳入了在場的沒個朝臣的耳朵之中:“本宮倒是想要問問他們,不管是吐蕃,還是新羅又或者是倭國,大唐待他們可都不薄啊,諸位大人也無需說什麽聖人教導,聖人有教無類,但是偏偏沒有把他們教導到知道感恩戴德。”

 仗打到這個地步,接下來使節到了長安之後,就該是李承乾跟他們算帳的時候了,那時候李承乾可不希望朝中再有大臣站出來說什麽大唐天朝上邦,當以寬廣的心胸,感化這些蠻夷。

 大唐感化了他們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就算是塊兒石頭,這麽多年,也該捂熱了,要是捂不熱,那還抱著作甚?自己上前找挨凍去?

 對於這些牆頭草,李承乾的耐心,已經被磨沒了,從他還是秦王世子的時候就聽別人說,這些牆頭草如何如何,後來他成了太子,現在,他成了掌管大唐朝政的太子。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