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第一少》第174章:購置物資(下)
“縣君的意思是,嚴刑峻法,以防奸商?”玄世璟問道。

 縣令點頭:“這也是下官根據岷州如今的現狀想出來的辦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如此做法,也不是無跡可尋不是。”

 “這倒也是,只是這岷州若是如此,朝廷那邊......”玄世璟心中也是想這樣做的,用律法白紙黑字的張貼在外,以防止奸商瞅準時機,坐地起價,府衙之中的這些錢財,可是經不起折騰。

 “侯爺,恕下官直言,如今之岷州,雖有前三年抹兵厲馬,晉王殿下在岷州也是勤勤勉勉,但是如今之岷州,與三年前之岷州,已經截然不同了。”縣令說道:“下官在這岷州城縣衙之中做這縣令,已經整整有十個年頭了,見證了岷州城的起起落落,最為慘淡的一回,吐谷渾的軍隊已經打到了岷州城的城牆下,城中的百姓在吐谷渾的軍隊面前,被逼躲在城中,一直等到五六天之後,河州的軍隊到岷州,這才解了岷州之圍,岷州這邊地處偏遠,多少山地叢林,百姓即便是種地,收成也不如關中,自然談不上富裕,民不富,又山高路遠,如何談養兵?一萬兵員,已經是岷州能夠供應起的極限了,且這一萬兵員,不僅僅要防范岷州城周圍,周圍大大小小十幾個城鎮,都在岷州的治下。”

 “那這三年之中,晉王李治是如何應對吐谷渾東進的?”玄世璟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縣令嗤笑一聲:“如何?這三年並未打仗,晉王殿下通過手底下的謀士,與吐谷渾的王族一直有來往,每年秋收過後,都會送一大批糧食到吐谷渾去,倒是省了吐谷渾的軍隊再來強搶了,除卻這個,下官發覺,晉王殿下身邊兒的謀士,那位張大人,似乎與吐谷渾的人來往太過頻繁了,似乎要在今年謀劃些什麽,只是陛下的這一紙調令來的太過匆忙,晉王殿下和他的從屬,也急急忙忙的離開了岷州,留下了一個空空如也的刺史府衙。”

 照著這個縣君如此說法,看來李治已經在與吐谷渾密謀什麽了,三年之中不斷盯著岷州的是李二陛下的百騎司,而不是玄世璟手底下的錦衣衛,所以玄世璟知道的東西也有限,只是李治平白將糧食送給吐谷渾的人,顯然所圖甚大啊。

 “這些年,岷州之眾苦吐谷渾久矣,只是朝廷一直以大局為重,沒有兵發吐谷渾,再者便是吐谷渾東進大唐,在尋常人眼中,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不值得大動乾戈。”縣令說道。

 “原來如此。”玄世璟點頭道:“既然是邊境,就沒有什麽時候是十成十的平安,總會有些許摩擦,而吐谷渾,顯然是貪心的過分了啊。”

 “所以侯爺的到來,對於岷州的百姓,是個機會,是個一擊能讓吐谷渾老老實實的機會,下官也聽說侯爺這十幾天中對岷州那三萬軍士的訓練,若是加上岷州百姓的支持,這一年秋冬之際,定然能夠給那些來犯大唐的吐谷渾軍隊一次狠狠的教訓。”

 “本侯的確有此意。”玄世璟說道,倒不是他渴望戰爭,只是某些人,某些國家,欺人太甚。

 王玄策能夠一人滅一國,他玄世璟為什麽就不能憑借三萬精兵,回擊吐谷渾?

 “所以,下官希望,能夠在岷州嚴刑峻法,以支持侯爺回擊吐谷渾,以振大唐之雄風。”縣令站起來朝著玄世璟拱手行禮。

 “縣君不必如此,既然陛下將本侯派遣到這岷州來,就是希望本侯來收拾岷州這個局面,既然如此,本侯會寫信回長安,先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陛下,對朝廷那邊也有個交待,順便請求陛下,將本侯的婚期延後。”玄世璟笑道。

 他與晉陽已經訂婚,若是尋常時候,約莫在十一二月,就應該完婚,但是現在玄世璟人在岷州,而岷州這邊的情況又十分不樂觀,也只能等到平定岷州與吐谷渾之間的事情之後,再返回長安了。

 玄世璟也想攜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風風光光的回到長安,迎娶晉陽。

 聽到玄世璟說要推遲自己的婚期,縣令十分感動,這位東山侯與晉陽公主定親的事兒在整個北方都已經鬧的沸沸揚揚了,民間流傳最廣的,還是這位侯爺給出的天價聘禮。

 聽說僅僅是送聘禮的隊伍,就蜿蜒了兩裡地呢。

 “如此的話,下官立即回縣衙,張貼告示,以配合侯爺行事。”縣令說道。

 玄世璟點頭:“恩,有勞縣君了。”

 “都是為了岷州的百姓,應該的。”縣令說道。

 一來,這縣令的確是為了岷州,想要回擊吐谷渾,二來,玄世璟一旦上奏長安,自己若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如何在天子面前露臉?這岷州,自己的仕途已經在此停留了十年了。

 縣令的辦事速度很快,回去之後不消多時,城中各處就已經貼出了縣衙的告示,告示之中言辭犀利,警告岷州及周邊商販,凡事在官府收購物資之時坐地起價者,視為重罪,嚴重者,或有性命之憂,下方還列舉了貞觀初年賑災之時因坐地起價而丟了性命的按理,以做震懾。

 告示的周圍圍攏了不少百姓, 有識字的將告示上的內容念出來。

 “官府要收購物資了。”

 “聽說這些日子咱們城外的軍隊天天在操練,是不是要打仗了?”

 “這三年岷州安安穩穩的不是挺好的嗎?怎麽突然之間,就要打仗了?”

 “誰知道呢。”

 百姓總是喜歡安穩日子的,對於岷州這邊要打仗,即便只是猜測,也足以讓人心中惶惶不安。

 不過是三年的安逸罷了,百姓們已經忘了昔年吐谷渾對他們造成的傷害了,他們一直以為,官府會和平的解決所有的事情,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三年的和平,也不過是晉王李治的一個陰謀罷了。

 不知者不罪,所以即便百姓有什麽想法,玄世璟也不會對百姓有什麽怨懟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