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凡人凡語》更之際,你是否看見他仍在背著10字架前行
  原帖名:【三屆】更之際,你是否看見他仍在背著十字架前行……  發貼人:狂野湘軍

  發貼時間:2009.11.23

  1、看不清、不懂得這點,永遠不可能理解忘大,成為真正的凡迷和飯粒。忘大更新慢的原因,不在於文學寫作能力不行(廢話!都寫了300萬字快一千章了,忘大說故事的技巧可謂無與倫比),而是為了給廣大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同時獲取知性之美,能夠在掩卷之余咀嚼回味,興味無窮,欲罷不能——而不停地學習充電,以不停地錘煉筆觸,不停地豐富、完善故事大綱。可以說,忘大是在背著十字架前行,而這個十字架,是為我們讀者而背!!!

  其實,他盡可以照著小白書的快餐文路數,唰唰唰地一天三五更,動輒大爆發,讀者看得大爽,著者月票狂漲,一如盤龍之流之所為。但是,不要忘了,忘大是70後。70後最大特點就是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完美,他的知識素養和人生世界觀,不容許他胡編亂造,降低小說的含金量,因此忘大只能困而後行,用別人能寫出兩部三部作品的時間,自討苦吃地在他的處女地裡深耕細作,全不顧現實市場規律而甘於清貧、潛心打磨,他,是個耐得住寂寞、不為紅塵浮華所動的人。

  我每次想到在電腦那頭抽著煙,冥思苦想,吭哧吭哧一邊碼字一邊翻書的忘大,就想起了新約裡的耶穌,為救贖迷失中的凡人,在不理解甚或嘲諷謾罵的論調中,孤獨落寞地背著十字架,爬上最後的終點山巔……

  耶穌的傳播的“福音”寶訓,雖然平實無華,但他的言傳身教,字字句句都繼承了猶太教上千年的精義並發展創新。同樣,忘大則力圖在自己平生第一部文學創作裡,整合薈萃整個東方古老神秘文化(含宗教、神話、歷史)再輔以現代人文思想,以之作為自身的基石,從而使得其上升為神作精品。

  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這種苦心孤詣為讀者背十字架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景仰、學習。

  2、自《凡人修仙傳》一書出,起點仙俠類其他讀物可謂望風披靡、神鬼辟易。究其實,是一切有深度的讀者,在閱讀此書時彷若搔到了癢處,莫不嘖嘖稱奇。誠然,年輕、閱歷學識不深者,也盡可以將其當成一部充滿奇趣的網遊小說,隨著主人公打寶升級而獲得輕松愜意,而稍大一點的老練的職場白領,則可以從書中的人物故事中,感悟現世的叢林法則、愛情真諦甚或所謂“辦公室哲學”。再進一步,你甚至可以在書中體認到天道的玄奧難求,世事的蒼茫無常(見邊荒兄的高論),從而獲得類似康德所說的仰望星空而胸中油然升起的神聖律命!

  一本網絡小說,能做到這點,不能不讓人感佩莫名。一句話,凡人書和其他讀物相比,之所以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就,就在於忘語通過不倦地學習、充電,賦予了該書以深厚的哲學、宗教、歷史、文化底蘊,從而與別的看似文筆繁花如錦實則思想淺薄庸俗的讀物形成了判若霄壤的高下之分。同時,這些東西又不是通過生硬的說教或設定,而是以生動的情節巧思特別是若隱若現的大坑小坑來予以體現,如散落在人間溝壑的奇珍異寶,等待你去發現。尋找這些珍寶,就成了眾家道友樂此不疲的賞心樂事,一如韓立在七玄門落鳳坡撿到了神秘小瓶那樣。

  你看,一個小小的陰芝馬,馬上就讓人聯想到了聊齋裡的太歲描述和鏡花緣裡的美妙傳說;

  你看,

一個昆吾山,其淵源居然來自《山海經》這一洪荒史篇;  你看,書中關於輪回和長生不老的不確定性,完全打破了仙俠類小說的清規戒律、約定俗成,和他書相比,忘大具有多大的睿見和勇氣?!

  你看,諦魂獸的成長進化史,能讓你驀然聯想到印度神話史詩《羅摩衍那》裡面的那隻神通廣大的猴王哈奴曼(據胡適、季羨林等大家考證,孫悟空的原型就是他)!

  現在你們要是去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等地遊覽,任何印度教神廟都能看見在其門口蹲著這樣一隻神猴的雕塑;

  你看,諸如三頭六臂的梵聖真功(明王訣),你要是還不能將其與印度大神濕婆、佛教裡面的護法金剛之類的神話存在等聯系起來,那也就太遲鈍了;

  你看,一等到銀翅夜叉一出現,我就從這一列入天龍八部的神鬼之物,立馬就嗅到了印度古老神話裡面帝釋天和阿修羅戰鬥的信息,並馬上聯想到了上古神魔之戰的緣起——

  印度神話傳說當中,在遙遠的上古,天神和阿修羅雖然衣食無憂並擁有無數如花美眷,但並不是長生不老的,於是,天神與阿修羅們集眾合議,相約以某高山和大蛇神為攪棒,攪動乳海以求取長生不老的甘露,歷經千難萬苦,甘露被攪動出來了,但是,由於這般驚天動地地攪動,乳海中的毒液毒氣也瞬間爆發,要是處理不當,整個世界就要全毀了,關鍵時刻,濕婆大神將毒液毒氣一口吞沒,挽救了世界。然而在接下來的分配事宜中,毗濕奴大神耍了心機,將甘露奪去,阿修羅們白忙一場,於是,神魔大戰爆發了,最終落敗的阿修羅就成了後世眼裡的魔道一族……

  韓立那隻神秘的小瓶子,裝著的很可能就是未經純淨的乳海之水。而書中修仙人物對於長生不老的渴求,和上文中的故事一映證,你是否從中獲得幾許啟迪?

  3、行文至此,諸君大概也可以看得出來,忘大目前的人界篇章,還僅僅把宏大的神魔妖佛世界拉起了一角小小的帷幕。忘大的敘事結構,恰如金大的《天龍八部》,從一個小小的種子(看似平常的武俠打鬥開篇),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包融宋遼金大理西夏五國風雲的一段歷史長卷)。讀者諸君隨著韓立從俗世七玄門奮鬥起步,揭開的、面對的將是你我心裡都不禁有幾分顫栗的宏大奇詭的修仙世界!!

  很明顯,忘大凡人修仙傳若隱若顯的故事框架,在設定中不僅糅合了中國古代道教修仙的脈絡(如煉氣、築基、結丹、元嬰…渡劫飛升),而且大量借鑒了印度神佛體系。你完全不必擔心將來到了靈界、仙界無東西可寫。須知,如果忘大願意,不但上古的鴻鈞聖人、大梵天可以悉數登場,甚至西方神祇如光明天使都可以來客串一把,畢竟如天沙大陸、五龍海等地圖都還沒開啟。如果忘大願意恣意汪洋地寫下去,本書再寫個三年都不成問題。

  雖然無從揣測忘大故事大綱最後的結局面貌,但我敢斷言,接下來的故事章節,肯定會繼續充滿“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忘大書中的世界畫卷,充滿著有根有據的斑斑典故,絕不是如盤龍之流讀物生搬臆造所能比擬。飛禽走獸,法寶功訣,宗門大派,乃至於山川大河,莫不有出處。它們讓我們不斷獲得知性的審美愉悅,讓我們不斷地有所思、有所獲!而所有這一切,莫不是因為忘大像海綿一樣,吮吸各種知識資料、錘煉自身筆調所帶來的嗎?

  你可以想見,忘大為了寫作本書,需要查閱、思考多少史料文藉!而且書中,忘語也不忘不斷超越自己,繼續提升和嘗試新的寫作技巧,你看陰陽窟這些章節,寫法就和虛天殿、墜魔谷大不相同,甚至凸顯了鬼吹燈式的恐怖氣氛。

  補充:

  夜叉是梵文“Yak?a”的譯音,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它又被譯成“藥叉”、“閱叉”、“夜乞叉”等。其有如下意義:

  ●佛教天龍八部神眾之一。與羅刹同為毗沙門天王的的眷屬。他們住於地上或空中,性格凶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母貧父富,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既吃人也護法,是佛教的護法神。

  ●夜叉鬼,陰間獨有的鬼怪生物,是民間傳說裡陰間的鬼差,全身皆黑,有些畫裡的夜叉的頭部如駝峰狀,無發,手持鐵叉,面猙獰可怖。

  ●比喻醜惡凶暴的人。

  ●夜叉,半神,夜叉與羅刹同時從生主補羅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刹不同,他們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

  ●war3的RPG“DOTA”裡的一件敏捷系武器

  ●夜叉:神造的陰間物種,有接近神的體格,接近鬼的模樣,卻沒有被賦予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生活在一個被遺忘的世界,但具有極高的天賦和極大的潛力,可以吞噬或者和以上各物種結合成為新的強大物種,不可預測。(《夜叉傳》[1]對中國神話體系的再構造)

  “夜叉”最早來源於古印度神話,在其中是指類半神,財神俱毗羅的侍從,守護其在吉羅娑山的園林和山中的財富。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刹同時為生主補羅底耶所生,或生於大梵天的腳掌,雙方通常相互敵對。佛教所說,“夜叉”為北天王毗沙門的眷屬,為天龍八部眾之一。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注》:“[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

  補充2:關於諦魂獸、哈魯曼、孫悟空——

  印度盛產長尾葉猴,並被賦予神話色彩。長尾葉猴又名哈努曼葉猴、喜馬拉雅葉猴、普通葉猴,是印度最普通的一種猴,也是體型最大的一種葉猴。其體態修長,頭小面黑,雙耳尖聳,長尾高翹宛如旗杆。古典小說《西遊記》中提到猴王孫悟空變幻多端,卻常常忘記收起尾巴的情節,使人很容易的聯想到長尾葉猴。有人提出孫悟空的原型是金絲猴,但金絲猴之尾不善高豎,又不及長尾葉猴的尾長,且遠離塵市,隱居深山,所以被文人詳細描述的機會較小。

  長尾葉猴恰恰相反,自古與印度人相伴左右,早在公元前五世紀,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神猴哈努曼,便是長尾葉猴的化身。

  傳說神猴哈努曼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過大功,所以被奉為神,受到敬重。據考證,吳承恩的《西遊記》取材於《大唐西域記》,這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後寫的回憶錄。那麽,孫悟空的形象源於印度的神猴哈努曼,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印度的神猴不像中國僅僅出現在小說、戲劇中,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清晨的花園中,黃昏的屋頂上,繁忙的公路甚至叫賣的市場,都會有長尾葉猴的身影。它們無處不在,又居無定所,來去無蹤,神乎其神。

  神猴哈奴曼,為印度神話人物形象,出自《羅摩衍那》---印度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長篇詩歌。

  神猴哈努曼,他是風神和被貶入人間為猴的天宮歌女之子,剛出生時便力大無窮,連天神之王因陀羅都無法和他在力量上匹敵。後來三主神之一的大梵天收他學藝,練成了無上神通,並且吃了龍珠之粉,成為不死不滅之身,武器是一根棒子。

  為幫助羅摩王子拯救被楞加島上的十頭魔王羅波那奪去的妻子——大地美女悉多,神猴哈努曼帥猴兵猴將,在眾神協助下,幫助羅摩王子最終擊敗羅波那。羅波那得大梵天傳法,天神妖魔皆無法殺死他,唯有凡人才行。故此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羅摩王子下界前來誅殺此魔頭。

  此戰之後,哈努曼得大梵天做媒,娶美麗的荷花仙女為妻,生下一男一女。兒子和哈努曼一樣,乃是法力無邊的神猴,武器也是一根棍子。女兒繼承了母親的美麗,又從小得到月亮女神的加護,是一位美麗的女神,但是也有不遜於父兄的勇武。

  到後來,毗濕奴為了除去人間暴君化身黑天下凡,神猴哈努曼得到大梵天指示,再次出山。不過那有時後話了。

  關於孫悟空原型的爭論

  第一種觀點:唐代高僧“釋悟空”說。釋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車奉朝,公元751年隨張光韜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羅國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師。釋悟空較玄奘晚了40多年,回來時在西域從事翻譯和傳教活動多年,留下了許多事跡和傳說。

  第二種觀點:“石磐陀”說,認為孫悟空的現實原型為《三藏法師傳》所載玄奘西行最困難時所收的徒弟、甘肅人石磐陀,石磐陀是胡人,當時人稱“胡僧”,在唐僧取經中所起的作用與孫悟空相似,而且胡僧與“猢猻”音近。

  第三種觀點:魯迅認為孫悟空源自淮渦水神無支祁。

  第四種觀點:胡適認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陳寅恪經過論證,讚同胡適觀點。

  呵呵,孫悟空是印度人,閻羅王也是印度人,中國神話傳說裡有著許多外援。。。。。。

  關於孫悟空是哪裡人,中國著名學者季羨林早在幾十年前就第一個發表文章指出:孫悟空“就是哈努曼在中國的化身”。這裡的哈努曼是印度神話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一個猴王,本領通天,可以越過海峽(印度和斯裡蘭卡之間),可以上天入地。

  《羅摩衍那》這部史詩完成於公元前n年,在印度有著宗教和史書的雙重身份,早在漢代就通過佛經陸陸續續傳入漢地。《西遊記》的作者既然寫一部神話小說,對神話故事有著一定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哈努曼的故事,所以在創造孫悟空這個形象的時候,不可能不被印度史詩中的神話故事影響。比較《羅摩衍那》中哈努曼和《西遊記》中的諸多相似之處,我們不難發現孫悟空應該來自印度,至少季羨林等印度文化專家是這麽認為的。

  不單單是孫悟空,閻羅王,牛頭馬面等一批神話人物都來自印度。這應該是學術界的普遍看法吧,不是我個人的觀點。

  至今北至尼泊爾,南至斯裡蘭卡,只要有印度教存在的地方,寺廟中都不難找到一隻被崇拜的神侯。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