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凡人凡語》天道下的人性,人道中的人心
  天道下的人性,人道中的人心——綜評《凡人》與《間客》  發表人:邊荒傳說(燕飛)

  發表時間:2011-03-2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凡人》和《間客》放在一起評,不是要比較孰優孰劣,打壓這個抬高那個。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凡人》和《間客》對於現實的揭示都極為深刻,把它們放在一起評,互相借鑒,會有更深的體會。

  歡迎《間客》的書友進行轉載。

  一、修仙世界與人類社會

  1、《凡人》故事情節的背景,是一個虛構的修仙界。這是一個立體式的世界,仙界位於最頂端,居住在其中的仙人,神通廣大,與天同壽;仙界之下是靈界和魔界,再往下是無數的人界。人界中的絕大多數人是世俗界的凡人,因為他們身上缺少進入修仙界的門票——靈根。只有身具靈根之人,才能夠通過修煉,從煉氣、築基、結丹、元嬰一級級往上升,到化神後期之後,離開人界,飛升到靈界,再從煉虛、合體、大乘直至渡劫,從靈界飛升到仙界。對於修仙界的各種設定,忘語花費了不少的筆墨來寫,邏輯上極為嚴密,相比之下,其中人族的社會結構極其簡單,只有輕描淡寫的一些勾畫,不是作者想要展示的重點。

  2、《間客》的故事背景剛好相反。對其中那個虛擬世界的描寫比較簡單,只知道那裡的科技發展水平,比我們地球高,因為他們已經能夠進行星際航行了。顯然,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不在這裡,他關注是以下這些:祖星作為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文明形態,最終卻因為人類的內鬥,被自己製造出來的武器毀滅了,為什麽會這樣?同樣都是由祖星的幸存者繁衍的後代,聯邦和帝國成為敵對的雙方,它們一個實行民主制度,一個實施獨裁制度,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其內部卻都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有著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又到底是為了什麽?

  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隻存在兩種問題:一種是人類種族內部的問題,即社會問題,這是《間客》所關心的;另一種是外部環境的問題,這是《凡人》所關心的。

  《間客》與《凡人》兩本書湊在一起,就是一個電視欄目的名字:人與自然。

  二、天道與人道

  1、天地法則是《凡人》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在《凡人》中,無論你身處哪一界,都會受到那一界天地法則的約束,除非你飛升到更高層次的界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修仙世界和人類社會一樣,其存在的基礎都是規則。忘語在書中經常提醒我們注意這樣一個事實:世界是有規則的,規則產生秩序。

  天地法則是怎麽一回事?它為什麽會存在?無數人曾試圖解開這個迷團,但即便是科技發展到今天,這仍然是人類無法解答的一個問題。兩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曾給出過一個解釋,影響深遠,那就是:世界源自於道,道中蘊含著規則。

  怎樣理解老子的話?貧道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我們玩的網絡遊戲,其中的虛擬世界是怎麽來的?遊戲的規則是誰定的?答案很簡單,這一切都源自於遊戲的程序軟件,程序運行之後,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就出現了,而且遊戲運行的全過程,都在程序的控制之下,遊戲規則也是程序設置好的。

  老子口中的道,就相當於我們所處的這個現實世界的程序軟件,其中蘊含著世界的規則。

它運行之後,產生了天地萬物,並控制著世界的演變過程。  程序是人編寫的。而道,老子不可能知道它是誰的作品,只能把它的作者歸於天,你可以理解為老天爺,也可以理解為天生、天然的意思。所以世界的道,也叫做天道。

  因為道的存在,這個世界處處存在著規則和秩序。而忘語的《凡人》中,也處處都有道的影子,你只要稍稍留意就能看出,他筆下的修仙界,邏輯設定極為嚴密,這是一個有規則、有秩序的世界。

  在《凡人》的故事情節中,你處處可以體會到“物極必反”、“禍福相依”、“善複為妖”等等道理,這些都是老子所說的“道紀”,是因為道中所蘊含規則的存在,而使事物在演變過程中呈現出的規律性。對此貧道在《凡人論道》系列中已有大量論述,這裡就不多說什麽了。

  老子認為天道規則“獨立而不改”,由此可見天道是唯一的,它不會因為誰而改變,不會對誰特別照顧,這就是“大道無情”說法的由來。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就象《間客》中的“憲章光輝”那樣,天道規則無處不在。在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什麽東西能夠和它抗衡,沒有什麽人能夠逃脫它的束縛,天道規則是不可抗拒、無法擺脫的,它不存在“憲章光輝”的盲區。

  2、《間客》中,飽受不公正對待的沈老教授,依然堅持說:“我總以為,宇宙中的一切,應該是有規律可循,或者說是有道理可講的”。

  沈老教授認為,天地之間自有公理,這個公理,指的不是天道,是人道。在他的心中,認為一些他所堅持的人道規則是神聖的,象天道一樣,不能更改,不容踐踏。

  貓膩寫的書,無論是以前的《慶余年》,還是現在的《間客》,其核心話題都是人道。正如《間客》內容介紹的開頭一段話所說的:“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如果“頭頂上燦爛的星空”指的是天道的話,那麽“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指的就是人道。

  規則不僅僅是世界存在的基礎,同樣也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人類社會中的這個規則,就叫做“人道”。人類社會需要怎樣的規則,從古到今爭論不休,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爭的就是這個問題:要制定怎樣的規則,秩序應如何建立。道家老子的觀點獨樹一幟,他認為人類不需要人為的社會規則,一切遵循自然規律就好了,他主張崇尚天道,反對人道。儒家孔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這些人都認為需要制定規則,來約束人的思想行為,因而支持人道,但在用什麽樣的規則作為標準、采取什麽手段的問題上,又存在嚴重分歧,比如孔子主張“仁愛”而墨子主張“兼愛”;孔子主張“教化”而韓非子主張“法治”。

  在貧道看來,人道規則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制度,它直接製約人們的行為。從古到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完善社會制度的努力和嘗試,從原始部落公有製、奴隸製、封建皇帝獨裁製,再到三權分立的民主法制,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息。

  最黑暗的社會制度無疑是奴隸製,在奴隸主的眼中,奴隸和他們蓄養的牲畜沒什麽兩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達到了極致。封建獨裁製相比奴隸製是一個進步,平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但以皇帝為首的有權階層,依然掌握著平民的前途和命運,就象《間客》中的帝國皇帝和他手中的軍隊,對平民可以隨意殺戮。

  與獨裁製相比,民主製無疑又是一大進步,在這種社會制度下,人的自由和尊嚴能夠得到最起碼的尊重。但民主製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完_美,在《間客》中你會發現,平等只是表面現象,以七大家為代表的“有錢階層”,代替了獨裁製下的“有權階層”,依然凌駕於平民百姓之上。就象現代西方的民主國家,總統看起來似乎是“民選”,得聽選民的,但其實是“錢選”,選上去之後,還得聽財團的。

  人道規則的另一部分是思想,它從觀念上對人們進行約束,進而製約人們的行為。提倡“仁、義、禮”的儒家思想,就曾被中國歷朝歷代統治者奉為圭臬,作為統一人們思想的標準范本加以推廣。客觀地說,作為一種人道規則,儒家思想在歷史上對於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是起到了相當大作用的。歐洲在文藝複興之後湧現出的“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制”的思想,也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人道規則,它是建立西方現代政治經濟秩序的基礎,是西方現代文明迅猛發展的前提條件,在洋槍洋炮的強力推動下廣為傳播,成為今天所謂的“普世價值”,其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然而與天道規則的不可抗拒不同的是,無論看起來多麽完_美無瑕的人道規則,在弱肉強食的天道規則面前,依然是常常被踐踏的。在現實中,最喜歡講“平等、博愛”的米國等西方國家,高舉著人權大旗,自己卻可以隨意攻擊伊拉克、利比亞這樣的小國家,強國與弱國之間,哪有什麽平等?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借口,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是石油惹的禍,是利益在作怪。在《間客》中,即便是在奉行民主法制的聯邦,沈老教授死了,“許樂沉默地看著面前的憲兵,第一次感覺到,在聯邦現有體制的面前,想要講道理,是多麽的困難”。“沈老教授認為宇宙裡的一切都應該是講道理的,所以他被人抄襲,被排擠,被遺忘在一個孤單的實驗室裡”。

  與天道的無情相襯托的,是人道的無奈。

  三、人性與人心

  1、《凡人》中的人物刻畫,讓人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粗看之下,你會覺得書中的人物,和現實中的人不一樣;但再認真揣摩一下,又覺得沒錯,現實中的人就是這樣的。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忘語在刻畫人物時,撇開了一些表面的東西,直接觸及到深層次的人性。他曾經說過,想把人物寫成“不論正魔,隻問本心”之人。所謂不論正魔,就是沒有是非觀念;所謂隻問本心,就是摘下了蒙在人物臉上的面紗,隻留下最純粹的人性。

  人性是什麽?人性就是人的天性。在遊戲中,程序軟件規定了每一類角色的基礎設定,比如說生命值初始是多少,最大能增加到多少;武力值初始是多少,最多能達到什麽程度。同樣的,在現實世界中,天道規則也給萬物設置了基礎設定,這就是萬物的天性,對於動物來說,也叫本能,老子把萬物的這種天性稱為“德”。

  古人說:食、色,性也。人一定要先填飽肚子,而吃飽了之後,就會飽暖思**,這些都是人性。人性是天生的,是可以遺傳的,比如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人也不例外,所以人生來就是自私的;弱肉強食是天道,生物鏈就是按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一級吃一級”來設置的,雄性動物之間爭奪配偶也大多是通過武力來解決,所以強者為尊也是動物的本能、人的天性。《凡人》中所體現的,就是這樣的一些自然人,他們身上只有純粹的人性,所以你會覺得他們是非不分、以利為先、欺軟怕硬。

  人性深植於你的骨髓之中。從本質上來說,人其實都是一個德性,所以在《凡人》中,無論是正道還是魔道的修士,不管是什麽性格,他們的想法都一樣,沒什麽好人壞人之分。

  人性是天道一個極微小的組成部分,就如同遊戲中某個種族的基礎設定,只是程序軟件中很小的一部分內容。如果說天道是整個浩翰的星空,那麽人性就只是星球上一粒小小的沙子。

  《凡人》的主題,寫的就是天道下的人性。

  2、人性是自私的,為什麽在現實中有人並不完全自私自利,會願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呢?

  因為人和動物終究是不同的。動物身上只有天性,一切全憑本能行事;而人卻有理智、情感和欲望,不會完全按本能來做事。比如飛蛾撲火是出於趨光的本能,但如果把那些飛蛾換成人的話,就不會這樣做了,因為人有理智,知道火會把你燒死,當然不會亡命地往前衝了;再比如怕死是人的天性,但有些母親為了救孩子,甘願自己送命,因為她對於孩子的情感,勝過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販毒的人明明知道被抓住了會死,仍然要去做,因為對於金錢的欲望讓他不惜押上自己的性命。

  動物按照本能行事,人卻是按自己的想法來做事的。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性的製約,比如餓了你會想吃,看見美女你會想上;但在另一方面,人的想法又受到理智、情感和欲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古人說“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即便餓得要死,也不接受別人施舍的食物,因為他感情上受不了這樣的汙辱。

  人的想法,遠比人的天性要複雜得多,因為它是在人性的基礎上,摻雜了理智、情感、欲望等之後形成的。人的想法,還有另外一個通俗的叫法:人心。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時,就能齊心協力;而一旦心不齊,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盤,矛盾就出來了。

  《凡人》中人物身上體現的是人性,所以你看到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沒有過多的情感和欲望;《間客》中人物身上體現的是人心,所以你看到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很豐富,欲望很多。

  人心是詭異多變的,這一點在貓膩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軍神李匹夫的兒子李在道,一直隱藏在父親的陰影之下,在他父親死去之前,沒有任何出格的表現,極其低調。就在我們對他充滿期待,希望他站出來,扛起父親遺留的大旗,堅定地支持許樂和聯邦內部的敵人作鬥爭時,沒想到貓膩筆鋒一轉,形勢急轉直下,李在道露出鐐牙,原來他就是許樂最大的敵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現實中人心的詭異,在此刻表現得相當精彩!

  也許很多年前在東林的小酒館裡,還是一個熱血青年的帕布爾總統,在一群同樣熱血的三一協會成員面前慷慨陳詞時,他的確是一個反抗強權的鬥士,他心裡想的,是怎樣清除聯邦中七大家這個毒瘤、消除社會不公平現象、讓聯邦走向更加燦爛輝煌。然而在他和同伴選擇了“不惜一切代價去攫取政治及政治之上的權力”這條路,以正義的名義,做出了諸如將鍾老虎賣給帝國人之類的行為,來清除異已,成功地攫取政權之後,他還是當年那個年輕熱血的帕布爾嗎?在人類歷史上,曾有多少號召民眾反抗獨裁統治的熱血青年,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和血與火的洗禮,推翻了原來的政權之後,心中難以割舍到手的權力,自己重又走向獨裁者的寶座,掉轉手中的屠刀揮向曾經支持過他的民眾、砍向曾經與他同甘共苦的夥伴?聯系現實,怎不令人感慨萬千?

  取得了政權之後的帕布爾,通過各項法案一步步地攫取法律未曾賦有的權力,鋪平他的獨裁之路。可見人道規則在更多的時候,不是什麽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根本就是實現個人或團體某種目的的工具而已。人道出自人心,歸根到底人道規則是人制定的,出台什麽樣的人道規則,完全取決於制定規則的人是怎麽想的。

  《間客》的主題,寫的就是人道中的人心。

  四、自然與糾結

  1、《凡人》中的天道,給人的感覺是真實、自然。

  什麽是自然?事情本來就這樣,就叫自然。你不必問狗為什麽會,貓為什麽會偷腥,因為本來就這樣,天道的程序軟件就是這樣設定的。

  《凡人》上傳的這幾年,反覆有人質疑小說的思想存在問題。在他們看來,書中人物專門利己、無情無義,這本小說很黑暗,抹殺了人性的光輝,不象是在修仙,反倒象是在修魔。還有人喊出了“什麽樣的世界觀出什麽樣的小說”,直指忘語是在毒害青少年。

  但卻有更多人沉醉於《凡人》的真。書友“鐵血大男人”在貼子中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僅體現在小說中,更體現在現實世界裡,在國與國、企業與企業、人與人之間!我還是更喜歡這樣的場景,因為更真實,更震憾”。書友“觀凡人有感”的貼子《現實主義的凡人,相見恨晚》中說:“如果你想繼續過受騙的日子,請別看凡人,因為這裡沒有虛情假義,沒有熱血的兄弟感情。你只能從裡面感受到失去了好久的一樣東西,那就是‘真’,真得就象你的人生一樣”。

  一方認為《凡人》會毒害社會風氣,另一方卻認為那些涉世未深者,可以把《凡人》作為了解社會的啟蒙讀物。雙方的看法為什麽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呢?

  這是因為在我們傳統的人道規則中,總是喜歡作正面宣傳,粉飾太平,比如封建社會表彰節婦,現實社會樹立先進典型,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產物。按照這一邏輯,說好話優先於說實話,說假話優先於說真話,把形勢說得一片大好,才能鼓舞人心。廣告總是難免有些誇大,宣傳總是難免有點撥高,這是政治需要。

  然而假話說得再多,也不可能變成真的。所謂的“三人成虎”,只不過是能忽悠你相信街上來了老虎,並不是真的能在街上變出一隻老虎來。而且這種忽悠,隨著次數的增加,所能達到的效果逞遞減的趨勢。被忽悠者上當多了,智商提高了,就不容易再被忽悠。一旦招數被人看穿,就沒有人信了,還會使你推銷的人道規則,其公信力蕩然無存。

  支持和反對《凡人》的雙方,分歧就在於立場不同。反對者多是傳統人道規則的衛道士,站在“弘揚正氣”、“正面引導”的角度上,認為它過於陰暗;支持者多是接受過社會現實教育的人,知道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社會是怎麽回事,所以覺得它寫的很真。

  2、《間客》中的人道,給人的感覺是矛盾、糾結。

  與完整、系統、邏輯嚴密、天衣無縫的天道相比,人道往往是自相矛盾的,有時候讓人無所適從。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個流傳甚廣的問題:老媽和老婆同時落水,該救哪個?

  無獨有偶,在《間客》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不知道自己身世的情況下,許樂是聯邦的英雄,滅殺了帝國的兩位親王,也就是自己的叔父。此時帝國人恨之入骨,而在聯邦迎接他的是鮮花和親吻。然而他的身世一曝光,形勢立刻180?轉彎,昔日的英雄成了聯邦的通輯犯,而在帝國,他卻成為地位尊崇的太子。

  帝國的皇帝是許樂的父親,有割不斷的血緣關系;聯邦是養育他長大的地方,有他的兄弟、朋友、戀人。一邊是血源於水,一邊是情難割舍,帝國和聯邦打得熱火朝天,許樂該幫哪一頭?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天龍八部》中,蕭峰也曾遇到同樣的問題,金庸解不開這個結,隻好讓蕭峰一箭**自己的胸膛了事。貧道不知道在看到這個故事情節時,你們是怎麽想的,但貧道的腦子裡只出現了兩個字:傻B。

  在人道的層面,金庸解不開這個結,貓膩能解開嗎?貧道不這樣認為。貓膩的最成功之處,是把人道中這些深層次的衝突寫出來,引發你的思考,但他也給不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因為人道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這個問題無解。如果真的要解,只能跳出人道,答案是八個字:隨心所欲,順其自然。翻譯成通俗點的話來說就是:老子管它個D!

  所以貧道很喜歡貓膩談到許樂和七組重逢時的那段話:“憑什麽蕭峰要拿箭戳自己的胸窩,要和丐幫的老哥們大打出手?我偏不”。

  比許樂更糾結的是熊臨泉這些七組的成員。許樂兩頭難做人還有情可原,誰叫你不會投胎,出生在帝王家,有這樣一個鐵石心腸的父親,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出去冒險的?而熊臨泉等七組成員,不過是跟錯了領導,就成了沒娘的孩子,被自己人圍剿,讓人殺得七零八落,真是比竇娥還冤呀!如果攤上這種事,你會如何選擇?該何去何從?

  貧道想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人道不太靠得住。在極端的情況下,你只需要相信自己,別糾結於什麽道義,什麽觀念,跟自己過不去。

  熊臨泉想通了,所以他帶著隊伍跟許樂走了;東方玉也開始想通了,所以他打算和許樂合作。

  想通了是對的,別被人道規則中的邏輯問題繞死了。因為在更多的時候,人道規則的關鍵是立場,不是邏輯。看看許樂作為聯邦戰鬥英雄接受采訪時的那段對話,問:“為什麽戰鬥?”答:“因為敵人在那裡!”。此時在他眼中,帝國軍人就象魔鬼,除魔降妖是神聖而光榮的。然而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帝國軍人也是父母的孩子,就象善良的蘇珊大媽牽掛著的保羅。當許樂有了帝國那段經歷之後,他在回答問題時還會那麽響亮嗎?

  要記住:人道規則是人制定的,不是什麽神聖不可侵犯的天條。它是用來維護社會秩序的,不是用來讓你糾結的。

  五、淡定與激情

  1、小時候看過一則笑話:下大雨時,大家都在跑,只有一個人不跑,還在慢悠悠地走著。問:為什麽不跑?答:前面也是雨!

  這位不隨大流跑路的仁兄,被人當作笑料。而貧道卻覺得這人是一個智者,因為在眾人匆忙趕路之際,只有他從容談定地在雨中漫步,那是何等的逍遙自在!

  其實很多時候,在天道面前,我們是無處躲藏、無法抗拒的,就如同那人說的:前面也是雨。在這種時候,與其慌亂、憤怒、呐喊,不如平靜地接受,因為在程序軟件已經設定好的情況下,個人行為是無法改變結果的。

  忘語就是如此地淡定。當別人都在狂拉月票時,他在埋頭寫作,因為他深知,如果書寫得不好,說什麽也沒用。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更新慢,月票榜成績一路下滑,其實此時他有很多的理由可講:連續上傳3年多,人已十分疲倦;35歲了還孤身一人,婚姻大事急需解決,諸如此類……然而他卻一言不發,因為他深知,在起點現有制度下,更新才是王道,沒有快速更新作支撐,說什麽都是白搭,倒不如放慢腳步,一方面把自己的私事處理好,畢竟正常的生活是支撐他繼續寫作的後盾;另一方面靜下心來構思大綱,理順邏輯關系,可以把書寫得更好。

  文如其人。忘語的文字,就如同他的性格,也是那麽的平淡如水,往好了說是樸素無華,往差了說是乾巴巴的沒有一點色彩。他寫《凡人》,就象一個慣看世事的說書人,在漫不經心地敘述一個與已無關的故事。他的小說中沒有自己的影子,沒有自己的話,完全是情節推動,不象其他寫手那樣,經常大段大段的旁白,在闡述自己的個人觀點。

  忘語是理性的,他的文字也是理性的,表達的主題——天道也是理性的,也許寫這種題材的小說,正需要他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文風吧?

  2、與忘語截然相反的是,貓膩是感性的,他的文字也是感性的,表達的主題——人道也趨於感性。

  貓膩的小說,處處激情四射、文采飛揚,這讓他佔了相當的便宜。因為除了故事情節之外,文字本身也是有很強感染力的,貧道已想不起王祖賢演的電影《畫中人》是什麽內容了,卻記得她念的那首詩“十裡平湖霜滿天,片片青絲愁華年”;不記得《東方不敗2》中的具體情節,卻記得林青霞念的詩“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記不清黃易的小說《翻雲覆雨》,卻記得“月滿攔江”的壯觀;記不住《慶余年》裡的故事,卻記得“馬車上的天下,皇宮裡的豆苗”這個章節名。

  文采好的人都是感性的。貓膩的好文采,給他的小說增色不少,故事情節的激烈碰撞與激昂的文字產生疊加的效果,能強烈刺激閱讀者的感官,給人以一種非常爽的感受。

  貓膩本人也是個性十足,很有意思。貧道記得有一次《間客》的書評區裡有人說三道四, 氣得他直接在書中罵娘:去你媽的!這麽有性格的作者在起點還真不多見。去年還有一次,貓膩更不出來,但他照樣理直氣壯地拉票說:“沒更,但月票還是要!”。靠!這話聽了真是爽快呀。

  總之,不管是忘語的淡定,還是貓膩的激情,貧道都喜歡。因為淡定是真的淡定,不是裝出來的淡定;激情是真的激情,不是裝出來的激情。不管是《凡人》還是《間客》,都是起點難得一見的好作品。不管是天道還是人道,都值得我們深思,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謝謝閱讀!

  (全文完)

  後話:正如一些書友所說,貧道個人認為,《凡人》的靈界篇確實存在故事情節不夠緊湊,打鬥描寫過於詳細,邏輯設定不夠嚴密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這些無損於《凡人》是一部內涵深刻、情節曲折、邏輯嚴密、結構合理的長篇巨著的事實。至少對於貧道來說,自從黃易之後,沒有再見過一部如此讓人震撼的小說了。所以即便貧道前面寫的不少貼子中,有批評靈界篇的話,但貧道的立場從未改變,支持忘語放慢更新速度,先處理好個人事務,構思好故事大綱,在接下來的部分重現人界篇的精彩!也真誠希望老書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忘語,支持《凡人》!

  本貼不參加任何比賽,謝謝!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