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的戰略欺騙可以說是令人歎服,但是如果不能作好保密工作,泄露了真情,那麽不但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毫無作用,更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英國采取了史無前例的保密措施,代號為“頑固者程序”。
首先,為防止德意從愛爾蘭獲得情報,英美迫使愛爾蘭關閉了德、意駐愛使館,並沒收其無線電設備。1941年2月9日起,英國中斷同愛爾蘭的一切民間交往。3月17日,又進一步宣布封鎖愛爾蘭,攔截所有未經許可離開愛爾蘭的飛機、艦艇。
其次,為防止駐英國的外交人員獲取情報,於4月17日起英國宣布暫時取消外交特權,禁止外交人員在英國的旅行和出入英國。
禁止使用外交郵件,禁止外交使館使用電台與本國聯絡,如有緊急事件,只能使用英國提供的電台和報務員;對各國外交使館實行全面警戒。
再次,對民間新聞報道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所有報道都必須經多道檢查才可登報。禁止記者向海外發報,禁止出口報紙雜志,以防德國從中獲取情報。6月25日起所有從英國發出的信件都被延期發出。除必要人員外,限制公民出入英國。
對參戰部隊的保密措施也前所未有,7月1日宣布登陸部隊集結的英格蘭南部沿海十英裡為軍事禁區,7月6日起部隊取消休假,軍人和公務員的所有公文信函、電話均受到檢查。美軍人員被禁止擅自使用越洋電話、電報同美國本土聯絡。
7月28日起所有登陸初期的參戰部隊均不得擅自離開由鐵絲網圍成並有憲兵檢查的營區。
有關登陸計劃,始終限制在經過仔細甄選的軍官范圍裡。d日(即登陸日的代號)前七天,登陸日期及計劃下發到師級指揮官。
d日前三天,登陸區地圖、海圖和其他敵情資料下發到營級指揮官。d日前二天,向各部隊下達作戰指令。同時有二千名情報人員對參戰部隊各級官兵實行嚴密監視、檢查。
盡管采取如此空前的保密措施,但泄密事件仍時有發生,幸虧補救及時,才未被德軍獲知真相。
1941年,5月22日,美國芝加哥郵局工作人員未經許可擅自打開放有登陸作戰計劃的軍事郵包,有關人員立即受到聯邦調查局的審查和監視,最後查明僅是一件意外。
1941年6月18日,美國陸軍少將亨利米勒在英國倫敦的一次酒會上聲稱盟軍將於8月上旬大舉進攻法國,隨即被解除職務,軍銜降為中校,並遣送回國。
1941年6月28日,十二份有關登陸作戰的絕密文件從英軍總參謀部的臨街窗戶中被風刮到街道上,散落到馬路上。這時候總參謀部裡的每個人,從高級軍官到低級文員,都如臨大敵,飛奔而出,去尋找散落在街上的文件。可是只找回十一份,正當所有人焦慮不安時,有一個過路人將第十二份文件交給了值勤的哨兵,好一場虛驚。
那麽,盟軍耗盡心智的欺騙和保密措施到底收到多大效果?盟軍通過“超級機密”破譯德軍密碼,密切關注德軍反應。
隆美爾司令部一共有兩種密碼,一種的德軍通用的恩格爾密碼,一種是原始密碼,盟軍已經破譯的就是恩格爾密碼,從已經破譯的情報分析,西線德軍指揮官,隆美爾那個偷襲過英國本土艦隊的“惡棍”,已經上當受騙。
因為至少有七個德軍步兵師三個裝甲師在往加萊地區運動,其實盟軍根本不知道,這些部隊也是假的,只有那些部隊的補充訓練團在運動而已,師主力部隊根本就沒有動,只是保持無線電靜默而已。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德軍在盟軍登陸的奧馬哈灘頭髮現兩具美軍軍官的屍體,隨身攜帶來不及銷毀的美第5軍和第7軍在登陸中的所有作戰方案。
當這份作戰方案交到隆美爾手裡後,隆美爾仔細看完後,覺得這應該是份真實的盟軍登陸作戰計劃,但是怎麽會出現在諾曼底海灘的美軍軍官屍體上,而讓人萬分不接,隆美爾隨即讓德軍西線情報處處長羅恩納少將負責處理。
隆美爾的原則就是讓盟軍盡可能地相信,他們已經把自己騙住了,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只是佯攻,真正的登陸還是加萊地區。
隨後,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趕到倫敦,和最高司令部、倫敦監督處的人員一起密切關注德軍動態。正討論是否要轟炸塞納河上所有橋梁,包括巴黎市內的橋梁,以阻止德軍的增援部隊。午夜時分,機要秘書送來“超級機密”剛收到的消息:
隆美爾已經命令第15集團軍返回加萊,西歐其他地區的德軍火速增援加萊。——所有的人都如釋重負,盡管諾曼底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但大家都清楚,登陸已經勝利在握了。
最吃驚的就是英美, 他從來沒有想到“衛士計劃”會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英軍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元帥說:
“既然隆美爾是這樣的大傻瓜,我們怎麽會用這樣長的時間這樣大的精力才打敗他?”
接著,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英國情報局局長孟席斯來到最高司令部,高度評價了“衛士計劃”的組織實施:在英國情報部門悠久的歷史中,這是登峰造極的!
可對於隆美爾這個穿越者來說,他們只是跳梁小醜般的表演而已,連將計就計都不知道,誰是蠢貨,將很快見分曉。
美軍第82空降師的突擊梯隊由傘兵第505、507、508團和加強分隊組成,共6800人,由師長李奇微少將指揮,搭乘369架運輸機,計劃在聖曼伊格裡斯以西的梅特勒河西岸空降,任務是攻佔聖曼伊格裡斯,控制梅特勒河從拉菲埃爾至薛夫杜邦之間橋梁和渡口,保障美第7軍通過梅特勒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