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本三國一路人》第402回 玉與紫英
先扯點閑話。

慕榮氏和拓跋氏雖然是這兩支來到夷州的鮮卑部族的姓氏,但實際上這兩個姓氏的歷史卻也是非常的久,而且在許多事上有著不少的爭議。

先說慕容氏,其姓源出處有四。

其一是源自高辛氏,也就是帝嚳的後裔。據說遠古時,有個黃帝後代叫“封”,他便取姓為慕容,意思是在遠離中原之地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所以這個慕容有“慕二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的意思。後來這支慕容姓的後人在有的地區又簡化為慕姓;

其二出自漢代,以寺廟名稱命姓,稱慕容氏。根據某些史料中的記載,於漢桓帝時鮮卑分為中、東、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闕居於慕容寺,於是就順便的自稱為慕容寺。而從某些史料上的記載上來考究,鮮卑族首領譚石槐在東漢時期,於高柳北彈汗山建立鮮卑國,其中有個部落首領叫莫護跋的,在棘城以北(今遼寧省義縣境內)建立國家。將自己的部落稱為“慕容”,他的後人就以慕容氏為姓。到西晉時,他的後人慕?a "__cf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 data-cfemail="eb3664ab3e57">[emailprotected]領燕北、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單於,故鮮卑慕容氏後人奉莫護跋、慕容廆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其三是慕容是鮮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稱為氏。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領族人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莫護跋在棘城以北(今遼寧省義縣境內)建立國家。據說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莫護跋見了也很喜歡,也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莫護跋的後人便乾脆以此作為部落的名稱。西晉時,慕?a "__cf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 data-cfemail="18c59758cda4">[emailprotected]領燕北、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單於,他的兒子慕容皝後來建立前燕國,從此正式以慕容為姓。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氏在北方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國,前後歷時七十多年;

其四是源於鮮卑王朝的賜姓。宇文泰建立西魏,主張恢復鮮卑化,要求所屬的漢人將領大臣改用鮮卑姓,慕容姓在三十三姓之內,後來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帶頭恢復漢姓,並允許所有漢人恢復漢姓,但仍有部分漢人仍用鮮卑姓,另外自稱鮮卑後人的西夏王朝也曾賜漢人功臣慕容姓。

至於這位現在的慕容紫英……陸仁還真不好怎麽去判斷他到底是哪一支的。從時間上來看,他應該是屬於第一支的,第二支也有一定的可能,三、四兩支在時間上就很明顯的對不上號。但是第一支明顯的有著漢文化的傳承意義,第二支的話應該是有著明確的寺名為證,這位慕容紫英卻說他們宗族是民族語言因為諧音“慕容”,所以以此為自己宗族的漢化姓氏,這就讓陸仁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過陸仁只是甩甩頭就不去多想,首先自己又不是在搞考古研究,這些事情太過深究貌似也沒什麽意義。再說了,這些事情的年代都有些久遠,慕容紫英的這支宗族部落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產生了什麽誤傳或是遺漏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反正這會兒確定他們是慕容氏的一支就行了,而且這位紫英自己不都說了嗎?他們的這支宗族部落人員稀少,加起來不過兩、三百人,以當時遊牧民族的規模來說有點小得可以,不然也不會在受盡欺凌之下去投奔田疇,然後又在田疇的安排之下遷居到夷州來了。而這種小部族為了生存而遷居的事,在那種時代不要太平常。

現在再來看看拓跋氏。相比起慕容氏,拓跋氏的來由就有點更誇張了。

源流的第一種說法,就是說拓跋氏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後裔鮮卑族拓跋(亦稱托跋)部拓

跋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而拓跋氏尋宗溯源,據說是黃帝有四妃二十五子,其中十二個兒子繼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個兒子改為姬姓以外的姓。而其中的拓跋是源自

西陵氏所生的三子“悃”,受封遷居北土。而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北土之人則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即後來北朝的鮮卑族拓拔氏部族。據史籍一些史料的記載,鮮卑拓跋部的歷史序幕是從西漢後期的拓跋毛開始的,他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謂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約都是一個氏族部落。後來再九代傳到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則被稱為鮮卑拓拔氏的真正始祖,因為在鮮卑拓跋部的發展歷史上拓跋力微有巨大貢獻,因此他被稱為拓跋氏的始祖。

源流二是說拓跋氏本身就出自鮮卑拓跋部落。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

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遊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者“後魏”(三國魏之後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遷都洛陽並改姓“元”後,也稱元魏。

源流三是源於改姓,出自西漢李氏之後李穆改為拓跋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在姓氏史籍中,多記載有李氏本身有三個主源,而改為拓跋氏的李氏,歷來說法不一,一說源自嬴姓即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另一說源自回族阿跌失氏。若指明該支拓拔氏是在西漢時期由李氏因故所改,那就不可能是出自回族,因為在西漢時期,回族這一民族還根本就未形成。那麽該支拓拔氏到底出自何源,在某此史料中的記載是“李穆賜姓拓跋氏。”

李穆,成紀人,著名漢將李陵的後代,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名將,累遷都督、大將軍、柱國大司空,屢建奇功,被北周宣帝宇文贇(公元559~580年,公元578~579年在位)賜姓拓跋氏。顯然,史書中所記載的“西漢李氏之後李穆”,就是指李穆是著名西漢大將李陵的後代,其李穆源出“西漢李氏之後”即如是。

北周靜帝宇文衍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北周的柱國大將軍、隋國公楊堅(公元541~604年)逼迫北周靜帝“禪讓”帝位,登隋文帝之後(公元581~604年在位),曾拜李穆為太師,位列三公。在李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受賜之姓沿襲傳承者,稱拓拔氏,後多改回李氏。 △≧miào△≧bi△≧gé△≧

源流四還是源於改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之後,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北魏孝明帝元詡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農歷3月,北魏以金紫光祿大夫源子邕為北討大都督,領兵鎮壓分裂的東魏政權的大將軍葛榮。農歷8月,北魏孝明帝派遣北討大都督源子邕、李神軌、裴衍等率軍攻東魏的鄴城。

源子邕行及湯陰時,已經投靠葛榮的安樂王元鑒派率遣弟弟元斌之在夜裡偷襲源子邕的大營,然而源子邕早已有備,元斌之不克敗退,源子邕則乘勝進圍鄴城,很快即攻克了鄴城,斬殺安樂王元鑒,並傳首級至洛陽。北魏孝明帝大喜,特賜源子邕改姓為拓跋氏。

之後北魏孝明帝以源子邕為冀州刺史,率兵討伐葛榮。當時裴衍上表請同行,北魏孝明帝下詔許之。源子邕則上言:“衍行, 臣請留;臣行,請留衍;若逼使同行,敗在旦夕矣。”結果北魏孝明帝不同意,堅持二人同行。到了農歷12月,源子邕、裴衍率軍行至陽平東北漳水曲,結果被葛榮率十萬軍伏擊,源子邕、裴衍二人俱戰敗而亡。

在源子邕的後裔子孫中,有延承北魏孝明帝所賜之拓拔氏者,後大多回復為源氏,但仍有人隨拓拔氏的漢化過程改為長孫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那麽在這位叫拓拔玉兒的問題上,一二三這三支都有著相應的可能,而且這位險些讓陸仁吐血的拓拔玉兒吧,自家的宗族在傳承上也都有些搞不清楚。而對於他們來說,只要知道自己是鮮卑大姓的拓拔氏的一支也就行了,太過仔細的事情他們既沒有條件,也懶得去深究。

不過縱然是鮮卑的大姓中的一支又怎麽樣?父子兄弟之間為了爭權奪利而刀劍相向、你死我活的事情,歷史上從來就不會少,哪怕就算是到了現代社會,這些個戲碼還不是在時時的上演?所以拓跋玉兒的這支宗族就是屬於早年間在爭利鬥爭中失敗而被排擠出去的一支了。人數上也不怎麽多,就比慕容紫英的部族多個百十來人而已。在當時的北方地區同樣的有些活不下去,所以投奔了頗有聲名的田疇,然後在田疇的引導之下來到了夷州。

不過不管是慕容紫英還是拓跋玉兒,都沒有想到他們的名子會給陸仁帶來多麽大的草泥馬。因為對陸仁來說,這尼瑪尼瑪再尼瑪的也太巧合了一點吧?而單單就是為了這倆名子,陸仁對他們都得稍稍的多照顧上一點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