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十五年,春。【..】
在原有的歷史上,曹劉孫三家於建安十五年時面上平靜,暗中卻激流不斷。曹c在等著孫劉相爭,而孫劉兩家卻是想爭卻又不斷,就只有各自大玩手腳。而在這一年,孫權將孫尚香送嫁給了劉備,同年周瑜於含恨之下傷病而死……或許這兩件事是當時比較大的事了。
可是現在的東漢建安十五年,卻由於某個異數人物的出現,使得原有的進程開始偏離了原有的軌道。
首先是在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原本應該成為江東四英將之一的呂蒙因為惹著了陸仁,結果卻被俘身亡,然後就是原本應該嫁去劉備那裡的孫尚香,最後卻成為了夷州的人質。
周瑜呢?周瑜在前往夷州勸說陸仁的時候,卻又正好趕上張仲景和華陀這兩大當世名醫都在夷州,在赤壁之戰時留下來的箭傷舊疾被這倆名醫給治好了,於是乎原本應該在建安十五年因傷病而死在巴丘的周瑜,卻意外的因此留了一條命下來。
而周瑜活下來這意味著什麽?就是周瑜與諸葛亮之間的爭鬥又會因此而繼續下去。再往大了說,周瑜與諸葛亮之間的爭鬥,實際上就是孫吳與劉備之間的荊州之爭。
眼下江東與夷州和解,周瑜也不願再惹到本來就不會給孫權添什麽麻煩的陸仁,再者對夷州作戰要用到海軍,這卻是江東方面也不擅長的領域。此外在江東的內部因素上,江東的本土士族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也絕不讚成孫權和陸仁再鬧出什麽不快之事。
周瑜正是因為了解這些,於是就苦勸孫權應該重視與陸仁之間的友好關系,同時借與夷州的通商之便獲取巨額的錢糧,然後將江東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江北的曹c的對恃與對荊州的佔有權上去。
至於陸仁本身,也並沒有隻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和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是在各方面都積極的發展著。因為陸仁明白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不積極的發展,就會變成“不進則退”,那麽到最後被人吞掉也將會是必定的事情。
所以在與孫權的戰事一結束,對外局面穩定下來之後,陸仁明白自己的夷州毫無疑問的是得到了一個暫時的平穩發展時期,應該借著這個平穩發展的時期進一步的增強自身的實力,所以陸仁馬上就作出了戰略調整。
首先是命令甘寧率領艦隊前往印度,徹底打通馬六甲商道。如果事有可為,還要甘寧佔據馬六甲這個東南亞海域關鍵的大門。至於印度地區在當時盛產棉、麻、稻、香辣料、寶石與黃金,也是目前夷州航海能力可以抵達的最佳貿易地區。
甘寧的目的地是印度,黃忠的目的地則是雅加達地區。雅加達地區是東南亞的另一個大門,控制住馬六甲與雅加達這東南亞的兩個大門,整個東南亞基本上就全數握在了手中。
當然,黃忠只是在東南亞轉了一圈就被陸仁急調去了廣州,因為孟獲夫婦的突然出現和南中地區現時點的局面,讓陸仁看到了一個相當好的機會。而這樣的一個機會,可以讓陸仁把自己的觸手伸到南中地區。
當時的人都認為南中地區是蠻荒之地、不毛之地,陸仁卻知道南中,也就是後世的雲南實際上是“有色金屬之鄉”,像東鄉銅、個舊錫、蘭坪鉛鋅和昆陽磷,在後世可都是很有名的。而自己這裡借助著一些事情在南中c了一腳進去之後,在與南中部族保持一個良好關系並且商貿密切的前題下,就可以讓南中部族的人自己主動的去挖礦,然後用南中的礦產與自己進行交易,這樣陸仁等於是間接的得到了大量的礦工和礦產,又何樂而不為呢?
或許以南中部族的落後,開礦還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但陸仁就不會派工匠過去教了嗎?好吧,就算你們覺得挖礦太累,可南中地區還適合出產茶葉、煙草、製糖。這麽說吧,南中可以成為夷州的原材料供應基地,而陸仁手上的核心地區夷州,則可以借此來成為加工中心。
所以所以,陸仁才會在南中的問題上那麽上心,甚至是在與孫權的戰爭才剛剛結束不久,已方的實力還有待補充的時候,就把鄧艾給派了過去先行探路,而且親自去了廣州準備那些相關的後續事宜。而到現在南中的問題已經基本到位,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平穩的發展下去了。
總的來說,現在的夷州主要是有四大商道:與老曹的北方商道、與孫權的江東商道、通往荊州的廣桂商道、通往南中的南中商道。而除去這四大商道之外,還有一條通往印度、波斯灣地區的海外商道。
夷州除了自行出產的貨物賣去這五條商道之外,還可以轉賣東西南北中的貨物,比如說把南中出產的優質茶葉轉賣去北方,這已經就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利潤。換句話說,陸仁完全可以稱之為當時最大的“倒爺”……
難道真的隻憑夷州自行出產的貨物去賺錢?累死整個夷州的民眾也滿足不了那麽多地區的需要好不好?要知道到建安十五年的開春,夷州、廣州、泉州這些陸仁的直屬屬領,其總人口數字也才不過六十萬出點頭而已!
別拿三分歸晉時全華夏的人口也只有八百來萬來說事,說什麽陸仁的六十萬已經有十二分之一還有多,這他喵的得想想陸仁的戰線拉得其實是有多長!而且你還得知道,陸仁在北方的三韓、倭島那裡都還c了一腳進去。如果在這個時候仔細的看一看地圖,就會發現陸仁的屬領其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半圓,幾乎就是像一個大鍋,扣住了整個華夏大陸的沿海地帶,全長加起來得有上萬公裡之多。而這麽長的距離,六十幾萬的人夠乾個啥啊?而陸仁敢這麽做,也是因為陸仁有著海上實力的保障……
————————————————————
夷州,莽甲城。
自從陸仁於建安三年安排著糜貞帶領人手來到夷州時算起,到建安十五年已經十二年了;不過真要算夷州發展史,夷州民眾還是更願意從陸仁真正來到夷州的建安六年開始算,但即便是如此,夷州到現在也都九年了。
而這時的夷州,陸仁早期培養出來的大批的內政型人才在這段時間裡發揮出來的功效可不是一般的大,再者原先為了躲避戰亂而來到夷州的移民也多,有心吸納之下人力不愁,所以現在的夷州已經頗具規模。
陸仁自廣州回到夷州時的車仗隊伍入城時引來了不少的百姓圍觀,拍手叫好者大有人在,不難看出陸仁在夷州這裡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陸仁在馬上微笑著向百姓拱手致禮,心裡面也著實有些飄飄然的感覺。神色雖說刻意保持著平淡的微笑,談不上十分自鳴得意,不過跟在身旁的雪莉在事後說很想吐。
回到府衙才剛剛坐定,一個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見面的人冒了出來,卻是劉曄劉子陽。實際上陸仁去廣州時起,留在夷州的劉曄基本上就是在代理著陸仁的事情,最起碼也是要幫著雪莉來作出許多事情的決策。
劉曄一露面,陸仁便揮退閑人,廳中就只剩下陸仁、雪莉、劉曄。喝了幾口茶,陸仁問道:“我不在夷州的這段時間,情況怎麽樣?”
劉曄微笑:“還能怎麽樣?還不就是將軍一直以來都在做的那些事?到是曄想問問將軍,接下來將軍又打算做些什麽?”
陸仁低下頭沉吟了一陣,輕輕搖頭道:“發展過快、戰線過長,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別人或許覺得我們夷州風光無限,卻沒有看到我們如果再這麽做下去,只會造成一種根基不穩的不利局面。所以接下來的這幾年,我們要做的是適當的收縮,改為全力發展境內的經濟生產,把現有的屬領全都做好、做穩。子陽,你覺得我的這個想法是對還是錯?”
劉曄向陸仁拱手一禮道:“將軍言之有理。 六十萬的戶籍雖可算在大州之列,但將軍的戰線的確是拉得太長了,如果不安安心心的花費數年時間去發展與穩固,一但有何變故,只怕這麽攻的戰線就會全線崩潰。還好,將軍一直以來對外都是示之以和,兼之海戰之力天下皆畏,小心安安之下到也沒有誰敢輕犯將軍,所以將軍有足夠的時間去穩固屬境。不過現在曄又想問將軍一句,當將軍屬境穩固之後,將軍又打算如何?”
陸仁看了看劉曄,輕輕搖頭道:“誰知道呢?老曹、劉備、孫權,這三個貨色哪個不是當世之梟雄?保境自守的話我多少還有點信心,可如果是想和他們爭些什麽,我卻是半點的信心都沒有。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不該碰的對手,我可不會去亂碰。所以……我還是會按照我自己的步伐走下去。而最重要的,是想做點什麽事,咱們都得有耐心對不對?”
劉曄看看陸仁,也只是搖頭而笑……
(第二卷就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