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經濟大清》第377章 0秋功績
,最快更新經濟大清最新章節!

 初春,京城內的積雪已化去了大半,經過一夜的嚴寒,又結成了冰,留在地上,抬轎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在冰上行走,以免腳下一滑,驚動了轎子中的老爺。

 天色未亮,皇宮門前已聚集了無數的轎子,宛如停車場。

 官員們從轎子中走出,彼此打招呼,一同上朝,向乾清門走去。

 皇帝上朝不是在太和殿,也不是在乾清宮,而是在乾清門前的空地上,又稱作禦門聽政。

 漸漸靠近乾清門,官員們也愈加肅穆。

 而陳廷敬和杜臻等一眾領頭的大臣們臉色也越發的難看,就在昨天夜裡,李朝來了兩份國書,四百裡加急送進的京城。

 他們連夜奉詔入宮,與康熙商討了大半夜總算商議出了些眉目,今日早朝,康熙便要在群臣面前公布這兩份國書,並宣下天朝旨意。

 大臣們排成兩列,站在乾清門外,宣禮太監的鞭子乍響,宮門大開,寒風中,百官上朝。

 百官站定後,向乾清門前禦座上的康熙行禮,山呼萬歲。

 康熙讓眾臣免禮平身,然後重臣開始奏事。康熙沒有急著將國書拿出來,一來此事關系重大,需要留到最後商討;二來,早朝上臣子先說話,這是規矩。

 工部尚書先出列道:“啟稟聖上,根據四阿哥所繪水文圖,臣等研究許久,擬定以開發新河道之法代替疏通舊河道,來治理渾河。”說著將一本奏折舉過頭頂。

 康熙精神一振道:“呈上來。”

 康熙朝河道問題是一件大事,百姓生活耕種,商賈們販賣交通都離不開河道。早在康熙即位之初便將“三番、河道、漕運”書成條幅懸掛在宮中大柱之上。

 八年前,康熙曾命靳輔為河道總督,治理黃河、淮河,大有成效,現在朝廷在河道上最大的問題便是渾河。

 渾河又稱小黃河,流經京城附近時常常淤塞成災,不僅影響漕運,連帶著河道周圍土地也全成了斥鹵之地,百姓流離失所。

 朝廷每年為疏通渾河河道花費十幾萬兩銀子,卻年年收效甚微。

 這也有了四阿哥在康熙壽宴時進獻水文圖的事情。

 內侍太監走到禦階下,將工部尚書的折子呈給康熙。

 陳廷敬則閉著眼睛盤算起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夠不夠工部尚書的宏偉計劃,當然,他作為戶部尚書,最希望的便是康熙否了新修河道的計劃。

 自康熙即為以來,先有鼇拜之亂,再有三番、台灣、俄國、李朝、準格爾輪番作亂。國庫裡銀子鮮有超過一千萬兩的時候。

 陳廷敬好歹也是個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自打當了戶部尚書之後,天天為阿堵物發愁,也多虧他主政戶部,大清財政才撐得下去。

 康熙看了許久,放下折子道:“此事朕暫且罩準了,著工部、戶部及河道總督於成龍擬個條陳出來。”

 陳廷敬心中一陣哀嚎,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出列道:“臣遵旨。”

 工部尚書退下後,百官無事可奏。

 康熙看似隨意的道:“諸位愛卿無事了嗎?朕這裡還有一件事,昨天夜裡,李朝呈來兩封國書,諸位愛卿聽聽。”

 康熙給內侍太監使個眼色,早就準備好的太監拿著李朝國書出來,通讀一遍。

 讀完之後,大臣們還算平靜。

 太監又開始讀第二封。

 兩份國書一是李超國王寫來,一是李朝世子寫來,所述內容完全不同,但目的卻都一直,那就是讓清廷出兵,幫助李超平叛。

 兩份國書讀完,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畢竟兩份國書出入太大,而且一份是爹打兒子,另一份是兒子打爹,未免可笑。

 這時兵部尚書杜臻出列道:“皇上,兩份國書不論哪份所言為真,都乃李朝內亂,我們不應貿然出兵,坐山觀虎鬥方為上策。”

 理藩院尚書周泰也道:“皇上,李朝內亂真假難辨,不宜貿然進入爭端,況且不論李朝作亂雙方最終誰勝誰負,於大清天國身份都無影響,置身事外方為上策。”

 李光地出列道:“臣附議。”

 熊賜履也道:“臣附議。”

 眼看著朝廷中重臣接二連三的表了態,百官們心裡頓時如明鏡一般,這事皇上恐怕早就和百官商量好了,現在朝堂上提出不過是做個戲罷了。

 於是很多官員也紛紛出列附議。

 不過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康熙卻打斷了他們:“先都別急著附議,朕還沒有說完。”

 百官愣住了,李光定、杜臻等一眾尚書也愣住了,這好像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康熙道:“朕這還有一道折子,是一道請戰折,是早朝前剛剛送來的,送折的信使雖是四百裡加急,但跑死的馬比八百裡加急還多。”

 杜臻低聲怒斥:“誰這麽大膽子!敢不經兵部便上書,還為此跑死驛馬,老夫定要……”

 按理請戰之人必是武將,既然是武將則歸兵部管轄,也無怪杜臻會如此憤怒,這和下屬越級上報是一個道理,不過他正罵著,突然看到李光地意味深長的目光,頓時心裡一個機靈,連忙住嘴。

 陳廷敬本來還在心裡為避免了與李朝的戰火而偷著樂,但一看到康熙手中的奏折,立刻在心中咒罵起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上書的王八蛋,同時臉上寫滿了憂國憂民的神色。

 康熙道:“折子有些長,便不給眾愛卿宣讀了,上折之人揚言,出兵李朝其利有三:一來,李超內亂, 必定損耗國力,大清如若派兵可順勢進駐李超,助其鎮守地方,不再生內亂,以彰顯我天朝之教化……”

 百官無語。

 陳廷敬內心罵道:“天朝教化是假,狡猾無恥才是真。堂而皇之的進駐屬國,別的影響先不提,光是軍費一條就足夠禍國殃民的了。”

 康熙掃視群臣,繼續道:“二來,天朝相助李朝平叛,則李朝之主必對我大清感恩戴德,不敢再相叛,亦可彰顯我天朝之威嚴。”

 陳廷敬心道:“無恥啊!無恥!李超國王和李朝世子,現在都可稱作李朝之主,究竟幫誰並不說清,擺明了是想讓兩方開價,價高者得,至於什麽感恩戴德,簡直是廢話,你都派兵駐扎了,李朝人敢不感恩戴德?”

 康熙道:“三來,李朝自古乃是中原領土,漢朝即設漢四郡,後被高句麗奪去,隋煬帝三征高句麗不成,唐太宗征高句麗無功而返,今李朝自稱三韓子孫,意以高句麗後人自居,實乃狼子野心,如今我天朝出兵李朝,既是如前明萬歷年間出兵朝鮮顧念宗屬之情,又是遠超唐宗直追我朝太宗皇帝之標榜千秋的功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