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國重器》第924章 歡迎,達瓦裡西
而如今中國國內最大的新聞,仍然還是屬於海南航天城的。

 完全消化聯盟號的整個體系,能讓中國航天進步至少二十年。而舍寧在東歐攪風攪雨需要的彈藥,自然也要從這些蘇聯的遺產裡淘換。為了能夠有足夠的牌打,東蘇方面對中國的技術轉讓可以說是非常大方了。

 以香港回歸作為節點,國內很多項目都想趕在這個日子之前,工作進度難免要緊上一點。

 對於中國的首次載人航天來說,當然也希望能夠在七月一日之前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而載人航天,核心無疑在人。

 航天員的選拔,是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之中最為重要的“第一系統”。航天員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是國際慣例,不過中國的航天員選拔,比美蘇的標準恐怕還要再高一籌。

 實際上從1995年開始,中國的航天員選拔就已經悄然開始。整個空軍符合航天員基本要求的飛行員1506人,經過詳細調查之後最終確定了886人,經過半年的考察選拔之後最終剩余97人。然後從這97人之中,最後確定了一個14人的名單。這樣的淘汰率,過五關斬六將恐怕都無法形容。

 而若非是打出了這樣的提前量,中國從1995年就已經開始進行了航天員的培訓,胡文海想搞載人航天恐怕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用來進行航天員的培訓。

 不過正因為有這樣的“底蘊”,胡文海如今倒是不用擔心航天員的問題。從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回國的吳傑和李慶龍,以全優的最好成績,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載人航天的預備宇航員。

 另一方面,聯盟號運載火箭和飛船的陸續抵達,在驗收簽字的過程中,也讓中國航天人收獲頗豐。比如說從古比雪夫運來的RD-107火箭發動機,不提材料、技術上的難望項背,單只是設計上就讓人歎為觀止。

 RD-107發動機有四個發動機噴管,這就要求四個噴管的燃燒必須同步,在管道的設計上極為精巧。不僅要求燃燒室內燃料流經距離一致,甚至連管路內燃料阻滯效應的大小都必須考量清楚。

 除此之外,蘇聯發動機的內型面竟然相當粗糙,這也讓人驚詫不已。還是蘇聯專家解釋之後才知道,這種粗糙竟然是故意為之,目的竟然是讓高溫氣流能夠在內壁形成踹流,可以極大的提高換熱效率!

 至於整體工程的實現上,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的很多技術細節上,甚至是蘇聯在航天煤油的提煉技術上,竟然都有極深的技術儲備,也是在說讓人歎為觀止。

 可以說時隔三十年,中國航天重新又做起了小學生,耐心細致的趴在聯盟號上吸取著自己急需的養分。

 不過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動,航天科學也並不是世外桃源。在烏克蘭事件之後,俄羅斯獲得了歐美的大力支持,航天集團也突然拿到了大量來自美國的訂單。

 投桃報李,中國在拿到第一批產品之後,下一次是否還能順利的從俄羅斯拿貨可就不好說了。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長五的立項和開發不僅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而更上了一層樓。

 倒是烏克蘭方面有望取代俄羅斯的位置——離了禮炮廠的產品,南方設計局覺得自己的天頂號說不定反而有戲呢?

 別說,胡文海對RD-170發動機還真是青眼有加。這種發動機不僅能夠多次複用,而且天頂火箭還有海上發射型號,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很讓人遐想了。

 國際上紛繁複雜,國內有條不紊。胡文海熄了滿世界煽風點火的心思,任憑你國外風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動。練好內功、猥瑣發育,一心只等著七月的到來了。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現在正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為您帶來發射前的現場報道!”

 面對著攝像機,水均益正在不疾不徐的侃侃而談:“現在大家看到的正是即將準備發射的聯盟號火箭。此時它正處於發射前的準備階段,全部的組裝工作都已經完成。接下來,我們的航天工程師們,將會把這枚高49.5米、重303噸的火箭垂直豎立起來,然後將它運往發射塔架。”

 “從發射之前的運輸方式上來說,美蘇有兩種模式。美國一般采用垂直運輸方式,在組裝車間就將火箭垂直豎起,然後用大型轉運載台將火箭運往發射塔架。而蘇聯一般采用橫向運輸方式,在發射塔架下才將火箭豎起。我們中國發射火箭多數采用垂直運輸方式,但這次發射的聯盟號火箭卻是蘇聯設計製造,所以這還是聯盟號第一次采用垂直運輸發射的方式……”

 “聯盟號運載火箭擁有近地軌道8.2噸的有效載荷,這次發射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將搭載三名宇航員前往和平號空間站。他們是蘇聯宇航員亞歷山德羅夫和中國宇航員吳傑和李慶龍,除了運輸必要的補給物資以外,三名宇航員還將進行一系列的太空實驗——包括太空育種與一系列的材料學、電子半導體工藝試驗。”

 “這次發射的聯盟號火箭和聯盟號飛船均是蘇聯時期的成熟型號,部件在俄羅斯和蘇聯製造完成之後,運輸到文昌航天城進行組裝。可以說是采用了很成熟的技術,因此即使這是中國第一次進行載人航天,但仍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成功率。”

 ……

 “對外宣傳上,還是要說實話的,當然實話可以有選擇的說。”

 站在發射中心組裝車間頂層的外露台上,胡文海舉著望遠鏡輕快的笑著:“多提一提聯盟號是蘇聯的產品,但是少提、盡量不要提簽字權的事情。火箭我們要發射,但是出風頭還是讓給蘇聯人去吧!東蘇和烏克蘭現在勾兌到一起之後,再加上白俄羅斯,已經擁有足夠的體量來當一個好的戰士,嘲諷住歐美的注意力了。”

 林千軍站在胡文海身旁,他今年剛剛升了官。殲14熊貓國產化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可以說是十年磨一劍了!這十年時間裡,他獲得的最大的資本,應該說就是和胡文海打交道的經驗了。所以在卸下熊貓國產化辦公室主任職務之後,他也脫下軍裝轉業到了東單附近的一處大院裡,成為了國務院下屬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辦事機構。不過在內部,這個大院有一個別稱——“胡辦”。

 林千軍,就是第一任胡辦的主任了。

 “咱們不止要韜光養晦啊,韜光養晦只是手段,千萬不能忘了還得有所作為!”

 “這次聯盟號發射表面看采用的是蘇聯的成熟產品,但拿下簽字權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吃透蘇聯的技術體系,然後拿來發展我們的長征火箭,還有天宮飛船!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完成北鬥系統的準備,先歐洲人一步把全球定位系統的無線頻段拿下來。”

 林千軍不由的點了點頭,作為“胡辦”主任,他可不是用來給胡文海做跟屁蟲的。正相反,“胡辦”是胡文海這十年來,在體制內深耕細作才結出的碩果。

 胡文海國內的布局,在私是新科集團,在體制內就是“胡辦”了。他想實現自己的歷史抱負,就要兩條腿走路、兩條腿都不可或缺。

 林千軍深知,在聯盟號這個冰山水下其實是正在推進的北鬥系統。新科集團對航天系統當然是沒有影響力的。想要推進這個計劃,非得胡辦出面不可。

 “聯盟號這可是一份大禮,航天系統拿人手短,可得在北鬥系統上下功夫了。”

 “今年年內完成北鬥系統的整體技術路線架構,明年就再打一顆測試星上去,和前年那個靜止軌道衛星組網。”林千軍胸有成竹的說道:“長三甲我們內部價能做到六千萬一發,一次能打兩顆星上去。完成一代組網實驗之後,就可以著手二代發射了。二代衛星高軌組網最低需要二十顆,也就是十次發射,發射成本六億美元。衛星的製造成本和發射成本相差不大,但如果批量生產造價應該能夠更低。未來五年內打完,十億美元應該能夠實現,平均每年需要兩億美元。”

 “當然,即使完成組網,技術升級和備份星也不能停。最後整個北鬥計劃,可能需要十年時間,投入二十億美元才行。”

 不算不知道,算完這筆帳林千軍也有些頭皮發緊了。按照當前的匯率,這就是每年十四億,十年一百四十億的投入啊!新科就是再有錢,在一個項目上投入這麽大的成本也要吃不消吧?何況胡文海想要搶GPS的市場,可不只是發射和製造成本,推廣和宣傳成本也會很嚇人啊——和平號不就是乾這個的?

 “是啊,成本確實不小。不過十年內能夠完成這個計劃,這些都是值得的。”

 胡文海也在心裡算了一筆帳,如果2007年能完成這個十年計劃,實際上2002、03年就能實現初步組網的話,北鬥完全可以和GPS掰掰手腕。而這個時間,正是移動通信爆發的節點,到2007年3g系統鋪開,智能機肯定已經在新科的實驗室裡完成所有的技術準備。

 說實話以新科的發展速度,到2007年會變成什麽樣的龐然大物,推動3g標準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麽,胡文海心裡是一點底也沒有。

 新科想做高通,和高通想做高通完全是兩個難度。胡文海現在只怕手裡底牌不夠,卻不擔心狗急跳牆的美國到時候底線太高。

 北鬥不僅僅只是一項服務,更是一道保險。如果中國沒有北鬥,信不信飛過中國上空的GPS衛星隨便多點干擾,中國境內的手機定位就能多偏出幾十、上百米去?

 當然,北鬥這筆生意肯定是不虧的。別說一百四十億,2007年實現全組網的北鬥能賺多少錢?一千四百億恐怕都打不住。

 這確實是一筆豪賭,但已經失去對未來準確判斷的胡文海別無選擇。

 “十年以後的事情還是十年以後再說吧,至少現在,我隻想看著我們第一次載人航天能夠順利實現。”

 垂直豎起的聯盟號火箭已經被發射塔架牢牢的鎖住,一條條粗大的管道被連接在火箭上面。不斷的有人從塔架上離開或者進入。直到最後,一輛電動汽車載著三位已經穿上宇航服的宇航員,踏上了運載飛船的登船平台。

 亞歷山德羅夫是一位曾經兩次搭乘聯盟號的老宇航員了,這是他第三次登上和平號。即將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吳傑和李慶龍站在他的左右,鎮定的向著攝像機揮了揮手。

 吳傑和李慶龍是幸運的,在這個歷史上,他們將不必帶著遺憾退役了。作為中國第一批完成宇航員培訓的預備宇航員,他們在那段歷史上只能成為中國真正的第一批宇航員的教練,看著自己的後輩登上太空。等到中國擁有送人上太空能力的時候,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職務都已經錯失能夠上太空的窗口了。從1995年開始準備,他們也許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但是最終卻永遠也沒有等到那一天……

 這樣的無奈,至少在這個時空中不會再有了。

 從中國空軍飛行員中萬裡選二的兩位宇航員,將代表中國人實現千年來的太空夢想。他們不僅要登上太空,還要在太空中工作、生活,最後再乘坐太空飛船重新回到地球。

 讓我們記住這兩位並不曾踏上太空的中國宇航員,他們與登上太空的中國航天員一樣,都是偉大的英雄。

 等到三位航天員進入飛船,發射塔架周圍已經開始清空。人員和車輛、物資從發射現場撤離,周圍的村莊和發射場周圍的機構也開始撤離和警戒——主要是怕火箭掉下來砸到人,曾經有火箭發射失敗,村民被疏散結果招待所裡卻還有人沒撤離的事故發生,所以發射前的檢查還是非常嚴格的。

 央視的直播裡,畫面已經轉到了火箭發動機的底部視角。被漆成紅色的噴口下面煙霧繚繞,足足二十個噴口充分的詮釋了什麽叫做“多就是好,大就是美!”。

 撤離程序完成,發射進入倒計時階段。

 十分鍾準備……

 隨著時間越來越近,從文昌到漠河,不知道有多少人聚集在電視機前,焦急而忐忑的等待著火箭的升空。

 哪怕是胡文海,這個時候心裡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緒。

 對於九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真的太需要、太需要有些東西能夠證明,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在幾乎所有主流聲音都在否定它的價值的時候,有什麽能夠證明——

 證明我們,中國人也是人!

 1997年6月30日,此時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正安靜的在電視機、收音機前耐心的等待著。

 一些鄉下和經濟尚不發達的地區,或許並不能每家每戶都擁有一台電視或者收音機,但大家哪怕頂著六月的炎炎夏日,也要聚在一起找上一台能夠受到外面信息的電器,眼巴巴的、坐立不寧的盼望著。

 “我們真的能送人上太空嗎?”

 “中國這都幾千年了,送人上太空的事情還是頭一遭啊!”

 “老天保佑,可一定不要出差錯呀!”

 “瞎說什麽烏鴉嘴呢!”

 “嗨……”

 一些知識分子倒是在報紙上、雜志裡,搖著折扇指點江山:“中國經濟還很不發達啊,胡文海有錢拿來往天上打,怎麽就不能給窮人扶貧呢?”

 當然,胡總可不是唾面自乾的人,也不像國家需要表現出所謂的“言論自由”來。如今還敢給他上眼藥的,已經是比較珍稀的動物了。

 和有冷氣吹的人不同,這些真實的普通人才沒人去關心,送三個人上天的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他們隻關心一件事,那就是希望這三個人裡的兩個中國人,能夠一切平安順利的去到他們的目的地,然後再平平安安的按時回到他們的家裡。

 加入WTO,能不能賺錢?能,跪著。有了東風快遞能不能站著?能,山裡。

 那有了東風快遞再加入WTO,能不能站著把錢賺了?

 普通人關心的其實就一件事,我們能把人送上太空,是不是就可以不受別人欺負了?至於說貧窮還是富裕,我們自己有手咧!

 在49年後的中國人心裡,念念不忘的就是這麽一件事。我們做到什麽程度,才能不再受人欺負?

 送人上天,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答案。不管這張答卷是否已經寫完,香江回歸這一天無疑至少是一次期中測試。

 為了這一天,中國人已經努力奮鬥了足足一個多世紀。

 從1840年南京條約簽下那一刻開始,到1860年北京條約,以及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專條》,英國人用堅船利炮加諸在中華民族身上的屈辱、苦難、分離,要直到這一天才終於結束。

 香江本身並不重要,但是香江的土地上再也沒有英國國旗很重要。

 香江的回歸不是窮親戚繼承了一大筆財產,不是為了證明中國人有多麽了不起。我們只是想告訴那些國際強盜們,中國失去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回來!

 1997年6月30日,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大家好,現在能夠看到,聯盟火箭已經通過垂直轉運進入了發射塔架。我是前線記者水均益,距離發射時間還有15分鍾,發射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所有工作人員已經從發射場撤離。下面我們請導播將信號切換到發射指揮中心。”

 電視裡、電台裡,水均益的聲音正在清晰的傳來。就在此時,他幾乎是一人開口全國靜音。

 人們或者瞪大眼睛、或者豎起耳朵,等待著宣告那一刻的來臨。

 “十分鍾準備——”

 電視裡,就在所有人都神經緊繃的時候,突然指揮中心裡響起一片驚訝的聲音。

 “錢老!”

 “坐,大家坐,不用管我。”

 錢老是被人扶著走進來的,他身上穿著的白色半截袖襯衫已經有些太過寬大了。畢竟是年紀不饒人,一個多月前,錢老到底是因病住了院。醫生的消息並不樂觀,囑咐他務必要安心療養。然而到了此時此刻,這裡又怎麽能少的了他的身影呢?只要這個老人出現在這裡,原本還有些忐忑有些慌亂的指揮中心,到底是逐漸安靜了下來。

 “系統最後一次自檢,各系統依次匯報。”

 “控制系統正常。”

 “壓力系統正常。”

 “電力正常。”

 “溫度正常。”

 “監測系統正常。”

 “……

 “各系統正常,準備進入發射倒計時。“

 “倒計時三十秒。“

 “倒計時二十秒。“

 “十秒。“

 “9、8、7、6、5、4、3、2、1……“

 “點火!“

 發射倒計時的聲音並沒有遲疑,甚至有些匆忙的感覺。讀完了十秒的倒計時,指揮中心的直播畫面上,火箭發動機底部開始閃現出火光來。

 而又過了足足十秒的時間,火箭發動機這才完成了點火。巨大的濃煙幾乎瞬間籠罩了整個發射場,然後迅速的向著周圍擴散。

 煙霧中的火光開始只是隱約可見,然後隨著火箭艱難的升空而逐漸綻開,最後當火箭衝出整個發射塔架,火箭發動機中噴出的火光頓時衝破了所有的煙霧,咧咧作響的呈現在了人們的目光之中!

 不知道多少電視機前的人們,下意識的發出了“哦——”的聲音。

 不知道多少電台前的人們,伴隨著發動機的聲音幻想著這一刻的勝景。

 “錢老!”

 身邊護士的聲音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只有老人笑著看了她一眼。這樣的時刻,他又怎麽可能坐的住?

 不僅是坐不住,他甚至眼睛都有些模糊了。

 此時此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大戈壁上,又一次看到了那顆墜毀在發射台前300米的東風二號。中國人發展火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從引進蘇聯的P-2彈道導彈到發射失敗的東風二號,再到如今“狗大戶”的點讚好評。中國航天對於引進之後的消化吸收,是從錢老開始就把自力更生刻入基因中的。

 引進聯盟號,甚至後面可能還會有質子號、天頂號,錢老相信這些都會成為養料壯大我們自己的系統,而不是讓中國航天變成離開拐棍就不會走路的瘸子。

 從1949年的一窮二白,到我們自己的長征系列。當年蘇聯的援助成就了中國航天的起航,今天的聯盟號也會將中國航天送上新的起點、新的征程。

 錢老的耳邊不斷的響起各個遙測系統的回報,這也是他當年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啊!

 當年東風二號發射失敗,不只是火箭系統不完善,就連遙測系統也一樣是要從頭開始建設。沒有這些遙測系統,當年就是想總結經驗教訓也不行啊。

 再看看今天的中國航天,我們不僅有了火箭、有了發射基地、有了遙測系統,甚至航天科技也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

 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看到中國人的腳步踏上月球,甚至是遙遠的其他行星呢?

 錢老有些模糊的視線裡,似乎閃爍著無數的可能。

 “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一級火箭脫離!”

 “二級火箭點火!”

 “拋整流罩!”

 隨著一系列指令的下達,指揮中心裡頓時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隨著二級火箭點火和拋開整流罩,這意味著火箭已經正式進入太空。接下來只要調整軌道,然後與和平號空間站進行對接就行了。

 這方面,蘇聯宇航員經驗豐富,我們的兩位宇航員也完全可以信賴。至此,可以說整個發射任務,已經成功了一半。

 “基地,這裡是和平號空間站。”

 從和平號空間站上,一道信號接入到了火箭發射的直播系統。並不清晰的畫面上,地球的弧形地平線清晰可見。

 “和平號,這裡是基地。”

 指揮中心,通信工程師興奮的拿起話筒,詢問道:“空間站可否觀測到發射情況?”

 “我們已經發現聯盟號,正在傳輸畫面。”

 和平號空間站距離地面三千三百公裡,空間站搭載的光學系統在提前定位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發現升空並且進入軌道的火箭。然後通過無線傳輸,將畫面傳輸到地球,就能讓地球上的人從太空中看到正在發射的聯盟號飛船了。

 “基地,這裡是聯盟號。”

 不只是和平號,正在進入軌道的聯盟號上,三位宇航員也已經接入通訊系統。

 “聯盟號即將進入軌道,宇航員感覺良好。”

 “聯盟號,你已進入軌道,預計三十分鍾後與和平號相遇。”

 指揮中心,通信工程師盯著數據顯示器,不斷的報出一組組數據。倒是亞歷山德羅夫駕輕就熟,還有心情和吳傑、李慶龍開著俄羅斯風格的玩笑。

 “進入和平號軌道, 準備對接!”

 “啟動對接程序……”

 “準備手動對接吧。”

 “我們這次采用手動對接,上次俄羅斯發射的進步號貨倉和和平號的光譜艙因為自動對接失誤相撞,我們可不想重蹈覆轍。”

 “沒問題,手動對接開始。”

 亞歷山德羅夫輕輕的觸碰操縱杆,飛船的RCS噴口噴出白色的氣體,聯盟號和和平號無驚無險的互相捕捉到了對方。

 隨著一陣機械轉動的聲音響起,駕駛艙裡一排綠色的信號燈逐漸點亮,亞歷山德羅夫輕輕的呼出了一口氣。

 “基地,對接完成,一切順利!”

 聯盟號艙門外,和平號空間站,兩個穿著紅色宇航員製服的俄羅斯人此時已經在艙門前等候多時。

 “歡迎你們,中國達瓦裡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