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六十七 處置漢賊
  如此大張旗鼓強調軍紀,一是為了維持秩序,二是為了讓百姓心安。  大軍入城後,立刻分兵各路,在皇帝朱由榔的令旨下,一部分負責救火安民,一部分負責肅清殘敵,搜捕肇慶城守將杜永和和知府陳志吉等清廷文武,剩余的負責搶佔糧倉、藩庫、軍械庫等軍事要地。

  月落十分,天色漸黑,朱由榔坐在知府衙門正堂,臉上略顯疲憊之色。

  正堂內燭台高照,燈火通明,兩旁站滿了隨同親征的文武大臣,他們雖然硝煙滿面,塵土滿身,卻各個喜笑顏開。

  皇帝禦駕親征,帶領大夥打敗了二韃子,順利收復臨都肇慶,這是一件多麽鼓舞人心的事啊!自李闖寇京,烈皇煤山殉國後,國事越來越糜爛,中樞黨爭不斷,地方軍閥混戰,明軍逢戰必敗,丟城失地已成常態。如今,天子親征第一戰就成功收復了臨都重鎮肇慶,他們從來沒有這麽揚眉吐氣過,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正堂上坐著的那個年輕的皇帝。

  他們望向朱由榔的眼神中,不自覺的帶上了敬重,這是一個謎一樣的皇帝,兩月前,懦弱寡斷、膽小怕事、聞警而逃;兩月後英睿果決、敢拚敢殺、迎難而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短時間內突然替換,在清軍圍城,社稷傾危,生死存亡之際力挽狂瀾於既倒。

  這種性格的突然變化,外加很多無師自通的能力,讓他們匪夷所思的同時,心中都不自覺的暗暗有了一種極為大膽的猜想:天子也許被神明附身了,越是親近了解朱由榔的,越是傾向於這種猜想,不然根本無法解釋天子在短短時間內的奇跡般變化。

  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意思,韃子入主中原,屠戮百姓,剃發易衣冠,斷漢家傳承,欲亡大明天下,定是上天看不過去了,特派神明下界附身大明皇帝,帶領大家驅逐胡虜,振興中華的。梧州保衛戰的勝利和親征成功收復臨都肇慶更像是逐步應證他們的猜想一樣,有神明護佑的大明,似乎逐步開始逆轉國運了,看來是天不厭明啊,胡虜終究成不了中華正統,在這種猜想之下,他們變成了堅定的大明擁護者,對年輕的天子也是越來越敬重,甚至是虔誠。

  退一萬步說,即便不是什麽神明附身,只是單純大明天子思想上的突然覺悟,對他們來說仍然是個絕好的消息,國朝危難之際,若是能出一位殺伐決斷,英睿果決的君主,強化中樞,統籌大局,整頓紀綱,則中興大業可期,再不是水中花,鏡中月了。

  觀新帝近兩月,清洗錦衣衛,捕殺內奸首輔、驅逐閹黨、除掉跋扈鎮臣、整軍備武,多次打退清軍,如今更是親征一戰奪城,其所作所為,無一不是一代雄主的手段,論文治暫時不敢說,論武功,國朝三百年,怕是除了二祖,其他無一可比了,大明社稷在幾乎傾覆之際,卻遇到了英主降世,這不是天意也是天意啊,思及至此,面對那位年輕的皇帝,他們再不敢有絲毫的小覷之心。

  僅僅一個時辰不到,除了在城破那會從東門逃走的杜永和一乾人馬,城內大部分清廷官員都被抓捕歸案了,剩下的一些漏網之魚,等天亮了慢慢搜捕就是了。

  等人被押上正堂,當先第一個便是肇慶知府陳志吉,此時的他,頂戴已被除去,頭上四周剃光,露出明亮亮的頭皮,頭頂一條可穿過銅錢方孔的細長的辮子,蔫不拉唧垂在腦後,聳拉著腦袋,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你是肇慶知府?”打量了陳志吉兩眼,朱由榔起身離座問道。

  陳志吉受寵若驚的道:“正是學生。”

  “大膽!跪下!”一旁焦璉喝道。

  “是,是。”陳志吉腿一軟就噗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朱由榔質問道:“你出身士林,乃孔聖門徒,飽讀聖人文章,當知華夷之辨,且兩代甲科,朝廷待你不薄,為何投韃?”

  陳志吉呆立良久,方才紅著臉喃喃低語:“當初城破之日,學生本欲上吊殉國,奈何小妾死活不肯——”

  話音剛落,堂內轟然大笑,都監軍使王夫之更是笑得差點背過氣去,他指著陳志吉道:“你這逆賊訊息也太滯後了,抑或欺我等無知?豈不知這塊遮羞布似的投韃理由已被那龔鼎孽龔大才子用過一遍了嗎?”說到這裡,他鄙夷一笑:“你冒用原創,可曾問過那龔大才子?”

  哈哈哈……

  堂內眾人知道那段辛秘的不由得又是一陣大笑,連朱由榔都不禁有些莞爾。

  “不是,不是的。”陳志吉滿頭大汗,強自辯道:“真是小妾不肯, 學生冤枉,冤枉啊!”

  朱由榔聽完,厭惡感更重,這陳志吉厚顏無恥至極,沒有一點男人的擔當,投了韃子,做了漢奸,立馬回過頭來幫著韃子鎮壓義民反抗,十足的可惡,該殺。

  朱由榔不想在和這類人廢話,他揮了揮手:“此人非我族類,拉下去,剮了,腦袋留著,懸杆示眾!”

  陳志吉沒想到最後會是這個結局,他趴伏在地,鼻涕橫流,哀聲求饒。得來的不是眾人的求情,而是一口口唾沫。

  正堂中其他被俘的韃官見狀無不兩股顫栗,又呼啦啦,不自覺的跪了一地,朱由榔再沒了詢問的興致,同樣揮了揮手:“都帶下去!”這些貪生怕死,恬不知恥的官員朱由榔會給他們一個應有的下場。

  焦璉沒走,問道:“姓杜的那個二韃子頭帶著兩百人從東門往三水縣方向跑了,臣事先已派了四百騎去追了,要不要再加派些人手?”

  “三水縣?能確定嗎?”

  “是斥候稟報的,說二韃子將旗指向了東北方向,位於肇慶東北方向的就是三水了,不知消息是真是假。”

  “應該是真的。”朱由榔沉吟片刻後,點了點頭,道:“三水位於三川交界處,水網密布,不利於騎兵馳騁,方便甩敵,另外三水現在還在韃官手中,三水城韃官可隨時派兵救援,換做是朕,也會選擇往那邊突圍,算了,窮寇莫追,讓騎士們早點撤回吧!”

  “臣遵旨。”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