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六十九 整軍備武
  PS:因為之前斷電的緣故,節奏一直慢了半拍,以後一段時間內估計更新都會在晚上十一點左右更新了,汗,爭取雙休日後調整到以前。  “肇慶是粵西重鎮,也是東虜西侵的前哨,倉庫中軍糧充足,共存粗糧,細糧六千余石,夠大軍一月所用。藩庫中共存金、銀、銅錢折合銀兩共計六萬余兩。外加從韃官和漢賊劣紳的宅邸中額外抽抄到了金銀二十三萬兩,糧食一千五百余石,糧食不說,論金銀的數量竟比藩庫中的還多得多,這些個韃官劣紳可真能貪的。”

  都監軍使王夫之稍稍吐槽了一句,又接著道:“此外,繳獲皮甲、鐵甲、棉甲共計三百余副,刀槍盾弩完好者一千五百余件,合格鳥銃三百余杆,四磅紅夷炮一門,虎蹲炮十三門,另有毒、火箭、留客住、鐵蒺藜、夜雷叉、狼牙拍等城防器械無數,此外還得到戰馬兩百余匹。”

  王夫之如數家珍地一一列舉了繳獲到的戰利品,條理也算清晰。

  朱由榔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此一仗重傷、戰死戰、輔兵約兩百人,俘虜殲滅清軍綠營近三千人,其中以戰力低下的原明降軍為主,雖然比起對手的損失實在微不足道,可朱由榔卻依舊感到一陣肉疼。

  這些軍士可都是他花了大量時間一手栽培出來的,是他的忠實部屬,也是決定他能否在明末亂世生存下去的資本,少一個他都心疼的要死,更不要說一下子折損了近兩百了。

  不過朱由榔也知道想要讓侍衛親軍們快速成長起來,必須要經過血的洗禮,大浪淘沙,百煉成金,有些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

  對於死殉的侍衛親軍們他沒什麽好說的,一定會好好安葬,隆重掩埋,讓他們的靈魂能夠安息。

  對於傷者,朱由榔也會盡心給予醫治,重傷的比較難治,到是一些輕傷的,只要照料好一點,不引起傷口發炎,過幾天便又能活蹦亂跳了。

  對於繳獲得來的軍械兵器,朱由榔很是重視,特意吩咐王夫之把它們集中入庫,到時按需分發到各營團。

  有了火炮、鐵甲、皮甲、鳥銃這些軍國利器,軍隊的戰力又可以提升一成了,特別是那三百余杆鳥銃,十幾門虎蹲炮,一但分發下去可以快速增強軍中火力,和遠程打擊能力。

  雖然鳥銃的威力比之弓箭強不到哪去,但訓練一個合格的鳥銃手只要一到兩個月,甚至都不用;而想訓練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卻要幾年的時間,性價比太低。

  實力一下子增長這麽多,由不得朱由榔不興奮。不過她隻興奮了一會,眼神便又黯淡下去了。

  現在已經是十七世紀中葉了,西歐不少國家已經裝備性能更好的燧發槍了,鳥銃這種原始的火繩槍更是早在十六世紀就被西歐各國淘汰了。可直到目前為止國內的軍隊還都是以冷兵器為主,連鳥銃這種火繩槍都能算得上最頂尖的利器,這是一件多麽可悲的事啊!

  更可悲的是,在原本的歷史劇本上,自1644年滿洲韃子入關以後,一直到清末的太平天國時期,兩百多年間,清軍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都一直用火繩槍,從未考慮改用更先進的燧發槍,而西歐諸國卻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早已將火器換了好幾代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是因為滿清皇帝不知道燧發槍這種十六世紀中葉就出現的槍械嗎?或者是真的不知道火槍的重要性?

  非也!?

  清初的幾個皇帝不是把火槍當做弱者之械,

恰恰相反,他們一直將火器當做軍國重器來看。  認真說來,滿洲韃子雖然以騎射起家,但最後卻是靠火器發家的,當年老奴努爾哈赤被明軍的紅夷大炮轟死後,滿韃就開始重視火器了,黃台吉即位後,對火器更加注重,千方百計的想仿製。後來遼東三礦徒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黃台吉後,滿洲韃子至此就擁有了精銳的火器部隊。滿清入關後,南方就是靠三礦徒和綠營的火器掃平中原的。

  康熙年間,清軍在雅克薩對戰沙俄,在西北對葛爾丹時,經常以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兵力對抗擁有燧發槍的他們,卻常遭慘敗,吃足了燧發槍的苦頭。故而康熙對這火器的厲害和當年的紅夷大炮一樣,認識透入骨髓。後來乾隆南征緬甸,也在更先進的燧發槍上栽了大跟頭,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去改進火槍。

  明末清初的火器專家戴梓八天仿造了當時號稱只有比利時人才能造的“子母炮”,更是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機關槍“連珠火銃”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他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二十八發子彈,火力非常強大。當其進貢給康熙時,康熙表面讚揚,暗中將連珠火銃束之高閣,並嚴令他不得再造。康熙還不放心,之後又尋了個理由, 將其流放當時最荒涼的地方之一——遼東。

  清初的幾個皇帝曾經在自己的皇宮裡收集了當時各種各樣的火器,其中更有當時最先進的線膛槍——來複槍!但卻一直沒有普及到軍隊中去。

  韃子皇帝就是因為太了解火器的威力了,所以才要堅決遏製它的發展。如果放縱火器發展,就會面臨一個非常恐怖的現實,那就是一槍在手,一個婦孺老弱就能乾掉一個八旗勇士!

  至於他們為什麽沒有禁用鳥銃,也許是因為鳥銃早在明中期就已普及,滿洲韃子建國之後再想禁用,很不現實,所幸鳥銃缺陷太多,威力比之弓箭也強不到哪去,對他們威脅不大,故而沒有禁用。

  清初時純正的滿州八旗不過五六萬,即便加上漢八旗,蒙八旗依舊不過百萬,漢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們,掌握在漢人手裡的兵器越先進,他們滿人就越危險,這一點,韃子皇帝很清楚。

  為了從根子上禁絕這種威脅,他們一方面嚴禁火器擴散,另一方面連嫡系八旗都不裝備更先進的火器,麻痹漢人,以為滿漢一體。不僅如此,他們在軍校的選拔中考校的幾乎清一色冷兵器,火器使用的再好也做不了軍校,從體制上抑製火器及火器戰術的進一步發展。

  層層製約之下,韃子皇帝依舊不放心,還在軍隊中大肆宣揚火器無用,騎射無敵的繆論,欲從軍事思想上愚昧漢人軍校,其用心之險惡,當真是歹毒至極!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