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五十二 編練新軍(1)
  近一月的苦戰下來,行在好不容易從廣西各州府搜羅到的二萬多石糧草幾乎耗光,軍隊人吃馬嚼,不能沒有糧食,好在府庫裡還有八十多萬兩存銀,都是從陳邦傅那追繳到的贓款,裡面的大頭自然是丁魁楚那老棺材攮子的。有了這些錢,中樞的底氣也足了些,翟式耜命人帶著三萬兩銀子先到廣西、湖廣各地購買些糧食應急。  廣西土地貧疾,土司眾多,全省丁口不到兩百萬,缺錢少糧,賦稅來源主要集中在桂林,平樂,梧州三府,三府一年的賦稅加起來也就五六萬兩銀子外加七八萬石糧食,用來供養當地的營兵駐軍都不夠,往年朝廷每年還要從湖廣和廣東各省份協濟些錢糧給廣西養軍,治民。

  收繳到的銀錢雖然數額巨大,畢竟是浮淺,用一分便少一分,坐吃山空,遲早會被消耗掉,不是長久之計,朱由榔君臣商議後,覺得必須盡快從清軍手中奪回廣東,取得賦稅源地。

  廣東靠海,海貿繁榮,還是產糧大省,賦稅豐厚,只要能奪回廣東,隔斷五嶺,同時靠著海貿的收益,聚財練兵,就有對抗滿清的資本,成就一番格局了。同時順便援救一下幫他們君臣解圍的嶺南三忠。

  事後眾人通過錦衣衛諜報得知,清軍撤圍確實是後方著火,坐鎮廣州的兩廣總督佟養甲被以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為首的義軍困住了,於是向李成棟發出了增援令,李成棟這才被迫回軍救援。

  在真實的歷史上,嶺南三忠的義軍沒能攻克廣州,最終被趕回廣東的李成棟軍打敗了,三人先後兵敗被殺,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如今穿越成大明皇帝,君臣百姓命運一體,休戚相關,朱由榔覺得於情於理,自己都得盡力打回廣東,和三忠聯合對抗清軍。

  只是若想收復廣東,手中就必須得有足夠的兵力,自梧州保衛戰結束之後,行在兵力折損嚴重,四千余人的虎賁營主力,戰後人數不到兩千五;巡防營和近衛營軍士實戰經驗缺乏,傷亡更大,兩個營頭的人數除掉那兩百多葡萄牙雇傭軍,加起來已不到一千,戰後整個行在剩余總兵力不足四千。

  當然,苦戰過後,明軍也不是毫無收獲,通過一場血戰的洗禮,不管是虎賁營、巡防營還是近衛營的軍士都成長迅速,他們都是血戰後剩余的菁華,在梧州保衛戰中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實戰經驗。

  別說他們,就是許多空有熱血,完全不通戰爭的義民百姓都在這場保衛戰中得到了足夠的鍛煉,他們是未來軍隊最好的兵源,軍民共抗韃虜,經歷了戰爭的考驗後,軍心民心也在不知不覺間凝聚起來了。

  當務之急是補充兵力,並且快速形成戰力,朱由榔深深的知道,想要驅逐韃虜,收復中原,手中就必須要有一支忠於天子,忠於朝廷的軍隊,強乾弱枝才能維護紀綱,保證中央集權的穩定。

  南明之所以沒能和南宋一樣,堅持個百多年,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少一個強有力的中樞。中樞贏弱,紀綱不存,各地的疆臣,兵頭不聽號令,各自為戰,且互相鄙視,誰也不服誰,最後被滿清集中力量各個擊破,滿清之所以能橫掃中國,主要也是因為他們有一個以多爾袞為首的強有力的中樞,還有一支絕對維護中樞威權的力量——八旗兵。

  所以趁梧州保衛戰勝利,皇帝威權大增的時機,朱由榔決定將戰後剩余的四千兵卒打混合編,淘汰傷殘兵痞,以其為骨乾籌建一支天子親軍,人數暫定為一萬左右。

從三千多擴充到一萬多,既可以讓新軍在短時間內形成戰力,又可以避免因擴軍人數太多導致軍隊戰力下滑嚴重。  同時新軍取消家丁製,杜絕將領私兵,說起家丁,這個詞在明末出現得比較多,比如萬歷二十一年朝鮮之役,大將李如松不欲他兵分其功,潛率家丁二千人,參加碧蹄館戰鬥。一般而言,軍隊裡的家丁出現於明萬歷初期,以前只有護衛主將的親兵。

  家丁有招募者,有抽調於衛所者,也有將領的子弟。他們都是為將者的心腹,相對於普通營兵,他們待遇優厚,家丁死了有撫恤,殘疾了家主會養老。他們的裝備精良,餉銀優先供應,甚至家主以吃兵血,克扣軍餉,盤剝其他士兵的餉銀來養活這些家丁。

  他們和家主將領一榮皆榮, 一損俱損,在戰場上,一般將領舍不得讓他們上戰場,但是只要上了,這些人都是決對的作戰主力。

  新軍編制暫定為五人為一伍,設伍長、伍副;兩伍為一什,設什長、什副;五什為一隊,設隊正、隊副;五隊為一哨,設哨長、哨副;三哨為一營,設管帶、副管帶、監軍,一營約一千一百多人;五營為一協,設統領、副統領、監軍使;兩協為一鎮,設統製,副統製,都監軍使,再加上木匠、鐵匠、皮匠、火夫,醫士等後勤人員,一鎮共約為一萬兩千余人。

  朱由榔根據前世的經驗,再結合這世將領擁兵自重的現狀,對新軍的基礎結構進行改組,主將的權力受到限制和分散。

  主將掌管作戰操訓大事,臨陣殺伐決斷,便於軍令暢通。平時副職執掌軍法獎懲,記錄軍功,掌握下級的用人推薦權,是對主將明面的監督。

  監軍掌錢糧和宣傳教化,與士卒打成一片,掌握軍隊的人心,暗地對主將和副將進行監督。副將和監軍都由上級集體任命,同級主將有推薦權。軍官升遷互調利於軍官的競爭培養,加強了對軍官的駕馭,使其不能抱成一團,仗勢橫行。

  戰時講究的是臨機而斷,不能扯皮,商議來商議去,戰機稍縱即逝,主將殺伐決斷集與一身,副職只需服從執行,眾心才能如一。平日權力分散,副職、監軍各依權責而行,三人互相牽製,各成體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