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一百一十八 天下局勢
  大明永歷元年八月(西歷1647年,清順治四年),朱由榔君臣籌到救急的糧餉後不久,天下的局勢對大明已是非常不利了。  由於四川督師王應熊意外病故,川南一地的大小軍閥割據自雄。四川因為距離明廷中樞太遠,又長期處於抗清前線,朝廷鞭長莫及,武將大多軍閥化了,而四川督師王應熊又意外病死,沒了文臣大吏製約,大小軍閥根本不聽朝廷的號令,朝廷對四川幾乎失去了控制。

  在這種局面下。必須再任命一位德才兼備的四川督師以收拾殘局,朱由榔考慮再三,決定起用賦閑在鄉的文安之擔任四川督師。

  文安之,天啟二年進士,曾任南京司業、祭酒。後為權臣薛國觀彈劾,罷官家居。南明福王起為詹事,唐王召為禮部尚書,都因交通不便,未就職。

  朱由榔起用文安之,靠的就是預知歷史的前瞻性,在真實的歷史上,文安之在永歷三年奔赴行在,為聯絡川中諸鎮之兵,自請擔任四川督師,走到到貴州都勻時,為孫可望所拘。數月後脫身到川東,聯絡川鄂邊境的義軍——夔東十三家抗清。獨撐危局。一直堅持到1659年,政治能力很強。

  其資歷和能力都足夠擔任封疆大吏。而且其在湖北三峽,由湖北入四川也也比較方便。

  雲南的情況也比較糟糕。

  由於土司沙定洲作亂。雲貴總督和雲南巡撫都當了沙定洲的俘虜,沙定洲佔領昆明以後,自稱“總府”,“總府”是明黔國公世爵的一般稱呼。其妻萬氏稱主母。“並輿出入,遍謁縉紳。滇中豪右投為謀劃者甚眾”。沙定洲派兵追拿沐天波,在楚雄被楊畏知集結的軍隊擊敗。他在西進失利之後,發兵收取雲南各地,在不長時間裡除了楊畏知、沐天波控制下的楚雄以西地區外,都歸附了沙氏。

  沙定洲輕而易舉地攫得了沐府累世蓄積的財富。“沐氏世鎮雲南,府藏盈積。佛頂石、青箭頭、丹砂、落紅、琥珀、馬蹄、赤金皆裝以篋,篋皆百斤,藏以高板,板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余庫,他珍寶不可勝計。定洲運入本峒,累月不絕”。他因此發了一大筆橫財。

  雲南距離廣東太遠,千裡迢迢,道路崎嶇,朱由榔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盡力補救,他詔令雲南副使楊畏知出任雲貴總督,協調各地土司剿滅沙定洲。

  在雲南這個地方,黔國公沐天波的地位無可替代,大小土司都隻認黔國公的世襲鐵券,沙定洲雖然佔領了昆明,但是沐天波帶著世襲鐵券和官印孤身逃走,其他的土司都不服沙定洲。

  沙定洲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就脅迫控制雲貴總督和雲南巡撫,用他們的官印發布各種命令,昆明的朝廷官府成了沙定洲的工具,如果重新任命一個雲貴總督,否定昆明官府的合法性,沙定洲就玩不轉了。

  楊畏知是雲南的地方官,駐節楚雄,沙定洲造反之後,沐天波逃到了永昌府,楊畏知獨守楚雄,抵抗沙定洲,雙方已經僵持了好幾個月,由他擔任雲貴總督,可以領導其他土司對抗沙定洲。

  不過此時的貴州已被張獻忠的余部佔領,獻部與闖部終究不同,李自成死後,闖部分崩離析,如今已經被明清兩家瓜分,但是張獻忠死後,張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竟能團結一心,共謀進退,依舊是一支強勁的力量,他們乘明軍與清軍拚殺之際,由川入黔,一路攻克遵義、貴陽,奪取了貴州。

  如果局部的歷史沒有改變的話,再過幾個月,

孫可望就會在沐天波的引導下,攻入雲南,剿滅沙定州,最後逐步蠶食雲、貴、川等地,依靠天然屏障,在西南整軍備武,積蓄力量。  現在誰也不知,對於大明和清軍,獻忠余部是什麽態度,如果依然打著反明的旗幟,那麽兩廣便會陷入左右交困之中,天下局勢便難以逆料了。

  好在近幾月來自廣州的壓力並不大,李成棟兩次西征無功而返,不僅損兵折將,實力大損,還被清廷攝政王多爾袞狠狠批了一頓,責令其整軍備武,早日擒殺永歷,戴罪立功。

  李成棟心裡憋著一肚子火,卻無處發泄。

  此前擒殺兩位明皇,他自以為功勳卓著,兩廣總督一職非己莫屬。不料論功行賞之際, 清廷重用“遼人”,竟讓沒有多少資歷,也沒有多大戰功的佟養甲做了廣東巡撫兼兩廣總督。而他隻落了個廣東提督的職位,不僅無權過問地方政務,而且在軍事行動上還要接受佟養甲的調度和節製,兩人原先的同僚地位變成了上下級關系。

  清廷重用“遼人”而作出的不公平的對待,對於野心勃勃的李成棟來說本就難以接受,現在因為戰事失利還要天天看佟養甲的臉色,李成棟的內心已是十分不滿,有幾次,他一直盯著佟養甲的頭看,直到把佟養甲看得心頭髮毛才哈哈一笑,告辭而去。

  也許是預料到李成棟難以完成使命,又想盡快平定南方,早在永歷元年八月初的時候,多爾袞就已經明令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沈志祥、右翼固山額真金礪率本部兵馬南下平定,以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節製諸部。一路打湖廣,一路經浙江、福建,入廣東。東西夾擊,力爭一舉擒殺永歷,消滅明廷。

  這一次孔有德等三順王一順公的漢軍旗幾乎傾巢而出,部下的戰、輔兵共計四萬七千余人,另有右翼固山額真金礪率一萬兩千名漢軍旗助戰,以及各省抽調的綠營兵三萬八千人,南下的清軍戰、輔兵接近十萬。

  三順王一順公因為投降滿清較早,深受清廷的信任,有自己的地盤人口和軍隊,後來滿清改革八旗制度,他們的人口軍隊都掛在了漢軍旗的下面,但並不受旗主的管轄。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