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一百三十二 策反李成棟
重生南明當皇帝最新章節筆趣閣手機端

九月底的廣州天氣依舊很炎熱,街市上的行人大多穿著短打汗衫。在城中鼓樓附近有一間名為閱海的大酒樓,樓高四層,約五丈,分前後兩座,左右為樓廊。坐在四層廂房內可以直接看到南城外波瀾壯闊的大海,端得是好風水。

廣東的提學副使袁彭年此刻正坐在四樓靠海的廂房內,一面品著香茗,一面等著一個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的人。

袁彭年是名人袁中道之後,袁宏道,袁中道是萬歷年間天下名士,“公安派”代表人物,與李贄齊名,道德文章甲於天下。袁彭年出於名門,與哥哥袁祈年也是名滿京華,系青年才俊,輕取功名,不讓先人。歷仕崇禎、弘光、隆武三朝,官至吏科都給事中。

後來清軍入閩,明軍潰散,於是就隨風降了清。然而清廷隻糊弄了他一個雞肋型的的差事,袁彭年有著名士之後的驕傲,對此感到異常地憤怒,但是面對現實,他也很清楚自己是無能為力的。

正在他長籲短歎,哀歎命運不公之時,大明的外鎮撫司掌印魏廣川聽從皇帝指示悄悄找到了他,許以高爵厚祿,勸他反正,袁彭年沒想到此時大明還願意接納他,一經確認後,內心狂喜,於是欣然同意,也接受了大明派給他的第一個任務,暗中勸降李成棟!

袁彭年和李成棟也算是老相識了,當初李成棟打到福建時,對時任隆武朝吏科都給事中的袁彭年很是尊重,經過一番矯情之後,袁彭年感知遇之恩,就順勢投了清,他深知李成棟對於清廷的賞罰之製和他一樣深感不滿,只是礙於清廷勢大,不敢輕舉妄動,才一直壓抑著。所以對於能否勸降李成棟,他至少有著三成以上的把握。

沒多久,李成棟穿著一套五福增壽的寧綢長袍便服,腰間漢白玉頭的絲帶,應約而至。

一陣寒暄後,兩廂分座,點了幾個舞女,雙方一邊聽著歌樂,一邊像往常一樣談天說地,暢聊國事,相談甚歡。

舞女們一曲唱罷,袁彭年意味深長地對坐在身邊的李成棟感慨了一句:“峨冠博帶,何等瀟灑威儀!”

對於袁彭年不經意地一句感歎,李成棟出現了一段短暫的沉默,這個細節瞬間被敏銳的袁彭年撲捉到了。他立馬知道有戲,只是還沒等他再接再厲,李成棟已輕歎一聲道:“一朝自有一朝的衣冠制度,介眉兄何必再豔羨。”

話音剛落,酒樓下的街市上響起了一陣巨大的人聲,突然喧鬧起的聲音讓李成棟頗為不快,他循聲向窗外望去,只見樓下街市上不少人發了瘋一般地往街側湧過去,每個人都在高聲嚷嚷,似乎在搶購什麽東西一般。

“街市上發生什麽事了?”李成棟招來酒保問道,很自然的把剛才的話題移開了。

酒保陪著笑,殷勤的道:“他們去買棉紗了。”

“棉紗有什麽可搶的?”李成棟頓時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酒保耐心的解釋道:“尊客不知,街側的那家棉紗店的賣出的棉紗不僅粗細均勻,堅韌牢固,價格頗低,一斤只需一兩一錢二分,比其他棉紗店的棉紗價格低了三錢到五錢不等。”

“一斤只要一兩多點銀子?竟然這麽低!”一旁的袁彭年聽後也很是驚詫,頗為不解的道:“那店家不怕蝕本嗎?”

“這個小的就不清楚了。”酒保撓了撓頭,道:“只知道那家棉紗店每日賣出的棉紗量都有定數,並不是很多,而且隻賣給貧家子,不賣給布商富豪,那些貧家子們得此實惠,每次都早早得等在那,等店門一開,

都是擠破了頭。”“原來如此!”袁彭年露出了然之色,道:“那棉紗店的東家定是哪位賢良士紳,借這棉紗來變相慧賜百姓了。”說完便笑著搖了搖頭,揮手讓酒保下去了。

知道李成棟還不想表露心跡,袁彭年也不為難他,與李成棟告別後,袁彭年並沒有立即回府休息,而是轉身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個好友李元胤,因為袁彭年認為自己在這次同李成棟的對話有了特殊的收獲。

李元胤,字元伯,河南南陽人。出生於書香門第,本姓賈,後於戰亂中被李成棟收養,因此改姓李,剛剛二十多歲,是個美男子,有儒雅之風。

做流賊時,軍中時興收養子,幾乎每一個首領都有養子。高傑身邊有兩名劍童,都是十二歲,長的是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勝過美女子,清新超逸。下面都學高帥,也都設劍童,李元胤起初就是李成棟的劍童。劍童既是親隨,又是傳令兵,在軍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年紀大了些後,李成棟就把元胤收為養子,身份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李元胤待人謙和,從不以上欺下,軍中對他的評價很高。

也許是幼年時接受的傳統教育的緣故,李元胤人雖然長得像白面呆書生,為人卻非常機敏,曉暢軍事,字也是軍中一絕,深得李成棟喜愛。且與養父李成棟不同的是,李元胤讀過不少儒家經典,十分推崇君臣大義。早在弘光元年李成棟降清之時,李元胤便有些怏怏不樂。

袁彭年才華橫溢,見識高遠,常投其所好給李元胤講解古往今來之事,華夏與夷狄的區別,五胡亂華時的乾坤沉淪,蒙元奴役中原百姓的史載,使李元胤受到很大的震動,也因此把袁彭年引為師長。兩人關系一直不錯。

當和李元胤碰面時,袁彭年悄悄地告訴他,之前和他的義父敘舊時發現其似乎有反正之意,而直接證據就是剛才自己用敏感的話挑動李成棟時,李成棟雖然避過了,但卻並未生氣且面有緬懷傷感之色。所以由此袁彭年判定,只要加以時日,李成棟必反!

袁彭年之所以會將如此機密大事第一個傳達給李元胤,不僅是因為兩人的關系相當好,他相信李元胤絕對不會加害自己,除此還有另外的兩個因素決定袁彭年的這一行動。

第一是因為李元胤與李成棟的關系比較特殊,具體說來,李元胤是李成棟的養子,雖然兩人之間並無血緣關系,但是感情極深。

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此刻的袁彭年和李元胤有著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期待李成棟能夠反正歸明,洗刷汙名,成就忠義之道。

李元胤知道李成棟的脾氣,他答應袁彭年,會選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勸義父反正的。袁彭年得到承諾,這才面有喜色的告辭而去。

廣東肇慶,臨都行宮的庫房內。

十幾位帳房先生飛快地撥動算盤珠子,打得啪啪作響,核算皇室棉紗生意的收支。

楊守春則坐在一旁休閑的品著茶,耐心的等待著,不一會兒,帳房先生捧來了簿冊,上前道:“楊老爺,已經遵命算好,造冊完畢。”

楊守春應了一聲,接過簿冊,翻了翻,心裡簡單的初審了一下數字,確定沒什麽問題後,便往行宮禦書房而去。

書房裡朱由榔正仔細的研究著西法神機、兵機要略、經武全編等明代軍事著作。

明代的軍事著作還是比較多的,只不過在具體的行軍布陣上都寫得比較籠統,關鍵地方大多一筆帶過,編寫者似乎都留了一手。

想要靠讀這幾本兵書就知道如何打仗,顯然是不太實際了,好在裡面含有不少明代軍事常識,多少可以學到一點。

楊守春走到朱由榔身邊,將簿冊送到案頭上,輕聲稟道:“皇爺,這是售賣棉紗的銀錢匯總。”

朱由榔翻開,看了各類匯總,以及最後的總數字,輕聲笑道:“不錯不錯,才開工幾月,就能盈余近十萬兩,這勢頭很好。”

“都是皇爺的運籌帷幄。”楊守春小聲地誇了一句,道:“照這光景,以後咱們宮內每月就可能進項四五萬兩銀子了。”

朱由榔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卻沒打算將這些錢作為享樂之用,而是在盤算著如何用這些錢增強自己的實力。

如今侍衛親軍諸營之中非常缺乏戰馬,一匹上等戰馬多則五六十兩,往少了說也得二十兩起,最主要的還是有價無市。

兩廣不是產馬地帶,戰馬是軍事物資,向來比較稀缺,一時之間要搜羅到可觀的戰馬數量也不現實。

只能尋機慢慢搜羅了,實在不夠就用雲貴產的滇馬代替一下,雲貴的滇馬雖是矮腳馬,卻以穩健耐力長著稱,跟蒙古馬的特點比較相似,上等的雲貴滇馬勉強也可以做戰馬了。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建立足夠的錢糧供應之下,棉紗生意的收入雖然沒有抄家來錢快,卻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保障和補充。

思及此處,朱由榔把楊守春叫到身旁,語氣嚴肅的叮囑道:“製紗賣紗的事大伴要好生監管著,不得有絲毫差池,明白嗎?”

楊守春心神一凜,尖聲應道:“請皇爺放心,奴婢省得。”

:南明皇帝還差幾十個人的訂閱就達到劍客的最低心理預期三百了,諸位書友如果覺得本書確實不錯,劍客懇請大家力所能及之下盡量訂閱支持一下吧,倒不是求財,主要是有了訂閱成績,編輯才願意給推薦,不至於讓本書泯然於茫茫書庫之中不見光日,有官方推薦,書才能走得更遠,劍客拜謝大家啦!特別是書城閱讀本書的書友,那裡的訂閱對劍客很是雞肋,拿不到什麽錢不說,對主站成績也毫無助益,書城的書友們若是覺得本書值得支持,劍客懇請大家盡量來起點中文網注冊訂閱支持吧,這裡的訂閱對劍客的書有用,下載一個起點閱讀器,閱讀小說感覺也是很爽的。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