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二百一十五 何去何從?
缺口處,民夫們前仆後繼的堆砌著方石,不時被冷箭射中從城頭栽下來。這些民夫多是父子兄弟一起上陣,一人傷亡全家拚命。

 一旁的精銳守卒含著熱淚,咬緊牙關,站在缺口邊用手中的長槍猛烈的刺戳著冒頭的八旗兵,為那些民夫爭取時間。

 在付出了數百人的傷亡後,像山一樣高的條石堆就拔地而起,密集而嚴整,這就等於又在城牆裡面築了一重牆。

 民夫們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趕在那些八旗兵登城前堵住了缺口,他們熱淚盈眶,揮舞著扁擔和手上的工具,歡呼叫喊著,喜悅的氣氛感染著城上其他正在與八旗兵奮力廝殺的守卒們,他們見狀一個個也都士氣大振,長槍戳刺的時候,力道不覺間又增了三分。

 隨著幾個缺口陸續堵好,攀爬城牆的那些八旗兵的傷亡在迅速增加著,士氣低落,一個接一個被攢刺了下來。

 城下的清兵主帥何洛會,眼看著城頭的軍民百姓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再次修補好了城牆,臉色鐵青,又見那些八旗精銳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依舊沒能破城,又心疼又氣憤,忙下令停止攀城,速速撤退。

 眼看著就能破城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何洛會很不甘心,他一邊對北城繼續做出進攻的姿態,一邊下令抽出部分兵力轉而去攻打西城和南城。

 守衛西城和南城的軍民百姓雖然不多,只有三四千人,受北城抗韃勝利的影響,士氣都很高漲,在城上火炮和有利地形的幫助下,他們奮勇殺敵,一兩個時辰裡陸續打退了敵人的幾波進攻並殺死殺傷了不少清兵。

 這場大戰持續一天一夜,一直到臨近天黑,各門的清兵才退盡,再看廬陵城下是血流成河,屍骨如山,斷槍折戈、破旗爛梯到處都是,此仗清兵折損一千余人,其中滿蒙八旗精銳傷亡不下三百,跟以往的歷次戰爭相比足以稱得上損失慘重。

 明軍也死傷守卒民夫一千余人,大部分是在填補城牆塌陷處時被城下的清軍趁機射殺的民夫。

 唐文耀站在城頭,但見清軍緩緩後撤,雖然是敗退,卻整肅不亂,回頭再看城頭,無人不是傷痕累累,無人不是渾身浴血,他從軍數十年,如此程度的血戰卻也是從未經歷過,由此,各城的激戰可見一斑,廬陵的危急更可見一斑!

 “叫王舜臣來見我——”唐文耀壓抑著心中的悲痛和驚駭,命令自己的親兵道。

 軍令傳達下去後,不一會兒,頂著參將銜的王舜臣雄赳赳走了進來,對唐文耀施禮:“見過總兵大人。”

 唐文耀點了點頭,激戰一天雖然很疲憊,說話依舊昂昂有力,中氣十足:“韃子雖然暫時撤軍,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有數十門紅夷大炮相助,他們明日定然還會炮擊,北城看似修補好了,內裡早已是千瘡百孔,經不了再折騰了。

 本鎮給你三百弟兄,夜半時分,悄悄渡過護城河,找到韃子的火炮陣地,把那些紅夷炮給本鎮釘死了!”

 “是個好計。”

 參將王舜臣聞言大喜,昂然一抱拳:“末將這就去準備!”

 這時一個親兵走了進來,手裡捧著木盤,盤裡一碟鹹菜,幾塊饅頭,還有一大壺的水。

 親兵帶著敬意的目光,看著唐文耀:“大帥,吃點東西填填肚子吧。”

 唐文耀這才感覺到了饑鋨,他狼吞虎咽的大口吃著剛剛出鍋,還冒著絲絲熱氣的饅頭,大口喝水,如風卷殘雲一般不一會兒就把幾個饅頭和一碟鹹菜吃得乾乾淨淨。

 此時夜色漸黑,四周很靜,從城頭,馬道,藏兵洞,街道一路行去,只聽的無邊無際的鼾聲,連續奮戰一天,除了輪值的,其他的軍民百姓都已極度疲憊,還在休息。零星的還能聽到一些哀嚎抽泣聲,是死難民夫的親屬們在哭泣。

 街道上,一支由守卒和青壯組成的巡邏隊仍在恪盡職守的四處巡邏著,他們看見唐文耀都很自覺的行禮問好,唐文耀順著街道向總兵府走去,一路上早已是面目全非了,昔日還算繁華的街市被拆成一片狼籍廢墟,有幾處塌陷的地方還在冒著殘煙,那是被城外的紅夷大炮的炮子打中的。

 布置完城防,唐文耀回到居所,隻覺心中煩悶,雖然渾身疲憊不堪,卻怎麽也無法合眼。

 他原是焦璉手下的一員得力乾將。

 可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緣故,其為人品行和主帥焦璉很相似,不僅忠誠而勇猛,做人也很低調,是個直爽的漢子。

 自永歷元年初,跟著焦璉入梧州勤王救駕後,短短兩年內,經歷了梧州,肇慶,清遠等數次攻防大戰。

 因為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永歷二年朝廷改革湖廣,兩廣,京營軍製,重組軍伍時,被戳拔為廣東鎮總兵官,得以專任一方,深受天子信重。

 投桃報李,唐文耀也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忠誠來回報厚重的君恩,自奉聖諭帶著一萬廂營部隊守衛廬陵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明知清兵勢大,依舊毫不退縮,帶著全城軍民奮力抗韃,死守廬陵,不知不覺間已經拖住韃子大軍數月,殺死殺傷韃子數千。他覺得自己已經對得起天子的那份信重了。

 期間贛州那邊李成棟也派過來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援兵,可惜還沒入城,就被韃子圍城打援,擊敗於城外,三千人馬幾乎全軍覆沒,至此朝廷那邊再也沒有援兵派過來了。深知朝廷內部虛實的唐文耀很能體諒朝廷的難處,對此也沒有抱怨什麽過。

 屢次激戰,韃子的損失固然不小,可卻能源源不斷的得到補充。

 可廬陵呢?

 一絲悲涼湧上唐文耀的心頭,一萬守軍已經死傷過半了,訓練有素的精銳更所剩無幾,剩下來的尚能戰鬥的守卒也因為晝夜守禦,難以從容休整,很是疲憊困乏。

 再加上城中日漸緊缺的存糧,甚至連石灰和糯米粘合劑的供應也出現了斷缺,如果下次城牆再被轟塌,便將面臨無法修補的慘境!僅靠剩下來的一些殘部還有城中的青壯婦孺還能不能擋住下次的進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