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一百八十二 金聲桓的算計
PS:不出意外,還有一更。激戰過後,金聲桓振了振甲衣,慰撫血戰後的軍民百姓,承諾會給諸位將士們請功,決不讓勇士的血白流,受了傷的立馬吩咐了城中的大夫盡力予以醫治,戰死的也都收殮進棺材,一連串軍令下達後,守卒民壯們大受鼓舞,可見其拉攏人心很是有一套。

隨後金聲桓又從城中挑選出了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民兵,並會合城中原有的守軍分成數個班次輪流上城防守,且保證每個城垛都能擁有十名守卒並可按時換班,得到充分的休息。

接下來是明晰責任分配防守任務,金聲桓綜合了其部下各自能力做出了明確的安排:東門由副將向朝佐鎮守,南門由副將吳高鎮守,臨水而建的西水門和北門則由參將蓋遇時鎮守,金聲桓自己則準備留守城中,居中策應,兼負晝夜巡查四門的責任。

大戰過後,除了安排必要的防守任務以外,還要繼續清理城中的內奸,防止他們裡應外合,借機奪城。

這一點,金聲桓認為南昌的軍民做的很不錯,百姓們的覺悟也比較高,但是僅僅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鑒於韃子亡我之心不死,金聲桓要求在原有排查內奸任務的基礎上加強對城中過往行人的盤詰,確保徹底肅清內奸。

一聲聲斷斷續續地哀嚎慘叫盤旋在南昌城上空,金聲桓手搭牆垛,打量著城下的清軍收屍隊,仔細觀察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金聲桓原是遼寧衛武將世家出身,不用考取武進士就有武職可以繼承,如何喝兵血,如何鑽營,這都是家傳。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也是輕車熟路,未入軍營之前就已經爛熟於心了。

貧民子弟到了軍營得用生命換取功名,世家子弟沒那個必要,只要循資格,托人情,軍職照樣高升,不用冒生命危險。打仗是別人的事,升官發財是世家子弟的事,沒有一個將領能憑軍功活著升遷到總兵的位置。

金聲桓升遷的很快,他不費勁就當上了徐淮總兵,隸屬於左良玉帳下。天下兵馬最多的就是李自成,左良玉,左良玉雖說是明將,皇帝在他眼裡屁都不當一個,只不過懶得稱帝罷了。

左良玉死後,左軍大敗,金聲桓就隨著左夢庚歸降了清廷。金聲桓心眼多,怕到了北方被韃子收拾了,要求留下來平定江西。英親王阿濟格正忙著趕往川陝配合大軍剿滅流賊,顧不上江西,就答應了下來。

金聲桓原本就一兩萬兵馬,兵力並不強。阿濟格留下了高進庫,這是高傑的侄子,有兵五千,隨李成棟降的清廷。另外就是李自成的殘部王體忠部,有兵三萬余人。這三股勢力相互牽製,阿濟格估計出不了什麽大問題。滿人實在太少了,不得不利用歸順的漢軍平定漢家江山。

熟料天算不如人算,滿人遠遠低估了金聲桓的能力和野心,金聲桓不滿做一個小小的總兵官,他在南昌先是吞並了王體忠部的三萬人馬,繼而和巡撫章於天爭奪江西治權產生了矛盾,滿人對歸降的漢人將領並不放心,稍有不慎就會被無情的除掉,這一點金聲桓很清楚。

奪權的矛盾爆發後,被巡撫章於天逼上絕路的他,在永歷皇帝派人送信勸說他反正,答應讓其世鎮江西,且不失公侯之封時,金聲桓大為動心,終於選擇了反正。

若放在兩年前,面對數萬滿洲大兵,再借他一個膽子,金聲桓也絕不可能如今日這樣神色如常。莫說兩軍對陣,便是遠遠聽著八旗兵的名頭,就叫他六神無主了,否則,當初他又怎麽會毅然決然地投降呢!

但是,自從投降後,

他很快發現,大明朝的黑暗,並沒有因為大清朝的建立而有所改變。滿人接收了大明的江山,也接收了大明朝的汙穢。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聲桓原本對於滿蒙八旗的盲目畏懼,也在一天天的衝淡。

在成為滿人的走狗之後,與這些來自白山黑水間的蠻子相處兩年,金聲桓漸漸明白,這些滿洲韃子也是兩支膀子扛一個頭,有喜怒哀樂,挨刀中槍,也會流血也會死。

而這些年的勝利早已經衝昏了他們的頭腦,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甚至於江西,都是他金聲桓拿下來的!

尤其是韃子在湖廣戰場的接連失利和圍困著南昌卻遲遲無法破城這兩件事兒, 讓金聲桓徹底他看明白了滿洲韃子的實力。這刀,拿在誰手裡,也都不是切瓜的!

這段日子的剃發令、圈地、逃人三項苛法,已經鬧得天怒人怨,海內沸騰。帶兵打仗,講的就是賞罰分明,自己為他們打下了江西,不過給個小小的總兵官,這算是賞罰分明麽?

倒是范文程這種謀略之臣被排擠,而馮銓這種奸佞手握大權,這樣的朝廷,還能有什麽前途!

他已經看透了滿人虛張聲勢的本質,滿人不想給他權力,他就憑自己的本事來奪取!

至於向明朝反正,那不過是為了團結人心,那些迂腐的文人還真以為他對大明很忠心,金聲桓內心不免嗤之以鼻!

自崇禎煤山殉國後,大明南北二都先後淪陷,疆土大半丟失,僅南天一隅,朱家後裔,早已經丟光了太祖高皇帝的英明神武!

以他的實力,手握數萬大軍,怎可能為朱家的江山浴血殺場!只要打退了韃子,借著明朝的虎皮,做一個東南王多麽自在!

當然,一切的一切,還是要等到打退了韃子再說。“城中糧庫裡還有多少糧食了?”

親信幕客黃人龍皺了皺眉,說:“已經不多了,按大帥之令,城中所有士紳、商賈及百姓家的公私藏儲物資全都征集起來了,統一分配使用,因為要優先守卒和民壯,老弱婦孺已經快斷糧了,全靠每日一碗稀粥吊著命,如果朝廷那裡再不派人支援糧餉、軍械物資,城中很快就要面臨大饑荒了,到時候那些老弱婦孺的命一個個恐怕都保不住了,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