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南明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七 虜首鑄京觀!
隨著天子入城,擎旗的旗手緩緩而進,禦營各將領翼護在兩側,也乘騎緩行,隊伍中間的朱由榔神氣威嚴,態度從容,不斷向夾道歡呼的軍民百姓頷首為禮,還不時舉起手來向眾人招呼致意。在他們後面是兵甲鮮明、步伐整齊的虎賁、羽林、拱聖三鎮禦營步騎,清一色的皮甲,鐵甲,數千杆精良犀利的鳥銃、斑鳩銃,走動起來甲葉鏗鏘,威武雄壯。

緊跟在大軍後面的是騾馬拖拉著的上百門冒著幽光的大小紅夷、弗朗機等炮,炮口尺寸不一,像是怪獸的血盆大口,恐怖森然。

長沙城內的軍民百姓們還是第一次清清楚楚的看到大明的經製軍裡出現這樣一支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軍隊,他們紛紛嘖嘖稱奇,讚歎不已。

閱兵式的入城儀式,大大鼓舞了城中軍民的士氣,人心漸定,市貌很快恢復了常態。

入城後第二日,由天子起頭,專門進行了一場祭祀忠烈的儀式。

長沙城東北角,忠烈祠的對面,一個新建的金字塔形的土塚高高聳起,土塚是一千兩百多顆真韃的首級封土而成!蓋土夯實!

朱由榔頭戴十二旒冕冠,身上穿了極為隆重的冕服,他面帶肅容,健步走上了土塚,在文武群臣的仰視的目光裡,他將一杆大明龍旗直直的插在了土塚上預先留好的旗洞裡,丈高的“大明龍旗”迎風招展,氣勢雄壯!

朱由榔對著大明龍旗朗聲道:“皇帝臣由榔上告天帝,朱氏建明歷經十八世,傳國二百八十載,臣以菲德,獲承大統,以臨士民之上,屬時多艱,未知攸濟,栗栗危懼,若將隕於深淵,甲申之禍。

賊陷南北二都,致使數任先帝罹難,宗室大臣蒙塵,滅國之災,亙古未見!

是用夙夜震悼於朕心,念皇兄辱於虜寇,憫生靈重患於兵革,飲泣嘗膽,不遑寧居。臣由榔以神宗之嫡孫,奉旨以總六師,首倡義旅。

萬幸,人思明德,天眷朱宗,益陽一戰,以數千忠義之血,滅韃虜數萬,今收虜首,築為‘京觀',以彰武功!”

全場的士民百姓都激動振奮地仰望著天子,感受著艱難時刻的祭祀大典,李定國、白文選、勒統武等軍將及其部署都被這悲壯情緒感染,不由得感泣。

定霸都都頭,天子的貼身護衛統領盧世仁則圍繞著土塚不時警惕地環視觀望。

一番演講後,朱由榔決定趁著現場濃烈的氣氛,當場獎勵軍功,鼓舞全軍士氣。

第一個當然是李定國。

朱由榔特意命他在受功時袒露上身。李定國久經行伍身上傷痕累累。

他身材魁梧,姿體雄偉的昂然立在將台之下。

午後陽光灑在他古銅色的身軀上氣勢雄壯,大有雖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野戰當時,五千韃虜氣勢洶洶來襲,定國攜偏師,首當敵鋒,親冒矢石死戰阻敵,至使韃子鐵騎不能西向一步。無李將軍便無益陽大勝!軍法官此該何賞?”

“臨陣以少擊多為一等功勳,兵勢相當為二等功勳,以多擊少為三等功勳,李定國將軍以一萬步騎阻擋韃子五千精銳鐵騎,且殺虜一千余級,可比一等功勳,故可論一等功勳轉官。”

朱由榔點點頭,大聲喝令:“數千韃虜侵襲,李將軍死戰不退,不懼危亡壯我軍威,乃立奇功,實為三軍之膽!今特戳軍階一級,封振威上將軍,令加勳位一級,賜二等伯!左右拿酒來!”

朱由榔命人拿來烈酒慷慨激昂的說道:“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願諸軍以李將軍為楷模,若人人能如此,驅逐韃虜,收復河山必易如反掌!上將軍,

請盡飲此盞!”萬眾面前得天子大力讚譽,如此殊榮使得李定國熱血沸騰,聞言二話不說,接過酒盞,一仰頭,將盞中烈酒一飲而盡!

“將軍豪爽!”他親自接過李定國喝完的空酒杯,哈哈一笑,道:“橫刀立馬,唯我李大將軍!”

朱由榔這一連串的推崇之詞都是發自肺腑,即便鐵石之人也要動容。

何況李定國本就是忠義無雙之人。

他單膝跪地,熱淚盈眶:“願為我皇前驅,誓死殺虜!”

塚下的軍民百姓看到這一幕,無不感動。

經天子這一番言語激勵,別說士卒們各個亢奮,就是長沙百姓中的青壯兒郎們,也都興奮莫名,一個個仿佛渾身充滿了力量,無不想像李定國一樣,在沙場上奮勇殺賊,以博得天子的讚譽和榮華富貴!

可以預見,祭祀大典結束後,長沙城內乃至省個湖南,都會掀起一波踴躍的參軍潮!

立下奇功的李定國,軍階勳位同時升級,成為禦營諸將中第一個軍階提為二品的上將軍。他的功勞有目共睹,諸將無有不服!

獎勵完李定國,朱由榔又對在大戰中立下大功的張家玉、焦璉、吳繼嗣、郝搖旗、高一功等文武將校一一進行了封賞,按照功勞大小,不是給他們提軍階就是提勳位,或者賞賜金銀,或者封妻蔭子,福澤妻兒,諸將盡皆欣喜。

酬功進行到最後,朱由榔不由得提高聲音,做出了最後的總結:“皇帝臣由榔,明告天帝,必勵精圖治,再接再厲,力挫虜賊,剪我仇敵,複我疆宇,匡複皇明,重建大朝!”

現場氣氛頓時達到了高潮,士民百姓們齊聲高呼:“天子威武!王師威武!李將軍威武!……”

祭祀典禮結束後,朱由榔特命堵胤錫從府庫中拿出三十萬兩銀子出來專門用於賞賜將士。保證七八萬步騎,每一名參戰的軍士和軍官按照功勞大小,都有金銀賞賜。

不過這些賞賜的錢物都都不經過各營主官之手,而是由鎮撫使及下設各級鎮撫帶直屬輔兵,親自將金銀送到每一個軍士手中,同時宣揚天子的恩德,要讓這些軍士都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賞賜。

一番酬功下來,闔城文武,士卒一時間喜氣洋洋,都覺得新君氣量宏偉,有明君之雅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