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虎狼與羊》第62章 烏托邦
  老歐洲想照搬美國的多元,結果只會混亂,越多元越混亂,為保社保會把社會賠進去。  不知道中產是什麽的亂搞這個,亂都是輕的。

  冷戰結束之後傳媒集團世界化了,霸主在思想層級沒有與之相配的同等級對手了,在價值觀的世界,它是哥倫布,別國是土著。

  瑞士真正開始出現槍擊案,真正出現美國式的主動式請願活動,風氣開始變,源自冷戰結束,911之後加速了,終於加入聯合國了,多元被新移民與外來者帶入。

  瑞士原本的精英層設計的架構,開始被外來思潮衝擊,融的速度沒有外來的快,溢出了,開始變成兩個瑞士,一個新移民與外來務工人眼裡的瑞士,一個是架構上的瑞士。

  瑞士的土老帽傳統,造個巧克力都是學徒製的,別說精工行業了,全是學徒製,越早買房的越是學徒體系走出來的,很早就開始掙錢了,追求安定是種慣性。

  受早期形成的價值觀影響,老瑞士人不爭,不創造需求,不求錢不存錢的,一到周末城市就空了,全跑野地裡打怪滑雪看人放羊去了。

  原本的瑞士是不爭的,新移民帶來了出人頭地與保護動物禁止槍械一類的普世,但不提民主這茬,因為這個星球上沒比瑞士更民主的地方了。想法漸漸多了,勢利眼多了,嫌貧愛富的多了,廟也出來了,瑞士才開始有點小亂,消費場所開始增了,利弊都有。

  但一出城,另一個瑞士就出來了。

  瑞士的國營比芬蘭還有意思,私營國營,瑞士的國營不是字面上的全民所有製但是全民所有不了,經營好了職工先感受到福利,外界感受很難,要由收上去再進行全社會分配慢慢傳導,一般人感受不深。

  它也不是私營,瑞士連私營都不是字面上的私營,它是一種抓地的傳統習慣與文化了,一個鋪子開張求錢,叮叮咣咣搞促銷,這是商業。一個鋪子上百年立在那裡,它不是生意了。

  國營一般是上繳利稅與利潤,再由國家分配。瑞士的國營不這樣,它是一種比國營分配更直接面對民眾的形式,不通過國家再分配直接就有效作用於民眾了,瑞士的國營是骨頭與筋鏈接整個社會體系的,瑞銀集團就是潛伏在頂級私人銀行圈的國營異端。

  瑞士本來的那套架構簡直神了,不知道是逐漸演變的還是精英層在高屋建瓴,由於架構太妙,水一樣融在全社會,沒有突兀感,很難辨別,居然是運用的宗教統治原理,反架構到民主社會了,神乎其神。

  可惜自從美國接過英國的攪屎棍子,淳樸的瑞士都不能幸免,被波及了,思想層級一爭,見小利忘大義,架構就要動搖,烏托邦不是那麽容易的。

  國營這個詞用在瑞士都不太合適,因為瑞士它就不是個國家,它是現代社會的古希臘多數製,

  但多數製是直接作用於民間的,沒有民,只有公民,公民以下沒有奴隸,上沒有官,就公民一層,精英層是牧師,但沒紅衣主教與教皇,沒教會,不穿牧師服裝,不布道,瑞士它把國私的概念快給乾掉了,特別弱化。

  瑞士早前的架構簡直就是黃老之治下真正的公民社會,國營不僵,私營不貪,國私不分,無官無奴,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公營,精英不把民當羊,羊也不把精英視為虎狼,虎狼與羊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仇富不歧窮,不可思議的社會,能把陰陽觀具象到社會層級的神話,烏托邦。

  不想當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

不想當德國人的德國人,不想當法國人的法國人,三類人搞出來個瑞士。全民皆兵,到處都是槍,社會卻沒有軍事化特征,沒有治安緊張感,常年不打仗卻一點羸弱的民風看不到。富甲天下卻偏偏淳樸如農,不見奢華,反而像個山地大農村,恬靜自然,推門就是山,腳下有菜園,喜歡聚會趴體一類的絕對待不住,家家有酒櫥,偏偏不嗜酒,不開趴,真是神了。  瑞士最令生意人震撼的是它的商業運作,它對外講競爭,對內不創造需求的,不拉內需,不妒忌的。

  只有外界勢力眼才會拿豪宅什麽的稱呼一些瑞士的房屋,新富進去還講究這一套,舒馬赫就買個所謂的豪宅,它本地人都沒這個概念,就好房子,小房子,大房子,隻考慮自家經濟條件與合適不合適,對奢侈品奢華的生活那一套玩意都很淡,唯一就好個手表,太神奇了,違背資本主義那套運作了。

  它的老鍾表匠造表,不是因為工作,是他爸他爺爺就在造,他工作習慣跟中國原來的頂班一樣,傳承方式跟中國古代的匠人一樣,要說熱愛吧虛了,就是一種工匠傳承,天長地久習慣了,偏偏不僵,精密儀器業搞的好極了。

  它無論國營還是私營,神就神在既不是西方那種規章制度講管理那套,也不是東方貼標語促生產那套。

  它的國營是江寧織造,學徒是幼匠,學好了升為正匠,偏偏沒官。私營是機戶與機工的關系,大戶培養體系下的大作坊,是晉商,是佛山鐵廠與大盛魁,本鄉本土的掌櫃跟夥計都不流行跳槽,老夥計生小夥計,還給東家乾,偏偏沒宗族。

  學不來瑞士的,機緣,客觀條件不具備,學不了的,瑞士的富翁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富翁,是那種洗盡鉛華,看淡秋月的真正有錢人,心累了退居的地方,城裡都不想住,山崖上建個木屋的多了,用不著再裝了,幹什麽事自然而然,不繃著了也不拿身份考慮事了,偏偏思想境界極高。

  小鄉有事隨便幾個這種精英商量商量就是高屋建瓴,偏偏還很自然的下場乾活,連行動實施都參與了,一個個行業頂級精英領著一幫老農,蓋個木屋規劃個村,偏偏本能就是架構層級的思維,連未來的各種變量都考慮到了,民用轉軍用都不用大變。

  元首不打瑞士是對的,瑞士的防禦體系是山中藏刀,一路套一環,相互關聯,冗余非常大,防禦體系都可以靈活擴展,規劃的居民避難區一轉就是兵站,一個屏風一加野戰醫院出來了,逃生出口一堵就變要塞,通風口就是射擊窗口,門就是炮位。

  這不算什麽,關鍵是瑞士的防禦體系不鏽不僵,平常就有人活動,不是那種建成就不大動,一放棄就變廢墟的基地,它是活水,一點點再變,。

  這樣的社會簡直沒法形容,不是天選之國,全是山,山區全世界都是窮地方,瑞士人早先窮的要去各國當雇傭兵掙糧食,它也不是暴富,銀行業加快了它富起來的速度,但一直就是一條向上的線,從來沒大起大落過,直到富甲天下。

  就是一個又一個厭倦了本來生活的人慢慢到了這片山區,不是求的出人頭地,不是為了與人爭辯思想,就是為了寧靜,一個累了想歇的地方,一個真隱士的終南山,不求捷徑,反而聞達天下,不講經開壇,反而民純不愚。

  這幫人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早前把瑞士搞成了只有真隱士才能呆得住的地方。想出人頭地,沒機會,沒人理。想開趴體,沒地方,沒人去。想醇酒美食,家裡酒都是自家葡萄釀的,人不學拿破侖炒酒,提都不提,就種自家夠喝的葡萄,不搞酒業。美食沒有,糖果巧克力吃死你。住的非常分散,零星散布山區,放羊可以,搞個聚會難,喜歡熱鬧的倆仨月就得抑鬱。

  不少新富在瑞士置產,很快就變度假屋了,比加拿大都農村的多,加拿大城市還有人氣,瑞士連城裡早先都是農村氣質,倒是有不少國際機構,關鍵聯合國稍有點上進心的官員都待不住。

  瑞士不炒傳媒,不采訪任何人咬狗的當事人,沒有一家八卦小報,不拍新奇現象,開槍自殺都不理你, 一點曝光度沒有,模特明星在這種環境下都衰老的極快,出門都能忘了化妝,阿布特朗普一類絕不敢久待的地方,待久了容易被人遺忘。

  幸好燈塔亮,一道普世之光照亮了土老帽瑞士,世界級傳媒大興,正在轉化土老帽的淳樸民風,不管是早先有人故意還是漸漸演進成那種民風,都有點被吹歪的意思。

  燈塔改造人很凶的,日本武士都招架不住,老軍國都能改萌你。

  日本在國民一層的分配環節差不多也是北歐瑞士結構,很平均的,但就是因為不是國營,而是財閥,結果截然不同。

  繁榮時代的日本八十年代民活路線執行下來,變成世界上國企最少的國家了,沒激活社會活力反而把泡泡吹起來了,財團壟斷紋絲不動。

  九十年代的危機不算什麽,那是擠泡沫,提前送走了繁榮時代,進入危機時代了,融資成本早就降成零了,恆久貸款甩開GDP火箭一樣越飛越快,發明一次新經濟學,蒸發欠債一次就喘一口氣。

  日本其實早已病入膏肓,死不死看運氣,病的比希臘重那麽多不咽氣是德川家康在天上庇佑,國民太能忍了,真正痛徹心腑的大危機,隨時可能爆發。

  有美國那樣得天獨厚條件的鳳毛麟角,初期直至黃金時代都一直有空曠的中西部泄壓,進入繁榮時代西岸滿了,又有全世界幫它泄壓。

  日本可沒地泄壓,士氣會越來越低,憋死是遲早的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