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雄》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起兵
河邊草

 遼水之畔,秋風瑟瑟。

 突利汗阿史那多聞騎在馬上,面無表情,目光沉沉。

 在遼水岸邊,大隊的突厥騎兵聚集在那裡,已經開始渡河。

 這裡是遼水中上遊地區,離著遼東城還遠,水流不急,而且河道比較狹窄,是個非常好的渡河地點。

 對岸根本看不到高句麗大軍的影子,突厥騎兵的斥候已經率先渡河,散布在方圓數十裡的地方。

 順便他們還要去通知對岸那些附屬於突厥的靺鞨人部落前來匯合。

 沒錯,突厥東方汗阿史那多聞起兵了。

 ……………………

 突厥大軍選擇了十余處地點過河,分散在數百裡的河岸地段。

 突厥人過遼水沒那麽麻煩,他們脫光了衣服,和兵器一起用皮具卷起來,在外面抹上油脂,駝在馬背上,他們則騎在同樣光溜溜的戰馬上,泅渡而過,大軍過河之後會沿遼水而下,陸續集合在一起,攻遼東城。

 這就是突厥人和中原王朝的不同之處。

 前隋攻遼東,大部分都是步兵,只能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和最短的路途進攻遼東,高句麗人所有防范之下,會在對岸阻擊大軍過河。

 而突厥人的作戰方式,讓高句麗根本無從防守河岸的第一道防線,甚至於他們很可能還不知道突厥人動兵的消息。

 為了這一戰,阿史那多聞已經準備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所以起兵東來之時,無論是征召各部參戰,還是大軍的糧草問題,準備的都非常充分,短時間之內便已成軍東向。

 此戰的目標也非常明確,就是要攻下高句麗人的遼東城,這對於不善攻城的突厥人來說,並不是一場能夠輕松獲勝的戰爭。

 ………………

 而突利汗阿史那多聞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分外的艱難。

 此時動兵對突厥不利的地方很多。

 比如說從突厥人作戰的習慣來看,動兵的時間有點早,牛羊,戰馬都正在長膘,一般來說,突厥人作戰的最好的季節應該是八月初,秋末冬初的時節。

 如今早了大半個月,別看時間不長,可對突厥人來說,若不能在戰爭當中獲利,達成他們的戰略目的,他們的損失將非常嚴重。

 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卻也給了突厥人更長的作戰時間,能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來圍住遼東城,清理(掠奪)遼東城周圍的高句麗村落和塢堡,在最理想的狀況之下,可以極大的緩解突厥大軍的糧草問題。

 又比如說戰略環境對突厥人十分不利,南邊的唐人確實說的挺好,可阿史那多聞以及他的部下們並不很相信他們的承諾。

 之所以阿史那多聞還是義無反顧的起兵了,是因為他覺得這是最好的一次機會,錯過了便可能不會再有的一次良機。

 大唐和突厥正在會盟,在此期間唐軍一定會受到約束,這兩年突厥和大唐一直相安無事就是明證。

 還有就是一個大家都隱約明白的道理,會盟之後,兩國交好,突厥可汗在這樣一個時期,一定會專注於內政,鞏固她的權位,東西可汗的權力都將受到更加嚴厲的約束,甚至有可能會借助於大唐的力量。

 那樣一來,他這個東方汗面臨的局面就很難說了。

 所以趁著盟約未曾簽訂之前,他要放手一搏。

 從這裡也能看的出來,他是不希望盟會順利舉行並達成盟約的,而他率兵攻遼東,一定會讓在雲內草原上舉行的那場盟會產生一定的混亂。

 至於最終結果如何,阿史那多聞也顧不上那麽多了。

 之前商議的時候,鄭從師說的很對,不管他如何行事,可汗對東方諸部都有所不滿,他表達再多的恭敬和順從,又有什麽用呢?

 可汗離開王庭的時候,留下了頡利汗阿史那求羅暫掌王庭,那個小崽子看來已經成為了可汗的鷹犬,接下來可汗要做什麽,那還用說嗎?

 ……………………

 立馬於河岸高處,心裡只有一句話,只要攻下遼東城,他阿史那多聞就是突厥人的英雄,王庭?天神不會讓那個女人得意太久的。

 此時他想到了被自己留在王庭的次子,心裡不由抽了一下,和他的長子不同,他的次子勇武而有智謀。

 當初之所以將他留在王庭,一來是為了取信於可汗,二來則是因為他出身王庭四大部族中的阿克南部,讓兒子留下,同樣是想保留他對阿克南部的影響力。

 如今看來那會的他真是太膽小了,根本沒有想清楚,阿克南部作為王庭四大部族之一,哪裡是東方汗能夠染指的?

 從突厥立國以後,就從來沒有拱衛王庭的突厥部族反叛的先例,所有的可汗在登位之前,就會得到王庭部族的擁戴,阿史那楊環也不例外。

 而他阿史那多聞更是借汗位更迭之機,投靠了突厥可敦,這才在那場變亂當中獲得了最大的利益,不然的話,東方汗的位置又怎麽會落在他的頭上?

 而他率軍攻打遼東的消息一旦傳回去,兩個兒子的處境也就變得危險了起來。

 他那個長子一直都很愚蠢,死了也就死了,可次子……可惜了,看來以後還得努力一些,生個繼承人出來。

 阿史那多聞默默的想著心事,亂糟糟的,其實沒多少頭緒,而實際上,他正走在當年達頭可汗的老路上。

 攻打遼東只是分裂突厥的第一步而已,不管成敗,他都將受到來自王庭的指責甚至是攻擊。

 煩亂之際,他用力的揮了揮手吩咐道“再催一催他們,我們還要趕很遠的路呢,他們太慢了。”

 在遠處,一隊隊的突厥騎兵投入冰涼的河水當中,奮力的撲騰著向對岸遊去。

 突厥人大部分都是旱鴨子,在水中動作非常笨拙,間或就有人被水流衝的與戰馬分離,立即在水裡吐氣了泡泡,很快就成為了非戰鬥減員中的一個。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半渡而擊,那就有突厥人的樂子可瞧了……

 ………………

 雲內草原之上,會盟已進行多日,唐人和突厥人依舊涇渭分明,相互有所戒備,可同處於一片天地,他們的交流不知不覺間便多了起來。

 尤其是軍中將士,輪值的閑暇之中,難免會產生相較之心,於是各種比賽也辦了起來,騎馬射箭,相互角鬥,都成為了會盟的娛樂項目。

 會盟的談判也漸入佳境,突厥人不再嚷嚷著讓大唐稱臣,而是談起了通商的事宜,大唐的臣下們更關注的則是兩國對邊塞駐軍的管制。

 不可否認的,突厥在談判桌上表現不佳,一旦野蠻沒有用武之地,他們很快就落在了下風,即便是阿史那牡丹,趙德言等人加入進來,也是無濟於事。

 當世中原的精英貴族們無論是在口舌上,還是在武力上,其實都在巔峰狀態,突厥的貴族和他們相較,遜色的可不止一籌。

 唐臣們首先拋出了用前隋的版圖作為參照,重新劃分兩國邊界。

 這哪成?突厥人反應很是激烈,他們對疆土還是比較看重的,尤其是那些可以用作放牧的草場,讓他們難以割舍。

 即便唐臣們用通商上的讓步來彌補他們,他們也不願意達成妥協。

 兩邊再次僵持了起來,各自都不再讓步,大家其實心裡都明白,下一階段的商討他們就都會提出新的條件。

 這顯然是一次別看生面的會盟,自古以來,南北之人都不曾這麽平心靜氣的坐下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只會用刀槍和鮮血來達成短暫的和平。

 ……………………

 “看來我們還得在這裡多留上一些時日了。”

 草原上,李破和阿史那楊環兵馬而行,他們在這場會盟當中表現的都很清閑,那些激烈的商討和爭論都交給了臣下,他們只要結果,並進行一下選擇即可。

 所以這兩位顯得有點多余,卻又不可或缺。

 “那可要快一些了,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 冬天將至,你我還要回去,我可不想頂著大雪行走在路上。”

 “那就八月初吧,姑母覺得怎麽樣?其實無非就是那點事情,疆域之上我必須要得到些什麽,回去也好交代。

 其他的也就是通商,罷兵等事,我這裡都可以讓讓,如果姑母同意,咱們還可以合兵一處去攻打我們的敵人,那咱們兵鋒所向,還有誰能是咱們的對手?”

 阿史那楊環瞅了他一眼,心說這廝又在耍滑,可不能信了他的。

 “你說的倒也輕巧,阿史那咄吉世的功績,到我這裡都給丟了,我回到王庭又該怎麽與人交代?

 你別老打歪主意,總該為我這個姑母著想一下吧?

 再者說了,我們的疆域如此廣闊,共同的敵人又有誰?高句麗還是西域諸國?你能不能想清楚再來跟我說話?”

 李破眼珠轉了轉,笑道“那也不是不能商量嘛,通商的時候姑母給我點戰馬,我就能幫姑母去把統葉護的人頭砍下來,到時突厥合二為一,那是多大的功績?”

 阿史那楊環不由也笑了起來,“我怎麽聽說統葉護派了使者去長安,還得到了你親自接見呢?”

北雄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