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宮廷》第九百六十二章:年末
平心而論,桓王趙弘宣麾下兩萬北一軍是否加盟魏韓上黨戰役,對於此時的肅王軍而言,其實都無所謂,因為只要在糧道確保無憂的情況下,商水軍、鄢陵軍、遊馬軍這三支軍隊所組成的肅王軍,幾乎是可以橫掃目前上黨境內的韓軍力量的,並不需要北一軍在旁協助。

 說到底,趙弘潤之所以留下弟弟趙弘宣,無非就是想給弟弟一個磨礪自身的機會,同時也給其麾下的北一軍一個能夠挽回惡劣名聲的機會罷了。

 這是兄長對弟弟的照顧。

 倘若換做旁人,那麽不好意思,上黨郡是肅王軍的主戰場,不需要其他軍隊來搶功勞。

 不過,就當欣喜若狂的趙弘宣追問兄長接下來有何戰略安排時,趙弘潤卻只能遺憾地告訴弟弟,今年的戰略安排到此為止,因為凜冬已至,此時再出兵是不明智的。

 果然,沒過幾天,上黨郡境內就開始飄落鵝毛大雪,對此趙弘宣也只能徹底死心了。

 趕在冰雪封路的前夕,趙弘潤收到了來自鄢陵軍大將軍屈塍的捷報,言長子城奇襲得手,肅王軍已攻克了這座城池,並且在城中得到了大量的糧草。

 據屈塍的估計,囤積在長子城的糧草,足以支撐到明年的兩月份,這讓趙弘潤打消了心中唯一的擔憂。

 因為若是屈塍、伍忌等人未能攻克長子城,或者並沒有從長子城內繳獲大量糧草的話,那麽魏丘一帶的肅王軍與駐扎在高狼的北一軍,就不得不冒著嚴寒向友軍督運糧草,這可是一樁苦差事。

 而眼下,既然屈塍、伍忌等人皆得到了足以維持到明年兩月份的糧草,這讓趙弘潤可以省略這個步驟,可以直接越過此事,著手對天門關、孟門關兩地的封鎖。

 從整個上黨郡的戰略來說,目前肅王軍已將當年魏國被韓國所侵佔的國土,收復約七成左右,將端氏、泫氏等幾片肥沃的土地重新奪回,而另外的三成,仍在韓軍的控制下。

 比如天門關與高都盆地這塊,孟門關這塊,還有長子城外北邊山中棧道的『壺關』,這三塊,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之地。

 天門關與孟門關就不用多說,這是上黨郡面向魏國河東郡中部與中東地區的門戶,只要攻克天門關,駐扎在天門關外『沁陽』南梁王趙元佐就能率領北二軍,穿越太行山南部,踏足上黨郡;同理,只要攻克孟門關,駐軍在孟門關外『山陽』的燕王趙弘疆,亦能率領山陽軍踏入上黨。

 更重要的是,一旦魏國攻克天門關以及孟門關,對負責肅王軍後勤糧草運輸的部隊而言,可以大大地縮短他們的運輸路線——目前肅王軍的後方糧道,需要繞一個大圈子,經上黨郡西部的皮牢關,迂回運到高狼一帶;但倘若攻克天門關、孟門關,那麽肅王軍的糧草運輸便可以直接走兩關,雖然山道崎嶇難行,卻極大地縮短了運輸距離。

 也正因為這樣,天門關與孟門關不出意外將成為明年肅王軍的主要攻略目標,問題是天門關、孟門關兩地仍駐扎著數量可觀的韓軍,而暴鳶、靳黈、馮頲這三位北原十豪級別的韓國將軍,相信也不會坐以待斃。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趙弘潤都將放到明年再說,畢竟在『魏丘之戰』中,趙弘潤從始到終精神緊繃,以至於到此仗確定勝利後,他隻感覺身心疲乏,暫時沒有什麽心情去判斷韓軍的動向。

 出於散散心的目的,在十一月十九這一日,趙弘潤帶著弟弟趙弘宣,以及兄弟倆並未在軍中當值的宗衛們,騎著戰馬回到了『猗氏』,在『猗山』一帶狩獵。

 期間,趙弘宣虛心地向兄長請教統帥兵馬方面的種種經驗,畢竟論統禦兵馬,他的兄長肅王趙弘潤堪稱魏國最出色的統帥,因為其統率的,比如商水軍、鄢陵軍,皆是曾經出身楚國的兵將——魏人統率魏人,這不稀奇,而趙弘潤作為魏人的皇子,居然能讓商水軍、鄢陵軍這些楚國出身的兵將們對其死心塌地,這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而對於弟弟趙弘宣的詢問,趙弘潤的回答卻十分簡潔:待彼如子弟之兵。

 不可否認,肅王軍的待遇幾乎是整個魏國最優厚的,幾次征戰下來朝廷給予的賞賜,趙弘潤一錙一銖都沒有截留,甚至於還倒貼了許多,以至於某位南征北戰曾多次繳獲大量戰利的肅王殿下,至今非但沒有什麽積蓄,還倒欠著戶部巨額欠款。

 負責地說,倘若趙弘潤但凡有一丁點的利己私心,那麽他早就成為富可敵國的豪富了。

 而這,也是趙弘潤想要使弟弟懂得的道理:對待麾下兵將,莫要吝嗇。只有在你替麾下兵將解除了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麾下兵將才會甘願為你效死。

 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趙弘潤將楚國的巨陽君熊鯉作為反面例子。

 巨陽君熊鯉,堪稱是趙弘潤所遇到過的敵人中最貪婪、最昏眛的人,空有孫叔軻、乾賁、佘離等出色的將領,可最終呢?他落得一個什麽下場?

 孫叔軻、乾賁、佘離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無奈投降魏軍,而巨陽君熊鯉在整場戰役期間拚命保護的那些積蓄,那些以往收刮來財富,到最後都便宜了固陵君熊吾。

 當時,巨陽君熊鯉麾下可是還是近十萬軍隊的,可有人為他鳴不平麽?

 沒有。

 這就是一個自私自利之人的下場。

 聽聞此言,趙弘宣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多的哥我也就不說了,在我看來,北一軍除了名聲不佳,但實力其實還是過得去的……”趙弘潤轉頭對弟弟趙弘宣說道。

 他說這話可不是為了迎合弟弟的心意。

 平心而論,北一軍的軍隊實力的確不弱,畢竟這支軍隊,是曾經東宮黨、雍王黨、襄王黨等貴族世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打造而成的,軍中士卒皆是青壯年,而且武器裝備也屬一流,都是那些貴族世家通過某些人脈從兵鑄局拿到的新貨。

 因此,趙弘宣機緣巧合得到這支軍隊的權柄,也算是運氣使然,若撇除種種因素,事實上趙弘潤也很欣喜於弟弟居然能執掌這支軍隊。

 因為這不是一支沒有基礎的新軍,北一軍的基礎還是頗為扎實的,更要緊的是,它在第一次北疆戰役時期上過戰場,這意味著軍中的士卒們好歹已受到過戰場氣氛的洗禮,不至於像新兵那樣,他日踏上戰場就慌得手忙腳亂。

 至於這支軍隊為何在第一次北疆戰役時毫無作為,只能說,這是軍中門閥、派系林立,相互掣肘,以及彼此私心重等種種原因所導致的結果。

 平心而論,這支軍隊的基本戰鬥力,實際上並不比南梁王趙元佐的北二軍,以及薑鄙的北三軍遜色。

 據趙弘潤的判斷,如今北一軍的薄弱之處在於兩點,其一,是將領的欠缺;其二,則是軍中士卒欠缺彼此的磨合。

 先說北一軍的將領,這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曾經北一軍的將領層,皆是東宮黨、雍王黨、襄王黨派系的貴族將領,而眼下這些人皆已被趙弘宣與周昪趕出了軍隊,這使得北一軍在將領層方面非常薄弱。

 不誇張地說,如今的北一軍,酷似當年的商水軍,軍隊士卒的實力其實不弱,但就是缺少將領骨乾,盡管趙弘宣與周昪從士卒以及低級將領中提拔了一些人,但這些人不可能很快就適應角色。

 舉個不怎麽恰當的例子來說,就好比如今商水軍的大將軍伍忌,倘若讓他單獨率領一支人數不超過三五千人的將領出擊,伍忌會讓他的敵人認識到何謂強兵猛將;但若是讓他執掌三五萬人,那伍忌就瞎了。

 因為他的底子是千人將,是習慣了衝鋒陷陣的猛將,哪怕再經過三年的學習後,他在指揮戰事方面,仍不及屈塍、晏墨這些將領出身的人。

 毫不誇張地說,在彼此都只有三五千人的情況下,屈塍與晏墨是打不過伍忌的,因為伍忌是具備陣上斬殺敵將的武力的;但在彼此擁有三五萬人的情況下,屈塍與晏墨通過分兵、多戰場同時開戰,隨隨便便就能耗死伍忌。

 好在商水軍還有翟璜、南門遲這兩位副將,否則,在戰略層次,商水軍與鄢陵軍根本是沒得打。

 而在這方面,如今的北一軍全靠張驁、李蒙這些趙弘宣的宗衛們撐場子,雖然張驁、李蒙這些宗衛都是讀過兵書的,但不可否認,他們也是新人,可能懂得的很多,但實際指揮時,或許還不如伍忌。

 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北一軍有周昪這位深謀之士出任軍師參軍,至少在單戰場上,趙弘潤對北一軍是放心的。

 總而言之,北一軍目前欠缺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

 這個沒辦法, 只能通過時間,讓其軍中將領慢慢適應自己目前的身份,逐步積累經驗。

 至於士卒們的磨合,這同樣需要一段時間,誰讓北一軍內部曾經是一盤散沙的局面呢。

 但不得不說,這支軍隊的底子其實不錯,相信在趙弘宣以及周昪二人的統率下,逐漸是會變強的。

 “軍中大小事務,你有什麽不懂的,可以請教幾個人……翟璜、孫叔軻,晏墨、屈塍,這是哥麾下能獨當一面的……”

 “嗯!”聽了兄長的建議,趙弘宣信服地點了點頭。

 聊著聊著,兄弟倆難免又聊到了這場戰役,尤其是此番肅王軍被困在上黨境內這件事,不得不說,這事讓趙弘潤承受了一定的打擊,因為他從來沒有蒙受過這樣的挫折。

 而在這件事上,趙弘宣忽然提出了一個猜想。

 “哥,你說南梁王他,是不是故意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