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三國之雄霸天下》第384章
榆社、武鄉、沁縣、連被攻克。(本章由77nt.Com更新)

 與此同時,於扶羅那裡也傳來了好消息,在中都、京陵、界休三地連連伏擊王匡大軍。

 王匡大軍損失慘重,但是王匡大軍顯然不是張揚大軍所能比擬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臨危不亂,最後突圍而出,顯示出了極強的戰鬥素質,這一點令後來問聽此消息的太史慈大為吃驚。

 看來王匡的手底下一定有人才,只是太史慈實在想不起來為王匡這歷史上三國的過客手底下到底都有誰。

 王匡大軍一路向南,但絕對沒有去救援張揚,而是直接奔出並州,回到司州、王匡的大本營河東郡恢復實力。

 王匡大軍的潰敗令張揚驚慌失措。他沒有想到自己日夜指望大軍竟然會被敵人如此輕易地擊潰。

 現在張揚唯一的選擇就是回到上黨的治所死守。

 張揚開始向回撤軍,並且下令高平和陵川的守軍增援。

 誰知於禁大軍根本就不給張揚這個機會,在張揚慧軍的半途中就進行了阻擊戰,但是於禁大軍並沒有一舉消滅掉張揚,而是圍而不殲。意在圍點打援。

 果然屯留的守軍見到張揚陷入到窘境,馬上出兵救援,於禁大軍故意示弱,拖住了屯留的守軍,時時給屯留的軍隊以馬上就能解圍的感覺。

 而在這時,於扶羅的軍隊開始向長子城奔來。

 與此同時,長子城中一直冒充於扶羅軍隔岸觀火的太史慈的軍隊突然傾巢而出,開始了對屯留城的攻擊。只有了小半天的工夫就拿下了屯留城。

 屯留城的守軍無家可歸唯有向南逃去為,又被長子城剩下的少數軍隊在半道偷襲,更加驚慌失措,竟然作鳥獸散,四散奔逃。但大多數被太史慈的軍隊收編,

 經過一系列的戰鬥,太史慈已經從張揚的手中收編了一萬多並州兵。

 太史慈直接把這些俘虜交給了梁習,要他去訓練這些人。

 梁習知道這些人乃是他日後守衛並州的根本,鄭重其事地點頭,開始訓練這些人。

 與此同時於禁利用圍點打援,輕松的擊潰了張揚從高平和陵川調來的守軍,而張揚最後也憑借著慘重的傷亡從包圍中逃得生天,帶著殘余部隊向上黨晉城逃去,從此一蹶不振。

 而這時,太史慈和於禁演了一出戲給於扶羅看,太史慈在屯流的守軍假裝向於禁大軍挑釁,於禁大軍假意大怒,分兵包圍了屯留和長子城,聲稱要報仇。

 於扶羅聽到消息後大喜,因為按照那個“袁晃”帶來的“袁術”的信中說的,只要消滅了青州郡的於禁部隊,並州就是他於扶羅的天下了。

 現在於禁大軍的心神全放在長子城和屯留上,全不在意他於扶羅,他哪能不欣喜若狂呢?

 故此連夜趕來。( )

 並州戰場終於到了最後時刻。

 行軍途中,黃煙漫漫,於扶羅一臉的焦躁。

 徐晃的臉上也是陰雲密布,但是徐晃的肚中早已經樂開了花。

 “青州軍隊卑鄙無恥!”於扶羅驀地破口大罵。

 徐晃心中大怒,但是看在於扶羅敗亡在即,徐晃也懶得和他計較。

 “袁晃將軍,聽說青州軍乃是天下甲兵之首,號稱青州軍出,莫敢爭鋒,未知青州軍當真如此驍勇善戰?”

 徐晃心道:那還用說?你沒聽說青州軍兩萬打並州七萬人的事情嗎?不過表面卻露出不屑的神情道:“於扶羅大人多慮了,青州軍的確很厲害,但是並非是天下無敵的,現在的青州軍更是不足為慮。”

 於扶羅點頭道:“的確如此,現在青州刺史太史慈的消失已經不再是什麽秘密,一個群龍無首的軍隊何足道哉?”

 徐晃點了點頭,卻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再說下去,畢竟言多必失。

 於扶羅又對徐晃道:“對了,袁晃將軍,我們到了屯留和長子城到底應該如何應對於禁大軍?有沒有可能迫使其投降,畢竟連番大戰,我軍的消耗真是十分的巨大。”

 徐晃斜著眼睛看了一眼於扶羅,暗罵對方貪心不足蛇吞象,表面則冷哼道:“於禁大軍乃是太史慈起兵時的東萊西北六縣的子弟兵,對太史慈是忠心耿耿,我勸於扶羅大人莫要打收編這支軍隊的主意,即便是領軍的於禁會同意,那些士兵也不會同意,所以今次我們對上於禁大軍就是一場死戰。”

 頓了一頓又道:“就拿於禁大軍滯留並州境內、圍攻屯留和長子城的事情來說,於禁很明顯對這支青州軍的控制力不強,要知道青州軍方給於禁下的命令乃是要他們迅速趕往長安,支援長安,結果呢,現在長安之已經被解,於禁大軍卻在這裡攻擊張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張揚想要襲擊他們。這完全是一種報私仇的行為,極容易激起天下的公憤,於禁領兵多年又怎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呢?分明就是約束不住手下的一種表現。”

 於扶羅發出疑問道:“可是,有沒有可能乃是於禁大軍的本來目的就是張揚呢?”

 徐晃聞言對於扶羅不由得有點刮目相看:沒想到這人還有點智商,居然可以一語中的無意中說出了於禁大軍的真正目的,可算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了。”但是徐晃早有準備,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其一、張揚雖然是袁紹手下的人,但是袁紹現在勢微已成定局,青州軍根本沒有必要放者現在的這許多外敵不去管而去攻打袁紹。”

 於扶羅又哪裡知道袁紹現在表面勢單力孤,暗地裡卻在積聚力量的事實,他所看到的當然只是袁紹孤客窮軍的窘境。

 看著於扶羅不由自主點頭的樣子,徐晃笑道:“更何況我家主公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有我軍故意向於禁大軍挑釁的事情發生,目的就是要看一看於禁大軍到底能不能控制眼前的這支軍隊,結果一試便知道,青州軍根本不受於禁的約束,才會有現在因為一點小事而圍攻屯留和長子的事情發生。現在的青州軍可以說是失去了理智,這種軍隊過於狂熱,除了太史慈,根本無法約束。”

 於扶羅終於失望的哼了一聲,顯然是因為聽到這麽精銳的部隊不能為自己所用而發出的。

 徐晃看著於扶羅微笑道:“大人何必由此憂慮?只要打退了青州軍,那麽並州就全都是大人的了,到那時大人何愁沒有兵馬和糧食呢?”

 於扶羅聞言精神一振,用力地點頭。

 徐晃沉聲道:“根據探子送來的情報,於禁大軍兵分兩路,包圍了屯留和長子城,不過因為長子城的大部分兵力被調動出來攻打屯留,所以長子城內的病理所剩無幾,於禁大軍的重點自然應該放在長子城上。對於屯留城應該只是圍而不攻。

 於扶羅連連點頭道:“先生說得有理,那麽我們是否也應該兵分兩路攻打於禁大軍呢?”

 徐晃搖了搖頭道:“於扶羅大人真是勇士,這麽喜歡硬碰硬,我們漢人卻更喜歡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勝利。”

 於扶羅老臉一紅,心知對方表面是在誇獎自己,但是卻是在說自己是有勇無謀,只會逞匹夫之勇。不過他現在對徐晃已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更心知徐晃說的是事實,於是虛心請教道:“袁晃將軍所言極是,只是不知將軍有何良謀,可令我軍輕松取勝?”

 徐晃笑道:“不知道大人有沒有聽說過圍魏救趙?”

 於扶羅念了兩遍,恍然道:“我明白將軍的意思了!”

 徐晃沉聲道:“是我們應該擺出攻擊屯留於禁大軍的架式來,這樣於禁大軍一定會十分驚慌,因為一旦屯留城中軍隊和我們裡應外合的話,屯留城外的軍隊就是敗亡的結局,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後,長子城外的於禁大軍會慌忙回援……”

 於扶羅興奮道:“然後我們在半道伏擊,就跟我們對付王匡那混蛋一樣。”

 徐晃搖了搖頭道:“事情沒有這麽簡單,於禁乃是青州名將,並非浪得虛名,雖然他現在不能阻止青州軍的報復行動,但是領兵打仗的還是他,若是簡單的套用圍魏救趙,哪裡能騙得了他?最怕被他識破了我們計策,反倒轉過頭來算計我們,弄得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是貽笑大方了。”

 於扶羅皺眉道:“若是以將軍之見呢?”

 徐晃笑道:“那當然是在圍魏救趙的基礎上來一招聲東擊西,要知道長子和屯留之間的距離是很近的,所以即便我們突襲屯留,於禁大軍還是在很短時時間內就可以趕回來,若我是於禁甚至可以緩慢行軍,小心翼翼地回撤,防止我們在半路上伏擊他們。至於長子城,我想於禁只會留少量兵馬防守,畢竟長子城中軍隊很少,是不敢輕易出城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卻偏偏故布疑陣,要他疑神疑鬼,在半路上拖延時間,而我們則直奔長子城而來,殺散於禁留在長子城外的少量軍隊,然後在向屯流殺去,和屯留的守軍裡應外合,定可大敗於禁大軍。”

 於扶羅歎服道:“先生之計妙極!”

 英俊的呼廚泉此是忍不住道:“兄長,迷惑屯留城的青州軍的任務就交給我來做,兄長隻管攻擊長子城便是。”

 徐晃笑道:“呼廚泉大人,我給你一個建議,若是想用少量的軍隊迷惑敵人的話,最好的時間應該是在晚上,最好的地點應該是在密林周圍。”

 呼廚泉眼睛發亮,笑道:“我明白了。”旋即轉過頭來道:“兄長,下令吧!”

 於扶羅點頭應是,旋即喝道:“匈奴的勇士們,跟我來!”

 眾人大吼著,在於扶羅和呼廚泉的帶領下迅速的並非兩路,向屯流和長子城奔去.

 黎明,未到黎明。

 長子城內一片寂靜,長子城外的營盤卻是靠靠靠通明。

 屯留城那邊已經是打得熱火朝天,原本圍困長子城的於禁大軍已經抽出大隊人馬向屯留城進發。在於扶羅看來,這當然徐晃聲東擊西之計在起作用。否則於禁大軍怎會如此慌張的調兵遣將?

 於扶羅和徐晃帶領著匈奴大軍來到這一片營盤,觀察了半天,於扶羅轉過頭來笑道:“袁晃將軍,你說的果然沒有錯誤。看看這於禁大營,沒有一點聲響,卻這般靠靠靠通明,明顯就是於禁為了迷惑城中的守軍而故布疑陣。”

 徐晃微笑道:“既然如此,將軍還不下令?我早已經和長子城中的守將聯系好了,只要將軍這裡一動手,長子城的守軍就會出兵與大人圍攻於禁大軍。”

 於扶羅點頭稱是,一揚手中的武器,暴喝道:“南匈奴的勇士們,我們殺掉青州兵,拿下並州!讓並州土地遍布水草,讓我們的駿馬可以隨意馳騁!”

 “萬勝!”南匈奴兵聽得熱血沸騰,一個個揚起手中的武器, 向於禁的營盤衝去。

 轉眼間,於扶羅的軍隊就衝破了眼前的大營,在這過程中當然遇上了微弱的抵抗,但是南匈奴兵憑借著人多勢眾,根本就不會把些微的抵抗放在心上。

 不過青州軍遇事並不慌張,一見事不可為,並不是一味的死戰,而是迅速的後撤,這樣,在不長的時間內,原本數量很少的青州軍漸漸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個有效的殺傷群體,開始喊不畏死的向南匈奴軍進攻。

 只見這些青州兵根據自己所加入的團體的自身特點,十分默契的殺傷著敵人,在一名青州騎兵的後面,往往會跟隨三到四名長槍兵,兩名戰馬刀兵,形成了一座座的戰鬥堡壘,尤其是青州軍中的重步兵,簡直令所有匈奴病頭痛,天知道這些人身上的鎧甲為何會那般的厚,他們手中一向引以為豪的強弓根本就拿這些青州的重步兵無可奈何。

 斬馬刀兵也令匈奴兵吃盡了苦頭,這群斬馬刀兵,左臂上帶著一塊盾牌,可以像呼吸般輕松容易地擋開匈奴兵的武器,而且這些士兵的雙腳始終都在輕微的跳躍中,似乎雜亂無章,但是卻有著某種奇妙的規律,令攻擊他們的南匈奴兵完全不能把握他們的行動方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