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三國之雄霸天下》第459章
只見太史慈那隻拿杯地手緩緩而動,竟然在自己一片閃爍的劍光下宛如無物般通過,放在了唇邊,輕抿了一口,然後再放下。

 那動作流利得令人發毛,更好像是和周瑜是師兄弟一般,對於一套武功已經演練的千百遍一般爛熟於心,不會出錯。

 太史慈這麽做等於說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他不但已經看出周瑜的用心,而且向周瑜暗示,自己能夠隨時把那長劍奪過來。這怎能不令周瑜在驚失色?

 早就知道太史慈的厲害,可是誰能知道竟然會強到這種地步.莫名,周瑜的眼前浮現起了此時正在荊州南部吒風雲的黃忠.

 心中知道,這個太史慈乃是和黃忠一個級別的高手.

 周瑜心情大壞,於是準備就此罷手,不在舞下去,畢竟沒有心情之後,自己的劍舞將會大失味道.殊不知就在這時,周瑜突然覺得不對,心中一動,口中“咦”了一聲,轉過頭來看向身後的樂師。

 因為後頭,那手中正刺向太史慈鼻尖的長劍便用力過大,實實的刺了下去。

 與此同時,太史慈心中生出感應,冷哼一聲,驀地彈出中指。

 “當”的一聲響,大帳之內響起龍音陣陣,悠揚極了。周瑜身軀一震,一張俊臉上掠過火紅,身子向後退了一步,轉頭看向太史慈。

 趙雲冷哼一聲,殺氣狂湧而出,鋪天蓋地向周瑜彌漫而去。

 周瑜立時如墮寒窖之中,心中叫苦。

 雖然趙玉沒有站起,可是周瑜卻有一種清晰的感覺,若是趙雲此刻拔劍的話,自己在下一刻便就是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周圍的人原本已經放下地心再一次被提了起來,沒有想到會生出如此奇變,不由得“啊”了出來。

 就在這時。人影一閃,一個人擋在了周瑜的面前。可惜卻有點晚了,若是趙雲出手的話,周瑜必死無疑。

 可是趙雲卻忍住了,那當然是太史慈阻止的結果。太史慈知趙雲要殺一儆百的企圖,但是在這裡殺死周瑜的話,不知道孫策會做出什麽事情來,若是孫策在狂怒之下把自己假失蹤的事情說出來。那麽自己這麽長久以來的辛苦可就全白費了。

 最令人擔憂的事情是也許會對長安的事情有很大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故此,太史慈在桌機之下拍了一下趙雲,要他不要動手。趙雲會意。便不再把全副心神專注於周瑜的身上。

 周瑜隻覺得身上壓力一輕,這才恢復了呼吸。在下一刻才發現有一個雄壯之極地身影擋在自己的面前。

 定神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孫策。心中泛起溫暖。

 只見孫策向太史慈抱拳誠懇道:“太史慈將軍。公瑾今天喝多了,剛才多有得罪,希望太史慈將軍見諒則個。”眾人全都默然無語,看著太史慈。想要看看太史慈著怎麽處理這件事情。

 袁紹的臉上明顯地帶著幸災樂禍的表情。身為盟主的袁紹本來應該出言勸解,現在卻在隔岸觀火。明顯是要看雙方的笑話,而且若是太史慈一個處理不好就會落得個以大欺小的名聲,但是若是不聞不問的話則會顏面盡失。

 當然若是太史慈有心落孫策和周瑜面子的話對他來講絕對是一件好事,更可以使得孫策和周瑜站在自己的這一方。太史慈看向臉色有點慘白的周瑜,微笑道:“孫策將軍不必放在心上,我看公瑾沒有喝多。”

 太史慈此話一出口。孫策臉色為之一變,還以為太史慈要發難,才要說話,卻被太史慈擺手製止了孫策的說話。

 在眾人的錯愕中,太史慈悠然的站起身來,拿起一杯酒來到周瑜的身邊微微一笑,對周瑜道“公瑾,我敬你這杯酒。”周瑜先是一愣,旋即結了過來,不明所以的看著太史慈。

 太史慈微笑道:“周瑜你人好、劍好、詩更好!孫策將軍有你輔佐,將來必定可以大展宏圖!”

 眾人聞言一愣,沒有想到太史慈沒有為難周瑜,反而還對其評價甚高。要知道周瑜年紀輕輕,難免被人看不起,雖然現在在荊州聲名鵲起,但是在中原之地周瑜地名號並不響亮,現在太史慈擺出別具一格的架勢當然引得人們有些驚異。

 周瑜也是灑脫的人物,聞言笑道:“太史慈將軍客氣了,不過我知道太史慈將軍請我喝酒定另有原因!”

 太史慈大笑道:“我早知道瞞不過公瑾的。”眾人相顧驚疑不明所以。

 太史慈沉聲道:“也許別人以為公瑾那最後一劍是要刺我,但我卻知道公瑾其實是另有原因。”在眾人的錯愕中,伸出手指指向那名樂師,淡然自若道:“公瑾剛才回頭晃是因為這樂師的琴中彈錯了韻律?”

 太史慈這麽說當然是有理由的,後世人皆知周瑜音律高明,說是“曲有誤,周朗顧”,剛才周瑜突然間的回頭明顯是因為那名樂師的彈奏出現了錯誤而導致的。周瑜聞言,全身一顫,心中升起了一種不可與之匹敵的挫敗感,他對太史慈還了解不多,可是對方卻把自己這個名字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看的這般透徹,那種難受的感覺就好象自己的身上沒有穿衣服一樣。

 太可怕了。

 太史慈看著周瑜的表情,心中十分滿意,隻今日這一件事情,自己便給周瑜了一個高深莫測的印象,叫周瑜想要反擊都沒有機會。我這麽做當然是太史慈蓄意給周諭施加心理上的挫敗感,要知道周瑜一直自以為比自己技高一籌,更因為看穿了太史慈假失蹤的計策而得意洋洋.

 但是經過太史慈這麽一弄,周瑜這才驀然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把對方看透,相反倒是對方似乎看穿了自己.令他十分不舒服.

 一旦心靈打開了缺口,那麽這個人就不難被打敗了.太史慈心中冷笑,旋即輕聲但可以讓所有人都可以聽見的聲音道:“好一個周公瑾!正所謂“曲有誤,周郎顧”。”

 眾人聞聽此語,先是一怔,旋即紛紛讚歎起太史慈的才情來,完全忘記了敵友。

 太史慈心中好笑,自己這就算是現買現賣了。周瑜知道自己雖然得了太史慈的表揚。又撿回了性命,但實際上是輸了一局,心中大恨,唯有和孫策退回本席坐下。

 太史慈也退了回去。卻見趙雲欽佩地看著自己,更在席下面伸出大拇指來。太史慈一笑了之。張英和太史慈最無芥蒂,且一向和太史慈平輩論交。見到太史慈出口成章,笑道:“我說的嘛,為何子義會突然出手,原來是這個原因哪!嘿!‘曲有誤,周朗顧’,說得真好,依我看來,周公瑾在音樂上的才華不會比現在定居青州的蔡琰小姐差,我記得蔡琰小姐也不說人是‘敵彈琴’的典故,一前一後,一男一女,一北一南,真可謂是相賢內映輝啊。不過區別是蔡琰小姐用的是雙全的色藝,而周公瑾用的則是手中的利劍,孰高孰低實在難以預料,看來什麽時候周公瑾親自到青州拜會過蔡琰小姐之後才可以分得出高低勝負了。”眾人聞言大訝,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粗魯的張英會說出這麽精彩地話來。連太史慈都有點對他刮目相看。

 張英雖然是粗人,但是卻知道太史慈的目地所在,劉繇和孫策本就是仇敵,要不是因為同盟的原因,張英才不會和孫策兩人坐在一起。

 此時見太史慈弄得兩人進退失據,心中大快,故此才出言。表面上看是在誇獎周瑜,實際上卻是在諷刺周瑜,說他連蔡琰這種女流之輩都比不上,居然想在太史慈面前舞刀弄劍,實在是不自量力,又說道他去拜會蔡琰更是暗含周瑜早外必為太史慈所擒的意味。

 畢竟身為孫策的軍師,周瑜怎可能去青州拜會蔡琰呢?那隻可能在被太史慈抓住的情況下實現。

 周瑜心中暗恨,但又不能失了禮數,微笑道:“蔡琰小姐乃是當世大家,我們江南人氏見識粗鄙,若是能請得蔡琰小姐到位江南來,那才是一件幸事。”言下之意,日後太史慈未必是自己的對手,說不定自己可以平定青州,帶蔡琰暢遊江南。

 眾人齊齊一怔,沒有想到這個周瑜地口才這般了得。

 張英哪裡會是周瑜的對手?為之矘目結舌。太史慈卻在一旁冷然道:“周公瑾有此雅興,我太史慈豈能不奉陪?日後我一定陪著蔡琰小姐走遍江南,把中原的古箏絕技毫無保留地傳給我荊州的子民。”

 這一番話雖然客客氣氣的道出,但其中卻有一種不得到江南、掃平孫策誓不罷休的絕對信心在其中。

 孫策和周瑜聞溫立時色變。剛才張英被周瑜說得惱羞成怒,此時才緩過神來,一見周瑜臉色不對,便冷哼道:“到時候子義一定要叫上老哥我,我倒要看看周公瑾和蔡琰小姐到底誰才是技高一籌。”

 帳中的主人都不是傻子,雖然不知道為何太史慈特別針對孫策,但是見到張英在一旁不斷地插話,便以為太史慈是在憤怒前一段自己失蹤地時候,孫策軍對劉繇下手的事情。不管怎麽說劉繇是太史慈的大舅哥,太史慈向劉繇發難也是說得通的。

 雖然曹仁這個劉繇的盟友一直在保持沉默有點說不通,但是眾人已經被雙方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所吸引,更歎服雙方借蔡琰的事情語帶雙關的本領。哪裡還會去在意這個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即便是張英也不知道太史慈是在因為自己無意中被周瑜利用趁機謀奪荊州而反擊的真相,反倒以為太史慈真的是在替自己出頭,不由得膽氣為之一壯。

 袁紹看到太史慈在那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轉眼間便成為了宴會的焦點,心中大恨,此刻聽張巨說出這番話來,正中下懷,浮現起偽善的笑容道:“張英將軍此言差矣,蔡琰小姐雖然在和周瑜先生可謂是交相輝映,可是誰不知道蔡琰小姐鍾情於太史將軍啊?更已經是太史將軍未過門的妻子。你把周瑜先生和蔡琰小姐並列是否太過唐突了?”張英聞言卻大感尷尬。

 太史慈卻看了袁紹一眼,心中冷笑,他當然知道袁紹這麽做是為了借自己的手打擊孫策,然後故意向孫策示好,以示恩惠。

 孫策和周瑜對望了一眼,對於袁紹的意圖他們當然心知肚明,但是他們卻不願意和太史慈弄得太僵,更知道袁紹根本就不是太史慈的對手,自己沒有必要和袁紹走得過近,那樣只能更加激怒太史慈。周瑜趁著袁紹說話的機會,伏在孫策的耳邊低聲道:“主上,太史慈今天是來立威來了,只怕和他意見相左的人都不被他譏諷,落得灰頭土臉。”

 孫策點頭,袁紹話音剛落,孫策便笑道:“盟主說笑了,若是這番話被公瑾未過門的新婚妻子知道的話,不讓公瑾進家門,那豈非糟糕?周瑜只怕要抱恨終身了。”

 眾人聞言大笑起來。 袁紹眼中不悅一閃,顯然是不滿意孫策的不識抬舉。太史慈心中一動:周瑜新婚???莫非是小喬?

 而此時的宴會劍拔弩張的味道卻越來越重,完全不是小聲所能掩蓋得了的。

 太史慈看看眼前的眾人,心中冷笑。

 你們就這麽點本領嗎?放馬過來吧!

 一直沒有說話的張松此時卻看著周瑜和太史慈,心中有些驚訝。

 此人一向眼高過頂,在益州更是一等一的人才,從來沒有把別人放在眼裡,可是眼前的兩人卻令他有大開眼界的感覺。

 他既驚訝周瑜的才華,又被太史慈那變幻莫測的梟雄之姿所震撼。

 不過張松是絕對不會偏向太史慈的,說起來,太史慈乃是益州的仇敵。要不是有太史慈在長安之亂的時候作梗,現在益州的形勢也絕對不會這麽惡劣,更不會令他大老遠地跑到這裡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