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三國之雄霸天下》第493章
當渭水北岸亂成一團的時候,太史慈和史阿已經來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脫下不必要的裝備,經過一番化妝,太史慈和史阿便向長安的東城趕去。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兩人腳力甚快,隻用了半夜的時間,便到了長安城外。

 史阿把太史慈安頓在長安城東城外一個小村子的朋友家裡,然後自己便匆匆進長安了。而此時,正是黎明時分。太史慈一晚沒有睡覺,雖然站著的時候還是精神奕奕,但坐下來後便困意上湧,倒在地席之上沉沉睡了過去。

 恍恍惚惚間,太史慈覺得自己站在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漢獻帝黯然失色地裡了自己的寶座,許子將大笑著對著自己說著什麽.轉眼間自己回到了冀州,和張夫人與貂蟬抵死纏綿,忽然,又回到了青州欣賞起了孔悅與蔡文姬的美妙琴聲。

 轉眼間又是劉璿跑到自己的面前哭訴,希望自己去勸一勸劉方那老狐狸放劉岱一回,不一會,就連自己地母親都來求自己,弄得太史慈渾身燥熱。直到趙雲跑過來,向自己說幽州已經全部平定,太史慈在覺得夢中的自己心情平複下來。但旋即又是一番金戈鐵馬的場面,兩支大軍隔江鏖戰,染得長江都變成了紅色。

 募地,太史慈大叫一聲醒來,一下子坐起身來,全身大汗,喘著粗氣,就在剛才的夢境中,太史財看見渾身是血的自己面無表情的把自己的好朋友曹操的人頭一刀剁了下來。

 這是怎麽了?好端端的居然做起了這種奇怪的夢,難道是自己這一段太累,精神壓力太大了?太史慈有點發呆。太史慈的叫聲引起了一陣騷亂,只見房門一下子被推開了,第一個跑進來的便是不知道何時回來的史阿,一臉的神色緊張。見到太史慈安然無恙,只是有點面色蒼白,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來到太史慈身邊關切道:“主上,你沒事吧?”

 太史慈勉強笑了笑道:“我沒事的,對了,史阿兄,你什麽時候回來的。”這時候,門外腳步聲響起,太史慈向外面望去,只見史阿德那名朋友和一個陌生的青年男子站在門外。

 史阿站起身來,走到門邊向兩人吩咐了幾句,解釋一下發生了什麽事情,史阿的朋友便放心地走了,那個陌生的年輕人卻跟著史阿走京屋來。

 這年輕人身材魁梧,比太史慈低不了多少,走起路來極有氣勢.一看便知不是易與之輩。太史慈正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史阿向太史慈笑著介紹道:主上,此人便是我向你說起的我的那徒弟。

 徒弟?這個史阿怎麽回事,現在這人的嫌疑還沒有被排除,怎可貿然把他領來?

 太史慈心中奇怪,一雙虎目緊緊地盯著這個年輕人。

 莫名地心底的殺氣不斷的湧起。

 太史慈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見這年輕人的眼睛清澈見底,閃爍著智慧的光輝,心中暗暗稱奇,但也因此更加警惕。()

 太史慈沒有想到史阿會把這個徒弟帶出長安來,難道史阿就那麽自信嗎?不過此時自己別無選擇,除非一躍而起殺人滅口,否則還是相信史阿的眼光,當然,若是自己發現不對勁的話,一定會痛下殺手的。不過太史慈知道能夠騙得過史阿恐怕沒有幾個,像史阿這種超一流高手本身就是智能超群的人,也許不擅長帶兵打仗,但是絕對是看人的老手,既然史阿那麽十拿九穩,自己當然不好說什麽,但一番試探是免不了的。

 當下淡然道:“本人太史慈,這位朋友叫什麽名字?”

 那名青年男子的臉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情,顯然沒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是太史慈,看來史阿並沒有告訴他預先會遇見誰,故此顯得十分激動,但是卻在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緒,顯然不想讓自己在太史慈面前失態,好一會兒才故作鎮定道:“小子郭淮見過太史將軍。”

 太史慈先是心頭一放,看來這個年輕人很在意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這麽看來,這個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投自己。

 這小子看樣子是個人物,對了,這小子叫什麽郭淮郭淮!太史慈反應過來的時候心中也吃了一驚:居然是魏國名將郭淮!

 要知道太史慈在後世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故此對曹操手下的人物知之甚深,這個郭淮在《三國演義》裡面十個笨蛋,幾乎是被諸葛亮等人耍的團團轉,最後還被薑維一箭射死。但是歷史上的郭淮可是戰功赫赫的名將,在定軍山一役中,魏軍主將夏侯淵被黃忠一刀斬殺後,魏軍群龍無首,這時候就是這個郭淮站了出來。

 推選張郃為為君主帥,說“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正是因為有了郭淮的力排眾議,所以張郃才能控制魏軍的諸多將領,使得魏軍免於大敗。而事實證明,這個張郃後來成為了蜀漢的心腹大患,文武全才到了幾乎無人可以克制的地步。由此可見這個郭淮的觀人入微的本領。當時夏侯淵新死,雖然有張命暫攝其位,但是軍心浮動,士氣低迷,難於一戰,而劉備大軍轉眼便到,關鍵時刻,又是這個郭淮力挽狂瀾。

 不久劉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認為寡不敵眾,想依水為陣以拒蜀軍,郭淮卻認為:“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備可破也。”遂在漢水以北列陣,欲待蜀軍涉水半渡時進行反擊。不過梟雄劉備久經戰陣,最後識破此計,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堅守。示無還心,另劉備逡巡而不敢前,給了魏軍以喘息之機。

 正以為如此,曹操才會讓讓張郃假節,把這個郭淮任命為張郃司馬。

 其他如黃初元年以鎮西長使的身份行征羌護軍,與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等,皆平之。因此才會有關中平定,百姓的易安居樂業的局面,隨後郭淮鎮壓羌族叛亂,更是威震邊疆。太和二年時諸葛亮首次攻魏,派馬謖守街亭,高詳駐軍柳城。張郃率軍攻打街亭,又是這個郭淮率軍佯攻柳城,牽製蜀軍。更隨後又在抱罕破羌人唐。

 太和五年二月的時候,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圍祁山,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時隴右無糧,有人建議從關中運糧,便路途非常遠。這時,又是郭淮憑借自己在羌人心中的威望招撫羌人,恩威並施,遂解軍糧之急。轉為揚武將軍。青龍二年二月,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這個郭淮識破了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識破諸葛亮攻西圍是假,攻陽遂是真的戰略意圖,令一代奇才諸葛亮無功而返,更加進一步刺激了諸葛亮的病情,令諸葛亮當年八月病逝於五丈原。

 可以說,諸葛亮地死,這個郭淮有著直接原因.諸葛亮死後,無論是王平還是薑維,與郭淮交手都未佔到半點便宜,此人在長安地區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絕對是長安地區解決各種問題的專家和防守長安,漢中,西涼的中流砥柱。

 看著眼前這個對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諸葛武侯“淚滿襟”的郭淮,太史慈的心臟不爭氣的跳動了幾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見狀,松了一口氣,看得出太史慈對自己的這個徒弟印象不錯,而且也對自己的自作主張並無不滿,心中暗讚太史慈的用人不疑。呵呵一笑,史阿對郭槐道:“伯濟,這就是我和你說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個勁兒的點頭,太史慈若是還不算大人物,誰才是大人物。

 史阿轉過頭來向太史慈解釋道:“主上,我今天才一到長安城的門口,就看見這小子匆匆地從長安的城門口出來,一副心事匆匆地樣子我把他叫住,一問,才知道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太史慈聞弦歌而知雅意,馬上明白史阿所說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關,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詢問的目光。同時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史阿才徹底的信任了郭淮,把這個郭淮領到了自己這裡。

 想到這裡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聽郭淮說的每一個字。

 經歷的風浪多了,太史慈不會那麽輕易地相信別人。郭淮在太史慈炯炯的目光的注視下,略微有點緊張,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那天師傅進長安城來找我,把我嚇了一大跳,而且師父很急,一個勁地詢問我長安的事情,心慌意亂下,就忘記把一些事情告訴師父了。等到師傅走了以後。我越想越不對勁,但是又不知道師傅的行蹤,所以才決定出城,決定自己解決這個潛在的危險。”

 太史慈仔細的揣摩著郭淮地話,覺得他這番言詞可信性很高。即便是王允已經知道自己帶領五千特種精英渡河的消息,那下不可能知道自己和史阿這麽隱秘的行動,可以說郭淮的出現完全是一個巧合。在這種情況下。郭淮的話的可信度就已經很高了。若是郭淮是王允的內鬼,那很難想象郭淮會在見到史阿之後馬上縞出一個令史阿完全信任地理由來。若是如此的話,這個郭淮可是太高杆了。

 不過小駛得萬年船,現在只要聽一聽郭淮嘴中所謂的危險是什麽,馬上就可以判斷出來這個郭淮到底是不是王允派出來用來算計史阿地人。想到這裡,太史慈微笑道:“伯濟所謂地潛在的危險是什麽,說來聽聽。”

 郭淮凝聲道:“在下不知道師父有沒有向太史將軍提起過我長安的身份。”

 太史慈從史書中倒是知道郭淮的來歷。不過表面上卻故作不知,那當然是為了檢驗郭淮有沒有對自己說實話。才要說不知道,郭淮卻失笑道:“是小子糊塗了,太史將軍明明是第一次聽說我這名不見經傳之輩,也對,師父又怎會提及我這籍籍無名之人呢?”

 頓了一頓,郭淮道:“我的祖父郭全曾經乃是朝中的大司農。我的父親郭縕現在正在並州雁門出任太守。”太史慈點了點頭,知道郭淮沒有瞞自己,同時心中一動,這個郭淮倒是給自己提了一個醒,自己不是不放心於扶羅,要梁習暗中派人監視嗎?若是這個郭淮投入到自己的手下,那麽定會得到乃父郭縕地全力支持的。

 並州初定,在雁門邊關有一個自己的心腹在,實在是一件理想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正在和北面的草原民族交戰的時候。正在想著,郭淮又道:“早年的時候,小子曾隨祖父安居在洛陽,當時就已經和師傅學習擊劍之術,後來,京城西遷,祖父被逼迫入長安,我也跟著到了這裡,後來師父突然在長安出現, 還當上了大漢第一劍師,我就接著和師傅學習劍術。而郭氏家族又非是本地人,我在長安舉目無親,幸好有師傅照料我,否則只怕我郭淮早已經病死在長安了。”

 太史慈這才知道原來史阿對郭淮有活命之恩。看樣子,郭淮騙史阿的可能性已經是微乎其微了,而且郭淮也是的卻是個孝子。

 過壞的眼中露出回憶的神色道:“我病好之後,便知道自己這條命是師父救的,所以師父要我赴湯蹈火我定然在所不惜。

 太史慈點了點頭,歷史上史阿和郭淮不都是曹魏集團的人嗎?就是沒聽說兩個人會扯上關系。史阿的臉上露出罕見的笑容,使得一張好像萬年寒冰的英俊面孔有了一絲笑容。道:“伯濟資質不錯,人又勤勉,我豈有見死不救的道理?”

 史阿對太史慈道:“伯濟是個有心人,我當初來長安的時候,伯濟本來想要離開長安,回到故裡太原陽曲,協助自己的父親駐守雁門關,與羌胡作戰,但是意見我來,便留了下來繼續和我學習劍術。不過說到才能,我看伯濟的帶兵能力要遠遠超過他的劍術了?太史慈這才知道,原來郭淮的命運在這裡應為自己乾預歷史的原因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轉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