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三國之雄霸天下》第83章奇術!
太史慈看著眼前的這個被後世人成為梟雄、此時卻滿臉剛毅的曹操,心中湧起一絲難以名狀的情緒,有同情也有敬佩,也用無比誠懇的語氣對曹操道:“孟德兄太客氣了,太史慈能與孟德兄縱論天下實是平生一大快事,歡喜還來不及呢!”

曹操大喜,讚道:“好,子義快人快語,深得我心。”一頓道:“子義可知我這兩年在濟南的作為?”

太史慈點頭道:“孟德兄大才,濟南歷來淫祠橫行,豪強地主借此把持郡治,歷代官員屢禁不止,無能為力,想不到曹兄快刀斬亂麻,居然使濟南吏治為之一清,可以比擬古之西門豹了。”

曹操搖頭道:“愚兄哪敢與西門豹相比,濟南的情況也並非外人看到的那麽簡單。”

看著太史慈認真聆聽的樣子,曹操苦笑道:“濟南的豪強們勢力根深蒂固,與朝廷當權者的關系又是錯綜複雜,就說我在濟南杜絕淫祠這件事情,就已經引的天子震怒了。”

太史慈聽得莫名其妙,雖說早知道漢代的皇帝特別迷信,但是淫祠為害青州那是有目共睹的事情,皇帝不高興個什麽勁兒啊?

曹操一看太史慈摸不著頭腦的樣子,不由笑道:“子義年方弱冠,又身強體壯,當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仿佛怕別人聽見,壓低聲音道:“子義可聽說過道士煉丹之術?”

太史慈點點頭,這個他當然知道,這完全是騙人的把戲,那些煉丹的道士練出來的東西與其說是仙丹,倒不如說是毒藥,三國時代就有種從漢代叫做“五石散”的東西,記得二十一世紀時看過魯迅先生一篇滿有趣的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那裡面就寫著這種所謂的“仙丹”,說是身體弱的人吃了就可以強身健體。

不過在太史慈看來,還是魯迅先生說得對,這東西絕對是鴉片煙一樣的東西,吃了後要經常活動,說是要發散藥性,否則會死的,而且脾氣變得暴躁,吃東西和喝酒也有諸多的講究,皮膚也變得纖細敏感,穿上新衣服就會磨破皮膚,只能穿舊衣服,更不能洗澡。

這種東西聽名字就知道是五種石頭做成的,哪會是什麽仙丹?據說三國魏晉南北朝有不少人就是吃這種藥死的。

不過煉丹之術與淫祠有何關系?

曹操看著太史慈的樣子,就知道太史慈盡管知道但所知不多,唯有耐心道:“道家所謂的煉丹之術實際上分為‘內丹’和‘外丹’兩種,外結金丹當然是指用藥在煉丹爐中煉製,而內結金丹則是指‘采陰補陽’之術。”

太史慈失聲叫道:“什麽?”

采陰補陽?不會吧?那不是武俠小說中的邪門武功嗎?難道還真有這種東西?

曹操看著太史慈大驚小怪的樣子,為之啼笑皆非,他倒沒有想那麽多,反倒覺得太史慈吃驚是正常的,畢竟太史慈的年紀擺在那兒呢。

曹操笑道:“子義莫驚,‘采陰補陽’之術自古便有,《黃帝內經》和《素女真經》中均有記載,采女子體內的精華與男子本身的精華結合,結成內丹,據說可窺天道。這遠比修道之人數十年皓首窮經獨自面壁苦練才能得道成仙要快得多,當然誰也沒有見過。”言罷滿臉的譏諷,顯是對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屑一顧。

不過曹操這些話太史慈倒是很好理解,以前看《覆雨翻雲》、《破碎虛空》等書時對道家的那一套理論有一些研究,看來曹操所謂的“內丹”指的就是什麽“道胎”和“魔種”與女子交合後體內產生的什麽“太極循環”吧?那個與所謂“妖女”結合過的傳鷹和與秦夢瑤結合過的韓柏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嗎?

曹操的不屑一顧也在太史慈意料之中,

歷史上的曹操那首《龜雖壽》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在所有人都在尋求長生不老的時候,曹操卻發人深省地寫道:“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提倡保養身體可使壽命變長。這也是讓太史慈佩服曹操的一個地方,就是從不自欺欺人,不相信人能長生不老,而那句詩的說法類似於現代的保健學觀念。說到這裡,太史慈有點明白曹操為什麽被皇帝罵了。

果然,曹操苦笑道:“那些濟南的淫祠每一年都會為天子送去一些未經人道但已深諳男女之事的所謂‘神女’,供天子采陰補陽,以求長身不老。那班道士說,濟南的神女天人交感,深得日月之精華。”

太史慈也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曹操續道:“這還不夠,淫祠中出產的五石散也是天子采陰補陽時離不開的東西,我這麽一鬧,天子連五石散都吃不上了,又是一項罪名。”

太史慈聞言,把自己內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這五石散真的能強身健體嗎?嘿……讓天子龍精虎猛?”

曹操瞥了太史慈一眼,道:“看來子義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五石散的功用並非只有強身健體,他還有壯陽之用。”

太史慈眼睛瞪得大無了可大,不過想想也有道理,那五石散服用之後身體變得無比敏感,而且需要大量出汗才能發揮藥性,還真像是春藥。

記得魯迅先生說,這種藥是在三國後期大文豪何晏那裡得到發揚光大,據說何晏因“耽聲好色”而“始服此藥”,然後就“體力轉強”,如此看來定是沒錯了。

經曹操這麽一說,太史慈這才明白曹操的壓力現在有多大,上擠下壓,當真是難受之及。

曹操歎道:“就在兩個月前,天子就嚴令我再開淫祠,並要我今年進貢‘神女’及五石散,眼看濟南民風稍有好轉,現在又要重蹈覆轍……”曹操已沉重的有些說不下去了。

太史慈也不知道怎麽勸慰曹操,看來日後不久曹操的出任東郡太守與此大有關系。

曹操拍了拍欄杆,道:“也不知我這濟南相還能當多長時間,不過我也不打算改變我心中的主意,眼見我大漢朝政日益混亂,我等身為漢臣豈能坐視不管?”

轉過頭看向太史慈道:“子義,你雖年少,但才華橫溢,不必說你那些發人深省可以傳世的句子,單就是這幾年你在東萊西北六縣的作為也已經引人注目了,別人或許只看到了你西北六縣的富裕,卻沒有看到子義你與眾不同的治理地方的奇思妙想。”

太史慈連忙謙虛。

曹操一擺手道:“子義不要與我客氣,愚兄只是想知道,日後不管我何去何從,如能再有機會掌管地方的話,子義何以教我?”

言罷,眼睛一瞬不瞬的看向太史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