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時期,北派五大家橫空出世,其中包括寫出了臥虎藏龍的王度廬,還包括寫出了蜀山劍俠傳的還珠樓主李壽民。
蜀山劍俠傳與其說是武俠小說,不如說是一部仙俠小說,轉世重生、神兵利器、仙法道術、生死玄關,無所不包,很難想像這不是起點的y.y小說,而是抗戰時期的小說,腦洞之大簡直開了y.y流的先河。
可以說蜀山劍俠傳前後幾十部,創造了一個光怪6離的世界。
成書之時,李壽民飽受文藝界的批評,但卻受到了讀者的瘋狂追捧。如後來的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家,都稱自己受到了蜀山劍俠傳的很大影響。
時空易轉。
在這個世界,蜀山劍俠傳屬於早期作品,沒有受到張譚重生的影響,依然堅定的擁有自己的地位。
而徐文光這位導演,兩次將小說搬上大熒幕。
也是鑽研特效的狂人。
說到特效。
張譚覺得,自己身為經歷過ima、中國巨幕、3d洗禮的未來人,很有言權。
再者談論武俠,張譚當然也不在話下。
不提他這幾年創作武俠小說的心得體會,就說他上輩子博覽群書,金古黃粱溫的小說幾乎通覽,對武俠一道自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況且上輩子看過n部武俠電影,對於武俠電影的魅力與精彩,也是很有心得。
徐文光的確是香巷弄潮級別的導演人物。
他張譚有一個世界的記憶碾壓,卻也不遑多讓。
兩人互相探討,從武俠說到電影,從電影說到特效,談古論今、勾勒未來,可以說是字字珠璣,智慧閃爍、道理隱現,讓台下的學生。聽得如癡如醉。
好吧,其實是昏昏欲睡。
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興趣去知道什麽武俠什麽特效的道道。
不過徐文光卻對張譚刮目相看,感覺張譚的很多見解。都很有見地,對他也有不小的啟。原本他只是按照行方的安排,才有跟張譚的一場交流,事實上在心裡,並不是很看得上這種形式的客套。
況且。一個武俠小說作者,又能懂什麽電影。
十幾分鍾後,他就收起了輕視。
“盛名之下無虛士。”徐文光在心底默默地感慨了一句,隻覺得張譚能紅遍華人世界,成為一代武俠大宗師,確實是有足夠的才華支撐。
這兩年,他在香巷拍電影,甚少關注外界的情況。
但是對張譚也是有所耳聞,內地最耀眼的作家,暢銷書冠軍。在港台地區、新馬泰地區、日本,乃至整個海外華人中,都甚為有名。尤其是射雕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在香巷拿到了2oo4年的收視冠軍。
播出的這一陣子,徐文光沒少聽到別人,在討論電視劇,順帶討論張譚。
一個年輕到令人指的少年,寫出了武俠小說中,質量吸引了無數人為之歎服。何其壯闊。現在在香巷的年輕人,說是沒看過張譚的小說,估計都會被別的年輕人嘲笑。
諸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冷血、無情、四大名捕,楊過小龍女、黯然掌,都是年輕人口耳之間的熱門詞匯。
而且還有不少香巷的影視公司,跑來詢問過他,張譚的小說值不值得買,如果給他徐文光拍。能不能拍成好電影。徐文光這段時間比較忙,沒有時間看張譚的小說,心底也有些輕視對方年輕,不以為然,就笑說他暫時沒興趣。
結果前不久,他才知道張譚的小說,版權都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四大名捕電影版權被聲波影業買去,並已經開始拍攝。射雕、神雕兩部還沒賣,但電影版權也是被炒到了一個極高的價碼。
基本上只有內地影視公司有這個財力吃掉,香巷影視公司怕是無緣。
現在想一想,徐文光就覺得挺後悔的,沒有早點出手。就衝著今天這場交流會上,張譚的表現,徐文光也知道,張譚的小說,絕對是很有意思。
徐文光喜歡拍武俠,自然扼腕歎息。
不過交流會還在進行,他也沒繼續多想,跟張譚聊得時間足夠長了,下面該進行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張譚已經到觀眾席。
與徐文光的一場坐而論道,讓他受益匪淺。
他正在學習如何做好一名導演,然而導演這個職業,不是靠從書本上能學到的。面對面與真正的大導演交流,聽大導演談論自己的導演體會,這無疑讓張譚,能夠更加明白,何為導演。
交流會結束後,準備點映播放六把劍,而徐文光就提前離開了。他還得去忙別的應酬。
臨走之前,徐文光再次找到張譚,與張譚交換了手機號碼,並且說:“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一起合作,或者交流,你的很多想法,對我都有很大的啟。”
“我也希望能跟徐導交流合作,多學學導演的經驗。”
“你很有想法,我相信你以後做導演,一定會很出色。”
日子繼續過。
在北亰大學生電影節落幕之前,張譚終於把小李飛刀寫完了。
五十萬字,寫了四個多月。
效率實在底下。
不過終於是寫完了,張譚終於不用再去研究怎麽寫好古龍的小說了。即便是香帥楚留香,四條眉毛的6小鳳,以及紫禁之巔西門吹雪與葉孤城的決戰,他也不會再寫。或許以後有閑心雅致,會寫一寫,至少現在不會了。
太累,太折磨人。
古龍一代大才,可惜與張譚風格不合,強行按照古龍的風格來,張譚寫著費神,強行按照張譚的風格來,味道不對。
張譚當初勵志,要成為武俠之集大成者,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就是這麽骨感。
“至少, 我也是為古龍的風光,做出了一點成果,能讓這個世界的人,見識見識李尋歡的非凡魅力。”
小李飛刀成書後,第一時間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給拿走了書稿。
這本書並沒有交給安微文藝出版社出版,原因很簡單,三聯書店下了血本,給了過其它出版社的版稅分成,幾乎是把小說收入大頭都給了張譚。
現在廬州工作室已經是一家專業的版權運作公司,張譚不怎麽干涉公司的運作,所以一切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商言商,張譚的小說是搖錢樹,想要種這棵樹,自然得花大本錢,這一次三聯書店花了大本錢。
不過說實話,小李飛刀的銷量,張譚並不敢保證。
古龍無疑是能與金庸並論的武俠大家,但張譚版的小李飛刀,究竟能否達到古龍版的高度,為未可知。
一切拭目以待。未完待續。
ps: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