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低成本武俠劇》如同亞馬遜雨林裡的一隻蝴蝶,輕輕扇了扇翅膀。幾天之後,在國內互聯網上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暴。這場風暴席卷了無數的網友,掀起了強烈的話題熱度,搜索排名節節攀升。
土豆網一個星期之內,播放量突破了100萬。
其它幾個視頻網站,也有清晰片源,同樣獲得了幾萬到十幾萬的點擊,只是因為張譚的微.博並未給它們鏈接,才不如土豆網的播放量。
而交流主戰場還是在張譚的微.博下面,大部分視頻網站並未開通評論功能,或者需要注冊才能評論,不是很方便,討論的人很少。大家還是會習慣性的跳回探長的微.博,在下面獻上自己的仰慕和敬佩。
“我以為探長大俠寫得好、感情寫得好、歌曲寫得好,沒想到拍片子也是這麽好。”
“大才啊,前面《我為自己代言》拉風又犀利,現在《低成本武俠劇》笑死人不償命,我要獻上我的膝蓋!”
“好看、好笑。”
“我在網上看過最好笑的小電影。”
“國產電影強心針啊,如果那些名導都像這樣拍,絕對進電影院買票。”
“跟女朋友一起看,笑得差點沒斷氣。”
“好短好少啊,能不能拍得長一點。”
“我叫王大錘,哈哈哈哈哈哈。”
“台詞太拉風了,我想起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探長你已經帥到突破天際了。”
“羨慕啊,導演系的學生就是會玩。”
“萬萬沒想到這麽好看。”
一條發了幾張劇照和視頻地址的微.博,短短幾天時間裡,收到了84萬人按讚,18萬人轉發,29萬人發表了評論。輕松打破微.博自上線以來,按讚人數之最、轉發人數之最、評論人數之最。
當然也有人踩,認為這部短片。拍得一點意義沒有,十分之低俗,笑點一點不高明。
但是這種評論人數很少。
嚴肅的人根本不關注,自然不會評價短片。不嚴肅的人容易被逗笑,笑了自然就是好評。再說了,張譚也早說過,這只是樂一樂的短片,本身就是用來搞笑的。他是導演系學生。很多人都知道。
這就是一部導演系學生,玩耍的信手塗鴉之作。
比之前拍攝的兩支廣告《手指》和《我為自己代言》要隨意很多。
但是這麽隨意的一支短片,造成的影響確是巨大的,年前惡搞《饅頭血案》的短片,帶起惡搞風潮之後,惡搞短片出現不少,但都很無趣。畢竟那部惡搞短片之所以紅爆網絡,很大原因是網友找到了可以吐槽《饅頭血案》的地方,並非短片有多優秀。
張譚拍的《低成本武俠劇》,卻是非常成熟的一支短片。這是上輩子2013年,叫獸易小星融會貫通各家搞笑風格的成名作。
現在是2005年,提前了8年時間。在八年後都能成為神劇,何況在這個未受到多大“汙染”的年代。
就這麽放在網上,發了一條微.博而已,在網友的自發傳播下,《低成本武俠劇》成為了網絡上的一種現象,裡面的台詞和段子,被無數人拿去裝逼。
……
對於短片的風靡,張譚早有所料。並不詫異。弄完之後他就沒再關注,一心投入到《天龍八部》的大綱規劃,低調隱居幕後。
引導話題、引導風尚,對張譚來說。早已經不是新鮮事。
只是生活的調劑。
在北電的老師眼裡,《低成本武俠劇》無疑又是一次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的作業。北電導演系幾十名學生,唯有張譚能拍出來這種,明明看著很不像話、卻擁有能夠吸引人特質的片子。
系主任李向書也和張譚談過:“小張啊,你是有才華的,希望善用這份才華。今後用心拍電影,千萬別太投入這些小道之中,電影需要創意更需要扎實的基礎。”
張譚虛心點頭。
這本就是一部應付作業的作品,拿來博人一樂尚可,真要分心在這種短片上,就得不償失了。畢竟短片和電影是兩碼事,上輩子世界,《萬萬沒想到》是網絡神劇,但同一班人把它拍成大電影后,卻慘遭撲街。
由此可見,電影不是簡單的兒戲。
這也是張譚耐心在北電學習導演知識的原因,他腦海裡有很多電影可以參照,但要還原出這些鏡頭,需要的是扎實的基礎。他恰恰就是基礎薄弱,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名導演,需要學習很多。
並不是每個導演,都有詹姆斯.卡梅隆的天賦。
從一名卡車司機,進化為拍《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大導演,屢次創下全球最高的票房記錄。
張譚很有自知之明,若是沒有上輩子的記憶,這輩子基本跟導演絕緣。
他成為一名導演的可能性,就是建立在有充沛記憶作弊的基礎上。若是沒了這些記憶,張譚肯定會選擇老老實實寫小說到底,安安穩穩做個武俠名家,不去折騰這些么蛾子。怪就怪記憶中好電影太多,讓他忍不住想。
總之,對待短片這件事,張譚很平靜很務實。
不過陳力就不這樣想了,當《低成本武俠劇》網絡走紅之後,主演王大錘的陳力,也在網友強大的人肉搜索下暴露行跡,北電導演系大二學生,張譚的同學。然後陳力開通了微.博,張譚打個招呼給他加了v。
短短時間裡,他的微.博就有了幾萬人關注,這令陳力相當興奮,一天刷幾十條微.博,跟粉絲頻繁互動。恨不得把自己啥顏色,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和陳力一個模樣的, 還有王曉宇,他演的反派同樣深入人心,微.博加v後,好不。
“哎,探長。”
享受到了明星風頭的陳力和王曉宇,拉住準備回家的張譚:“《低成本武俠劇》很受歡迎,很多網友希望我們繼續拍這樣的短片,你看我們是不是再接再厲?”
“還拍麽。”張譚搖搖頭,“我沒這個時間,不過,我倒是有不少創意,跟《低成本武俠劇》差不多的創意,正好能組合成一個系列……要不這樣吧。”
張譚想了想,順著陳力、王曉宇的提議,提出了他的想法。
由張譚把《萬萬沒想到》幾個好的劇本弄出來,然後由廬州工作室出品,陳力負責拍攝後續的部分,做出一個網絡迷你劇品牌。
也算是給廬州工作室預預熱,將來工作室可是要製作電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