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火了火了。
《舌尖》徹底火了。
自周日收視率稍微下滑之後,周一播出的第六集,止跌反升,達到5.267%;周二播出的第七集,又上升了,達到5.428%;周三播出的第八集,還是在上升,達到5.641%;周四播出的第九集,依然是上升,達到5.814%,勢頭一直為停歇。
更為激動人心的時刻,發生在10月17日周五播出的第十集,因為明天就是周末,觀看人數暴增,直接突破6點,以6.222%的紀錄片聞所未聞收視率,讓人無話可說。
而周六的第十一集,將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正片的最後一集。
因為第十二集是花絮,看花絮的人肯定沒有看正片的人多,所以今天就是《舌尖》首播季的收官之戰。
張譚的粉絲、喜歡《舌尖》的粉絲,都在猜測,最終的收視率。
這個時候的張譚,已經離開了北亰。
他去大漣市參加第十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了。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大陸最有影響力的一個電影節,由金雞獎和百花獎合並而來。前者金雞獎是由專業評委票選,後者百花獎是由觀眾投票。
原本金雞獎和百花獎都是一年一屆,但是因為國產影片不給力,再加上獎項各種內幕各種不合理,影響力大幅度下降,沒有多少觀眾愛看了。
所以自2005年起,金雞獎和百花獎改為輪流頒發,奇數年頒發金雞獎,偶數年頒發百花獎。
今年2008年為偶數年,頒發的是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共設置了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七個獎項。
此前組委會公布了本屆百花獎觀眾票選,在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四個獎項上,《瘋狂的石頭》都高票入選提名。
其中票數最高的是最佳導演,張譚的得票,比第二名馮大炮高兩千六百張。一共獲得八千七百票。但是在最佳影片的得票上,《瘋狂的石頭》要比《衝鋒號》落後三千多票。此外最佳男主角郭水壽得票位列第三,最佳新人付成得票也是位列第三。
以百花獎的規則,如果不設置雙黃蛋(並列得獎)、三黃蛋。那麽也就是說,《瘋狂的石頭》將收獲一尊最佳導演獎杯。
雖然大獎最佳影片,沒能到手,但一尊最佳導演也值得去一趟了,畢竟百花獎也是中國電影三大獎項之一(金雞、百花、華表)。對於喜歡刷逼格的張譚來說。百花獎最佳導演,是裝點門面的好東西。
當天晚上,張譚是一個人走的紅地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獲獎。
頒獎典禮星光黯淡,來參加的明星真沒幾個,倒是奧運會冠軍,被拉來了幾個捧場。看看表演,等待頒獎。最終沒有絲毫意外,最佳導演頒發給了張譚。
從容淡定的走上台,接過獎杯。張譚依然是一番沒有多少特色的獲獎感言:“感謝百花獎的觀眾對我的支持與肯定,感謝劇組的全體演職人員,我們一起拍了一部好電影。感謝我的家人,你們的支持使我安心工作……總之,謝謝!”
掌聲中,主持人走過來,拉住了張譚:“譚導,你獲得了百花獎的最佳導演,實至名歸。石頭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你第一次當導演。就拿到百花獎,有沒有特別想說的話?”
“特別想說的,就是拿獎的感覺很好,希望以後能多拿一點獎。”張譚將手中的獎杯晃了晃。微笑著說。
笑著問:“這幾天,你拍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反響是一片溢美之聲,很多人都說看著看著就流口水了。我想此時此刻,電視機前的觀眾,很多人都想問你一句。你是一個吃貨嗎?”
這時候張譚當然不會暴露自己不是一個吃貨的事實:“當然,我很喜歡吃,很喜歡研究吃,更喜歡與大家分享好吃的。”
“看得出來,譚導是把自己在吃的研究上,拿出了看家本領與大家分享,讓我們都受益匪淺,原來我們中國有這麽多好吃的。”
張譚回應說:“中國的土地上有充足的食材,中國人也願意在吃的方面鑽研,而且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在吃的方面,肯定會更加鑽研,發掘、創造出更多的美食。”
“的確是這樣。”控制著台上的時長,“好的,再次感謝譚導與我們分享他的吃的經驗,祝賀譚導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導演,恭喜。”
“謝謝。”張譚對著台下揮了揮手,離開了頒獎台。
本以為自己也就是過來拿個最佳導演獎項,誰知道一會兒又有他的獎項了,優秀故事片獎,這是對沒拿到最佳影片的補償。因為獲得這個獎項的有兩部影片,所以張譚只是上去拿了將,說了聲“感謝”就下來了。
……
拿到生平第一座電影大獎的張譚,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的後台采訪中,無疑最引人注目。記者們除了采訪他獲獎的感受,更多的是和一樣,把采訪重點放在了《舌尖上的中國》身上。
沒辦法,這幾天《舌尖》太火了。
張譚還要趕晚上的飛機,因此不願意多談,只是告訴記者:“明天晚上,會播出第十二集《舌尖的花絮》,裡面有我詳細的創作思路,和我們攝製組在拍攝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看完這部花絮後,大家沒必要再采訪我了。”
倒是有一位記者的問題,張譚認真回答了。
“譚導,首先恭喜你拿到了最佳導演,您在之前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您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一部很好玩的電影,那麽現在《舌尖》已經播出了,您的下一部電影,能透露一下具體情況嗎?”
“呃,我能告訴你們的就是……是一部很好玩的科幻片。”張譚透露了消息,“我對科幻題材的電影很有興趣,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靈感,我想會很好玩,真的。”
“科幻電影?”不少記者頓時驚訝了起來。
中國的科幻電影不是說沒有,但數量極其稀少,而且拍得好的也不多,至少隨著商業化電影浪潮開始後,還沒有導演敢於嘗試科幻片。
“譚導您確定是要拍科幻片?”
“很驚訝嗎,我確定是科幻片。”
“可是科幻片在中國沒市場……”
張譚笑了笑:“確實,科幻片很少有國內導演願意拍攝,而且受眾也不大,但是想要試一試,我有很多科幻的構思,它們非常精彩,我相信我拍出來後,會是一部好電影。好了,我還要趕飛機,采訪就到這裡吧。”
丟出了科幻片這顆炸彈後,張譚就離開了大漣。
他自《舌尖》製作完,休息了好一陣子,現在終於又投入到電影工作中,開始籌備自己的最新一部電影。
一部科幻電影。
……
而就在張譚參加完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始閉關籌備新電影的第二天,周六播出的第十一集,正片最後一集,收視率出來了。
7.329%的超級數據。
媒體對於這個數字,已經麻木了,這部紀錄片打破了太多人對國產紀錄片的認知。而隨後周日晚,播出了第十二集《舌尖的花絮》。
在花絮中,張譚詳細的解讀了自己的創作思路。
“我看過很多紀錄片,這些紀錄片往往都是講述傳奇,講述一個我沒辦法觸及到的世界。所以有一天我就在想,如果我來拍紀錄片,我會拍什麽傳奇?”
“我轉念一想,我為什麽要拍傳奇故事,離我們那麽遠,只能看個有趣。我就想了,紀錄片為什麽不能記錄身邊最普通的東西?而我們身邊,每天都要經歷的最普通的事情,無疑就是吃喝睡這三件。”
“這裡面最有拍攝意義的,就是吃喝、就是食物了。”
“又因為我要展現的本就是身邊最平常的內容,所以我選擇最基本的食材,在討論的時候,很多人勸我說,美食紀錄片對於美食的描述要細致,比如應該有爽口彈牙、香氣撲鼻這樣的詞。”
“但我認為這些詞根本不重要,比如其中一個段落,我認為應該講采藕人的一頓早餐,講他們的早餐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天的重體力活所需要的熱量。我覺得這是才是人的故事。”
“如果完全講藕的美食,找一家武汗的高級餐廳,拍攝一個全藕宴,再多講一講全藕宴廚師的故事就行。同樣是關於人的故事,但是主題出來後,完全不同。”
除了創作思路的解讀,也有很多拍攝的幕後,如何拍近景的食材,如何尋找可供拍攝的素材。
本來張譚和韓志東, 都以為花絮節目,應該沒多少人喜歡看。
可是等到收視率出來後,有一次傻眼了。
收視率竟然達到6.547%這麽多,一部講述幕後花絮,內容除了那些拍攝中的細節,就剩下會議室裡,張譚和幾個分集導演在那對話了。
本該是枯燥乏味的,卻還是吸引了這麽多觀眾收看。
當真不可思議。
有鑒於此
央視台裡當即乘熱打鐵,安排在中央七套每天17點30分,重播《舌尖上的中國》,並且在稍後幾天,二套騰出時間段後,在二套也要繼續播出。
完全是把《舌尖上的中國》當成了主打片。(~^~)
PS: 求推薦票和月票!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