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末》第一百零四章 10府空缺
"不, 我不會放棄的, 一切都會來的及。”

  陳克複伸手製止了各將的擔心, 眼下時間確實十分緊, 一切都得和時間賽跑, 但是在這樣的時代, 信息的傳播是十分的緩慢的, 特別是戰爭之時。那些交通道路早已經被切斷, 而且還有那麽多的偵探遊騎, 更是能阻礙各城之間的信息傳遞。

  , "各位, 兩天, 兩天后安市和白岩城的兵馬就會到遼東城, 只要半日, 我們就能解決這支兵馬。而扶余城的兵馬得到我們的消息從集結, 再到南下遼河邊, 他們得要五天時間, 而我們從遼東城出發到達伏擊地點, 最多只要兩天。諸位, 我們花兩天半的時間解決安市、白岩城的兵馬, 再花兩天的時間提前趕到伏擊地點設伏。一共也是要四天半。所以, 派往安市、白岩的信使現在就出發, 而派往扶城各城的信使會到明早才出發, 這中間又能給我增加半天的時間, 到時, 我們會比扶余城的兵馬多一天的時間準備, 這就是我們的時間。”

  眾人都是點了點頭, 陳克複的時間安排的可謂是十分的緊湊, 中間隻留了一天做預備, 一旦哪裡出了問題, 耽誤的時間超過了五天, 那麽整個計劃1就可能崩潰。比如高於貞等人兩天之內沒能趕到遼東城, 又或者淵太祛用不到五天, 隻用了四天或者四天半就趕到了遼河, 那一切計劃就將有可能崩潰。最好的結果是他們伏擊了一路兵馬, 最壞的可能也許就是不但沒伏擊到遼人, 甚至會讓發現了〖真〗實情況的遼人反伏擊。

  , "大將軍, 我們如何能保證高建武的信使會在四天內不將我們這裡的情報送給各城的將領們?五天的時間可不短, 也許高建武現在已經進了一座小山城, 派出了他的信使呢?”

  對於這些不知道想計策, 只知道提出十萬個為什麽的將校們, 陳克複十分的無語, 但是面對著這些人他也沒有辦法。隻好沉聲道”"高建武隻身落入了河中, 生死還不知道, 就算他活下來了。等他趕到最近的山城, 再派出信使那也得在數個時辰之後。而本將軍早已經派出了十余批精銳破軍營的騎兵們在大粱水、小遼水兩條河之間布下了嚴密防線, 普通一兩個信使根本很難通過。除非高建武到了國內城, 派出精銳的大隊騎兵去報信, 但是那個時候, 已經在數天之後了。所以, 這一點我們可以暫時不考慮。”

  , "至於你們有的人說的各種意外的情況, 那不是我們軍人應當過多考慮的事情。為將者, 末戰先謀, 末謀勝, 先謀敗。所謂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現在我們能做的, 就是根據我們所得的情況, 在現在的條件之下, 想出一個最好的方法, 這就是我們為將者應當做的。”

  , "當然, 未謀勝, 先謀敗。我們也不能隻想著一個計劃, 不管做任何的謀劃1, 哪怕是我們感覺到百分百的成功xìng。但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我們同樣得事先做出一個最合適的預備方案, 以防萬一。所謂狡兔尚有三窟, 我們一樣也得給自己留後路。”陳克複拿出自己的虎符, 大聲道”"本將的計劃是, 待解決完白岩、安市之敵後, 除胡海和陳貴所率部去取白岩、安市之外。令沈光、陳富將破軍營精銳騎兵五千, 第五師一萬步兵, 在遼河東岸不遠處的金山峽谷西嶺布陣隱蔽設伏:令羅林、李世民、李玄霸領破軍營精銳騎兵一千, 重步兵兩千以為奇兵, 伏於山北狹谷之中, 待發起攻擊時, 從敵後衝出。急調新城守將李奔雷將軍領魯世深、張合二將率破軍營騎兵一千, 第一、二師步兵兩萬挾帶鼓角, 收卷旗幟, 登上北山。並由本將親領近衛、偵探二團四百人馬, 及統率精悍民壯兩萬, 攜床弩、

  投石車, 並帶火箭, 設伏於南面山林之中, 一待遼軍進入峽谷之後, 立馬率軍封堵敵軍退路。諸軍, 皆以鼓角之聲為號, 當遼軍全部進入峽谷之時, 由西嶺設伏的沈光、陳富二將一萬五千人率先出擊, 封堵敵進前進之路。然後本將所謂兩萬余人由南面出擊封堵敵軍退路, 到時鼓角為號下一齊出擊。”

  說完計劃1後, 陳克複轉頭對一旁的李節道”"李節將軍, 伏擊扶余城之敵, 對我軍至關重要。為此, 就請李將軍與本將一起統率南面設伏的兩萬民壯。這些不比其余各將所統之各新編之師, 所以希望李將軍能替我統率好。

  另外, 大軍出發, 也不得不派一大將守護好大本營。新城各城由劉鐵柱郎將為臨時統率, 率領剩余兵馬堅守新城四城。郎將毛翊為遼東大本營臨時統帥, 以所有剩余民壯堅守遼東大本營, 絕不容有失。不管遇到什麽情況, 你們只需要緊閉城門, 待大軍回城即可。”

  等一眾將領領命之後, 陳克複又忙寫了兩封信, 一封緊急送往新城調老爺子的兵馬數日後一起匯合, 一封又寫給劉鐵柱, 特別在信中對這位向來用兵沉穩的郎將叮囑一番。

  "好了, 把信使派出去吧, 胡海、陳貴也帶兵馬先上路。其余的各位將領留下來, 繼續商議。”

  等胡海等數位棄任務的將領匆匆離去之後, 陳克複也長歎了一口氣, 現在所有的計劃1已經制定了, 成功與否就棄到時的結果了。發布了命令之後, 陳克複的心裡好而輕松了不少。

  "諸位, 現在我們還不能松懈下來, 唯有扛過了發前這一波, 我們才能有喘息之機。離高於貞、高延年的兵馬到來, 只有兩天時間了, 雖然只有兩天的時間, 但是我希望大家更是要加緊軍隊的訓練。這次陛下命我留守遼東之時, 曾禦口有令, 只要我拿下遼東城, 陛下即命我在遼東臨時增設十個鷹揚府, 新增兵馬一萬二千人。所有兵員就地從民壯之中征召, 而所有將校官職, 也皆由我提撥任命, 再上呈陛下。”

  陳克複的話一落, 眾多將校都是一愣。新增十個鷹揚府, 而且完全由陳克複一手組建, 而且軍官也由他任命?眾將校真是大吃一驚。

  鷹揚府為大隋府兵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大隋在各國各地設置鷹揚府, 平時為農, 戰時為兵, 在和平時代, 除了每年的三個月左右的訓練、

  番上外, 基本上鷹揚府和一個地方官衙看不出太大的區別。

  但是鷹揚府大府統兵一千二百人, 鷹揚郎將更是正五品之實職, 昏官也是從五品的鷹擊郎將, 其下還有司馬, 及倉曹、兵曹參軍事。

  另外下面還有正六品的越騎校尉3人、步兵校尉3人。而且下面的從正六品到正九品的大小武官職也有大把, 可以說一個鷹揚府就能安排數十個官職。而如今陳克複一下子有了十個鷹揚府的空缺, 這就等於一下子多了一大把的職位, 就連正五品、從五品這樣的高級武官實職也一下子有了二十個, 這怎麽不讓人發愣。

  愣過之後, 所有的人都〖興〗奮了。如今破軍營之中, 陳克複是正三品的大將軍, 李節和李奔雷都是正四品的折衝郎將。胡海等十四個破軍營的老將還有李節帶來的三人一共十七人都是正五品的武官職, 就是從五品的現在也有三十一個。可以說除了陳克複等二十個正五品及以上的將領外, 其它所有的人現在都有個升官的機會, 哪個會不心動啊。

  十個鷹揚府, 那就等手有了十個正五品的鷹揚郎將, 十個從五品的鷹擊郎將, 此外還有三十個正六品的越騎校尉, 三十個正六品的步兵校尉, 十個正七品的司馬, 十個從八品的兵曹參軍、倉曹參軍。

  此外鷹揚府十人一夥, 五十人一隊, 百隊一旅, 這就等於一下子又多出了一百二十個正七品的旅帥, 二百四十個正八品的隊正, 二百四十個從八品的隊昏。

  從正五品到從八品, 增加十個鷹揚府就等於一下子增加了7舊個有品級的武官實職。這七百多個的官職, 將完全就是由陳克複在這遼東兵馬中提撥。那些軍官們不用猜也能知道, 這些職位首先考慮到的肯定就是破軍營的人。

  而那些原本因為被臨時編練到了新軍之中, 又被臨時提撥任命為了隊正、校尉的那一批民夫輔兵們, 原本還覺得那都不過是陳克複的便宜之計, 等戰後肯定又得去做農民的一眾人, 此時一個個開始jī動了起來。

  說不好, 到時陳克複就也會給他們提撥點官職, 哪怕是一個隊昏, 那也是正正式式的從八品的實職啊。在老家, 那上縣的縣丞也不過是從八品職, 而以往高高在上的縣尉老爺們更不過是從九品之職罷了。

  而如果要是能得到一個隊副, 那就等於是和老家中的縣丞老爺平起平坐了啊。所有的新軍軍官都眼睛冒光, 直勾勾的等著聽陳克複要怎麽任命這新增加的七百多個官職。這可是一頓豐盛的大餐啊”此時每個人都想著能分上一杯羹, 而那些破軍營的將校們, 特別是那些校尉們更是一個個臉上掛著藏不住的笑容, 不管大將軍怎麽來分, 他們這些處於中間職位的校尉們也一定能官升一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