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末》第二百零七章 傾國來戰
“副帥所言不錯,這份計劃看的出來,高句麗人確實是沒有得到扶余淵太祛已經被擊敗俘虜的情報。而且,這情特勤司拿到這份情報時也已經暴lù,所以高句麗未來的作戰計劃肯定會改變。”

 陳克複端坐上首,冷靜的道“但是,這份用十多位弟兄們生命換回來的作戰計劃…,對我們來說,價值依然連城!從這份情報看,我們輕易的就能知道遼人未來可能集結的戰鬥力量,以及他們未來的兵馬統帥。”於欽明這個中軍行軍司馬這個時候也主動道“大帥說的沒錯,從這個計劃…來看,遼人的動員時間很短,兩個月時間就會北上。而且兵力將達到驚人的十五萬人,而不是我們之前預測的五六萬人馬。而且統兵之人為乙支文德、高建武、淵淨水三人。這三人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清楚,這都是高句麗國中一等一的大將,如果真的十五萬兵馬北上,那麽就必然是一場正面的硬仗、惡仗1”魯世深恨恨的道“於司馬也不必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那乙支、高建武雖然名氣很大,但是於司馬可不要忘記了,他們可還都是我們大帥的手下敗將。乙支帶八萬騎兵都擋不住我大帥一千重騎,高建武坐擁遼東堅城,到最後,還不是被大帥打的棄城而逃?最後更是被逼的跳河而逃,所以這兩人在我老魯看來也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至於那個什麽淵淨水則更不用說了,連他的名字咱老魯都沒聽過,他大哥不是還號稱比肩乙支、高建武的大將?他二哥淵淨土,叔叔淵蓋銅不也都是稱為上將,如今還不是全都在我們的俘虜營中?”魯世深的話一落,整個軍議廳裡都笑了起來,是啊,遼人再厲害,不也都是手下敗將麽?當初那麽少的兵力都能打的他們跳河,這如今遼東城中的兵馬可是翻了好幾倍,到時更沒有什麽可懼的了。

 就連李節這個時候也笑了笑道“高句麗人的這個計劃就是一個完美的紙上談兵,兩個月內動員十五萬人北上做戰。如今大粱水以西全落入我手,遼水沿線更是全被我們掃dàng一空,一百多座大小山城如今全都成了空城,要錢糧沒錢糧,要人口沒人口。十五萬高句麗大軍北上做戰,哪怕從國內、烏骨兩城出發,到達這裡,那也是有數百裡之遙。一路之上,他們的後勤呢?糧草呢?要如何供應?十五萬的大軍,又是要近千裡外做戰,那麽這後勤糧草的供應必然也得有五萬以上的民夫輸送。而且最關健的是,高句麗人在失去了遼東、新城、扶余這幾個要塞之後,整個高句麗一半以上的戰爭儲備物資也全都失於我軍之手。我不認為,高句麗國內現在還有這麽多的物資糧草支持他們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打這樣的一場大戰。”毛喜點了點頭道“李長史說的沒錯,高句麗整個做戰計劃都是建立在白岩、安市、金山、蓋牟、扶余等城未失的情況之下。如果只是失去遼東和新城,那麽高句麗人的作戰後勤就能依靠遼河一線的大城保障供給。但是現大遼河一線全失,高句麗人沒有糧草,那想北上就是空談,而如果等他們籌集糧草,那麽兩個月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

 毛喜冷靜的分析道,雖然隱居多年,但是二十多年前就已經是南朝重臣的他,依然還保有銳利的戰略眼光,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計劃的不切實際。

 對於軍中幾位大佬的分析,下面在坐的三百來位將領都顯得十分輕松,畢竟,遼人越弱,他們也就越安全,甚至今後還有可能大破遼人,建功立業。

 看著一眾輕松的將領,陳克複微微有些歎息,這些將領還是太缺乏一個為將者的考慮了。如今他們以一軍對一國,又豈是這麽簡單的。

 “諸位,我和大家的看法正好相反。眼下的五切情報顯示,在失去了遼河防線之後,整個高句麗的所有戰略優勢都已經盡去。

 鴨綠水以西的一中高句麗國土已經暴lù在我們的鐵蹄之下。不但失地,而且更關健的是,他們還失去了數十萬的精銳兵馬,近七十萬的人口,以及整個高句麗一半以上的戰爭儲備。可以說現大的高句麗已經是快要山窮水盡了,哪怕就是我們佔據遼河一線後,以後再也不去打他們,用不了幾年,高句麗也必然衰弱。、,

 “如此的一個遼東大國,你覺得他們會接受這樣的命運嗎?越是危急,那麽高句麗人的反應也必然越大。當狗急了還會跳牆,就和高建武被逼急了會跳河一樣。當整個高句麗退無可退之後,必然會拚死一戰,這毫無疑問。所以,當高句麗朝中知道了淵太祛兵敗被俘,遼河一線全部失去之後,我敢肯定,他們一定會等不及在兩個月之後再北上。很有可能,一個月之內,高句麗人必然會傾國來戰!”

 陳克複的判斷一下子讓所有人震驚了,甚至都有點不敢相信。

 “可是,可是,十多萬大軍調動,那需要的糧草那也是海量啊,沒有糧草如何枰仗?而且他們現在能調動的受過訓練之兵只有五萬,面其它十萬人可都是平民及奴隸,這些可都還是沒受過訓練的呢,如何打仗?”陳克複搖了搖頭道“沒有什麽不可能的,高句麗都要亡族滅種了,這個時候必然是全力一拚。大家不要忘記了,高句麗可不止五萬兵馬,平壤、漢城,烏骨、國內四城有兵馬近十萬人,卑沙城、建安城有兵馬三萬,這可都是實打實的王國正規軍,而高句麗南方貴族們手中同樣還有最少兩三萬的兵馬。在這樣亡國之即,你覺得高句麗人還會有保留嗎?”

 於欽明點了點頭,臉sè有些難看的道“物極必反,事實確實會如大帥所說的一樣。如果我們只是佔據了遼東、新城。那麽高句麗人肯定是會一步步的來。但是我們現在突然把整個遼河一線完全掃平,殲滅其十余萬軍隊,俘虜其國五分之一的人口,高句麗人必然寢食難安。

 這個時候,如果我大隋再從中原調大軍東進趁機全面佔領了遼河一線,那麽高句麗真要亡國了。國都要亡了,他們肯定會拚的。盡起國內所有兵馬,和我們一戰,打勝了,就能成功的奪回遼河一線,那麽高句麗就能再延續下去。戰敗了,那也不過是早幾日亡國罷了。”被這麽一說,眾人表情都凝重起來。如果高句麗真的傾國來戰,那到時可就真正的是十幾萬真正的大軍前來了。雖然在遼東,他們接連戰勝高句麗人,但都是伏擊、以多打少這樣的仗,正面硬碰上十幾萬人,他們還真沒底。

 陳克複看著眾將的反應,先前都覺得遼人不行,一個個盲目樂觀。

 現在又卻突然覺得遼人會傾國北上來戰,一個個又全都盲目悲觀起來。

 如果任由這樣下去,那麽以後軍隊也肯定會消極怠戰。

 “諸位,遼人狗急來戰,我們又何懼之有?哪怕遼人真的傾國北上,那也最少還得有一個月時間。這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可做的事情並不少。大家說說看,我們要如何準備應敵?”

 一眾將領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拚命出謀劃策,以商討如何應對遼人大軍。

 “大帥,當務之急應當是立馬向陛下稟明這裡的情況,請求陛下調派大軍來增援。如果大軍到來,那麽我們就能在遼東城和遠道而來的高句麗人打上一場大戰。甚至有可能直接擊敗遼人大軍,從此踏平高句麗。最不濟,也當請陛下調派一支水師浮海東進,直接兵逼平壤。

 如此必能牽製住不少的高句麗人不敢傾巢而出。”李節提議道。

 李奔雷道“李長史的提議不錯,不過我們也不能坐等陛下的援軍。如果高句麗人真的能一個月就北上,那麽陛下的援軍有可能趕不上。所有我們應當加緊訓練兵馬,只要把兵馬訓練出來了,那我們同樣有十三萬兵馬,不比遼人少多少,且又有堅城可守,必不懼遼狗。”

 “大帥,要不,我們先和高句麗人和談如何?”毛伯突然開口道。

 “和談?”眾人都愣了一下,他們都是武將,想的都是戰場之上,刀來劍去,拳頭大的就是老大。

 看著眾人的驚訝表情,毛喜解釋道“如今我們佔有遼東、新城等堅城,有糧有器械,有兵馬,唯一缺少的是時間。黃大人也說了,如今東都危急,陛下和朝中大臣都已經南下解圍去了。那麽,短時間內朝廷是不可能派援軍北上支援我們的。而我們雖然如今有十三萬兵馬,可不但有四萬是準備現在征召的,就是那八萬人,也大都還是入伍不久的新兵啊。

 我們的兵馬缺少時間訓練,只要有時間訓練,哪怕是兩三個月的時間,那麽這十余萬人也可以與遼人一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