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秀才的逆襲》第321章 9江之變(4000字大章)
任思齊和黃得功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左良玉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久。更不知道左良玉大軍之所以要離開武昌沿江而下,並不是要真的清君側,而是因為李自成帶著二十萬大軍離開了襄陽,向武昌逼來,而左良玉根本不敢和大順軍放對,大肆殺人洗掠之後,放火燒了武昌城,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全軍順江而下。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說一下李自成,這位大順皇帝。

崇禎十七年三月,也就是去年,李自成帶領大軍攻進了北京,逼得崇禎在煤山上吊。然而好景不長,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一片石大戰,順軍大敗,倉皇間撤出了北京,逃回陝西。

今年正月,清兵阿濟格部和多鐸部兩路夾擊,李自成在陝西也立不住腳,經藍田、商州逃進河南南部,因為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還在順軍的控制之下,這裡還有大將白旺統率的七萬大軍。加上李自成從陝西撤出的十多萬軍隊,總兵力還有二十萬。

可是李自成也知道,單憑襄陽四府不足以抵擋滿清大軍,不足以成大事。要想奪取天下,必須選擇更好的根據地。而以南京為中心的江東之地,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若能奪取了江東,以江東的財富人力,大順必將再起!

拿定了主意之後,李自成下令集結全部軍隊,放棄了襄陽四府,全軍順江而下攻打南京。至於攔在路上的明軍,李自成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除了滿人大軍以外,李自成誰也不怕,縱橫天下這十多年,幾乎所有的明軍將領都敗在了李自成的手下。對陣明軍,李自成有很強的心裡優勢。

果不其然,見到順軍攻來,盤踞在武昌的左良玉根本不敢抵抗,還未定順軍攻到,就全軍逃出武昌,臨行之前下令把武昌屠戮一空,然後一把火把武昌城燒成白地,總之什麽也不給順軍留下。

現在的態勢就是,清兵分兩路攻明,一路是多鐸率大軍從潼關出發經歸德南下攻打揚州。另一路則是阿濟格領軍尾隨在李自成的大順軍之後,欲徹底消滅順軍。而李自成帶領順軍則放棄了襄陽,二十萬大軍攻向武昌。武昌的左良玉害怕於順軍放對,則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全軍順江而下,離開了武昌。

而黃得功和任思齊則帶領大軍在蕪湖集結,試圖堵住左良玉大軍。

對天下的形勢,不管是黃得功和任思齊其實都稀裡糊塗,因為古代信息不發達,千裡之外的消息傳來時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消息傳遞的速度根本沒有大軍行進的速度快。

黃得功甚至是南明朝廷根本不知道左良玉大軍沿江而下的真正原因。而任思齊腦中雖有前世的記憶,可也只是知道一些大事件而已,對具體的事情發展卻完全不清楚。例如他知道清兵入關李自成大敗,知道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被清兵打敗,最後也不知是死了,還是像傳說的那樣當了和尚。

因為消息的匱乏,在黃得功和任思齊二人眼中,此時眼前的敵人就只有左良玉了。必須想法打敗左良玉,或者把左軍擋住。如此南京朝廷才能緩口氣,才能全心力的在揚州抵擋清兵的攻打!

就在黃得功和任思齊兩軍在蕪湖集結之時,左良玉大軍已經到達了九江。

弘光元年四月一日,左良玉大軍到達九江。

九江古稱江州、柴桑,是江西重鎮,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地理位置無比重要。黃鳳舞的父親黃斌卿就曾做過幾天九江總兵。

不打下九江,就無法繼續順江東下。可是九江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在九江城內自然駐有重兵。

操江總督袁繼鹹現在就在九江。操江總督,顧名思義是負責江防的,副僉都禦史為之,領上下江防之事。本來操江總督的駐地是在安慶,可當聽說左軍東下,袁繼鹹便從安慶來到九江,企圖把左軍堵在九江之西。

九江是江西重鎮,想要打下來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可左良玉哪裡有那麽多時間啊。於是便邀請袁繼鹹於舟中相會,試圖勸說袁繼鹹獻出九江。

面對左良玉二十萬大軍,袁繼鹹也知道僅憑九江不足與抵擋左軍。遂親自到左良玉的舟中,想勸服左良玉罷兵。

哪知剛一入舟,左良玉便拿出一道“皇太子”秘諭,然後威逼袁繼鹹一起“清君側,救太子”。左良玉所說的太子就是剛發生在南京的偽太子案,一個少年自稱是先帝太子來到江南,惹得南京朝廷一片混亂。

看到左良玉所謂的秘諭,袁繼鹹勃然大怒。

“皇太子真偽未定,不知寧南侯您這秘諭從何而來?即使這皇太子是真又如何,先帝之恩不可負,但今上之恩又能負嗎,沒有今上您如何能當上這寧南侯,統領一鎮重兵?”

左良玉斜倚榻上,眼皮耷拉著對袁繼鹹的話全無反應。

沒奈何,袁繼鹹雙手抱拳,對周舟中左軍諸將下拜行禮,請他們以大事為重,愛惜百姓。

“大明正在動蕩之中,朝廷正處於危難之際,還望諸位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為念,不要做亂臣賊子。”

然而對左軍這些動輒殺人屠城的將領來說,讓他們愛惜百姓不易於對牛彈琴。

“謀害太子,乃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所為,與今上無關,本侯率軍東下只是清君側並非造反。至於愛惜百姓,那是理所當然,袁大人不比過慮。”

沉默良久,左良玉緩緩道。

見無法勸服左良玉罷兵,袁繼鹹只能黯然回城。回城之後,下令諸將嚴守城池,不準左軍一兵一卒進城。九江城中有大軍兩萬余人,袁繼鹹自信能把左良玉擋在九江之外,只要靖南侯黃得功大軍開到,內外夾擊把左良玉消滅在九江之外也不是不可能。

袁繼鹹那裡知道,他部下的副將張繼勳早已暗中投靠了左良玉。半夜之時,張繼勳帶著手下到處放火,九江城中燃起了無數個火頭,短短時間內整個九江城陷入火海之中。

袁繼鹹被火光驚醒,走出府門,急忙召集眾軍救火。然而火勢蔓延開來,又哪裡來得及搶救。

張繼勳乘機打開了城門,放城外的左軍入城。

若論軍紀,左良玉的部下可能是所有大明軍隊中軍紀最差的一隻。自崇禎十一年開始,左良玉就擁兵自重,長期蹂躪地方,其軍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朝廷對他的這種作為完全無可奈何,只能盡力安撫生怕把他逼反。

所以一入九江,左良玉軍隊就如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衝入百姓家中,婦女,搶奪財富,殺人放火,整個九江城就如人間地獄一般。

看著滿天的火光,聽著滿城百姓的哭號,袁繼鹹心若死灰。愛惜百姓的話語還在耳邊,而他治下的百姓已經陷入了地獄之中,嘴唇顫抖著,袁繼鹹拔出腰間的寶劍,就要揮劍自刎,卻被他身邊的親兵把總一把抱住了胳膊。

親兵把總奪下袁繼鹹手中的寶劍,帶著手下保護著袁繼鹹想逃出九江城。

可是還未逃多遠,正遇到左良玉部將張應元。眾寡懸殊,袁繼鹹的親兵們隻得投降。

“屠夫,屠夫!”被張應元帶到左良玉舟中,袁繼鹹指著左良玉破口大罵,然後奮起掙脫押著他的左軍士兵,跑到船舷處縱身跳入江中。

左良玉慌忙讓手下下水把袁繼鹹救起。

“季通兄何必如此固執,本侯又非亂臣賊子。”左良玉對渾身的袁繼鹹勸道。

“大人你就是現在死了又於是何補?還不如呆在左良玉軍中見機行事,這樣還能勸說左良玉一二,最起碼能多救一些百姓。”

袁繼鹹軍中監軍李尤龍已經投降了左良玉,把袁繼鹹拉到一邊勸道。

袁繼鹹尋思良久,長歎口氣,只能妥協。

“讓我同侯爺一道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必須立刻下令左軍撤出九江,停止對百姓的殺戮。”袁繼鹹對左良玉道。

“那是自然,我立刻下令軍隊退出。”左良玉聞言大喜,連連保證到。此時九江內的軍隊將領多已投降了左軍,即使左軍退出九江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此時的左良玉完全沒有造反進而奪取大明江山的心思,他已經老了又重病纏身,他之所以帶軍東下就是躲避李自成大順軍的鋒芒而已。

既然沒有造反之心,當然不敢輕易殺掉袁繼鹹這個朝廷重臣。況且左良玉武將身份,雖然已經貴為寧南侯,可是對於文官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懼意,文貴武賤的思想已經深入到他的骨髓。起兵這些天來,雖然屠殺掉無數的百姓,可是對於大明的文官,他沒敢下令殺掉一個。

不敢殺掉袁繼鹹,又不能把他放回九江,左良玉下令把袁繼鹹軟禁在舟中。然後召集軍隊,準備繼續沿江而下。

然而他的軍隊軍紀實在太過渙散,進入九江城內的士兵們正擄掠興奮的很,哪裡肯輕易的退出城去?

左良玉的軍令好久,還是有許多的士兵在九江城內不肯退出來。這一耽擱就是兩天,而左良玉的病忽然重了起來。

弘光元年四月初四,就在左良玉大軍到達九江的第四天,寧南侯平賊將軍左良玉病死在九江之外的舟中。

左良玉,字昆山,山東臨清人,自幼喪父,成年後從軍。從軍早期的左良玉英勇善戰、屢立戰功,由一普通的士兵積功成為了一軍的統率。可是後期的左良玉早沒了年輕時的血氣,遇到強敵只知道逃跑,對待百姓則凶狠如狼,燒殺搶掠,強逼百姓從軍,其做過的惡事比早期的流民軍差不到哪裡去。左良玉的一生,多次下過屠城的命令,死在他軍隊屠刀下的百姓不計其數。對外敵怯懦,對百姓凶狠,這就是左良玉以及他帶領的大軍!

左良玉死後,左軍諸將推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為首,以為順軍的前鋒已經到達九江不遠。經過商議後,大軍繼續東下,四月七日,左軍攻佔彭澤,四月八日佔領了東流。面對聲勢浩大的二十多萬左軍,沿江兩岸的城市根本不敢抵抗,生怕遭到左軍的屠城。

四月八日,左軍繼續東下,主力到達安慶,以總兵李國英為先鋒,兵鋒直指銅陵。

而此時,任思齊率領的艦隊自蕪湖出發,已經到了銅陵。這裡是預定的和左良玉軍交戰的戰場。

任思齊的岱山軍船隻眾多,近四萬人擁有八百多條大小船隻,所有人都是乘船,速度較快。

按照和黃得功商議的方案,任思齊的大軍部署在長江之南,負責抵擋左良玉大軍從長江南岸的進攻。而黃得功大軍則部署在江北,抵擋江北岸的左軍。至於左良玉的水軍則有兩軍水師一同對付。

左良玉大軍二十多萬,加上攜裹的百姓,加起來足有四十萬人,號稱“六十萬大軍”。這麽多人不可能全部走水道,而是船隊攜帶著物資輜重走水道,大軍則分布在長江兩岸。

到達銅陵,任思齊下令一萬步兵立刻下船,在長江南岸布下防線,阻擋左軍自南岸的進攻。八百多艘大小船隻則在靠近銅陵城的江面上結下水營,配合著北岸的黃得功軍把長江江道斬為兩端。

十幾隻快船被派出,沿江而上,去探查左軍水師的動靜。而江岸上的步兵則緊張的布置著防線。一隊隊的士兵提著刀斧進入江岸的密林之中,砍伐樹木,然後拖回到江岸上。在一萬步兵的努力下,大營迅速的扎起。鹿角柵欄壕溝一應具有。在營地的邊緣還用竹木搭建了十幾個一丈多高的箭樓,每個箭樓上都有十幾個火槍手。

一百多門火炮從船上卸下,被運到江岸,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西方。從倭國回來的船隊帶回了數十萬斤銅鐵,在梁九的督造下,岱山的工坊鑄造了三百多門火炮。當然這不全是那種動輒三千斤的紅衣大炮,其中大部分是數百斤的火炮。

就在部下軍隊緊張的布置防線之上,任思齊帶著一隊親兵進入了銅陵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