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庶子謀國》第40章 水清則無魚
  月輪之下,衛府中,衛玠與綠竹兩人相伴在那院中。  這一夜的月亮,雖不如那夜中秋,可那皓月之光也是普灑大地。

  衛玠坐在門廊下,低頭想著事情。

  而綠竹在他一旁,舉頭望月,隨口問道:“三郎,近日公門裡事情可多?”

  “尚好。”衛玠答著話,突然問道,“綠竹,你可知如今姑蘇城內哪裡的灶具最多?”

  綠竹聽罷便答道:“家家戶戶都有灶具,三郎問這個做什麽?”

  衛玠回道:“我想做頓飯,請他人吃。”

  綠竹又問:“三郎,要請幾人?”

  衛玠笑道:“怕是有數萬人之眾。”

  “三郎在胡說吧。”綠竹聽罷,嗔道,“如此多的人,怕是將全城的灶具都弄來,也做不了這頓飯。”

  衛玠點點頭後,又問道:“那我一定要做這頓飯,綠竹可有辦法?”

  “三郎為難奴家了。”綠竹皺著眉頭,“這麽大的飯席,我可做不成。”

  衛玠聽罷,便不再問了。

  這一夜風平浪靜,城中無一人家出了禍事,那些盜匪似乎都銷聲匿跡了。

  之後數日,亦是如此。

  只是天下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整夜的巡查,將一眾城防營的軍士折騰的疲憊不堪,如此便引來了許多抱怨。這怨聲一起,將士難免懈怠,便又出了紕漏,城中匪患又起。

  這一日,衛玠拿著文書去二堂尋蕭璟。

  到了堂外,便聽到裡頭的議事聲。

  他停住身在外聽了會,便聽出了事情的原委。

  那日議事之時,他便察覺到了蕭璟那般安排的錯處。

  只是蕭璟既是一州之長,又是他的尊長,他不好當著眾人的面指出那錯處。

  而如今這弊端,終於顯現了出來。

  在堂外侯了一會,衛玠便見那龐參軍走了出來,他一臉的不快,顯然是方才話不投機了。衛玠對著此人拱手一禮,可龐勳卻無視於他,如此倒惹出了一陣尷尬。

  待龐勳走後,衛玠便進了二堂。

  堂中只有蕭璟與李翊在,蕭璟坐在那,扶著額頭,正在煩惱著。

  李翊見他進來,便走過來問道:“三郎,所為何事?”

  “是這發糧文書,請先生拿與使君一觀。”衛玠說著,將手中的文書遞了過來。

  李翊接過去,點點頭,沒說其他,返身走了回去。

  “使君。”李翊說道,“這文書,還請你先瞧一瞧。”

  蕭璟聽罷,便抬起頭,將文書接了過來。看過後,他點頭道:”就按著上面寫的辦。”說完,他又將文書遞還了過來。

  李翊接過去,就轉身將文書又送回了衛玠手上。

  衛玠接過後,卻未走,蕭璟見了就問道:“三郎,還有別的事嗎?”

  衛玠聽了,回道:“使君,可是在為城中匪事煩惱?”

  “正是如此。”蕭璟未言,李翊幫著答道,“三郎如此問,可是有了對策?”

  他這麽一問,讓蕭璟的精神為之一振。他也覺著是如此,便說道:“三郎既有良策,就請速速說來,也好解了我的煩愁。”

  “在下當不得使君一個請字。”衛玠笑道,“只是有些想法,既然使君願聽,那在下便說與使君聽。”

  之後,他思慮片刻後,又道:“天下諸事皆是有因有果,如今城中生匪非是偶然,實乃有因,這才有果。”

  蕭璟隨即問道:“這因是何因?”

  衛玠答道:“這因嘛,

便在這文書上。”說著,他舉起了手中的文書。  蕭璟略一思索,便知他何指:“三郎是說,這些盜匪是隨著這些災民而來的?”

  “正是如此。”衛玠肯定道,“如今江北的災民蜂擁而入,將姑蘇城內的這池水給攪混了,自然就有人想要渾水摸魚。”

  他說完,蕭璟便點頭道:“確是如此。”

  與此同時,一旁的李翊也說道:“三郎既然已經識出了其中的原委,那可有方略?”

  “談不上方略,只是有些想法而已。”衛玠笑道。

  蕭璟聽罷,便苦笑道:“三郎既然有了主意,還是速速說出來吧,也免得我等癡人繼續遭那份罪。”

  他這話一出,衛玠便不敢再托大。

  “使君既然已知事因,那要想解決此事,還得從這因著手。”衛玠說道,“正如那日龐參軍所言,這些盜匪日散夜聚,混於災民之中。想要製住他們,首先就得從這災民下手。使君可使些手段,將城內的災民遷到城外,如此渾水變清水,這池裡的魚就無處可藏了。”

  蕭璟聽了,連連點頭。可是之後,他心中又起了疑惑:“只是城內災民如此多,有何辦法可使他們盡出城去,又不引起賊人的注意?”

  李翊聞言,笑道:“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三郎如此說了,定然他是有辦法的,使君問他便可。”

  “不敢勞使君相問,衛玠這便說與使君。”未等蕭璟開口問,衛玠便道,“在下先前就有言,災民來此隻為糧食。如今使君想請這些災民出城,只需在城外設一飯席,便可讓這些災民自行前往。”

  “如此,確實可行。”蕭璟說著,複又皺眉道,“只是如此多的人,恐怕城內沒有那麽多的炊具。”

  衛玠隨後說道:“炊具雖無,可城內百姓家中多有大缸,使君讓人借來,便可將這飯席做成。”

  聽了他這話,蕭璟茅塞頓開,連連頓首。

  一旁的李翊在此時,突然問道:“三郎,若是那些盜匪跟著災民出了城,那便是放虎歸山,遺患無窮了。”

  “李先生所言甚是,自然不能讓他們如此輕易的脫身。”見他問出了關節,衛玠便正色答道,“這些人雖然表面上與災民無異,可內裡卻有天差地別。災民久經饑餓,早已骨瘦如柴,而盜匪之人卻非如此,只要詳加辨查,自可黑白分明。”

  “三郎此策甚妙。”蕭璟說完,又問道,“只是此事甚為緊要,又有如此多的布置,便需一心思細膩之人去辦方才妥當。立德以為,何人可當此大任啊?”

  他話一落,李翊便笑道:“真佛便在眼前,使君何必多聞。此策既是三郎所獻,那交由三郎去辦,自是最穩妥的。只是不知,三郎願否?”

  聞聽兩人一唱一和,衛玠便知其意。

  他思索片刻,便道:“衛玠年輕未經事,紙上談兵尚可,真要做事,恐有紕漏,況且他人也會不服。還請使君,另尋他人。”

  “三郎,這是找我要權了。”蕭璟聽出了其中意味,“來人,取紙筆來。”

  片刻後,便有仆人送來了四寶。

  蕭璟伏案寫了一文書後,又掏出一枚印璽按了上去。之後,他笑著將那文書遞了過來:“有了這文書,三郎當可便宜行事了。”

  衛玠接過來一看,見是封任命文書,著他暫代兵曹參軍一職,又授以全權,負責緝捕城內盜匪一事。

  這兵曹參軍乃是位為從七品下,與下縣知縣屬於同一級,蕭璟讓衛玠居於此位,可算是火線提拔。只是官位乃是公器,蕭璟也不能私相授受,便只是暫代。

  另外,蕭璟又給了衛玠全權。

  他這是又給位,又給權,其中的誠意自是滿滿。

  可衛玠思慮後,卻推辭了:“使君,衛玠既無功名,又無功勳,這文書實不敢領受。”說著,他將文書又遞還了過來。

  正如衛玠所言,他這般的資歷驟然到了這樣的位置,是很難讓人信服,也會授人話柄。

  “哎。”蕭璟右手一擋,卻說道,“你三郎雖無功名,卻有實才,既無功勞,那日後立了便是。況且這兵曹一職本就出缺多時,我是苦無人選才擱置至今。如今既有三郎這般的大才,如何能不請賢。還望三郎,莫再推辭啊。”

  “三郎,此乃使君厚意,你就勿要推辭了。”一旁的李翊也幫著道。

  見二人如此說,衛玠推拖不得,隻得應承了下來:“既是使君美意,那衛玠便愧領了。”

  “這才好嘛。”

  見他終於應下了,蕭璟便笑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