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李仲就把南下的作戰計劃制定好了,拿來與李岩商量。
不過在商議之前,李仲卻是先說起了李岩的行程。他提醒:“你該準備去北京了,臘月十六就是登基大典的日子,現在都月末了,再不準備就耽擱了。”
李岩滿不在乎的說道:“開封到北京也沒多遠,而且道路都休整完畢,六七天就能到。”
“這不是行軍打仗,又不是你一個人去,皇后妃嬪都要冊封,孩子們也要帶著,路上可不能太趕了。”李仲規勸著。
李岩笑著說道:“二哥放心,已經讓他們準備了。各部堂官隨行即可,其他官員留下來照常辦公,就讓北京的那些閑差撐場面吧。反正我也不打算在北京常住,年後還是要回開封來的。北方防線基本無憂,明年的重心還是在南方。孩子們也不帶了,寒冬臘月的,不遭那個罪。再說了,一個奶娃娃封什麽太子,昭告天下,知道我有兒子就行了。”
“這個,”李仲猶豫道:“北京那邊都是準備好了的,太子要早立,以免日後其他的麻煩事。”
李岩依然不聽,道:“小孩子哪能知道秉性能力,弄個庸人乃至惡人來坐皇位,這天下遲早還是要大亂。讓他們把流程改一下好了,規矩合適的就用,不合適的,也沒必要留著。時移世易,死抱著陳規陋習不放,吃虧的會是咱們自己。”
對於李岩的堅持,李仲也只能放棄勸說。他知道李岩的決定,是在對明朝敗亡的總結之後做出的,不過立賢也會存在拉幫結派、提前站隊,乃至諸子爭儲這樣的弊端。不過他覺得,這些事情,李岩應該也考慮過了,而且元征還小,還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這些問題。
李仲開始匯報作戰計劃:“我們的計劃是,先派一萬人從武昌出發,直逼長沙。而後續再有兩萬人馬為後援,等張獻忠的部隊集中圍攻前軍之時,再進入戰場,一舉將張獻忠的大西軍擊潰。從上次張獻忠與左夢庚的交戰情況來看,張獻忠很在意他的都城長沙,不會輕易放棄。而我軍一萬人馬去攻擊,張獻忠也應該會集中主力來消滅我軍,而不太可能主動撤走。”
李岩邊思考邊說道:“嗯,張獻忠在長沙周遭有十萬大軍,我軍一萬人馬去攻,確實可能不會把他嚇跑。不過,後續的部隊即便是跟進作戰,也不過是把張獻忠擊潰而已。要盡可能殲滅才好,否則後面又是曠日持久的追剿殘余。”
“後續部隊有四千騎兵,”李仲解釋:“再加上前隊的一千騎兵,一旦張獻忠的主力潰敗,也能形成追殺之勢。”
李岩搖頭:“四千騎兵太少,面對十萬敵軍的潰敗,要有更多的騎兵去追殲才有好的效果。”
李仲補充道:“白世雄他們剛從草原回來,還在北方休整。而且我們考慮到,李自成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我軍南下,他更大可能應該是逃遁,所以在浙江方向配置一個萬人隊和八千騎兵,盡量多消滅李自成的部隊。”
李岩抱著臂膀沉思一會兒,才開口:“讓白世雄他們與長城沿線防備的騎兵對調,關外已經下了兩場大雪,清軍進攻的可能已經不大,讓他們邊戒備邊休整。攻擊時間向後推遲一些,一個是等騎兵就位。再一個,是讓部隊多帶一些輜重彈藥,尤其是火箭彈,對集結的大軍效果更好。”
李仲也想到,幾輪數百上千枚火箭彈在密集的軍陣中亂竄然後爆炸,幾萬人的大軍或許瞬間就會崩潰。這時上萬騎兵衝擊追殺,那經此一戰後,張獻忠的主力可能會十不存一,不再成為大梁的競爭對手。
李仲點頭,補充道:“嗯,有道理。對於李自成,可以盡量往東和向南驅趕,讓他和張獻忠不能相互協作,此戰解決張獻忠主力,應該沒有大的問題。”
“對了,”李岩忽然問道:“張獻忠不是在鄱陽湖有水師嗎?把咱們的水師也調過來,給他們練練手。”
李仲笑著說道:“這就不必了吧。張獻忠的水師,多是漁船拚湊而成,大船沒有幾艘,是以縱火和跳幫作戰為主。用些江船,在上面裝上兩寸以下的弗朗基,再輔以虎蹲炮和弓弩,就完全能把他們堵在鄱陽湖裡。只要他們不上岸,對咱們的南下,不會有影響。”
李岩卻是依然堅持:“那也要讓水師來活動活動。光是訓練,也檢查不出毛病來,只有在生死較量的戰場上,才能讓士兵們練出真本事。”
“好吧,那作戰時間又要延遲了。”李仲無奈的答應著。
李岩隨意的笑道:“遲就遲些,又不用趕吉時。只要中間不要有陰雨,讓咱們的火器受影響就好。要給部隊多配發些弩箭,萬一真的遇上冬雨,不要讓部隊沒有還手之力。”
“都準備好了。”李仲答應著。之後又問:“那,南下的指揮官,由誰來統帶呢?”
李岩一聽就知道李仲是什麽意思,於是立刻就有了決定:“湖廣一路,還是讓陳永福去吧。雖然是降將,可是這幾年表現也不錯,他兒子在北邊也中規中矩,該給的機會也要給。還有,高傑的部屬,挑那些本心不壞的,也讓他們參加浙江一路的攻勢。至於那些心已經野了的,以後就讓他們去看管俘虜。”
“好的。”李仲笑呵呵的說道:“這事鬧的,本來是高傑拐跑了李自成的小妾,現在卻是高傑傍著咱們的勢,要把李自成這個苦主給打趴下了。”
李岩不在意的說道:“只要他在咱們這裡能循規蹈矩,以前的事情就不要糾結了。不過要把規矩跟他們說清楚了,免得以後殺心又起,說咱們不教而誅。”
“行,我去安排。”李仲點頭道。
李岩站起來,誠懇的說道:“南方的戰事,還有各部的事務,就先靠二哥照應了,我在北京偷個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二哥和牟弟,你們都是要封王的,不是因為咱們是兄弟,而是因為你們功勞卓著。”
李仲躬身抱拳,道謝:“臣謝過陛下褒獎。臣下必定鞠躬盡瘁,報效陛下。”
李岩趕緊把李仲扶住,糾正道:“是報效大梁。每個人都會犯錯,都會被私欲迷惑,我可不希望到時候沒人敢出來勸諫,全都做阿諛奉承之徒。”
“陛下放心,臣一定做直臣。”李仲也是鄭重的承諾。就在兄弟兩的言語之間,君臣名分算是正式確定下來,以後他們的兄弟之情,就要靠後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