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21之大變革》一百.演習(1)
譚良棟在離開中陽縣衙後,回到了柳林。

 呂梁營在剿匪後便分駐各地,為了保持呂梁營的戰鬥力,也為了檢驗新設立的參謀司和後勤司能發揮出的效果,早在當初建立參謀司和後勤司時,譚良棟就想著要組織一次演習,順便檢驗一下護村隊的訓練成果。

 後世的軍隊在和平年代,之所以還能保持著較強的戰鬥力,就在於時不時的演習。

 在演習的命令下達後,整個呂梁營上下都開始忙碌起來,各村的護村隊也跟著行動起來。這次演習,譚良棟是總的指揮,參謀司負責下達具體的命令。

 演習開始前,譚良棟和余生來到正堂,老郭已經在桌子上攤開了一幅整個呂梁地區的地形圖,這是測繪隊半年的努力成果。

 “千總,後勤司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演習開始!”

 譚良棟點點頭,參謀司和後勤司的架子已經搭好,這次演習就看這兩個司能否發揮它們的作用。

 “參謀司的人,就位了沒?”

 老郭回道:“千總,都已就位。”

 “好。”譚良棟看著地圖,道:“這次演習,有兩個假想敵,一是從黃河過來的流寇,二是從大同府南下的敵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在得知這兩個方向同時有敵人後,如何迅速的完成調兵,並能保證我們的後方安全。”

 余生快速的記錄下譚良棟的話,跟在譚良棟身邊,余生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詞的新意思,比如“演習”這個詞,他知道的只有一個演練熟悉之意,但在譚良棟這,有了另外一個意思,按預定計劃模擬實戰。

 譚良棟的話音一落,參謀司的人就行動起來。當初參謀司初創時,譚良棟讓各隊隊正輪流在參謀司歷練,現在的這批隊正剛好趕上這次演習。

 一道道的命令被發布出去,有些命令是直接給後勤司的,余生接到命令,把各部所需的物資數目交給自己手底下那幫經過突擊培訓算數的年輕後生,這次演習對後勤司也是個考驗,如何合理的在戰爭中分配物資,這是一門學問。

 離黃河最近的是張應宸和屈華兩部,接到命令後,兩部從後勤司手裡領好所需的物資,然後往軍渡渡口而去。永寧府同陝西交界的這段黃河只有一個軍渡渡口可以大量過人,到時若是真有敵人跨黃河而來,軍渡渡口需重點防守。

 張應宸和屈華兩部離開駐地後,中陽、方山兩縣的駐村隊也行動起來,距離兩部駐地近的護村隊在隊長的帶領下進駐兩部的駐地,幫忙守衛,其余各村的護村隊則在關鍵的要塞口設卡、巡邏。

 劉文景、牛涼、康軍偉三部駐扎在岢嵐州,在接到參謀司的命令後,也從後勤司那裡領到物資,三部按照既定的路線往五寨堡集結。

 同樣,三部的駐地也被臨近村子的護村隊進駐,協助守衛,其他各村的護村隊則在村子邊界活動,並在一些關鍵的路口設卡。

 各村的村民並不知道呂梁營在演習,村民們見平日裡不是站著就是跑步的護村隊都在忙活著,感到很好奇。古人的娛樂生活很匱乏,特別是農村裡,更是什麽都沒有,忙完了農活的村民們看著護村隊忙過來忙過去,當作是在看戲。

 統計司的人很無語,譚良棟本來是想把統計司也納入演習,在真正的的戰爭下,村民們可不能像現在這麽優哉遊哉的,把部隊的演習當成看戲。

 但胡振江拒絕了譚良棟,現在各村正在進行著春耕,胡振江怕演習延誤了春耕,農人們可從來沒有進行戰爭演習的覺悟。

 這讓譚良棟有些失望,本來他還想著搞個簡化版的“總體戰”,現在看來不大可能實現,畢竟是農業社會,動員能力太弱。

 劉文景等三部依次抵達五寨堡,把沿途的鎮西衛和五寨堡的守丁嚇了一跳。三部合起來有一千多人,並且這一千多人看起來不是那種烏合之眾,五寨堡的守官壯著膽子前去呂梁營營地,問出是呂梁營在搞演習後,松了一口氣。

 守官雖不知道演習是什麽,但既然是呂梁營的兵,那大家就是一夥的,只要不是什麽叛軍就好。

 劉文景、牛涼、康軍偉三人坐在主帳裡,旁邊是參謀司派過來的觀察員。劉文景在三人中隱隱居首,最先開口問參謀司派過來的人:“下面我們要怎麽做?”

 參謀司的觀察員回道:“劉把總,我們的任務就是跟著,其他的我們什麽也不管。”

 三人無語,還是劉文景最先說:“柳林那邊,我聽說這次演習,千總只是定了個大方向,具體的命令都是參謀司出的,就連後勤司的余生也是根據參謀司給的命令給咱調撥物資。”

 康軍偉接道:“那這次演習應該就是光為了調兵。”

 牛涼以手撫額,道:“我還以為又有哪個不開眼的要跟咱呂梁營過過手。”

 劉文景站了起來,道:“既然是為了調兵,那我們三部就駐扎在五寨堡這裡,下面我們該做的就是把駐地扎好。參謀司的人在這,誰也不希望把臉丟到柳林去吧。”

 牛涼和康軍偉兩人相視一眼,都點頭道:“好。”

 各部抵達既定地點後,傳令兵把消息傳回真武山,參謀司的人根據傳回來的消息,把各部的位置標記在地圖上。

 譚良棟看著地圖上標注的信息,暗暗點了點頭。地圖上除了標記了呂梁營五支主力的位置,各村聚集起來比較大規模的護村隊也都給標記出來,還有不屬於呂梁營的部隊,比如鎮西衛和五寨堡這些地方的守衛官兵。

 真武山上人來人往,後勤司所在處,不斷有傳令兵在說話。

 “張應宸張把總需要補充三天的口糧。 ”

 “牛涼牛把總請撥三十斤鹽。”

 ……

 余生頭大了,僅僅是個演習,調配的物資就這麽繁瑣,若是真正打起了仗,加上武器、藥品的消耗,那繁瑣程度只會直線上升。

 後勤司還是太嫩了,這次演習很是磨煉了一番後勤司的新人們。給各部調撥物資的命令來自參謀司,這都是軍令,稍有延誤,就是違反軍令,後勤司的新人們在軍令的壓力下,以前突擊培訓下暴露出來的問題被修正,成長了很多。

 參謀司也一樣,本身參謀司的人員就是來自呂梁營裡的隊正,具有一定的戰鬥經驗。這次演習,從發布命令、參與指揮全都是參謀司在做,隊正們從中學習到了不少,最差的也學會了看地形圖,當然,這也是隊正們有一定的文化底子。

 譚良棟在呂梁營中推行識字算數終究是起到了作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