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21之大變革》五十二.戰鬥,開始(1)
  赤兒山的山腳下,兀魯斯們把大營設在此處。主帳,三個兀魯斯各自盤腿坐在厚厚的羊絨地毯上邊,喝著熱乎乎的羊奶茶,對帳外不斷傳來的鞭子抽打聲和時不時的哀嚎聲面無表情。

  片刻後,帳外進來一名武士,單膝跪地道:“大人,鞭刑已行完。”

  正對著武士的兀魯思點頭道:“行完即可,你回去告訴他們,若下次再違抗軍令,就不是抽鞭子這麽簡單了。把桌上的羊腿拿走,賞你的!”

  “謝大人!”武士端著羊腿恭敬的退出了營帳。

  主帳外挨鞭子的是此次試探過程中,由於冒進而遭到損失的百夫長們,其中就有試探呂梁營所守城牆段的百夫長。

  “格沁,你請的援兵到了沒?”端坐主位的兀魯思開口問道。

  格沁搖搖頭,“還在路上,他們帶的東西太重,在草原上行動不便。”

  “哼,格沁,何必靠著他們,他們也就是在遼東打了幾場勝仗,我們察哈爾部落當初可是打到過明人的北京城下,靠咱們自己完全就可以!”

  “都赤,那都是爺爺輩的事了,現在我們連明人的長城都越不過去,遼東的可汗卻可以,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都赤聽到這話,怒從心起,大罵道:“格沁,明人有個詞,我看就是說你的,數典忘祖的混蛋!”

  “你……”

  “行了,吵什麽吵!偉大的成吉思汗有一句話,兄弟當團結,馬上就要打仗了,你們兩在這裡吵什麽!”

  都赤和格沁閉上了嘴巴,盤腿坐在主位的兀魯思名叫吉度,是林丹汗的嫡系,地位要高於二人,部族實力也要高於兩人,此次三家聯合,以吉度為首。

  三個兀魯思雖然同在赤兒山上,也都同屬於察哈爾部落,但三人的立場卻不同。吉度是林丹汗的嫡系,流淌的血液裡有黃金家族的血脈,凡事都以察哈爾部落為主。

  都赤,草原上典型中小型部落的首領,誰強跟誰走,但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的影響太過於深刻,故都赤對於自己的蒙古人身份甚為驕傲,要追隨只會追隨蒙古的強者,看不上遼東的女真滿人。類似於都赤一樣的人遍布整個蒙古,漠南、漠西、漠北皆如是。縱然黃金家族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裔衰敗如此,但只要黃金家族在一天,蒙古各部落就有一個文化上的紐帶,就會同以成吉思汗的後裔為榮。

  格沁則不一樣,同明朝兩百多年的交鋒,草原部落最大的勝利也就是衝到北京城下,特別是近五十年來,草原部族的力量急劇衰退,每次對明王朝的戰爭都是小打小鬧。反倒是遼東那邊的女真部落,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對明王朝的戰爭多次獲勝,東蒙古的科爾沁部落現在就向遼東的滿人靠攏。格沁和科爾沁部落素有聯系,此次借著科爾沁部落的關系從黃台吉那裡借來了一小隊援兵。

  吉度見都赤和格沁都安靜了下來,繼續道:“這次我們手裡共兩千余騎兵,騎兵不好攻城,我準備把各部族裡的阿寅勒和奴隸全部召齊,作為步兵使用,騎兵在後面掠陣。還有,格沁催催你的援兵,等各路人馬都集齊後,就開戰!”

  都赤和格沁對視了一眼,都很詫異吉度的命令,但吉度的語氣相當堅決,二人只能回道:“好。”

  兩人出了營帳後,吉度歎了一口氣,滿人在遼東的勝利,極大的刺激了東蒙古各部落,林丹汗在東蒙古的權威被大大削弱,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也為了獲得更多的籌碼,林丹汗下令,今年冬天的扣關,察哈爾各部落要動用全部力量。

  要知道,在俺答封貢以前,草原部落扣關,能贏的話最好,去內地可以搶掠物資,輸了,也能減少人口,部族剩下的物資也能熬過一個冬天。俺答封貢以後,口外貿易興盛,大的部族有實力和明朝大商人做生意,絕大多數都在深秋就把該買的物資買好,就等著過冬就可以,剩下的沒啥實力的部族只能去扣邊或是搶掠其他部族,日子過得相當淒慘。

  今年冬天,赤兒山的部落集結起來,一是林丹汗的命令,二是山陝兩省的旱災,讓商人們無法把糧食販賣到草原上,內外的因素結合起來,讓吉度將整個赤兒山的能調動的都集結起來,預謀著對玉林衛發起一場大戰。

  在赤兒山的部族準備的同時,玉林衛自然也沒閑著。第二個戰堡處,呂梁營的隨軍大夫和譚良棟的親衛隊長找到了一馬車夾竹桃枝,已經給送到戰堡處。當然,在搜集夾竹桃枝的時候,親衛隊的人和大戶還有花草行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但在即將發生的戰鬥面前,這些都是些小事情,沒人在意。

  譚良棟把搜集到的夾竹桃枝和其他柴木放到一起,等找到機會,譚良棟絕對會給赤兒山的蒙古部落一個難忘的回憶。

  隨著戰鬥的逼近,譚良棟在戰堡上按照各部的職責劃分了新的編制。牛涼、屈華、康軍偉各領三百人分守各段城牆,張應宸率兩百人作為機動隊,哪有危險就去支援哪,譚良棟則帶著親衛隊和傳令兵,駐守戰堡,居中指揮。

  通過跟蒙古騎兵的試探性戰鬥,整個呂梁營慢慢熟悉了如何在城牆上戰鬥,特別是學會了利用女牆和垛子,這對於缺少遠程攻擊武器的呂梁營而言,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好自己。

  在玉林衛,在整個大明邊鎮,隨著火器的廣泛使用,弓兵越來越少。譚良棟在玉林衛,除了張珪手底下有一支弓箭隊,其余各部都是零零散散的幾個弓箭手。戰前,張珪把自己手上的火器營分給各部,炮營則安排在主城,負責主城上安放的五門銅炮。

  呂梁營駐守第二個戰堡,自然也得到火器營的支援。張珪還是很夠意思的,給呂梁營這邊安排了一個小隊。

  這個時代的火器營,使用的火器五花八門,就比如支援呂梁營的這個小隊,人數不過二十,但光火銃的類型就有四五種,三眼火銃、單筒火銃這是比較落後的,鳥銃(火繩槍)這是較為先進的,甚至還有類似於魯密銃一樣的新式火銃,前端是火繩槍,後端卡著一把鋼刀。

  趁著戰事還未起,譚良棟讓自己的親衛隊去請教火器營的老兵們如何使火器。親衛隊的隊長老郭拿著臘肉和白面餅找到火器小隊的領頭人,請火器小隊的兄弟們吃了頓飯。

  火器小隊的人見有肉,也不推辭,跟親衛隊的人稱兄道弟起來。老郭是個機靈人,三兩句話就讓領頭人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頭功夫。

  火繩槍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槍上有一金屬彎鉤,這個彎鉤可以繞軸旋轉,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另一端夾持火繩。火器小隊的領頭人先用通條清了清鳥銃的槍管,然後往裡倒進了一木杓黑火藥,用通條壓實,再放入一些彈丸。由於這是給親衛隊演示,領頭人沒有使用寶貴的彈丸,而是放進一些小石粒。

  做好這些前面的工作後,領頭人把鳥銃持平,一邊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一邊點燃火繩。老郭死死地盯著領頭人的動作,只見領頭人把彎鉤推到火門裡時,此時火繩也燃燒殆盡,突然一聲炸響,鳥銃冒出了一大股煙。老郭由於離得太近,眼睛一下給熏得什麽也看不到了。

  過了一小會,老郭才勉強睜開了眼,火器小隊的領頭人笑道:“老郭, www.uukanshu.net 別人在弄這火銃時可不要離得這麽近,不然就會成你這樣。”領頭人的眼睛雖然也有點紅,但不像老郭那樣被熏得睜不開眼了。

  火器營的士兵軍餉要高於普通士兵,一是使火銃確實是個技術活,一般人玩不轉,二是火銃對人的眼睛傷害很大,就拿領頭人來說,眼睛經常是乾澀的,還時不時的流淚,這都是經常操弄火銃留下的後遺症。

  老郭把自己所見所聞報告給譚良棟,譚良棟皺了皺眉頭,他沒想到火器這麽難搞,以現在柳林的水平,根本練不出一隊火銃兵來。想到這,譚良棟道:“老郭,多和火器營的人接觸,看看他們的火藥是怎麽搞出來的?”

  雖然暫時沒法弄出火銃兵,但火藥譚良棟還是要搞到手的。譚良棟為什麽要來大同鎮賣命,除了和劉策做一次政治交換,很大程度上譚良棟也是想著從邊鎮學點東西,畢竟這個時代,九邊代表著明朝廷最高的軍事技術,火銃、火炮難搞,火藥總該要學會。

  平靜的日子不會長久,呂梁營在第二戰堡的第三日,遠處赤兒山山腳下,一簇簇白色的蒙古包被收起,各處的騎兵集結起來,而且這次和上次不同的是,騎兵後面跟著一撥撥步兵,肩上扛著剛從赤兒山上砍伐的木材。

  吉度、格沁、都赤三個兀魯斯騎著馬立在集結好的大軍前側,神色肅穆。格沁看到軍陣中一面不同於蒙古部落的黃色的龍旗,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那是他從黃台吉那兒請的援軍,此次攻城的利器。

  “嗚……”伴隨著綿長的號角聲,吉度抽出腰間的彎刀,喝道:“進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