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21之大變革》二十三.緣由,謀劃
  真武觀,始建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受當時嘉靖皇帝沉迷煉丹、崇尚道教的影響,吳堡縣官員便在柳林真武山上擇了一塊地,準許道士在真武山上開觀。當時真武觀觀主交遊廣闊,借著嘉靖皇帝寵信方士的機會,四處拉關系,真武觀在他的手上很快便壯大,短短兩年間,真武山周邊土地便全部歸了真武觀所有。

  其後,真武觀便在柳林扎下了根,在官府的推崇和晉西北本身獨特的人文環境下,真武觀的影響越來越大。

  晉西北產煤,人們多以挖煤為生,礦工數目很多,而這個時代的煤窯基本沒有什麽安保措施,礦難頻繁,礦工的生命是沒什麽保障的。在這種提著腦袋乾活的情況下,礦工們沒能力保護自己,只能寄托於神佛的保佑,每次進礦洞之前,礦工都會拜一拜各路大神求保佑。譚良棟在楊家坳子的王家小煤窯裡挖煤前,就和吳敏一起被老謝帶著拜過煤神。

  真武觀的信眾以礦工為主,剛開始礦工們只是每個月去真武觀燒柱香磕個頭啥的,只有極少數特別的才會給真武觀交點香火錢。然而,隨著真武觀的影響越來越大,僅有的那點香油錢根本滿足不了真武觀,真武觀的道士便夥同各大煤窯礦主,凡是要進煤窯乾活的新手,都需要到真武觀去交一筆敬神錢,用這筆敬神錢來獲取真武觀的護佑。

  這一筆敬神錢礦主們也有份,礦主們便到處散布消息,凡是沒有求得真武觀護佑的人,他們都不敢收,怕給礦裡帶來禍患。發展到後來,除了新人礦工必須去交敬神錢,老礦工們每年也必須去一趟真武觀交一筆香火錢,而交多少香火錢就得看和自己把頭的關系如何。

  譚良棟聽到林把頭講到這,好奇道:“林把頭,那像你們這樣的把頭用不用交這什麽香火錢?”

  林把頭歎了口氣:“把頭也得交,不過交多交少得看你和東家的關系。我和東家的關系一般,交得和手底下的礦工們差不多。”

  真武觀是朝廷冊封的道觀,地位特殊,在和礦主們的聯手之下,財富如滾雪球般壯大,道士們又用手裡的錢財收買官員,很快便在永寧編織了一張利益網,讓真武觀的地位愈發的特殊起來。到現在為止,八十多年來,吳堡境內的大戶是一家換了一家,官員也是一任換了一任,唯獨真武觀還在真武山上,可想而知,真武觀積累了多少財富,其在這一塊地界的能量有多強大。

  若是在和平時期,真武觀這樣的存在還真是沒人敢動,但現在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隨著去年的頻繁民變,真武觀的地位有所削弱,起碼有不少礦工不再去交那所謂的香火錢。

  林把頭做了二十多年的把頭,基本摸清了真武觀的底細,在劉垣圪坮這,他也就索性把自己知道的全說出來了。

  杜松聽完後嘖嘖道:“沒想到方外之人也是這般啊,看來道觀那所謂的清靜之地也是藏汙納垢啊。”

  吳敏也是感歎不已,世道如此,在哪都一樣。

  譚良棟則想得更深一點,這真武觀是譚良棟在柳林真正的敵人,也是最難對付的。按照後世的話來說,這真武觀,已經控制了柳林的經濟命脈,譚良棟若是一個處理的不好,很容易翻車。畢竟控制柳林不是保衛自己的家,劉垣圪坮的人對他的支持是有限的。

  “林把頭,剛剛聽你所講,真武觀的底細已經基本被你摸透了,那礦工中不乏精明人,這香火錢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大家應該知道吧?”

  林把頭搖了搖頭,

無奈道:“知道又能怎麽樣,規矩就是這樣,你不按照規矩辦,就沒法在煤礦混下去。”  “那你的意思是說,礦工們基本都知道這個?”林把頭的話讓譚良棟眼前一亮,連忙問道。

  “大多數人都知道,沒人是傻子。”

  譚良棟明白了,官府、礦主和真武觀三方相互勾連,逼迫礦工們交納所謂的敬神錢和香火錢,同時拉攏在礦工中有威望的把頭,收買把頭來監視礦工。想到這就好辦了,還是那句話,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現在,譚良棟已經基本清楚朋友在哪兒,敵人又在哪兒。

  林把頭走後,吳敏把劉垣圪坮新的隊伍劃分告知了譚良棟,以前的一、二、三隊升格為一、二、三營,吳敏負責一營,杜松負責二營,譚良棟負責三營。跟以前一樣,一營還是以跟著吳敏的老礦工為主,填充其余青壯,二營以杜松的小隊為骨乾,劉垣圪坮的青壯為輔,三營以原先的少年兵為核心,擴充譚良棟從劉垣圪坮外帶回來的青壯。

  對於從柳林過來的五百多礦工,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願意去哪個營就去哪個營。

  譚良棟雖然對吳敏突然的隊伍分配感到奇怪,但他沒有多說什麽,隱約間譚良棟能感覺到,自從巷戰打勝以後,吳敏的心態變得患得患失起來,這對於三個人的小集體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三天后,隊伍劃分完畢,譚良棟的第三營一共有六百人,這其中包括留在柳林據點的一百人。同時,譚良棟把從柳林帶回的物資留了必要的一部分給後坡,剩下的全都分給了村民們,讓沉浸在悲傷裡的劉垣圪坮人們算是收獲了一點喜悅。

  處理完這些事後,譚良棟就準備著手解決柳林的事。柳林最大的問題在真武觀,真武觀不僅從經濟上控制著柳林,在思想上也對柳林有著直接的影響,再加上真武山易守難攻,真武觀也養著一群練家子,實力不弱。

  劉文景和林把頭最先離開劉垣圪坮前往柳林,他倆一到柳林,就和駐守在據點的張應宸匯合,緊接著第二天就在礦工中流傳著一條消息,真武觀要讓所有的礦工去交今年的香火錢,以前欠交的也得補交上。

  幾家掌櫃的得知這個消息後,立馬在老賀家聚集。有那急性子的掌櫃很不耐:“這真武觀是要搞什麽啊,那些礦工有多長時間沒領到工錢了,讓他們交香火錢,就不怕出什麽亂子。”

  老賀家掌櫃知道的事情多,眉頭皺起,“真武觀的道士啥也沒說過,現在局勢亂糟糟的,我想真武觀的道士不會這麽乾。難道說是……”老賀家掌櫃仿佛想到什麽,欲言又止。

  “賀掌櫃的,你想到什麽就說什麽,都什麽時候了還吞吞吐吐的。”

  “岢嵐。”

  “不會吧,這譚良棟幹嘛要針對真武觀,對他也沒啥好處啊。”眾人很是不解。

  “諸位,聽我一句勸,從現在開始,無論外面發生什麽,咱都當沒看見。大家手裡的那些煤窯啊,也得當作不是自己的。我看這柳林啊,要變了!”

  明清時期,皇權不下鄉,縣以下的地方實行的是都甲製,各甲負責人都是當地鄉紳,在柳林就是各礦主,在左衛圍剿劉垣圪坮失敗後,柳林的大部分礦主都逃了,剩下的那些把頭們把持著煤礦,也間接控制著各甲。在傳出真武觀要礦工們補交香火錢時,有些把頭利令智昏,也不管消息的真假,直接把手底下的礦工召集起來,要去真武觀交香火錢。

  礦工們哪肯情願,只是礦主和真武觀的威勢還在,礦工們最多就是罵兩句,最後還是跟著把頭往真武觀走去。自從民變之後,礦工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除了遲遲不到手的工錢外,還有糧食危機。若不是前不久譚良棟給礦工們發放了糜子面,不然這裡面就有不少礦工家裡就斷頓了。

  一支又一支的礦工隊伍往真武山上走去,守在真武山下的道士很奇怪,問領頭的把頭是怎麽回事。

  把頭一臉鬱悶, 不是你們讓我們來的,說是要交香火錢。

  道士一聽香火錢就眉開眼笑,也不管其他的,給礦工們放了行。一支支的礦工隊伍往山上走去,在道士的不經意間,有一些明顯不同於礦工的人也上了真武山,帶頭的就是林把頭。

  真武觀的道長聽說礦工們要來交香火錢,雖然很疑惑,但也去打開了正殿大門,方便礦工們拜,也方便他們賺錢。

  大量礦工匯聚於正殿,正殿負責的小道士拿著個拂塵,一甩道:“無量天尊,諸位可以開始了!”

  就在為首的把頭催促著礦工交香火錢時,林把頭跳了出來,高聲道:“且慢!”

  小道士看見林把頭,快速走了過來,厲聲道:“這位施主,你擾亂法事,不怕怠慢了真武大神!還不速速退去!”

  林把頭哈哈大笑:“小道士,我可不敢怠慢。不過我想問一點,這次,我們需要交多少香火錢啊?”

  礦工們都很驚訝,交香火錢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怎麽林把頭給說了出來。林把頭在礦工中威望不低,有那膽大的礦工見情勢不妙,悄悄圍在林把頭周邊。

  “放肆!真武大殿,何人在喧嘩!”從殿外走進三個道士,後面跟著道觀豢養的練家子。為首的道士看到是林把頭在鬧事,怪笑一聲,“林老漢,交香火錢是真武觀流傳下來的規矩,數目多少也是有講究的。像你這樣,這次怎麽也得交五十兩香火錢,才能平息真武大神的怒火。”說著,豢養的練家子上前圍住林把頭,目光不懷好意。

  一時間,正殿陷入了劍拔弩張之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