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21之大變革》一百五十五.無奈的安順明
“轟、轟、轟……”,軍寨上傳來火藥包的爆炸聲。由於飛雷炮分散布置,火藥包也是在各處爆炸。

 軍寨上的土司兵在看到明軍大部隊停在遠處後,便都躲在軍寨裡,第一處軍寨被炮隊轟得太厲害,也讓後面軍寨的土司兵吸取了不少教訓,躲明軍火炮的最好辦法,便是找個堅固的掩體。

 炮隊一輪發射結束後,郭世貴舉起紅旗和藍旗,給後方的傳令兵們傳遞了消息。同時,郭世貴也得知,又有兩門飛雷炮報廢。

 按照預定的計劃,呂梁鎮各部在炮隊完成射擊後,立刻以隊為基礎,向軍寨衝去。

 軍寨不是城池,修築的不是特別堅固,炮隊的轟擊已經在軍寨寨牆上開了幾處缺口。

 譚良棟也領著軍隊衝了出去,老郭和親衛隊則在旁邊緊緊跟著。

 後方的白杆兵在呂梁鎮衝出去後,馬祥麟和秦邦屏兩路最先跟上去,秦翼明和秦良玉兩路隨後也衝上去。

 軍寨上的土司軍在炮隊轟擊完第一輪後,還在等著炮隊的繼續轟擊,不過他們沒等到火藥包的爆炸聲,而是呂梁鎮和白杆兵衝鋒的號角聲。

 安思明立刻讓部將們率領著各自的部曲,到缺口處攔著敵人。

 張應宸部最先衝到軍寨被火藥包炸開的缺口處,各班士兵在班長的帶領下蜂擁而入,同軍寨裡的土司兵廝殺起來。

 呂梁鎮每班十二名,除去醫療兵和傳令兵,另外的士兵三個一組,殺向土司軍。

 白杆兵隨後衝進去,揮舞著手裡的白蠟杆槍。秦良玉訓練白杆兵,最喜練排陣。白杆兵進了軍寨後,五個或多個白杆兵迅速站成一排,同時刺出白蠟杆槍,給土司兵很大的傷害。

 譚良棟衝進軍寨後,親衛隊結成小陣,刀盾兵和長槍兵分列兩排,一長一短,配合殺敵。

 擲彈隊則被分散到各戰鬥部,瞅見敵人密集處,便扔個手榴彈,在戰場各處放冷彈。

 “噗嗤”,一個土司兵被長槍扎中,濺出來的血飛到譚良棟臉上,刀盾兵上去給土司兵補了一刀,抽刀出來時劃破了肚皮,五髒六腑給流了出來。

 譚良棟擦了擦臉上的血,絲毫不在意。大小仗打了數十個,什麽樣的血腥場面也都見識過了。

 冷兵器的戰場除了兵器的碰撞聲,很少聽到人的大喊大叫聲。戰場上最重要的事是學會保存體力,一上戰場就大喊大叫的新兵蛋子是活不長的,體力一開始就在喊叫聲中消耗完,後面根本沒辦法跟敵人戰鬥。

 隨著越來越多的明軍進入軍寨,土司軍的人數劣勢顯現出來,被明軍慢慢往後壓去。

 安思明也在戰場上,他在部曲們的保護下緩緩後撤。明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安思明再蠢也反應了過來,養龍坑司面對的應該就是明軍的主力了,水西城那邊多半就是幌子,可憐自己還傻乎乎的派出五百人協助安順明,真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啊。

 養龍坑司的土司軍人數比不上明軍,裝備也比不上明軍,開始慢慢的往後退。

 呂梁鎮和白杆兵的戰力,讓養龍坑司一些多次打敗貴州衛所軍的安氏部將大吃一驚,只能帶著部曲勉力抵抗。

 而那些被強征的奴隸兵,在部曲老爺們失敗後,也跟著他們跑了,明軍面對的敵人越來越少。

 隨著明軍的慢慢推進,安思明感覺不到一絲勝算,跺了跺腳,陰狠道:“我們撤,撤的時候把這處軍寨給燒了!”

 牛涼最喜歡這樣刀刀入肉的戰鬥,殺得興起的牛涼,在親衛班的驚訝目光下,直接脫去了沉重的甲衣,就這樣光著膀子往敵人衝去。

 親衛班無奈,只能緊跟著牛涼,免得他遭了暗箭。

 安思明的部曲在保護著安思明退出軍寨後,立刻到處放火,在看到明軍的身影后,立刻撤出。

 戰鬥整整持續了半個時辰,軍寨裡的土司軍全部被肅清後,譚良棟和秦良玉立刻安排人救火,安思明撤退時放的火已經威脅到呂梁鎮和白杆兵的安全。

 安思明退出第二處軍寨後,直接放棄了第三處軍寨,逃到第四處軍寨。

 養龍坑司地貌奇特,中間有一小盆地,地勢較為平緩。養龍坑司的五個軍寨,三個在養龍坑北側,兩個則在南側,安思明丟的就是北側的三個軍寨。

 在第四個軍寨處,安思明派往外面求援兵的人回來了一支,帶回了安順明的消息。

 早在安思明派了五百兵要協助安順明時,那個時候安順明就抵達了龍場驛,率領著安邦彥撥給他的五千人和從貴竹司抽調的一千人。

 然後,安順明就接到了安思明的求援,養龍坑司位置特殊,安順明對安思明的求援不敢怠慢,立即停止抽調青山司、乖西司、底寨司三地的人,讓他們回援養龍坑司。

 緊接著,貴陽城又傳來消息,一支明軍主力抵達貴陽周邊,和水東司的土司打了一仗。抵達貴陽周邊的正是杜文煥的龍安府衛所軍,在呂梁鎮和白杆兵籌劃著過烏江時,杜文煥部繞過烏江,直抵貴陽。

 同時, 水西城也傳來消息,明軍已抵達奢香驛,再翻過一座山之後就是水西城。

 三個地方同時出現明軍,安順明根本無法判斷哪一路才是真正的主力。在無奈之下,安順明考慮到水西地勢險要,又有奢社輝和安氏族人坐鎮,安排兩千人回援水西城。

 貴陽城那邊是安邦彥的大軍,安順明覺得用不著自己擔心,暫時不考慮那邊的情況。

 養龍坑司是安思明鎮守,安思明的本事安順明很清楚,根本不是帶兵的料,正好他又派人求援,安順明決定親自帶著剩下的兵去養龍坑司。

 龍場驛,安順明再次分兵,回援水西城的兩千人,自己則帶著四千人趕往養龍坑司。

 安邦彥為了建立自己的羅甸國,把水西安氏數百年的積累全部用上,黔西、黔中所有的部曲、奴隸兵征調,單是在養龍坑周邊,安氏能動用的兵力就有三千,再加上安順明的四千人,已經同呂梁鎮、白杆兵的人數相當。

 (本章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