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621之大變革》一百四十六.圍魏救趙?聲東擊西!
秦良玉站起身來,朝堂上的朱燮元拜了拜,然後道:“朱總督,老身以為,安賊調遣水西大部兵力圍困貴陽城,卻置安氏幼主安位於水西城而不顧,足可見安邦彥此人已有自立之心。”

 “因此老身以為,對於水西城,我們要打,但也不能真打。”

 朱燮元奇道:“秦少保,這話怎麽講?”

 “朱總督,正如剛剛貴州布政使司的推官所言,要是我們隻平定叛亂,當以安邦彥為敵,而不能以水西安氏為敵。水西城,我們要打,用以震懾水西安氏裡支持安邦彥的同族。”

 “但攻擊水西城只能是做出一個態勢,派出一支奇兵深入黔西即可,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讓安邦彥以為我們要拿水西城威脅他,逼他分兵,到時我軍再合兵而擊,解貴陽之圍。”

 譚良棟聽明白了,秦良玉的意思是,要想不擴大戰爭,首先就要定位好敵人,是安邦彥個人還是整個水西安氏。要是以安邦彥個人為敵,那就不能真打水西城,但是又不能放任水西城而不顧,安邦彥叛亂,水西安氏裡肯定是有人支持的,因此要嚇嚇水西安氏。

 同時,明軍要對水西城做出攻擊的態勢,讓遠在貴陽的安邦彥以為明軍真要對水西城下手,到時即使安邦彥自身不理會水西城安氏幼主的安危,但他手底下的部將們可就不一定。

 到了這個時候,安邦彥為了穩定軍心,多半要分兵回水西救援,到時明軍再合兵前往貴陽,以優勢兵力解貴陽之圍。即使安邦彥壓製住部將和頭人們,土司軍的軍心也亂了,戰鬥力會大打折扣,同樣也能達成削弱安邦彥的目的。

 總結一下秦良玉的話就是,表面上是做出圍魏救趙的態勢,實際上是聲東擊西的行動。

 秦良玉所規劃的這一切,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明軍已經打通進入水西城的道路,並且這個消息已經被安邦彥知道。

 現在這個大前提已經由譚良棟的呂梁鎮完成,張應宸部佔據歸化驛,離水西城的距離已經不遠,並且從呂梁鎮手底下逃回去的土司兵,必會將黔西的情況報給安邦彥。

 秦良玉的話音一落,貴州布政使司的那位推官便道:“秦少保所言極是!”

 朱燮元聽完後也點點頭,目光看向了譚良棟,問道:“譚良棟,你覺得秦少保所言如何?”

 譚良棟站起身,朝朱燮元行了一個軍禮後道:“總督大人,末將也認為秦少保說得很有道理。”

 “杜文煥,你呢?”

 杜文煥就是龍安府的那位指揮使,原先在遼東任參將,奢崇明叛亂後被調往四川,和秦良玉收復重慶府有功被任命為四川副總兵,但後來因進軍永寧時引兵不前,被奪了副總兵一職,降為龍安府指揮使。

 “總督大人,末將無異議。”杜文煥算是朱燮元的心腹,從協助朱燮元解成都之圍開始一直跟到現在,已有五年時間。

 這次解貴陽之圍,一共有三支主力,秦良玉的白杆兵,譚良棟的呂梁鎮,杜文煥的龍安府衛所軍,朱燮元見譚良棟和杜文換二人都同意秦良玉的方略,便不再多言,轉而開始安排文官們協助籌備糧餉。

 安邦彥叛明,貴州幾乎全境陷落,因此籌備糧餉的擔子都在四川身上。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靠近貴州的共有四府一州,重慶府、敘州府、鎮雄府、烏撒府和瀘州,這裡面烏撒府境內多土司,轉運糧餉之事由其他三府一州全力協作。

 朱燮元安排完之後,三地文官們起身回道:“屬下得令!”

 “好,出兵事宜已安排妥當,此戰我大明當勝!”

 “勝!”

 大部文官和武將散去,朱燮元隻留下盧象升、秦良玉、譚良棟、杜文煥和苗人頭領洞察。剛剛的大會是確定大的方略,某種程度上就是通知了一下人們該幹啥,現在的小會則是決定具體的軍事行動,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朱燮元帶著五人進了後堂,堂上掛著一幅巨型觀輿圖,中間還擺著一個小沙盤,是朱燮元專門找匠人做的貴陽城周邊的沙盤圖。

 “秦少保,按你之方略,白杆兵該如何行動,其余各部又該如何配合?”

 秦良玉看著地圖回道:“朱總督,若是安邦彥得知我們要進攻水西城的消息,選擇分兵回援的話,援兵定會經過養龍坑,這是水西最富庶的地方,安邦彥在此地定留有糧草,我白杆兵主力從石砫直撲養龍坑,留一支奇兵去畢節衛進入水西。”

 “呂梁鎮和我白杆兵主力去養龍坑,龍安府軍可直抵貴陽城下。”

 苗人頭領洞察聽到沒自己,開口問道:“秦少保,那我呢?”

 朱燮元回答了洞察:“苗兵駐守永寧,防止奢氏叛賊趁虛而入。”

 譚良棟看向地圖,杜文煥則在看沙盤。

 養龍坑離遵義府很近,若是沿途沒有干擾,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從遵義府直抵養龍坑。養龍坑的地形比較奇特,正如其名,是兩座大山之間的大坑,水草豐茂,適於畜牧。

 相傳在這座大坑之內住有神龍,每當天旱不降雨時,當地人便會前去養龍坑祭拜求雨, 十有八九會靈驗,久而久之人們就盛傳此地住有神龍,也被叫作養龍坑。

 譚良棟注意的不是養龍坑名字的來歷,而是養龍坑的地形。養龍坑說白了就是個小盆地,內裡植被茂密,地形複雜,並不是行軍打仗的好地方。但這個地方是水西的經濟中心,安邦彥軍隊所用的物資一般也是先集中在這再運送到前線,攻下養龍坑司,就相當於切斷了安邦彥的糧道。

 “總督大人,秦少保,安賊在養龍坑安排了多少人?”譚良棟問道。

 秦良玉道:“情報不是很準確,兩千到五千,因此我才安排你我兩部的主力一同到養龍坑。”

 “養龍坑地形特殊,安賊在此地修建了大量戰堡要塞,易守難攻。”

 譚良棟點了點頭,秦良玉這是看中了呂梁鎮的炮隊攻堅能力,在原本的歷史上,朱燮元是合了諸路大軍圍困養龍坑司,逼得安邦彥糧草耗盡不得不退回水西,而現在呂梁鎮的出現,讓明軍有了攻克養龍坑的實力,也有了盡快結束戰爭的可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