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讓我幫你拿幾本書吧!三套書十幾本呢,公子一個人拿,倒顯得我這個當丫鬟的不中用了。”
回怡紅院的一路上,茜雪緊隨史凡,再三請求幫忙。可是史凡就是不願讓茜雪分擔這一點的體力活,說道:
“女孩子家的怎麽能做力氣活呢!你會端茶倒水,把本公子伺候舒服,就已經算是很能幹了。不過十幾本書而已,不算什麽,我以前讀書那會兒,背過的書比這些多得多了。”
史凡想起前世讀中學準備升學考試的那些時光,不知不覺已經回到了怡紅院。邁過院子的門檻後,史凡一時分神,沒有留意到腳跟前的台階,身子一晃,手上托著的三套書散落了一地。
“公子小心呀!”茜雪大喊一聲。
史凡差點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幸而沒有去管散落的十幾本書,這才保持了颯爽的英姿,回應道:
“沒事兒,穩穩的!”
說著,隻得乖乖去撿地上的書,茜雪也過來幫忙一起撿書。
這時,正院屋裡的襲人聽到了外面的動靜,從屋裡走出來,見到眼前的狀況,急忙邊來幫忙,邊說道:
“呀,公子這是從哪兒弄來的書,這麽多,我來幫你們撿。”
襲人幫史凡把兩本書撿起,交到了茜雪的手上。
“這書是從大奶奶那兒借來的。”茜雪答道,轉而和襲人相逢一笑。
史凡笑別襲人,領著茜雪往偏院自己的屋裡走去了。還沒進屋,便聽見賈寶玉那高亢的聲音傳來。
“襲人,襲人!”
“來了,寶二爺!”
“你跑哪兒去了?”
“史大公子從大奶奶那兒借了好多書,剛才不小心散落一地了,我去幫忙撿書了。”
“大嫂子那兒能有什麽好書!你看見是什麽書了嗎?”
“我撿了兩本書,記得分別是《論語章句集注》和《孟子章句集注》。”
“原來是這類破書,看來這園子裡又多了一隻貪求仕途俸祿的祿蠹!”
賈寶玉的這番話史凡自然是聽見了。史凡握緊了拳頭,默不作聲。一旁的茜雪十分緊張,生怕兩位爺會打起來。然而,史凡這次打算用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貪求仕途俸祿的祿蠹,他反而要去消滅那些祿蠹。
進了自己的屋裡,史凡關上房門,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國朝編年史》,開始對大越朝近來一百年的歷史進行一次全面的了解。
為了對這一百年的歷史事件進行清晰的梳理,史凡決定將《國朝編年史》上所記的年號算成公元紀年,把主要的大事件重新編排抄寫一遍。
前朝大明亡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和史凡記憶中的歷史吻合,那年即是公元1644年。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從彰義門殺入京城,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殉國。四月,韃子清軍入關,擊敗大順軍,李自成撤出了京城。五月初二,清軍進入京城。與此同時,南方的明朝遺臣相繼擁立皇族朱由崧建立南明政權。
公元1645年五月,李自成犧牲,清軍渡過長江,朱由崧被俘,南明政權滅亡。六月初,清軍進軍江南,燒殺搶掠,並強製執行剃發令,激起了百姓的激烈抗爭。在這個危急關頭,本朝太祖皇帝在閩地揭竿而起,召集大量勇士抗清。與此同時,有十二支反清勢力在南方並起,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
公元1646年,本朝太祖皇帝以任氏為五千年前黃帝賜封的十二姓氏之一,
領導群雄,打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號召炎黃子孫光複華夏江山,集結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十二支反清勢力,趁勢組建了強悍的大越軍,太祖皇帝由此成為大越軍的領袖。 公元1647年,大越軍佔據了福建、廣東、江西、浙江。
公元1648年,大越軍大敗清軍於全州,幾乎收復湖南全境。
公元1649年,大越軍的勢力逐步壯大,已經佔據了福建、廣東、江西、浙江、湖南、廣西、貴州、雲南,開始計劃在南方建立新的政權對抗北方的韃子。
公元1650年,大越軍大敗清軍於應天府,攻佔了整個南京,太祖皇帝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越,並賜封那十二支反清勢力領袖為四王八公。四王分別是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八公分別是寧國公、榮國公、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繕國公。
公元1651年,所向披靡的大越軍渡過長江,開始收復北方的華夏土地。
公元1652年,大越軍收復湖北、河南、山東,出擊四川,克複川南。
公元1653年,大越軍攻佔陝西、山西。
公元1654年,大越軍進軍京師,進逼應天府,清軍撤出關外。由此,大越軍收復了被韃子佔領的華夏土地,再次把韃子趕出了山海關。定鼎中原後,太祖皇帝還都北方,將順天府設為京都。
公元1655年,太祖皇帝越過長城,親征遼東的清國,身負重傷。此後,大越朝不再征討清國,只是修複鞏固長城,將韃子攔截在長城之外,永不得入關。
公元1662年,太祖皇帝駕崩,先皇登基繼位。
公元1678年,早年被清國降服的蒙古諸部發生了分裂,其中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宣布脫離清國,在西北部建立了準噶爾汗國,進而攻佔東蒙古的喀爾喀部,統治了整個蒙古諸部。
公元1690年,噶爾丹借口追擊喀爾喀,率兵三萬韃子軍自庫楞湖沿大興安嶺西麓南下,兵鋒指向大越朝的京師。先皇親率大越軍應敵, 擊退韃子軍。
公元1695年,先皇再次親征準噶爾,大敗韃子軍,噶爾丹隻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蒙古諸部再次分裂為準噶爾部和喀爾喀部。
公元1697年,先皇三征準噶爾,噶爾丹走投無路,服毒自殺。喀爾喀部向清國求救,再次歸順清國。正當先皇準備繼續征討喀爾喀部,進而一舉滅了清國的時候,誰料,大越軍的許多將士因為不習慣北方的嚴寒氣候,都接二連三地感染了風寒。韃子軍趁機反攻,大越軍隻好再次退守長城。
公元1723年,先皇駕崩,太上皇登基繼位。
公元1735年,太上皇退位,當今登基繼位。
當今繼位以來十九年過去了,史凡算了算,眼下正是公元1754年,前朝大明滅亡已經一百一十年了,按大越朝在南京應天府建立算起,已經過去了一百零四年,按大越朝收復京師定鼎中原來算,剛好整整一百年。
通過這些歷史大事件,史凡發現,這一百多年來,雖然表面上關內關外相安無事,互不侵犯,但實際上卻是頻頻發生局部大規模的戰鬥。
在大越朝定鼎中原之後,史凡的曾祖父保齡候史公就曾追隨太祖皇帝出關討伐過清國。而史凡的祖父從小就是在戰場中長大的,也曾受先皇之命,多次領兵前往長城戍守北方的國門,抵擋了韃子的多次進犯。
這是他們史家曾經擁有的光榮和輝煌,然而此時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史凡想從這部《國朝編年史》中找到史家落敗的原因,然而翻遍了整部書,卻不見任何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