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灣區之王》一千三百二十三 假跑真傳
特勤組正在球場之上開球,陸恪站在場地旁邊,依舊正在活動著自己的手腕和腳踝,確保關節能夠完全熱身開來。

 天氣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室內的濕度比想象中還要更大,一來,球質更重;二來,皮球表面更滑,這對於擅長控制傳球弧線的陸恪來說,難度自然是成倍上漲的;更何況,傷愈歸來的短短數周之內,陸恪的手感也還是沒有達到最佳。

 不僅如此,溫布利球場的空間感也稍稍有些不同。

 整個球場的觀眾坐席多達九萬個,比燭台球場以及nfl的大部分球場都要更加宏大,足足多出了兩萬到三萬個席位;但當初球場是完全推翻重建的關系,整個球場作為的設計和安排更加合理,比起可以容納十萬觀眾的玫瑰碗要緊湊許多,這使得球場的空間視覺效果變得更加挑高更加空曠,卻在觀眾坐滿之後變得更加壓迫更加密集。

 現在球場頂棚關閉,空氣流通所帶來的細微差別也就更加明顯了。

 但陸恪絲毫沒有慌張,新秀賽季就經受住了“雞湯之戰”的嚴峻考驗,現在面臨倫敦的多變天氣就更不至於亂了陣腳。

 陸恪的大腦開始快速運轉起來,待開球結束之後,他沒有立刻召集隊友布置戰術,而是在場地之內細細地踩了踩,用自己的雙腳真實地感受了一下場地情況;然後從裁判手中接過橄欖球,垂直地輕輕高拋了幾次,用指尖來控制著橄欖球的轉動,尋找手感。

 之前曾經提過,傑克遜維爾美洲虎是一支防守強於進攻的球隊,同時,防守陣容之中則是傳球防守強於地面防守。

 但這一切都只是相對而言的,這就是一支徹頭徹尾的弱隊。在整個防守組的十一名首發球員之中,只有一名球員曾經入選過職業碗,防守端鋒傑森-巴賓(jason-bab)。

 這名2004年被休斯頓德州人選中的首輪新秀,在聯盟兜兜轉轉了七個賽季之後,輾轉多支球隊,最後在費城老鷹迎來了爆發——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進入職業碗,但2012賽季卻因為表現太過糟糕,十一月就被費城老鷹開除,而後轉會傑克遜維爾美洲虎。

 這就是整個防守組裡唯一一位在職業生涯裡曾經入選過職業碗的球員。

 當然,必須注意的是,職業碗也有觀眾投票的主觀因素干擾,像傑克遜維爾美洲虎這樣的魚腩球隊因為戰績不佳,往往難以得到更多關注,球員入選職業碗的幾率也就大大降低;但所有球員的所有職業生涯,卻只有巴賓曾經入選了職業碗,這就顯得太寒磣了。

 本賽季,傑森-巴賓的狀態依舊難以令人滿意,反而是七年級老將外線衛保羅-普魯斯尼(paul-posszny)意外地交出了不俗數據。

 常規賽第七周是他的成名之戰,面對佩頓-曼寧率領的丹佛野馬,盡管美洲虎以“1935”的懸殊比分輸掉了比賽,但普魯斯尼卻完成了七次單人擒抱、一次拍掉傳球以及一次抄截回攻達陣——這是大曼寧本賽季的第一次抄截,更是引發了話題焦點。

 傑克遜維爾美洲虎使用的是“4-3”陣型,這也意味著,三名線衛的職責更多傾向於後場,中線衛兼顧跑衛防守的同時,兩名外線衛則更多協助傳球防守,而很少參與到前線施壓乃至於突襲四分衛的戰術體系中。

 從普魯斯尼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在短傳區域的經驗和意識往往能夠提前識別四分衛的戰術意圖,進而為自己的傳球防守贏得時間,然後為傑克遜維爾美洲虎的整個二線傳球防守製造更多對位優勢——丹佛野馬的接球團隊在短傳區域的製霸能力可以位居聯盟前列,而且大曼寧的防守閱讀能力也是頂尖中的頂尖,但普魯斯尼依舊交出了如此數據,這就證明了他的實力。

 雖然對手是一支弱隊,但陸恪絲毫沒有輕視對手的意思,依舊是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地完成了比賽準備。現在倫敦碗的天氣出現了變數,臨場戰術必然需要作出調整,而陸恪的充分賽前準備就體現出了優勢。

 陸恪將隊友們召集了過來,按照哈勃的指示,快速布置了戰術,但戰術布置完畢之後,他又補充了一句,“跑動路線靈活起來,把跑動范圍控制在中傳區域之內,盡量留在短傳區域,我們可能隨時執行假傳真跑戰術。”

 話語非常簡單,因為溫布利球場內部的吵鬧聲和喧鬧聲持續不斷,客場影響在所難免,陸恪沒有深入解釋;但內容卻非常簡單。

 前提是,假跑真傳。這也就意味著,陸恪需要四名接球球員把整個跑動路線全部打開,以假亂真地做出路線扯動的姿態;之所以選擇短傳區域,一方面是把四名球員的跑動路線都壓縮在有限空間之內,更加眼花繚亂了,另一方面則是把路線跑動時間壓縮下來,但跑衛開始衝跑的時候,他們隨時都能夠幫助拆擋。

 隨後,陸恪的視線落在了安匡-博爾丁的身上。

 過去三周時間裡,陸恪與接球球員們聚集在一起,在固定練習時間之外進行戰術手冊學習,盡快地幫助安匡-博爾丁、喬恩-鮑德溫、昆頓-帕頓、卡西姆-奧斯古德等球員融入球隊的戰術體系,避免再次因為傷病而手忙腳亂,也豐富球隊的進攻手段。

 目前來說,博爾丁的進展速度還是最快,漸漸已經站穩了首發位置,接替了因為缺席大半個賽季的邁克爾-克拉布特裡,但某些具體戰術執行,博爾丁的熟悉程度還是比不上克拉布特裡——舊金山49人的進攻戰術著實太過多樣多變了。

 博爾丁感受到了陸恪的眼神,隨即就點頭示意自己已經明白,這才快步走到了列陣位置。

 陸恪再次用左腿踩了踩地面,這個習慣是受傷之後出現的,他需要確定自己左膝的狀態,經常無意識地就會連續用左腿踩地,今天也確實可以感受到場地的濕滑,腳步移動的時候需要更加注意才行。

 己方二十碼線,一檔十碼。

 陸恪的眼神依舊停留在對方的防守陣型之上,看似普普通通的基礎防守陣型,卻在陸恪的眼中演變出了更多可能來,他沉思了片刻,視線瞥了開球倒計時一眼,然後站直身體,重新呼喊了戰術口號;但進攻組球員們卻發現戰術根本就沒有改變,只是更改了開球口號。

 什麽意思?

 在橄欖球的戰術口號裡,前半段包括了所有各式各樣的戰術陣型排列組合,後半段則是開球倒數口令。一般來說,四分衛會選擇“hut”、“go”、“hike”等等作為開球口令,沒有硬性規定,只是個人喜好,然後在聚商的時候,四分衛會強調,將在第幾個口令之上開球。

 比如快速開球,可能就是第一個,“hut”。

 比如擾亂開球,可能是第四個,那就是“hut,hut,hut,hut”。

 其中的節奏和速度,完全由四分衛來掌控,千變萬化、防不勝防,阿隆-羅傑斯就非常擅長用開球口令的節奏變化來導致防守組早動。

 剛剛陸恪改變了開球口號,意思是,第一遍在第三個口令之上開球,但這是假開球;隨後第二遍在第一個口令之上開球,這才是真開球。

 進攻戰術完全沒有任何改變,只是改變了開球節奏,難道開場第一檔進攻就準備騙早動嗎?這又是什麽梗?

 但舊金山49人進攻組已經養成了習慣相信自己的四分衛,這就足夠了。

 於是,陸恪就重新彎腰,宣布了開球。

 第一遍開球,以假亂真的開球確確實實讓雙方球員都稍稍有些異動,盡管沒有製造早動,但陸恪卻對對方防守組的整體站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隨後也沒有修改戰術,當機就宣布了第二遍開球,在第一個口令就完成了快速開球。

 “攻擊!”

 陸恪雙手持球,穩步後撤,做出了一個觀察傳球位置的動作,但首發跑衛馬庫斯-林奇上步經過的時候,他就立刻收回視線,轉身做出了交接球的動作,似乎準備跑球。

 預料之中的戰術選擇!

 吉姆-哈勃和加斯-布萊德利一樣, 面對如此場地如此天氣,還是希望穩扎穩打地以地面進攻來打開局面。雖然保守,卻正確,尤其是面對傑克遜維爾美洲虎聯盟倒數的地面防守,即使舊金山49人的地面進攻實力也並不出類拔萃,卻還是能夠佔據上風的。

 即使是陸恪,他剛剛的戰術安排也是假傳真跑。

 但無論是假跑真傳還是假傳真跑,重點都在於四分衛的臨場把控,以假亂真的轉變,體現的就是四分衛的能力了。

 陸恪的視線快速一掃,隨即就可以看到防守球員們的移動趨勢都正在往前上步,所有注意力都朝著馬庫斯聚集。

 一如所料。

 就在陸恪即將和馬庫斯完成交接的時候,陸恪卻收回了右手,然後快步一個後撤退步,拉開了自己與馬庫斯之間的距離,腳步沒有任何多余的調整,手起刀落就將橄欖球朝著右側斜前方傳送了出去。

 洛根-紐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