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灣區之王》一千一百一十六 攻防轉換
防守組是一個整體,四條線之間必須互相配合互相幫助,才能夠完成防守任務;但毋庸置疑的是,巴爾的摩烏鴉防守組最為核心的運轉動力就來自於線衛群,因為雷-劉易斯的存在,也因為約翰-哈勃的戰術往往從線衛開始發動和調整。

 今年常規賽期間,烏鴉隊線衛群的防守強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僅僅依靠薩格斯一個人苦苦支撐,而他自身的狀態也遠遠無法和巔峰期相比較,這使得防守組的運轉出現了斷裂,比賽過程也就變得各個班班,無法有效地發揮實力。

 進入季後賽,不管是否與劉易斯的傷愈復出以及即將退役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整條線衛群的精氣神都展現出了複蘇姿態,漸漸讓他們重新回到了軌道之上。從地面防守到衝傳四分衛,線衛的狀態複蘇維系了整個防守組的威力與強度。

 防守前線之上的七名球員,只有一名新秀和一名三年級生,以老將為主,但相較於防守二線來說,前線已經“非常”年輕了,因為防守二線的四名球員清一色全部都是資深老將。

 本賽季巴爾的摩烏鴉防守組狀態直線下滑,全然不複去年的風采,除了線衛群之外,角衛位置上也是飽受傷病困擾,連續受傷多名球員,陣容更換了兩波——現在是第三波。

 目前擔任角衛的克雷-威廉姆斯(ar-illias)和科裡-格拉漢姆(ore-graha)都是在聯盟中浮浮沉沉多年的老將,不至於一事無成,卻也始終沒有出色表現,兜兜轉轉之後得到了上場機會。

 某種程度上,傷病所導致的輪換,使得烏鴉隊防守的壓縮和節奏都提升不上去,在許多關鍵防守中都錯失了良機。

 但競技體育最難以預料的就是狀態。頂尖巨星突然就狀態低迷了,又或者是名不見經傳的藍領球員突然就爆發了,這都是可能的,今年就發生在了烏鴉隊的身上。

 進入季後賽之後,克雷和科裡的搭檔大放異彩,似乎經過常規賽的短暫磨合之後,終於尋找到了門路和方法,面對拉克、大曼寧和布雷迪的三場比賽,這對角衛搭檔連續三場都完成了抄截,成為了扭轉比賽的重要環節。

 故而,在本賽季職業碗和全美一隊名單之中都看不到克雷和科裡的名字,但他們卻是巴爾的摩烏鴉站在超級碗舞台之上的重要功臣。

 安全衛位置上,伯納德-波拉德(bernard-polrd)和艾德-瑞德則是聯盟頂尖二線防守。

 職業生涯前六年始終在起起伏伏的波拉德,本賽季卻突然爆發,成為了烏鴉隊隊內擒抱次數的領跑者,表現格外出眾;而九屆職業碗入圍者瑞德絕對是沒有人能夠輕易忽略的王者,本賽季狀態稍稍有所下滑回落,但季後賽強勢回勇。

 波拉德和瑞德都是卡位高手,對於長傳的落點判斷以及上步時機都有著敏銳嗅覺,總是能夠及時完成擒抱,掐斷潛在的長傳可能,尤其是瑞德,在他的巔峰時期幾乎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所以在超級碗官方媒體日之上,瑞德和劉易斯、弗拉科等人作為代表一起走上了會面舞台。

 相較於防守前線來說,防守二線在季後賽的強勢爆發無疑是巨大驚喜,面對拉克和大曼寧兩位經常性突襲長傳的四分衛,二線的表現正在逐步提升,現在就即將迎來終極考驗。

 巴爾的摩烏鴉的防守組與匹茲堡鋼人、西雅圖海鷹、芝加哥熊等強隊有所不同,他們的“攻擊力”更加強勢彪悍,不僅僅是對四分衛施壓,同時也對近端鋒和外接手施壓——

 防守組迫使四分衛總是在壓力中傳球,也迫使近端鋒和外接手完成接球之後的推進效率大打折扣,如同層層疊疊的氣浪一般,一波一波地往上疊加。再加上球員的個人能力出眾,互相幫助互相拆擋之後就製造出了更多威脅。

 即使對手贏球,過程也絕對不會簡單,看看每一年的“鋼鴉大戰”就知道了,雙方對峙對陣的每一分鍾都是煎熬。

 線衛和安全衛這兩條線成為了烏鴉隊防守組的強側,如同甕口一般,在中間和後方製造更多優勢,累積優勢。

 盡管現在這支防守組無法和2000年的歷史最佳相媲美,但季後賽開始以來,他們的狀態確實是呈現出上升曲線,讓人再次看到了去年聯盟第二的風范。

 去年常規賽交鋒,舊金山49人就吃盡苦頭;今晚對於陸恪來說,卻是一個重新開始。不過,第一波攻防的小試牛刀,舊金山49人還是沒有能夠完全打開局面,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腳步和心態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調整,就已經三振出局了,而巴爾的摩烏鴉防守組的進入狀態顯然更加迅速。

 陸恪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平靜下來,太過緊張不好,太過興奮也不好,國聯決賽的時候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過度亢奮,比賽動力和勝利渴望是球隊上上下下所不欠缺的,但現在必須冷靜下來,將那些情緒全部演變成為球場之上地專注力,否則接下來的比賽只會更加困難。

 舊金山49人的棄踢位置非常不好,在己方的二十五碼線,但棄踢手安迪-李不愧是連續入圍全美一隊和職業碗級別的球員,他成功地將橄欖球踢進了對方半場的二十碼線之內。

 巴爾的摩烏鴉負責回攻的是本賽季競技狀態非常出色的外接手雅各比-瓊斯,他一路閃轉騰挪地從十八碼線往前推進到了三十碼線,為自己的四分衛贏得了一個不錯的起始位置,然後,喬-弗拉科就率領著進攻組登場了。

 陸恪現在沒有時間關心烏鴉隊的進攻組,他和基普-克萊斯特、克雷格-羅曼站在場邊溝通一些細節問題——

 比如說弗農的非法列陣,為什麽教練組乃至於戰術室都沒有來得及發現?比如說地面進攻的時候,進攻鋒線開路選擇是不是要做出改變?再比如說最後一檔進攻選擇快速出手的短傳,是不是選擇中傳更加合適?

 不是為了追究責任,而是為了調整戰術。只有把握住比賽場上的形勢變化,才能夠及時地做出有效回應。超級碗的比賽時間非常寶貴,與其有時間在這裡追擊責任浪費時間,不如好好研究之後的戰術。

 舊金山49人進攻組正在場邊召開緊急會議;而巴爾的摩烏鴉進攻組則展開了滔滔攻勢。

 本賽季喬-弗拉科在季後賽的表現非常出色,盡管傳球成功率只有548,低得有些嚇人;但三場比賽85碼傳球,八記傳球達陣,沒有抄截,如此表現就堪稱駭人了,絕對不遜色於陸恪。

 順帶一提,現在這支巴爾的摩烏鴉陣中,守護弗拉科盲側的右截鋒,邁克爾-奧赫(ihael-oher),他是一位明星,不是因為場上表現,而是因為好萊塢星光——他就是電影“弱點”裡的原型人物,這部作品幫助桑德拉-布洛克(sandra-bullok)贏得了奧斯卡影后小金人。

 巴爾的摩烏鴉的進攻組也頗有特色,他們經常采取雙跑衛的複古陣型,兩名外接手、兩名跑衛和一名近端鋒的搭檔,這讓他們的進攻如同洪鍾一般厚重而結實,其中,一名半衛和一名全衛搭檔的跑衛往往能夠為弗拉科創造更多短傳機會。

 弗拉科是一名非常大膽的四分衛。關鍵時刻總是敢於嘗試超級長傳,以自己的麒麟臂來挑戰深遠端區,其冒險和瘋狂的程度堪比伊萊-曼寧、而傳送準確度也僅僅只是比陸恪和阿隆-羅傑斯稍遜一籌而已,這使得他的比賽變得無比狂野,但……往往也是大開大合,狀態稍稍浮動一些,長傳就變得荒腔走板起來。

 更重要的是,弗拉科的短傳區域戰術布局能力略顯不足,他的戰術組合相對簡單,容易被防守組識破,所以更多時候需要自己的球員來完成拆擋以及推進,這也是約翰-哈勃選擇了雙跑衛戰術的原因——

 以地面進攻為基石,輔佐以短傳區域推進。相較於雙近端鋒戰術來說,雙跑衛戰術能夠在五碼以內的區間收獲更多優勢, 如果說近端鋒是站樁,如同燈塔一般;那麽跑衛就是猛虎,如同推土機一般。更重要的是,在進攻鋒線口袋保護不利的情況下,雙跑衛比雙近端鋒能夠爭取到更多推進空間和時間。

 這更加符合巴爾的摩烏鴉進攻組的狀態與特點。

 烏鴉隊本場比賽的第一檔進攻就是如此。

 舊金山49人僅僅用了三名防守鋒線衝傳而已,就成功地撕破了口袋,弗拉科瞬間就暴露在了防守端鋒賈斯汀-史密斯的眼前;而弗拉科在自己即將被擒抱之前,就將橄欖球傳給了全衛馮塔-裡奇(vonta-leah)。

 因為弗拉科被防守鋒線逼退,遠離了開球線,所以當弗拉科傳球的時候,裡奇才剛剛衝過開球線而已。

 裡奇完成接球之後,卻憑借著自己強壯的身體撞開了兩名線衛的關門防守,硬生生地推進了九碼,這才力竭倒地。

 從即將被擒殺到推進九碼,不得不說是險中求勝,這就是巴爾的摩烏鴉進攻組的風格,整個聯盟之中也是獨一份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