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灣區之王》一千一百一十四 非法陣型
起跑,衝刺,停頓,轉折。

 簡單明了、乾脆利落的跑動路線對於弗農來說沒有任何難度,更何況,今天是超級碗的舞台之上,弗農更是亢奮不已,腳步都越發靈活起來,轉眼之間就已經快速切入了中央地點,而後視線余光橫掃片刻,捕捉到了對位防守角衛的身影之後,內心開始算計起來。

 近了。

 更近了。

 當兩個人之間還有兩碼左右距離的時候,弗農的腳步就再次做了一個緊急刹車,將兩個人之間的節奏和位置錯開來,緊接著二次啟動,重新朝著自己的左手方向跑了回去,並且開始調整腳步轉過身來,面向進攻鋒線方向,下一秒就看到橄欖球飛速朝著自己傳了過來。

 陸恪的傳球稍稍提速了,速度和力量都比平時更加凶狠一些。顯然開場階段也有些亢奮。

 弗農的身體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約莫還相差了十五度,沒有辦法正面迎接來球,但電光火石之間已經來不及進一步調整了,弗農就這樣微微側著身體,將雙手放在了胸口附近,接球手勢才剛剛擺好,橄欖球就已經凶狠地衝撞了過來。

 “砰”。

 一聲沉重的悶響,雙手就準確無誤地接住了橄欖球,情急之中依舊讓人驚歎於陸恪對於落點和弧線的精準控制,將縱向速度和橫向速度全部納入計算中,即使弗農處於快速奔跑的狀態,依舊能夠順利完成接球!

 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次接球!但力量和旋轉的余韻卻格外凶殘,讓弗農的指尖都微微發麻,只是此時腎上腺素完全爆發的情況下,弗農渾然不在意,因為自己不需要腳步調整就完成了接球,他現在腦海裡就已經開始構思之後的持續突破了。

 腳步重重一墊,快速朝著左右兩側回望過去,然後就看到了角衛和安全衛都正在朝著自己包抄過來。

 弗農沒有任何退縮,乾脆就放棄了轉身,利用身體後坐力和慣性衝勢,持續地倒退著前衝,才剛剛邁出了兩步,防守球員就已經到位,弗農整個人就撞在了防守球員的懷抱之中,緊接著他就利用這股人牆的阻擋將自己的腳步停下來,以右腳為圓心一個旋轉,瞬間就繞過了防守球員的貼身糾纏,沿著邊線區域持續推進。

 一碼。兩碼。三碼。

 補防的安全衛終於衝刺了過來,以橫向撞擊的方式將弗農撞出了邊線,終結了這一次推進。

 超級巨蛋之中的九人們都開始歡呼呐喊起來,超級碗舞台之上的第一波進攻、第一次傳球就如此精彩,在口袋被撕破的情況下,陸恪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球員的跑動路線,依靠49人多線路進攻的看家本領完成推進!

 這是一次十七碼左右的傳球,接球之後弗農還前後推進了七碼,一共前進二十四碼!

 舊金山49人依舊是那個舊金山49人,而巴爾的摩烏鴉依舊是那支巴爾的摩烏鴉,但兩支球隊卻已經不是上賽季交手時候的模樣了。

 在全場一片沸騰的歡呼聲之中,裁判登場了:黃旗犯規。

 “非法列陣,進攻組,八十五號近端鋒為非法接球球員,罰掉五碼,重打一檔。”

 什麽?

 非法列陣?

 這是怎麽回事?

 陸恪站在口袋之中滿頭霧水,根本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剛剛如此精彩絕倫的一次傳球進攻,怎麽就非法列陣了呢?

 在橄欖球比賽中,進攻組一共有十一名球員,卻不是每名球員都能夠合法接球的。最簡單粗暴的觀點就是,五名進攻鋒線球員似乎都不能接球,當然,這樣理解是有道理的,但規則卻不是如此規定的。

 正確的規則是:進攻鋒線之上人數必須大於等於七人,線上兩端以及線後一碼之外的球員為合法接球球員。

 大前提是,最前方的進攻鋒線橫向線路上,必須有七名球員。一般來說,五名進攻鋒線和兩名外接手都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的,那麽此時“線上兩端”的球員就是外側的兩名外接手,於是外接手和他們身後的其他球員都是合法接球球員——近端鋒和跑衛都會稍稍落後至少一碼以上。

 但如果羅列出特殊陣型呢?

 比如說剛剛舊金山49人的列陣,最前線之上羅列了八名球員,其中莫斯和洛根加入了五名進攻鋒線的行列,站在同一條線上;而最外側的克拉布特裡也是平行站立。

 那麽在如此情況下,“線上兩端”的球員分別是克拉布特裡和洛根,他們都是合法接球球員,而莫斯則默認為非法接球球員。

 至於弗農,他的站位必須落後克拉布特裡和進攻鋒線的站位一碼,他才能成為合法接球球員,但如果弗農和他們站在同一條直線上,他就不符合“線上兩端”的位置,自然也就是非法接球球員了。

 在合理情況下,官方規定的合法接球球員就是外接手、近端鋒以及跑衛,一共只有五名合法接球收,不過,在數不勝數的把戲進攻之中,利用進攻鋒線來完成接球也是一種狡猾的戰術——

 同樣以舊金山49人剛剛的陣型為例,如果洛根的站位故意落後一碼,這就激活了右側的進攻截鋒艾利克斯-布恩,他成為了“線上兩端”的兩名球員之一;然後在開球之前,陸恪需要提前和裁判表示:這一輪進攻,布恩是合法接球球員。

 那麽,接下來的進攻中,陸恪就可以傳球給布恩,完成推進。

 所謂的“合法接球規則”看似有些莫名其妙,但由來卻非常沉重。

 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常青藤名校的那些球員們用腦子打球,通過數學和物理的方式來計算出推進陣型的優劣——他們可以站成一個炮彈的魚雷模樣,又或者是剪刀手形式的集中攻擊,利用不同陣型的變化執行衝撞,在開球瞬間就破壞防守組的站位,繼而製造優勢,防守組基本沒有還手之力。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哈佛大學發明的“飛行楔子(lyg-wedge)”,可以簡單理解為進攻組分成兩部分,以四分衛作為連接點,左側和右側在四分衛的指揮下,同時朝著防守組的一名球員執行蠻牛衝撞——任意一名球員都可以,強大的力量瞬間爆發,將這名防守球員摧毀,而後為跑衛的衝球開道。

 這種戰術幾乎是無往不利!而後其他各個學校紛紛效仿,從“飛行楔子”衍生出來的無數常青藤名校戰術統稱為“契機戰術(entu-pys)”。

 1905年之前,橄欖球經常發生死亡案例,基本全部來自於此。

 為了消除如此劣勢,規則才一步步改良,以此來限制進攻組,比如說,開球線上人數的硬性規定,避免了進攻組球員擁擠在一起站成不同陣型;再比如說,開球啟動瞬間能夠第一時間衝刺出去的球員只有兩名,那就是“線上兩端”的球員,其他球員都必須至少落後一碼。

 剛剛這一波進攻中,如果弗農的站位落後於克拉布特裡和弗農,那麽就是合法陣型;如果弗農的站位和克拉布特裡保持平行,那麽就是非法接球。

 盡管如此錯誤非常簡單也非常低級,但在關鍵比賽中,就如同“早動”以及“場上十二人”等等犯規一樣,著實在所難免。

 緊張情緒終究還是有所影響,現在就可以感受到舊金山49人的年輕和稚嫩了,缺少經驗,犯下了低級錯誤。即使弗農是一員老將,但這也只是他第一次登上超級碗舞台而已。

 陸恪的第一反應就是轉頭朝著教練組投去了視線,“犯規了嗎?”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陸恪也沒有再繼續糾結鬱悶,這樣的低級失誤沒有必要死死抓著不放,否則只是和自己過不去,還是把注意力轉移到下一檔進攻為妙。

 一檔十五碼。

 依舊是手槍陣型,依舊是多線路陣型,但這一次,”多線路“布局在了右側,而且是弗農、克拉布特裡和洛根的三架重炮,左側隻留下了莫斯一個人。為了確保沒有非法列陣,克拉布特裡和洛根的站位都明顯靠後了許多。

 陸恪注意到了對方防守組的站位明顯靠後了。顯而易見的是,進攻組現在需要面對十五碼才能完成首攻轉換的難題,防守組也就相對應地開始防范陸恪突襲長傳的可能。

 陸恪立刻上步修改了戰術,球員站位依舊沒有變化, 但跑動路線卻做出了修改。

 “攻擊!”

 快速宣布開球之後,陸恪轉過身,朝著迎面衝跑過來的馬庫斯伸出了右手,似乎準備再次嘗試看看跑球,但馬庫斯卻沒有停頓也沒有遮掩,順勢就衝過了陸恪的位置,緊接著陸恪就朝著逆時針方向轉了一個圈,小碎步調整腳步的時候,朝著右側橫向移動了一步,抬起右手就完成了傳球。

 傳球目標赫然是洛根!

 洛根朝著右側跑出了一個小斜線,腳步快速來到了靠近邊線的區域,不過是一個約莫六碼到七碼左右的短傳,然後洛根緊接著就看到了迎面朝著自己衝過來的防守球員,雙方眼看著就要糾纏在了一起,洛根稍稍降低了重心迎面撞了過去,重新為自己贏得了接球空間之後。

 一個小碎步的調整,洛根就已經可以看到橄欖球的下墜弧線,雙手伸了出去,在橄欖球超過自己的站位之前,一把將橄欖球攬入了懷中,但下一秒他就失去了重心飛了出去。

 他的雙腳在場內嗎?在場內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