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殘》第1000章134章 當時7夕笑牽牛(續) ...
  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王安石〔宋代〕
  ——我是分割線——
  而在被長安周淮安所念叨的潛在威脅平盧軍/青淄鎮,理所所在的青州益都城內,卻是一片火光通明而嘶喊連天所籠罩之下。
  望著陰鬱天色下不斷匯聚和遊走的圍攻火把,號稱儒雅好文而剛剛執掌權柄的當代儲帥/世子王師范,卻是早已經方寸大亂而滿是惶然之色了。至於他所募集的那些衙內衛隊,更是在連驚帶嚇之下一夕散盡,就算還留在身邊的少許楊彥珣等人,也亦是惶惶不可終日了。
  只是因為作為大帥/齊王的王敬武,已經抱病從塌上站出來主持局面和怒斥犯亂軍士,暫時驚退了對方。才沒有讓這些堅守在內城和牙城之間的牙兵和親衛所屬,馬上就此士氣崩盤潰亂掉。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明白這其中的利害得失,而沒有剩下多少僥幸心理。
  作為平日裡被優厚待遇和優先配給的親從近衛所屬,平日久沒少招惹諸多外軍的怨望和非議;而一旦隨著帥位易主之後,很可能迎來的就是新帥縱兵發泄式的清算和屠殺,就連他們住在內城的家眷也未必能夠保全了。
  雖然這場變亂發起的有些突然和猝不及防,雖然王敬武病的連甲衣都穿不起來了。但是對於已經親身經歷過易帥之變的王敬武,又怎麽可能不在日常有所防備和準備呢?因此在及時反應過來之後,他就控制住了內城的局面,也掌握住了最要的內甲丈庫和足用數年作戰的倉稟、儲集了大量財帛的內用庫。
  防住了叛亂者的突進和腎透支後,接下來就是他與外郭城內的這些亂軍進行對峙和交涉,以摸清其中的根源、底細和訴求,軟硬兼施的勸說和威逼利誘的許諾,以為爭取時間和更多轉機的可能性,乃至拖延到忠於自己的外地部隊,轉回支援的後續博弈時間。
  為此,他甚至可以舍棄自己作為明面上的繼承人,作為引發諸多事端的根源——儲帥王師范,來爭取到更多的緩頰和折衝的余地。畢竟,相對於那麽一小戳野心家和叛亂者,大多數士卒還是盲從和躁動、短視和苟且的安的,只要肯付出代價還是可以將其安撫下去,乃至轉換立場的。
  作為淮上三鎮當中,因為地理盛勢而得以相對保全完好,既有魚鹽之利又有海貿出息的平盧軍;地盤人口的富庶程度都遠非其他兩鎮可比,因此可以輕輕松松的以淄、青、齊、登、萊五州之地,征發出號稱十萬大軍的武裝來。
  當然了,在平時並沒有這麽多人馬;除了那些最基本的營田屯軍戶之外,平盧軍的名下大概維持了五六萬的帶甲之士。其中又主要分為駐守牙城、內城和郭城要害的牙兵/衙前兵、駐留在理所和青州境內的牙外軍,以及各州守捉、團結所構成的州下外軍三大序列;
  只是因為剛剛從泰寧軍處,搶得了海州全境、密州大部、大半個沂州在內的一大塊地盤,再加上準備從棣州伺機渡河越境,攻取河北境內的滄州等地的緣故;導致王敬武平日後所厚植和扶持起來的親信心腹將領們,大都被分派到這些地方去作為前期準備,或是彈壓地方的需要。
  要是往日裡由他的威望和手段,帶領著這些少而精又死忠不已的牙兵和衙前軍,以少禦多、以輕馭重的控制這些人馬完全不是問題。結果,因為他臥病在床而將王師范推出來主持局面的緣故,反而是成為了剩下軍將當中那些潛藏的野心家和心懷不滿者,乘機發作起來的大好時機了。
  只是作為叛黨領頭人的後軍都指揮使盧弘,卻是令他稍稍有些意外;因為作為范陽盧氏支族出身的對方,也算得上是他的連襟之選,而在逐走前任節帥安師儒之後,就被委以衙外中前後三軍之一的都指揮使要任;結果,就是這麽一個親近和重用之人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上。
  只是在聽過了對方的訴求和條件之後,王敬武也就暫時喪失了與之進行交涉的欲望和動力了。因為,對方不僅僅要將“倒行逆施”少帥王師范遠流外海的沙門島,還要求他這個齊王也退位安養宮中,而由另外幾個尚未弱冠的兒子擇之其一,在群賢的輔佐之下繼位主事。
  這就和當年被他逐走的安師儒有什麽區別呢?或者說是更加的不堪才是。是以他也唯有死戰堅守到底,令其久久不克而士疲兵弊自然心生怨懟,再加上忠於自己的外援趕回的人心震動之際,才有可能以較少的代價,將其一舉撲滅而永絕後患才是。
  所以,王敬武也不惜年邁病體之身,而披著厚實的錦袍在城上鼓舞酣戰至旦;才在亂軍退下之後與城樓內鋪上錦榻被撚合眼休憩起來。至於作為導致了這一切事端的王師范本人,卻是在當初一頓痛罵和怒斥之後,就像是被他暫時遺忘似的,再也沒有提起來過了。
  然而,當王師范再度醒來的時候,卻是在昏昏沉沉當中嗅到了隱隱約約的血腥氣,多年軍旅生涯的本能讓他忍不禁就去摸藏在枕下的短刃寶刀;然後一邊口中呼叫著“來人”“來人”,然而莫管他怎麽呼叫,無論是本該負責守夜身旁的愛妾,還是值守門外的親衛都沒有任何回應。
  直到王敬武奮力撐起身子的下一刻,才見到一個推開厚實簾幕而入的身影本想據刀以對,但是定睛一看卻是他的嫡子王師范,不由大大松了一口氣而開聲道:
  “我兒安在?這就好了。。。”
  然而下一刻等到王師范走到近前,卻一直沒有說法也沒有例行行禮,讓王敬武不由有些詫異和異樣起來,這才注意到了這位嫡子身上的隱隱血跡;然後就見臉色有些慘白發青的王師范,用一種嘶啞的聲線道:
  “大人,可是想要教我交出去,以為平息那些亂黨的攻勢?”
  “你我父子一體,怎會有如此之念呢?這是誰人在離間我骨肉!!!”
  然而,聽到這句話的王敬武卻是心中一下子沉了下來,卻又生出了莫名的悲哀來憤然開聲道。
  “那您暗中使人將三弟遷置內宅,並派牙兵守護也是有人挑撥離心了麽?”
  王師范卻是表情越發怪異道:
  “不過,也無所謂了,既然是箭在弦上我也不得不不發了。。”
  “你這是什麽意思!!!”
  須發蓬亂的王敬武這才心中大為惶然和驚亂起來。
  “當然是順應軍心人意,還請父王退養讓賢了。。”
  表情愈發堅定的王師范卻是沉聲道:
  “你可知你在做什麽麽?亂兵尚在城外!!!!”
  王敬武不由嘶聲怒斥道:
  “正因為如此,才要請父王退位讓賢,接下來才好行事啊!還不快送父王回宮安養。。”
  王師范說到這裡,對外擺了擺手道:
  隨著一擁而入的甲兵,已經病體年邁的王敬武甚至沒有能夠抗拒幾下,就被按住架走塞入了一架抬輿上,就此送出了這處門樓的所在。
  而後,在城外亂哄哄的臨時軍陣當中,其兵反亂逼宮的後軍都指揮使盧弘,也有些意外的接到了一封來自內城城頭的射書投獻。然後看了擠眼之後,就不僅詫異的對著參與策劃此事的謀主,被通緝的前諫議大夫、節衙判官張濬道:
  “竟然是城內的那師范小兒膽怯了,居然獻城邀我入主?此非有什麽蹊蹺呼?”
  “這位衙內原本就是少而無膽之輩,不然也不會鬧出這些是非來了。如今,怕不是王老匹夫那頭,出了什麽不可收拾的狀況了。”
  然而張濬卻是有些眼神閃爍道:
  “也罷,就且去看看他怎麽說好了”
  盧弘這才斷然點頭道:
  不多久,盧弘一行人等就隨著大開的內城城門,被引入了門樓內的廳事當中,就見卸去一身甲衣的王師范帶頭站在堂上相迎,而口中懇切而略帶卑聲的文縐縐大聲道:
  “吾以先人之故,為軍府所推,年方幼少,未能乾事。如公以先人之故,令不乏祀,公之仁也。如以為難與成事,乞保首領,以守先人墳墓,亦惟命。””
  “衙內實在過謙了。。你我終究有親,日後少不得保一場富貴有余。。”
  聽到這話,而愈加放心的盧弘不由象征性的寬慰道:
  然後他就帶著一幹部將,迫不及待的走上堂前而坐在了那張代表旌節之主的虎皮大靠之上,而在左右的側立之下迫不及待的想要發出身為節帥的第一條令喻了。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先犒賞和安撫住,那些追隨者及所發起反亂的兵卒們。。
  “傳我令下,打開節衙諸庫。。。”
  盧弘張了張嘴卻沒有能夠再說下去,因為一截刺穿過了虎皮大靠從他胸前大片血跡當中透出來的劍尖,打斷了他作為發聲器官的胸肺活動,而在刹那間噴出一大蓬血水來。而幾乎是在與此同時左右側立的將弁們,也被從帷幕背後突然穿刺、砍劈而出的刀劍,給紛紛斬倒刺殺在地。
  其中唯有一名將弁在被斬斷擋格的手臂逃得一命,而奔走下堂來大聲呼救起來:
  “快來人。。。”
  然而,在風雪飄搖的堂外廊下隱隱列隊軍士當中,卻是沒有人相應和回復他的呼救聲。在最後一聲慘叫也徹底斷絕之後,只見身為少帥的王師范對著作為盧弘謀主的前判官張濬,恭恭敬敬的拱手為禮道:
  “多謝老師暗中襄助,如此行事可還得當否?”
  “委不敢當,儲帥與賊不兩立,才是我輩保扶的明主之資啊。。。”
  張濬一時鄭重其事的回禮道:
  就在這對師生相互相得的一輪吹捧之後,隨著打開府庫拿出來的錢帛犒賞,這場來得也快結束的更快的反亂,眼看就要在城內就此消弭於無形了。然而,突然在北城城頭上傳來鳴鑼傳訊和告警聲,然後就有人飛奔而來大聲報訊道:
  “是節帥招還的援軍已至。正待入城。”
  “看清是哪部人馬的起好了麽?”
  王師范不由反問道:
  “是棣州張兵使的旗號。。”
  迅兵回應道:
  “不對!”
  這時候,已經轉任為節衙左長史兼王府親事長、齊王傅的張濬開聲道:距離青州州城最近並且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難道不該是位於臨淄、壽光、北海諸城內的守軍麽?
  然而,還沒等到他繼續想下去,就聽到城池另一端再度傳來了呼嘯和嘩然聲:
  “棣州兵馬強衝入城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