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傭兵系統》第15章 往澄縣
  夢很長,卻又仿佛一瞬間。

  一時像是牧羊時在與想吃羊的山林中猛獸相鬥。

  一時又像與喝多了一劍劈死她趕過的羊那位吳國劍士而引起的“越女獨戰吳國七劍士”大戰。

  范蠡引她入宮訓練越國劍士,她沒過讀書也沒教過人,不會教人,隻能用最累的方法,就是自己天天與那八十劍士交手。

  八十劍士在勾賤面前說並沒有學到阿青的皮毛,隻學到一絲影子,但卻有信心能橫掃整個越國所有劍士。

  勾劍大喜並命名這得自阿青一絲影子的劍法為越女劍,並傳與所有甲士。

  方有三千越甲可吞吳之威名。

  阿青不懂這些,不過她的劍也在天天與甲士們交手中得到升華。

  夢的最後,是西施回到越國,阿青那單純的小姑娘以為,隻要殺了西施,范蠡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那一夜,一千甲士,一千劍士圍守,阿青毅然前往。

  一人,手執青竹為劍。

  兩千越甲皆沒,她穿窗而入時,見了西施。

  隻那一眼,她就知道,就算殺了西施,范蠡也不會再回到自己身邊。

  西施太美!

  青竹在點到西施胸口時停住了,阿青淒笑一聲,對旁邊的范蠡道:“方才收手有些遲了,漏了一縷劍氣,傷了她心脈,尋醫者去罷!”

  說罷穿窗而去,從此西施捧心。

  ……

  夢到這就醒了,醒來時心中悵然久久難消。

  回過神時,發現吳老漢已經把從老鼠洞裡挖來的糧食全部裝了來。

  不多,但也有個二三百斤,看著麻袋在李敢手中消失,吳老漢雙眼眯成了一條縫。

  他現在手裡拿的是一根丈長的手臂粗木矛,一頭削尖還用火烤過,很硬實,用來殺人也是綽綽有余的。

  “流民老漢見得多了,手裡沒點東西防身,麻煩事會多很多。

  本來在軍中時,老漢擅使長槍,長槍乃軍器,民間不可持有,木棍卻無妨。”

  吳老漢笑道,並送上一個背簍:“這是老漢孫子小時背他的背簍,娃兒放在裡邊寬松,還能坐,不憋著。”

  李敢抬頭看,發現這種背簍很熟悉,哪怕是到了現代,在西南地區還很常見,經常看到婦人背上背著,裡面坐著孩子笑的開心。

  “很好的東西,李敢謝過老爺子!”背簍裡已經墊好了軟軟的草絮,這樣就算是小家夥在裡面睡覺也不會覺得難受,看得出吳老漢很用心。

  一切準備妥當,李敢背上孩子,吳老漢一臉糾結的手拿削尖的木矛,對他說:“敢哥兒真的不拿上一根木矛?要知道人心險惡。”

  李敢笑著搖搖頭,拿起放在門邊上的那跟剛剛在山上折回來的枯黃細竹,半人高,拿在手裡像是一根手杖。

  他抬手示意了下竹杖,道:“有它足矣!”

  阿青一生以竹為劍,她在劍之一道的記憶,已經被李敢繼承,所以李敢也以竹為劍。

  李敢認為竹子在手,比木矛管用。

  見李敢堅持,吳老漢沒有再說什麽,在他看來,既然李敢有鬼神莫測的袖裡乾坤,當然也會有別的什麽防身手段。

  於是,烈日下,三人同往,往澄縣進發。

  路上,李敢給背簍做了一個遮陽棚,免得小家夥被太陽曬到。

  途中吳老漢驚訝連連,李敢簡直就是無所不能。

  隔著老遠就看得出半山坡上的那洞裡藏著一窩兔子,輕易找到另外幾個洞口堵上用煙熏了出來。

  路過一個小水潭,一竹杖下去,上來時已經插著一條十幾斤的大鯉。

  就連那天上盤旋的老鷹,不小心飛低了些,竟被他拿著一張突然出現在手中的弩一箭射了下來。

  看著他手中重新消失的弩,沒見過,這一看就是軍國重器,甚至他敢說整個大明朝都沒有這樣一把犀利的純鋼鐵的弩。

  這也幸好敢哥兒有袖裡乾坤,不然以手持軍國重器的罪名,抄家滅族,不算大事。

  “老漢終於知道,為何昨日說到糧食你能這般鎮定,現下裡終於知曉了原故。

  對你來說,這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裡鑽的,到處都是食物,又何須為缺糧驚慌!”

  言語間全是大寫的服氣,可以聽的出來,完全是發自肺腑。

  李敢手裡轉動著正在烤著的鷹翅膀,往上輕輕撒了鹽,現在的作料,隻有鹽。

  聽了吳老漢的話,笑了笑心想:要是沒有得到漁獵術之前,打死他也沒有本事弄到這些吃的,然而他當時抽到漁獵術時竟枉自以為這項技能沒有用,可見當時的無知。

  “粑粑……餓!”小家夥趴在李敢的懷裡揚著小腦袋喊餓, 委屈的噘著嘴扭身子。

  李敢一看心就化了,把手裡已經烤的差不多了鷹翅放下,端起一旁晾涼的差不多的鷹肉粥,找杓子,喂孩子。

  眼看著鷹翅膀沒放穩,吳老漢趕緊伸手去接,老實不客氣地咬住一隻,一邊心疼地說:“烤個翅膀上那麽多鹽,糟蹋東西,還是精鹽。”

  李敢回頭作勢就要搶他手裡的鷹翅膀:“別人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老漢你這是肉還沒吃完就開始嫌棄我糟蹋東西了,還來!”

  吳老漢趕緊躲開,死命護著自己手裡的吃食,當然李敢也不是真的去搶,他也不是真的在躲。

  一起走了幾天,大家都開始了解了對方的性子,相處的比較隨意,也能開開玩笑。

  吳老漢一邊嚼著嘴裡的鷹肉,一邊說道:“按腳程,明日便可以到縣城,按慣例,流民應不許入城,會置於城外立一流民營,所以老漢家人應該在城外。

  直接進流民營,找到人之後馬上走,否則將身不由己。”

  李敢點頭:“論在這世間凡塵裡打滾,我不如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聽你安排就是。”

  他在乎的是任務是否完成,至於是否要在流民堆裡攪動風雲,現在還不是時候。

  來日方長!

  第二天,夕陽西下之時,澄縣城外來了兩個跋涉的身影,風塵仆仆。

  不算高大的城門樓子上,大大的兩個字看上去很有威嚴:澄縣。

  那個背著背簍的年輕人,對身邊的一個老人說道:“終於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