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傭兵系統》第四十五章 水庫與打井
  “白蓮彌勒!”吳老爺子咬著牙,從牙縫當中透出徹骨的寒意,一字一頓的把對方的身份告訴李敢。

  李敢沒有追問白蓮彌勒是個什麽樣的組織,但是從剛才的那句話,他想起了電視電影裡面常常演到晚清時期的一個很牛逼的教派,白蓮教。

  無生老母,真空家鄉。

  這白蓮教從唐代到清朝末年,一直都是非常熱衷於造反,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是當權者應該警惕和痛恨的一類人。

  吳老爺子的表情,以及他冰寒徹骨的語氣,可以猜的到他對這一類人反感到了極點。

  甚至有可能都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李敢想了解一下來著,在看到吳老爺子血紅色的雙眼之後就沒好再問。

  該說的吳老爺子應該會說,因為聽著那白蓮教老夫子臨走的時候留下的那句話的意思,這是準備卷土重來的意思。

  當然對方卷土重來的時候就不可能是隻帶來問候。

  心裡沉重的人,耳朵裡聽到的聲音都是沉重,所以回程的路感覺有點難走,無論世人的腳步,還是牛的腳步都覺得非常沉重。

  半山村的村民,不知道自家的老村長為何冷著臉,血紅的眼睛有點擇人而噬似的凶狠,所以回程路上不約而同的離吳老爺子遠遠的,就是吳大吳二,也沒有不識趣的湊上來。

  “老漢從軍時,並不只是槍兵,後來還當了踏白,能當踏白的都是軍中拔尖的漢子。

  踏白營是俸銀最高也最累,大軍開拔,踏白需前撒最少三十裡,遠的話百裡開外。

  望風探水淌路,察機接敵,踏白營乾的都是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活計。

  所以在踏白營裡,不允許有不交心的人存在,但交心的代價太大了,每一個兄弟的死去,對活下來的人來說都是撕心裂肺。

  而這種撕心裂肺,在被抽調往蜀地圍剿白蓮彌勒時,老漢我當時經歷了五十七次!

  踏白營,有五十七多個兄弟,折在白蓮彌勒的那些妖人手上!

  當時老漢我就發誓,此生與白蓮彌勒,不共戴天!”

  聽到現在,李敢聽明白了,所謂踏白,應該是斥候的意思。

  想不到吳老爺子在軍中還是個精英,也就是後世軍隊的偵察兵。

  每一個偵察兵都是兵王,冷兵器時代的斥候,更是如此。

  冷兵器時代最精英的兵是斥候兵,想當上斥候可不容易。

  要會騎馬,如果不會騎馬發現了敵情也不好不回去通知主將。

  要會算數,記性還要好,如果不會算數,發現敵情之後問對方有多少軍隊?要怎麽說?

  難道說很多?很多是多少?十個還是100個,還是1000個還是1萬個?

  還要口才好,將自己探查到的事情能說個明白,說的條理清晰,有助於主將判斷戰情。

  最最重要的是能打,對武器要精通。

  無論是長槍還是短刀,或者弓或者弩,甚至飛鏢飛蝗石都行,只要能乾死對方都行。

  就是你必須比別人強,因為作為斥候,或者踏白,不像普通的士兵那樣有軍陣作為依靠,他們能依靠的也許只有自己,或者三五個隊友。

  不過還好的是,作為踏白,他們最重要的責任不是去廝殺,而是望風探水,明察秋毫。

  並且最重要的是要跑得快,將自己發現或者遭遇到的突發情況,跑回去告訴主將,讓其定奪。

  而那一次,58個踏白隻跑回來一個,

就是吳老爺子。  是那57個兄弟擋住了敵人,他才順利把消息帶回主帳。

  不共戴天。

  回到半山村的吳老爺子老胳膊老腿卻又開始死命的練武,不止是自己要練,連他的兩個兒子都被他叫去陪著一起練,苦不堪言。

  一天下來被練了個半死的吳大與吳二找到李敢,想要參加李敢組織的攔河築壩建水庫活動。

  半山村外的小河只有到腳踝的水,李敢覺得自己背包空間裡面,那十噸水泥,終於有了去處。

  挑了個地方,在上遊一個河道狹窄處,選了好了堤壩的地址。

  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水泥只有十噸,有的時候覺得十噸很多,但有的時候覺得十噸真的很少。

  但是幸好這裡是河道,這裡的大石頭很多,他們要做的不過是把大石頭搬來,用水泥混凝土粘合,在兩山之間的狹窄河道上攔河築壩,建起了一道寬大的攔河壩。

  一條十來米寬的攔河壩十噸水泥夠了,因為這是兩山之間。

  在攔河壩上遊是一個大灣,築好攔河大壩之後那裡將會變成一片汪洋。

  大壩的泄水口下面正在修一條水渠, 水渠的流向是半山村的所有田地。

  泄水口可大可小,李敢以前見過人家怎麽做,現代的各種各樣大小水庫成千上萬,就算只是見過,見的多了也就會設計了。

  一但若有下雨,泄水口排不過來,大水將會漫過堤壩向下遊流去。

  設計好,交代好之後,李敢與半山村的人都變成了監工,因為乾活的另有其人。

  那那100多個苦役,不是來當大爺的,他們的使命就是乾活。

  如果乾活不努力,沒飯吃。

  沒有人可憐這些人,因為這些人當初對半山村,可是要下死手的。

  李敢抽獎來的水泥硬化的很快,等河水漫過上遊那個用泥土攔起的不高的臨時堤壩時,那個石頭加混凝土的堤壩已經硬化完成。

  水慢慢沒過泄水口,嘩嘩的河水順著水渠,慢慢的流向下方田地處。

  每隔不遠,水渠都有一個接水口,要接水的時候打開,水夠了就堵上。

  就這樣,本來河裡剛過腳面的水,竟滋潤了半山村這片大地。

  讓這片大地充滿希望。

  但是,吳家兩兄弟並不是那麽樂觀,他們找到李敢,覺得現在應該談談。

  “其實現在的水,是地下一條暗河滲出來的,並不能持久,往年也有過,也是要和裡面有了點過腳面的水,但不到半個月,又縮回去了。”

  這個,李敢曾聽吳老漢說過,看來是自己那一套,抽獎得來的鑽井設備要開工的時候了。

  可惜,供機組使用的柴油,只有一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